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复习

合集下载

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

2、下列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D ) 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3、下列哪个地区,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呢(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C)
4、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 物有明显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 气候条件 C土壤条件 B 地形条件 D 水源条件
5、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 玉米,农作物大多两年三熟,并且是全国三大棉 区之一。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 B) A.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D.新疆南部
6、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 共同特征是( C )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 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东 南 部与 西 部, 方与
差异。
北 方的
西部以 畜牧 业为主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内蒙古牧区
东北林区
西藏牧区
西南林区
淡水鱼养殖 东南林区
400毫米
海 洋 捕 捞
东部以
种植 业、
林 业、
渔 业为主
北方
旱地
秦岭—淮河
水田
南方
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1、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 物、棉花等。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南稻北麦” 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 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5、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 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的主要部门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要点1:农业及其重要性方法总结1农业用地类型和农业部门农业部门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农业用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耕地又分为水田和旱地;耕地主要发展种植业,林地主要发展林业,草地主要发展牧业。

4.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养生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修学教育等新功能。

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迅速发展,成为重要业。

要点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部与西部的农业生产差异方法总结2(1)我国东部和西部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条件差异。

(2)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此线东南部主要为种植业区,西北部主要为畜牧业区)(3)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方法总结3我国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因素:纬度位置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

3.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4.农业与饮食文化(1)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之说。

南方以米食为主,常将稻米做成饭、粥、米线等;北方以面食为主,常将小麦等做成馍、饼、馒头、面条等。

(2)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偏碱性,水质较硬,高粱、莜面等杂粮不易消化,这些都需要利用粮食酿造的醋来中和、助消化。

(3)青稞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作物,青稞制成的糌粑、酥油、茶叶、牛羊肉是藏族人民饮食“四宝”,能够帮助藏族人民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

要点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发展农业的原则——因地制宜: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

原则说明要点4:走科技强农之路1.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

(2)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3)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种植业
林业
渔 业
畜牧业
1、农业的概念: 利用动 物、植物等生物 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养 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农业的分类: (广义)农业:农业、林业、 牧业、副业、渔业。 (狭义)小农业:种植业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农业的重要性:
①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 穿、用等物质资料。 ②农业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 消费市场。 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Risk Management…It takes more than a production plan!
粮食作物—南方水稻、北方小麦 油料作物—南方油菜、北方花生大豆 糖料作物—南方甘蔗、北方甜菜 三大棉花产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新疆南部
农业的区域差异:东耕西牧 油菜产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
D


达标测试
1、人们把利用___、___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 __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 经济建设与发展的___产业。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___与___、___ 与____的差异。 3、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_业为主;_业、 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4、我国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 “__”的格局 。 5、 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调整农业结构,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林业
科技水平低, 劳动生产率低, 商品率低
渔业 牧业
1.采购员要去采购甜菜和马铃薯,应该去( A ) A 松嫩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成都平原 2.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A ) A种植业 B 林业 C 牧业 D 渔业 3.下列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D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4.我国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是 ( ) C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 一年一熟 D 两年三熟 5.下列四种农作物中,分布在华北平原的是( C ) A甘蔗 B 油菜 C 花生 D 甜菜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一课时 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一课时 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一课一练·提素养1.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C )①收获水稻②养殖草鱼③加工木材④纺织棉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对象。

农业指的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①属于种植业,②属于渔业,而加工木材、纺织棉花属于工业生产活动。

2.下图反映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A.种植业B.牧业C.渔业D.林业【解析】本题考查主要农业部门的知识。

图示为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小麦种植属于种植业。

3.(2017·连云港学业考)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B )【解析】本题考查粮食作物水稻的分布。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我国南方是水稻集中分布区。

A图是小麦集中分布区,C图是畜牧业集中分布区,D图是林地集中分布区。

(2017·石家庄学业考)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4、5题。

4.该地可能位于 ( C )A.东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5.该地区适宜发展( C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表分析能力。

分析表中气温、降水资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适宜发展旱作农业,农作物以小麦、花生、棉花为主。

【知识拓展】地理位置对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影响(1)海陆位置的影响。

①西部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距海洋远,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②东部地区: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距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显著,降水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2)纬度因素的影响。

①对农作物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农作物的变化规律是南方的甘蔗、水稻→华北的冬小麦、棉花→东北的春小麦、甜菜。

②对作物熟制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作物熟制的变化规律是由南方的一年两熟或三熟→华北的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的一年一熟。

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复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复习

三大棉花产区: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新疆南部
南稻北麦 ”格局。 (1)在粮食作物中形成“ (2)在糖料作物中形成“ 南甘北甜 ”格局。 (3)在油料作物中形成 长江 油菜带和 黄淮 花生区。
农业的南北方差异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旱地 一年一熟、一年 二熟、两年三熟 小麦、玉米 大豆、花生 甜菜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复习
1.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 、 林业 、 畜牧业、 渔业等 部门。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基础 。 3.我国农业东西差异显著,大致以 800 mm年 等降水量线为界,西侧以 畜牧 业为主,东侧 是 种植 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地区。 4.我国东部以 种植 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 差异明显。以 秦岭---淮河 一线为界,该线以 北地区耕地多为 旱地 ,主要种植 小麦 、玉米 等;以南地区耕地多为 水田 ,主要种植 水稻等。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 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A B C D
林业 渔业 种蔬菜、花卉, 发展鱼、肉、乳、 禽、蛋生产 水稻种植业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A、B、C、D四地,其中, 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 海洋。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 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 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5、图中所示为我国东 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 为山区,B为梯田,C 为平原,D为水库。在 保护环境、促使农业生 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 请合理安排农、林、牧、 渔各部门的布局。
(1)种植业宜在 C ;(2)用材林宜在 A ;
(3)经济林木宜在 B ;(4)渔业宜在 D ; (5)畜牧业应主要发展 农耕区畜牧业 。

4.2农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4.2农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8、海洋渔业 9、淡水渔业 10、种植业
走南闯北美食
分析南、北地区主要美 食原料的差异?
400mm
狗不理包子


煎饼

秦岭——淮河
过桥米线
闽南南瓜焖饭
壮族五 色糯米 饭
广式腊味堡 仔饭
洞察秋毫会收集
阅读课本94页文字以及图4.11,收集南方和北方的农业生产差异(耕地 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完成表格
比赛开始啦!
1、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2、农业获得的产品是什么?
3、根据1、2两个问题给农业下个定义?
2、按图索骥明部门
农业
3、追本溯源会分类
1、种植业 2、畜牧业 3、渔业 4、林业
4、言简意赅明地位
农 业 是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的 _ _基_础_ _ 产 业 。
东观西望说美食
小组竞赛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重要性。 2、通过读图掌握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简单 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赛前预热说美食
“吃货”眼中的中国
游戏规则
1、全班分成四个“吃货”组 2、每个组踊跃答题,互相合作 3、答对一题加1分,展示加2分,答错不扣分 4、课代表负责计分。
第二节 农 业
自主预习(课本 90 — 94页)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什么是农业? 2.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3.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读图4.10,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 两个部分?
2.读图4.11,我国东部的农业差异还表现在哪 两个部分?
1、你言我说,细谈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复习
一,农业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农业指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狭义上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上农业包括农、林、牧、渔。

种植业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林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产部门。

畜牧业
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渔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农业生产存在地区差异。

年降水量400毫米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

东部地处我国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少量山地丘陵,水量丰富。

西部牧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西部地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南北农业分布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秦岭—淮河以南水田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农业要因地制宜
农业发展变化,农业增长方式由广种薄收到优质,高产,机械化,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不断进步,抗灾能力增强,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走科技强农之路
调整农业结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多种经营,无土栽培,塑料大棚生产,现代化养牛场,珠三角桑基鱼塘,机械化农田。

农业发展方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八上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2)

八上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2)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1、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

农业的部门分为: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和副业。

3、农作物包括作物和作物。

南方属集中产区,北方属集中产区。

5、中国的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四大牧区第二节:工业1、中国工业生产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中国的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

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得以拓展和升级。

2、是中国第一大能源,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主要产煤区。

是中国第二大能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中国西北和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已相继取代了重大突破。

北方以火电为主,南方以水电为主。

3、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

4、中国基本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

5、纺织工业已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地完整体系。

以最为重要。

棉纺织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棉花产地附近)。

6、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有四大密集区:以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工业基地名称特点有利条件辽中南1、交通便利;2、矿产资源丰富;3、工业基础雄厚;4、劳动力充足京津唐1、交通便利;2、矿产资源丰富;3、工业基础雄厚;4、劳动力充足;5、科技力量雄厚;6、统一的电网。

沪宁杭1、水、陆交通便利;2、工业基础雄厚;3、科技力量雄厚;4、统一的电网;5、劳动力充足;6、统一的电网珠江三角洲1、交通方便;2、多侨乡,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工业;3、改革开放早;4、劳动力充足7、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不利条件:;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不利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农业生产与那些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23、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城市郊区
适合布局何种农业?说说理由
13、 阅读课本P100的文字和图4.11,然后 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农作物 熟制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 原 珠江三角洲
春小麦、玉米 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
冬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 棉花、花生 一年两熟
水稻、棉花 油菜
一年两熟
水稻、甘蔗 一年三熟
14、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1、农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 2、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部门是什么? 3、我国有哪四大牧区? 4、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5、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原因是什么? 6、西北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原因是什么? 7、东部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有哪些? 8、东西部农业的分界线在哪里? 9、影响东西部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差异的分界线在哪里? 11、影响南北方农业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2、农作物熟制的高低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15、北方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
南方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16、北方的糖料作物是

南方的糖料作物是

17、我国的三大棉区是

18、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19、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在哪里?
பைடு நூலகம்
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0、农业生产与哪些自然条件关系密切?
2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农产品有哪些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