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课件作业

动物遗传学课件作业
动物遗传学课件作业

简答题

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有那些?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

条件是什么?

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有:细菌的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证明在没有D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①它必须能精确地复制,使后代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以确保物种的世代连续性;②它必须稳定地含有关于有机体细胞结构、功能、发育和繁殖的各种信息,以保证物种的稳定性;③它必须具有强大的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物种复杂多样性的要求;④它必须能够变异,以适应生物不断进化的需要。

2、简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数目不变。一个母细胞分成两个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的子细胞,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的遗传稳定性。减数分裂发生在性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一个母细胞分成四个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一半的子细胞,切由于发生了交叉和交换,四个子细胞之间的遗传物质也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3、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主要包括哪些过程

真核生物的初级转录物一般都需经过加工,才形成有活性的成熟RNA 分子。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主要包括5′末端加7-甲基鸟苷基因(m G)

"帽子",3′端加polyA尾巴以及RNA的剪接等。帽子结构是核糖体的识别信号,能稳定mRNA分子的一级结构。polyA尾巴增加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的效率,且有助于成熟的m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初级转录产物通过mRNA剪接作用去除内含子,连接外含子,完成mRNA 的剪接。

4、简述基因突变的特性,为什么说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

基因突变的特性:重复性、多方向性、可逆性、有害性和平行性。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这是因为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和周围环境已取得了很好的协调,突变就可能破坏或削弱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但一些有害突变,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生物的生存可能是有利的。

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相比有那些不同之

处?

(1)引物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所需要的引发体形成一段RNA引物,而PCR需要的是单链的DNA引物。(2)酶不同:大肠杆菌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PCR需要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3)模板解链方式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时DNA的解链是通

过拓扑异构酶、螺旋酶、SSB蛋白的共同参与完成的;而PCR是

通过热变性完成模板的解链。(4)温度不同:大肠杆菌在37℃复

制,而PCR需要三个温度即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和延伸温度。(5)校对功能: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I和DNA聚合

酶Ⅲ都有校对功能,而PCR过程中TaqDNA聚合酶不具有校对功

能,因而PCR容易引入突变。(6)循环:大肠杆菌DNA复制一次,细菌必须完成一次生命周期(约20分钟),而PCR是一个体外人工控制的复制体系,可以在人为条件下无限次循环,而不涉及生命周期问题,PCR循环一次的时间比大肠杆菌快。

6、简述近交衰退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近交衰退现象是指由于近交导致家畜的繁殖性能、生理活动以及与适应性有关的各性状,都较近交前有所下降的现象。防止措施:(1)严格淘汰;(2)加强饲养管理;(3)对长期进行闭锁繁育的群体进行血缘更新;(4)灵活运用远交

7、简述莱昂假说(Lyon hypothesis)的主要论点。

(1)巴氏小体是一个失活的X染色体,失活的过程称为莱昂化;(2)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个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有一个X染色体在受精后失活;(3)两条X染色体中哪一条失活是随机的;(4)X染色体失活后,在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克隆中,此条染色体都是失活的;(5)生殖细胞形成时,失活的X染色体可得到恢复。

8、简述基因平衡定律成立的条件及在保种、育种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平衡群体需符合的条件:①大群体;②随机交配;③无突变、漂移、遗传漂变等;④无任何形式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通过改变基因频率来改变群体的遗传性能,从而为动物育种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育种工作从根本上就是打破群体的遗传平衡,建立新的遗传平衡,以达到提高畜群品质的目的。而家畜保种工作的实质则是保持现有品种或品系中的基因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采取一切办法克

服或消除选择、突变、迁移等因素对群体基因平衡的破坏作用。9、试述品种的概念及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品种应具备的条件:(1)来源相同;(2)性状及适应性相似;(3)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4)具有一定的结构;(5)拥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10、 何谓杂交育种,简述杂交育种的步骤

杂交育种是从品种间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中,发现新的有益变异或新的基因组合,通过育种措施把这些有益变异和有意组合固定下来,从而培育出新的家畜品种。杂交育种的步骤:(1)确定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2)杂交创新;(3)理想个体的自群繁育与理想性状的固定;(4)扩群提高。

11、 

简述基因突变特性,为什么说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

基因突变的特性:重复性、多方向性、可逆性、有害性和平行性。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这是因为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和周围环境已取得了很好的协调,突变就可能破坏或削弱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但一些有害突变,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生物可能是有利的。

1、简要回答家畜育种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

畜牧业(Animal husbandry, Animal industry, Animal agriculture, Animal farming)可分为四大主干部分:饲料营养(Feedstuff and Nutrition)、育种繁育(Breeding and Reproduction)、环境调控(Environmental Control)和抗病防病(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关系:相辅相成,互相影响,都是为发展畜牧业所必须的,都直接服务于畜牧业

2、驯化动物与驯养动物有何区别?

据推断,人类把野生动物驯化成为家畜,大体上经过了驯养和驯化两个阶段:(一)驯养(tameness)阶段:是指人类饲养野生动物,并使其逐渐驯服。驯养动物(tamed animals):驯养过程中已经驯服但还没有成为家畜的动物;它们还保留有野生动物的特点,还很难适应改变了的生活条件,由于数量较少和高度近交,体质较瘦小、纤弱。(二)驯化 (Demestication)阶段:是指人类长期饲养驯养动物,并从中选出最符合人类要求而又能在人工条件下繁殖的个体作为种用,经过多代选育成为家畜的过程。成为家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能够人工繁殖;(2)人工选择下,人类所需要的选择性状能得以充分表现,并逐渐遗传下去。此阶段的驯化动物基本类似于家畜,已有了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力。

3、简述生产性能测定的目的。

(1)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定提供信息(2)为群体遗传参数估计提供信息(3)为群体生产水平的评价提供信息(4)为畜牧场

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5)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信息

4、为了使群体经常保持足够的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应该采取哪些

育种措施?

保持群体遗传变异的育种措施有:(1)保持一定规模的育种群;(2)育种初始群体(基础群)应有足够的遗传变异;(3)通过经常性遗传分析,了解育种群的遗传变异状况;(4)群体遗传方差较小时,可通过导血等方法扩大群体遗传变异

5、近交衰退的防止主要有哪些途径?

防止近交衰退的措施有:(1)严格淘汰;(2)加强近交个体的饲养管理;(3)血缘更新;(4)灵活应用近交

6、请简述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家畜品种是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一定自然和社会条件下,通过实施一系列育种措施选育而成的具有某种经济特点、遗传稳定、有一定结构和足够数量的家畜类群。因此,一个家畜品种除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外,还应具备下述条件:①来源相同。凡是同一个品种的家畜,决不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动物,而是有着基本相同的血统来源,个体彼此间有一定血缘关系,遗传基础非常相似,形成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如新疆细毛羊的共同祖先是哈萨克羊、蒙古羊、高加索羊和泊列考斯羊等四个品种。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同一品种

的不同个体,其体型外貌、生理机能、主要经济性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相似程度都很高,构成该品种的品种特征。品种特征是进行品种鉴定的依据。③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作为一个品种,必须具有稳定的遗传结构,将其典型的品种特征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与其它品种杂交时能起到明显的改良作用。④有一定的结构。一个品种应由若干个各具特点的类群构成,而不是一些个体的简单汇集。品种内这些各具特点的类群就构成了品种的异质性,使一个品种在纯繁条件下仍能继续改进提高。品种内各具特点的类群可以是因分布地区不同而自然隔离形成(地方类型),也可能因育种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育种场类型),或是育种者有意识地培育而成(品系或品族)。⑤有足够的数量。数量是决定能否维持品种结构、保持品种特性、不断提高品种质量的重要条件,要有相当数量的个体,才能保持品种较广泛的适应性,才能进行合理选配而避免过早或过高的近交,才能保持品种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数量不足不能成为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应有多少数量才符合要求,因不同国家、不同畜种而有不同的标准。⑥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作为一个品种,必须经政府或品种协会等权威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定,确认其满足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后予以命名,才正式称之为品种。

7、简述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关系

(1)当选择的方向一致时,自然选择能加快人工选择的进程,增强人工选择的效果。(2)当选择的方向不一致时,人工选择会受到自

然选择的制约或影响。为了获得人工选择的预期效果,对不一致的部分必须通过加强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以克服自然选择的作用。生产中,高产畜禽适应自然环境条件的能力限,故应该加强对高产畜禽品种的营养供应和环境条件控制。(3)当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作用严重抵触时,人工选择无进展。品种退化的原因就在于此

8、简述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系的主要步骤。

群体继代选育法是根据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原理所采用的一种建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组建基础群基础群的数量因畜种不同而不同。大家畜:4♂∶20♀,Ne=13,ΔF=0.038中型家畜:6♂∶30♀,Ne=20,ΔF=0.025
小畜禽:10♂∶50♀,Ne=33,ΔF=0.015
理想群体:30♂∶150♀,Ne=100,ΔF=0.005
2)基础群的质量根据预期培育目标而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则:(1)个体具有品种特征,性能在群体均值之上;(2)组建异质基础群——育成具有多个特点的品系;(3)组建同质基础群——育成个别性状突出的品系。二.闭锁繁育三、随机交配人工控制下,保证各♂、♀个体间交配的机会均等。四、确定选种方法确定选择标准,严格控制饲养管理条件。选择标准代代一致,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异。根据生长发育阶段,逐步加大选择强度。例如,猪的选种可在断奶时初选,幼年时再选,同胞90kg时确定选留与否。采用家系内选择,使每个家系都有后代,避免基因流失和过度近交。五、缩短世代间隔保持品系内世代不交叉、不重叠、世代分明,除非有特别优秀的个体,其利用可不受世代限制。六、控

制近交系数,这只是一个参考数值,只要无严重衰退现象,稍高也无防七、固定优良性状

9、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1)保持遗传基础的多样性,克服可能出现的育种“极限”(Plateaus)。单一品种长期闭锁繁育,迟早会失去育种反应(选择反应),使选择无效。(2)可用于改良培育品种,提高培育品种的抵抗力和适应性。(3)保存基因型多样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4)抵抗遗传灾难。品种单一化导致许多遗传资源丧失,抗病能力越来越弱,一旦发生流行病,便会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5)保存和研究地方品种,可以揭示进化、驯养、驯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的机制,为野生动物的驯养、驯化并形成新的家畜品种创造条件。

10、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有那些?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有:细菌的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证明在没有D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它必须能精确地复制,使后代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以确保物种的世代连续性;它必须稳定地含有关于有机体细胞结构、功能、发育和繁殖的各种信息,以保证物种的稳定性;它必须具有强大的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物种复杂多样性的要求;④它必须能够变异,以适应生物不断进化的

需要。

11、简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数目不变。一个母细胞分成两个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的子细胞,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的遗传稳定性。减数分裂发生在性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一个母细胞分成四个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一半的子细胞,切由于发生了交叉和交换,四个子细胞之间的遗传物质也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12、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主要包括哪些过程?

真核生物的初级转录物一般都需经过加工,才形成有活性的成熟RNA分子。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主要包括5′末端加7-甲基鸟苷基因(m G)"帽子",3′端加polyA尾巴以及RNA的剪接等。帽子结构是核糖体的识别信号,能稳定mRNA分子的一级结构。polyA 尾巴增加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的效率,且有助于成熟的m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初级转录产物通过mRNA剪接作用去除内含子,连接外含子,完成mRNA的剪接

13、简述基因突变的特性,为什么说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

基因突变的特性:重复性、多方向性、可逆性、有害性和平行性。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这是因为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和周围环境已取得了很好的协调,突变就可能破坏或削弱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但一些有害突变,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生

物的生存可能是有利的

1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

(1)引物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所需要的引发体形成一段RNA引物,而PCR需要的是单链的DNA引物。(1)引物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所需要的引发体形成一段RNA引物,而PCR需要的是单链的DNA引物。(1)引物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所需要的引发体形成一段RNA引物,而PCR需要的是单链的DNA引物。(1)引物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所需要的引发体形成一段RNA引物,而PCR需要的是单链的DNA引物。(5)校对功能: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I和DNA聚合酶Ⅲ都有校对功能,而PCR过程中TaqDNA聚合酶不具有校对功能,因而PCR容易引入突变。(6)循环:大肠杆菌DNA复制一次,细菌必须完成一次生命周期(约20分钟),而PCR 是一个体外人工控制的复制体系,可以在人为条件下无限次循环,而不涉及生命周期问题,PCR循环一次的时间比大肠杆菌快

1、遗传学上把同源染色体上座位相同、控制着同类相对性状

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2、指生物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从一种性别转变为另一种相反性

别的现象

3、两个同源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相互融合,成为一

个中央(或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这种整臂易位叫罗伯逊易位。

4、用隐性纯合亲本与杂合体交配,使杂合体所带有的基因种

类和比例在下一代中得到充分表现。

5、在减数分裂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靠近配对,这种现象叫

联会

6、指准确而有效地启始基因转录所需的一段特异的核苷酸序

列。

7、指DNA片段双链的两端含有几个延伸等长的碱基互补配对

的核苷酸单链末端

8、表示相关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个统计量,是标准化的回归

系数,在多变量时是标准化的偏回归系数(无单位),是自变量与依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有方向)。

9、同一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集合叫连锁群

10、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与任

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相同

11、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系均值的大小决定

个体的去留,称为家系选择。

12、指品种或品系间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

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亲本纯繁群体的现

象。

13、大多数氨基酸都可以具有几个不同的密码子,这种现象称

为密码的简并。

14、由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座所决定的,性状的表现不受或很

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性状的表型变异为间断分布,这

类性状被称作质量性状

15、性状间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称为遗传相关。

16、指在肉质品质评价中,评分为5分的肉,为暗黑色的、质

地坚硬的、表面干燥的肉。

17、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

依赖于人类而生存繁衍、群体规模足够大、有较高经济价

值的家养动物称为家畜

18、在一个群体内,携带某一基因的配子,随机和群内的配子

结合,所形成的全部基因型的均值与全部均值的离差。19、具有较高经济意义、但遗传力较低或难以度量的性状,如

繁殖性状、抗病性状、使用年限等。

20、是指由于近交,家畜的繁殖性能,生理活动以及与适应性

有关的各性状,都较近交前有所削弱。具体表现是:繁殖

力减退,死胎和畸形增多,生活力下降,适应性变差,体

质变弱,生长较缓,生产力降低

21、选择具有共同优良性状的个体组群,通过闭锁繁育,迅速

提高群体中优良基因频率,形成群体稳定的遗传特性,这

样形成的品系称为群系。简言之,通过系群闭锁、继代选

育而成的品系叫群系。

22、建立一些配套的品系作为杂交中的父本或母本,通过系间

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或者说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培育出

专门化品系,再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品系间配套组合杂交,

杂种后代作为经济利用。

23、与实际群体近交效应相当的理想群体的成员数。(可补充):

理想群体(ideal population):规模恒定、公母相等、无世代重叠、无其它系统性因素影响的随机交配群体。24、规模恒定、公母相等、无世代重叠、无其它系统性因素影

响的随机交配群体。

25、指品种或品系间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

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亲本纯繁群体的现

象。

综合测试

1 解:(1) 改画通径图:

(2) 找通径链: S ← 1 → D N = 3

S ← 2 → D N =

3

因为 F1 = 0 ,F2 = 0

所以 F = = + = = 0.25 答案:0.25

2 解:因为,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表明Xb 频率

等于Xb Y的基因型频率。

所以, q= Xb =0.08 , p= XB =1-0.08=0.92

则女人中三种基因型频率各为:

Xb Xb =q2 = 0.08 × 0.08 =0.0064

Xb XB = 2pq = 2×0.92×0.08 = 0.1472

XB XB = p2 = 0.92×0.92 = 0.8464

3解:根据基因平衡定律:

黑毛羊基因型频率: R=q2=1-0.84=0.16

所以 q=0.4

白毛羊基因频率: p =1-q =1-0.4=0.6

纯合白毛羊比例为: p2=0.62=0.36

杂合白毛羊比例为: 2pq=2×0.6×0.4=0.48

答案:0.36|0.48

4 解 :(1) 改画通径图:

(2) 找通径链 S ← A → D N = 3

因为 FA = 0

所以 Fx = = = = 0.125

答案: 0.125

5 解:男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Y ,由于男性色盲患者在该地区

X

S D A

男性人口中占7%,而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女性,说明女性中产生Xb配子的概率为7%。由于男性色盲占7%,则男性产生的X配子中,Xb的概率为7% 。女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则女性色盲患者在该地区占7%×7%,约为0.5%。

该地区男性人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Y(93%:1-7%), XbY(7%),在男性人口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3%和7%。

答案:0.005|0.93|0.07

6 解:因为,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表明Xb 频率等于Xb Y的基因型频率。

所以, q= Xb =0.08 , p= XB =1-0.08=0.92 则女人中三种基因型频率各为:

Xb Xb =q2 = 0.08 × 0.08 =0.0064

Xb XB = 2pq = 2×0.92×0.08 = 0.1472

XB XB = p2 = 0.92×0.92 = 0.8464

7 解:猪的背膘厚的选择反应:

R=0.2×0.3=0.06(cm)

每年的改进量为:0.06÷1.5=0.04(cm)

欲使背膘厚度下降1cm,需要的时间为:

1÷0.04=25(年)

25年

8 解:男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Y,由于男性色盲患者在该地区男性人口中占7%,而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女性,说明女性中产生Xb配子的概率为7%。由于男性色盲占7%,则男性产生的X配子中,Xb的概率为7% 。女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则女性色盲患者在该地区占7%×7%,约为0.5%。

该地区男性人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Y(93%:1-7%), XbY(7%),在男性人口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3%和7%。

答案:0.005|0.93|0.07

9解:根据平衡定律:

N的基因频率:q ====0.5

M的基因频率:p = 1- q = 0.5

10 解:根据基因平衡定律:

黑毛羊基因型频率:R=q2=1-0.84=0.16

所以黑毛羊基因频率:q=0.4

白毛羊基因频率: p=1-q=1-0.4=0.6

答案:0.4|0.6

动物遗传学课件作业

简答题 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有那些?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 条件是什么? 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有:细菌的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证明在没有D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①它必须能精确地复制,使后代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以确保物种的世代连续性;②它必须稳定地含有关于有机体细胞结构、功能、发育和繁殖的各种信息,以保证物种的稳定性;③它必须具有强大的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物种复杂多样性的要求;④它必须能够变异,以适应生物不断进化的需要。 2、简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数目不变。一个母细胞分成两个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的子细胞,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的遗传稳定性。减数分裂发生在性细胞形成时,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一个母细胞分成四个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一半的子细胞,切由于发生了交叉和交换,四个子细胞之间的遗传物质也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3、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主要包括哪些过程 真核生物的初级转录物一般都需经过加工,才形成有活性的成熟RNA 分子。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主要包括5′末端加7-甲基鸟苷基因(m G)

"帽子",3′端加polyA尾巴以及RNA的剪接等。帽子结构是核糖体的识别信号,能稳定mRNA分子的一级结构。polyA尾巴增加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的效率,且有助于成熟的m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初级转录产物通过mRNA剪接作用去除内含子,连接外含子,完成mRNA 的剪接。 4、简述基因突变的特性,为什么说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 基因突变的特性:重复性、多方向性、可逆性、有害性和平行性。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这是因为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和周围环境已取得了很好的协调,突变就可能破坏或削弱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但一些有害突变,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对生物的生存可能是有利的。 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相比有那些不同之 处? (1)引物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所需要的引发体形成一段RNA引物,而PCR需要的是单链的DNA引物。(2)酶不同:大肠杆菌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PCR需要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3)模板解链方式不同:大肠杆菌DNA复制时DNA的解链是通 过拓扑异构酶、螺旋酶、SSB蛋白的共同参与完成的;而PCR是 通过热变性完成模板的解链。(4)温度不同:大肠杆菌在37℃复 制,而PCR需要三个温度即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和延伸温度。(5)校对功能: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I和DNA聚合 酶Ⅲ都有校对功能,而PCR过程中TaqDNA聚合酶不具有校对功

《生产与作业管理

单项选择题 1、()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1. D. 并行工程 2.定制生产 3.柔性生产 4.串行生产 2、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选择设置。 1.工艺路线 2.车间大小 3.加工工艺 4.产品结构 3、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生产技术。 1. JIT 2. ERP 3. POM 4. TQM 4、可以起到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的库存,称为()。 1.周转库存 2.运输库存 3.预期库存 4.安全库存

5、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 1. A. 产品设计 2.工艺设计 3.制造柔性 4.市场柔性 6、质量检验的实质是()。 1. B. 事后把关 2. C. 事前预防 3.应用统计技术 4.全面控制 7、流水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零件要能互换和() 1.通用化 2.自动化 3.模块化 4.按节拍生产 8、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概念产品开始到制造出()为止的完整过程。 1. E. 物料 2.成品 3.半成品 4.原料 9、()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品种数量多、批量小的企业。

1.大规模定制 2.单件小批量 3.流水线 4.批量 10、汽车制造厂对汽车轮胎的需求属于哪一类需求?() 1.非独立需求/相关需求 2.重复性需求 3.独立需求/非相关需求 4.一次性需求 11、1913年,()发明了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序幕。 1. F. 梅奥 2.福特 3.甘特 4.泰勒 12、以下哪项不属于MRP的输入系统?() 1.产品结构文件 2.产品出产计划 3.库存状态文件 4.主生产计划 13、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活动属于() 1.生产服务过程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动物遗传学作业与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遗传 2 变异 3遗传学 二、思考题 1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染色质 2染色体 3染色单体 4 同源染色体 5异源染色体 6常染色质 7异染色质 8妹妹染色单体 9染色体组型 10核型 11双价体 12着丝点与着丝粒 13 联会 14端粒 15等臂染色体 16有丝分 裂 17减数分裂 18核小体 19 C值与C值矛盾 20 卫星DNA 21小卫星DNA 22 微卫星DNA 23基因簇 24 基因家族 25 开放阅读框 26 基因组 27 信号肽序列 28 Chargaff当量定律 二、思考题 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极其论点? 2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3 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 4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5 DNA分子中A-T和C-G碱基对中,那一种碱基对较易打开为什么 6 DNA的二级结构和特点。 7如何解释C值矛盾。 8 一个含有转录位点上游3.8kbDNA的基因,其mRNA的转录活性比仅含有3.1kb上游DNA的基因转录活性大50倍,这表明什么? 9染色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10试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1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分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分开,分别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 12 家猪细胞染色体数2n=38,分别说明下列细胞分裂时期中有关数据: ⑴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数。 ⑵减数分裂前期Ⅰ、后期Ⅰ、期Ⅱ和后期Ⅱ的染色体数。 ⑶减数分裂前期Ⅰ、后期Ⅰ、末期Ⅰ的染色体数。

动物遗传学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二、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 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三、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 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四、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五、4.DNA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六、5.GT-AG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 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RNA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 七、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八、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 一个基因家族。 九、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 部核苷酸序列。 十、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 烙印的过程。 十一、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十二、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十三、二、选择题 十四、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十五、A.引发酶连接酶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 十六、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十七、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十八、,2Aa,48aa ,42Aa,9aa ,10a ,50aa 十九、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二十、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二十一、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A.前期 B.

动物遗传学课件动物遗传学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712004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 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础、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 后续课程:数量遗传学、家畜育种学、牛生产学、猪生产学、家禽生产学 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5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与实验室操作,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前沿水平及遗传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培养学生在动物遗传学研究方面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期课的学习及解决未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讲解过程中突出重点、重复难点,不同专业在内容、重点上区别对待,有所侧重。要求学生课前、课后预习复习,认真做思考题。重视动物遗传学与遗传学其它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图表、影视教具等,从经典试验的过程、各种假说的提出及其验证,到当代遗传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列举实例,留课外作业和加强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训练等手段,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建立感性认识。 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 第一节遗传学的概念和任务 第二节遗传学的发展和分支学科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了解遗传学范畴及其分支学科、遗传学发展历史及其重大成就。理解遗传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分离定律 一、性状的分离现象 二、孟德尔假设 三、孟德尔假设的验证

四、分离规律表型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性状的重组现象 二、自由组合假设 三、自由组合假设的验证 四、孟德尔定律和孟德尔的遗传型式 本章重点:孟德尔试验方法,因子分离假说和因子独立分配假说的验证。 难点:因子分离假说和因子独立分配假说。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根据亲本性状熟练推导后代性状及比例,根据后代性状推导亲本基因型。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 一、细胞 二、染色体 三、染色体数目 四、染色体的大小与变异类型 五、染色体组型 六、细胞质遗传体系 七、细胞核遗传体系 第二节染色体的行为 一、有丝分裂 二、减数分裂及意义 第三节动物生活中染色体的周期变化 第四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本章重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染色体的行为。 难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染色体的形态与结构,数目及它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熟悉染色体与遗传因子的平行关系。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物质所存在的细胞器。 第三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第一节性别决定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理论 二、决定性别的基因平衡理论 三、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 第二节性别转变和性畸形 一、由于遗传原因的性转变 二、由于环境原因的性转变 三、由于遗传原因的性别畸形 四、由于环境原因的性别畸形 第三节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及规律 二、XY型的伴性遗传 三、ZW型的伴性遗传 四、伴性遗传的应用

19春地大《生产与作业管理》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可以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叫做() A: 长期的 B: 中期的 C: 短期的 D: 临时的 标准解答: (单选题)2: MRP是用于对相关需求的计划和控制,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从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和。 A: 强调全面质量控制 B: 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投产的时间 C: 避免制造过剩的零部件的无效劳动和浪费 D: 减少物料的搬运可以节省运输的人力、设备和费用 标准解答: (单选题)3: 用于生产复杂、有特殊要求的一次性产品的加工系统的有() A: 流水线式连续的 B: 间断的 C: 项目式的 D: 批量的 标准解答: (单选题)4: MRP有三种输入信息,即主生产计划、库存状态信息和____。 A: 计划入库量 B: 安全库存量 C: 提前期 D: 产品结构信息 标准解答: (单选题)5: 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实现的是() A: 降低成本 B: 比自动化更高的柔性 C: 加工不同零件快速转换 D: 以上都是 标准解答: (单选题)6: JIT思想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____。 A: 强调对产品质量进行事中控制 B: 强调对产品质量的事前控制 C: 依靠对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 D: 对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与事前控制并重 标准解答: (单选题)7: 订货点法是根据对每种物料需求量和订购时间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其订货

点库存量,当实际库存降到订货点时,就按订货量提出订货,订货库存量等于____。 A: 平均日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B: 平均日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C: 平均是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D: 平均日需用量+订购时间×保险储备量 标准解答: (单选题)8: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指项目完成后是否能达到预先确定的技术要求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不包括下述内容中的____。 A: 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 B: 工艺要求 C: 工程要求和试验要求 D: 项目的总成本控制要求 标准解答: (单选题)9: 在下面关于生产概念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 人们利用资源和工具创造(物质)产品的过程 B: 人们利用资源和工具创造产品/服务的过程 C: 人们利用资源和工具创造产品/服务以满足需求的过程 D: 人们加工劳动对象或处理业务的操作过程 标准解答: (单选题)10: MRP的计算顺序是____。 A: 按成品-总装-部件-组件-零件-毛坯-原材料的顺序反工艺路线进行 B: 按原材料-毛坯-零件-组件-部件-总装-成品的顺序顺工艺路线进行 C: 上述两个都不对 D: 上述两个都对,在不同的情况下,按需要选用其一 标准解答: (多选题)11: 下列叙述符合动作经济合理的原则的是( ) A: 双手的动作同方向运动时省力 B: 手臂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省力 C: 工具、材料、控制装置应靠近作业位置 D: 尽量以夹具或脚踏工具替代手的操作 标准解答: (多选题)12: 生产计划的指标包括( ) A: 产量指标 B: 销售额指标 C: 产值指标 D: 品种指标 标准解答: (多选题)13: 设备的技术性评价是( )

【免费下载】河南专升本动植物遗传学练习题 2

河南专升本动植物遗传学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绿子叶×黄子叶→F1全部黄子叶→F2 3 黄子叶∶ 1 绿子叶, 那么F2中能真实遗传个体的比率是 A .3/4 B .1/4 C .1/3 D .1/2 2.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A .神经细胞 B .精原细胞 C .淋巴细胞 D .精细胞 3.一对夫妇生了4 个孩子,基因型为iiRRLMLN 、IAiRrLNLN 、iiRRLNLN 、IBirrLMLM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 .IAiRrLMLN 与IBiRrLMLN B .IAiRrLMLN 与IBiRRLMLN C .IAiRrLMLM 与IBiRrLMLN D .IAirrLMLN 与IBiRrLNLN 4.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7,XXY 。该人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畸变A .双三体 B .缺体 C .三体 D .重复5.着丝点的位置决定染色体的形态,端着丝点染色体的臂比指数应为A .a≥7.0 B .a=3.0~7.0 C .a=1.7~3.0 D .a=1.0~1.7 6.密码子UCG 到UAG 的突变,应称为A .错义突变 B .无义突变 C .中性突变 D .移码突变、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生产与作业管理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第一节生产与作业系统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 [名词解释] 金流,信息流综合运行的过程,而这些运行要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是关键。 [单选]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础是订单流。 [简答]如何理解生产与伟业过程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关系? 实质上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行的过程,而这些运行要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是关键。订单流是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础,要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决定着生产与作业系统的效率、效益。因此,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生产与作业管理都要,围绕这个系统来展开。 二、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 [单选]质量是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 [单选]数量主要是指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 [单选]产品品种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单选]从长远来说,做好今后服务是永远留住用户的做法,是是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效行为。 [简答]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 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是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首要功能、基本功能。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又具体体现在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数量。交货期、品种:价格、产品的服务等方方面。 (1)质量 质量主要是指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它是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 (2)数量 数量主要是指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数量也是生产与作业系统柔性的体现。 (3)交货期 交赁期主要是指在供货时间上的保证能力。 (4)品种 产品品种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5)价格 产品、服务的价格是企业在市场具备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因素。 (6)产品的服务 现实中用户对产品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服务包括售前服务、售后服务。为保证这些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服务继承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功能。 三、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 [名词解释]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是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名词解释]生产与作业系统非结构化要素:是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 [简答]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 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是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组合关系的体现。它是实现生产与作业系统各项功能的基

生产与作业管理新教材

第一章 1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 2?—般企业的战略都可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级战略、部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 3.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三个方面。 4?按生产性质分,生产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型和劳动服务型两大类。 5.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是产量小,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周期长。 6.工艺阶段是按照使用的生产手段的不同和加工性质的差别而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 7.按照工序的性质,可以把工序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两类。 8.组织生产过程,企业应划分为一些基本的生产单位,这些基本生产单位是按 两种基本原则进行组织的,它们是工艺专业化原则和对象专业化原则。 1.生产准备和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 2 .企业级战略部门级战略职能级战 略3.性能质量价格4.物质生产型劳动服务型5.单件小批生产6.工艺阶段7.基本工序辅助工序8.工艺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 第二章 1.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其内涵是指一个作 业单元满负荷生产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体现出企业的生产规模。 2.辅助车间(工具、机修)所拥有的机器设备不能参与企业基本产品生产能力的计 算,而只能算作辅助车间的辅助生产能力。 3.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每道工序设备的生产能力,所以,计算工作从单台 设备开始。 4.一年以内的生产能力计划称为中短期计划,它的最大特点是当年的可动用固定资产数 量是已定的。 5.生产能力计划具有战略性、风险性和定量上的不确定性。 6.设施选址应该从系统的观点来考虑选址问题,因为整个生产活动是一个整体,每个企 业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7.物料流向图法是用各单位之间物流量大小来确定物流之间移动顺序的最合理_ 并 依此进行厂内布置的一种方法。 8 .作业相关图法是根据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的选址方法。 1.最大限度 2.不能 3.单台 4.已定 5.定量上的不确定性 6.系统 7 .顺序8 .活动关系密切

刘祖洞遗传学习题答案5

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 解: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可产生含X和Y 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 :1。 2、你怎样区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用例来说明。 3、在果蝇中,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又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雌蝇是XX,雄蝇是XY,问下列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和表型如何? (l)WwVgvg×wvgvg (2)wwVgvg×WVgvg 解:上述交配图示如下: 即基因型:等比例的WwVgvg,WwVgvg,wwVgvg,wwvgvg,WYVgvg,WYvgvg,wYVgvg,wYvgvg。 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 即,基因型:1WwVgVg :2WwVgvg :1Wwvgvg :1wYVgVg :2wYVgvg :1wYvgvg。 表现型:3红长♀:1红残♀:3白长♂:1白残♂。

4、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 解:家鸡性决定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于是,上述交配及其子代可图示如下: 可见,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5、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的存在,基因型cc的鸡总是白色。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控制的,而且雌鸡是异配性别。一只基因型是ccZ b 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斑纹,如果这些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是怎样的? 注:基因型C—Z b Z b和C—Z b W鸡的羽毛是非芦花斑纹。 B B 因此,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为芦花:非芦花=9/16 :7/16。若按性别统计,则在雄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6/16 :2/16;在雌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3/16 :5/16; 6、在火鸡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养禽工作者把5只有关的雄禽进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doc 10)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 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2、生产管理的任务: 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 3、生产管理的内容: 1.生产准备和组织 2.生产计划 3.生产控制 4、生产管理的原则: 1.讲求经济效益 2.坚持以销定产 3.实行科学管理 4.组织均衡生产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生产按工艺特性分类: 1.加工装配型 2.流程型 6、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 1.备货型 2.订货型: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订货工程型7、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库存。 8、订货型生产(MTO):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9、生产按专业化程度分类: 1.大量生产 2.单件生产 3.成批生产 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10、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工作的特征: 1.生产品种多样性 2.生产过程复杂性 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 4.环境条件的多变性 5.生产计划的变动性 6.生产管理的动态性11、生产过程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基本生产过程 3.辅助生产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 1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1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14、生产时间计算:*P25--28 15、文明生产:是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要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16、“5S”活动的内容: 1.整理 2.整顿 3.清扫 4.清洁 5.素养 17、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持领导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 二工作研究 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 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 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 (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 (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浙江大学遗传学习题答案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 1.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文中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因此,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1906年是贝特生首先提出了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 6.答:遗传学10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从孟德尔、摩尔根时代的细胞学水平,深入发展到现代的分子水平。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遗传学与许多学科相互结合和渗透,促进了一些边缘科学的形成;另外也由于遗传学广泛应用了近代化学、物理学、数学的新成就、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因而能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地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遗传学是上一世纪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遗传学不仅逐步从个体向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层次发展,而且横向地向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正在为人类的未来展示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7.答:在生物科学、生产实践上,为了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遗传和变异,加速育种进程,开展动植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都需在遗传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例如我国首先育成的水稻矮杆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获得了显著的增产。又例如,国外在墨西哥育成矮杆、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在菲律宾育成的抗倒伏、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的推广,使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引起了农业生产发展显著的变化。医学水平的提高也与遗传学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生命科学发展迅猛,人类和水稻等基因图谱相继问世,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更是大幅度拓宽,研究内容不断地深化。国际上将在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和功能蛋白质组等研究领域继续展开激烈竞争,遗传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答: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细胞壁内为细胞膜。内为DNA、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生产与作业管理

51、JIT生产方式的目标与基本手段是什么? JIT,即Just-in-time,称为准时生产制,又称作无库存生产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消除浪费、获取利润,其基本目标是降低成本,其实现手段包括适时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数和保证质量。 52、简述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新产品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其特点有:(1)具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2)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4)扩大了产品使用范围。 53、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产品/服务需求性质、自制-外购决策、生产柔性、产品/服务质量水平、接触顾客的程度54、什么是装配线(流水线)节拍? 装配线的节拍是指装配线上连续出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它是装配线最重要的工作参数,是设计装配线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 r=T效/Q(式中:r——装配线节拍;T效——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Q——计划期制品产量。)有效工作时间是计划生产的时间,它可以根据制度工作时间和时间有效利用系数求得。计划期制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的废品量。 55、简述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原则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原则6.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56、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 (1)从产出形式看,制造生产是看得见的,服务运作是看不见的;(2)从与顾客的联系程度看,制造生产低,服务运作高;(3)从工作的劳动含量看,制造生产低,服务运作高;(4)从投入的一致性,制造生产高,服务运作低;(5)从生产率测量看,制造生产容易,服务运作难;(6)从交付顾客前解决质量问题的机会看,制造生产多,服务运作少。 57、什么是PDCA循环?它都有哪些特点?

动物遗传学_在线作业_1

动物遗传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4-29 10:33:20 一、单选题 1.(4分)以下哪项不是真核生物中多数mRNA加工的特征()。 A. 除去前导序列和尾随序列 B. 除去内含子的剪接 C. 5’末端添加特殊的鸟嘌呤 D. 3’末端添加poly-A尾巴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2.(4分)以下哪一结果可能由遗传漂移所导致?() A. 某一特定基因的突变率的减少 B. 增加了很多基因座的杂合性 C. 达到哈迪-魏伯格平衡 D. 种群中遗传变异的减少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3.(4分)基因印记的化学基础是()。 A. DNA的糖基化 B. DNA的磷酸化 C. DNA的氧化 D. DNA的甲基化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4.(4分)下列哪项能区分真核生物DNA复制与原核生物DNA复制()。 A. 复制多起点 B. 双向复制叉 C. 仅使用一种DNA聚合酶 D. 不使用RNA引物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5.(4分)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A. 15%; B. 30%; C. 35%; D. 40%;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6.(4分)家猪的染色体数(2n)是()。 A. 60 B. 46 C. 80 D. 38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7.(4分)为了描述种群的基因库,种群遗传学家所采取的方法有哪些?() A. 描述种群的基因频率 B. 描述哈迪-魏伯格 C. 以上所有 D. 描述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8.(4分)以下哪些例子属于数量性状?() A. 老鼠的被毛颜色 B. 豌豆豆荚的颜色 C. 仔猪的出生体重 D. 人类的ABO血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9.(4分)在一个有500个个体的种群中,某一特定基因座位的基因型数目如下:TT 250;Tt 150;tt 100。请问等位基因T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A. 0.650 B. 0.500 C. 0.100 D. 0.250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10.(4分)表型方差中加性遗传方差所占的比例被称作是()遗传力。 A. 可变 B. 广义 C. 狭义 D. 基因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动物遗传学 11.(4分)细胞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遗传调控点发生在() 。 A. S期的开始

0668生产与作业管理

[0668] 《生产与作业管理》 2015 年春季学期第 1 次作业 [ 单选题] 25、以下哪项不属于MRPI勺输入系统?() A:产品结构文件 B:产品出产计划 C:库存状态文件 D:主生产计划 参考答案: D [ 单选题] 24、生产与作业过程勺组成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勺生产活动属于( ) A:生产服务过程 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基本生产过程 参考答案: C [ 单选题] 23、看板系统是JIT 生产现场控制技术勺核心,主要用于控制生产现场勺 () A:资金流 B:物流 C:时间流 D:信息流 参考答案: D

[ 单选题] 22、JIT 生产方式中,设备勺布局通常按()

B: S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 C: U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 D: T 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 参考答案: C [ 单选题] 21、MRP召系统属于() A:推动式系统 B:拉动式系统 C:推动式和拉动式相结合的系统 D:开放式系统 参考答案: A [ 单选题] 20、ERP的概念源于()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参考答案: D [ 单选题] 19、全面质量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使用PDCA循环,其中"P'代表()A:产品 B:生产 C:计划 D:生产地点 参考答案: C

[ 单选题]

18、在库存的ABC管理法中,A类物资一般采用的订货方式是( A:定期订货方式 B:定量订货方式 C:随机订货方式 D:确定性订货方式 参考答案: B [ 单选题] 17、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竞争者 B:市场需求 C:老产品 D:发明创造 参考答案: B [ 单选题] 16、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构成产成品的各种物料的需求属于()A:直接需求 B:间接需求 C:相关需求 D:独立需求 参考答案: C [ 单选题] 15、和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A:生产率定额不易确定

动物遗传学作业题

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信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发育的科学。. Variation:(变异)子代与亲代不相同的性状。 染色体组型: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和大小顺序排列构成的图形。 减数分裂: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 Character:(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的形状与亲本之一完全一样的现象。 Linkage group:(连锁群)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 形态标记:以生物体的形态性状为特征的遗传标记。 物理作图:把基因组分解成为许多较小的DNA片段,然后再把这些DNA片段连接起来,构建一个由DNA片段重叠组成的物理图。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改变. 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 缺失:染色体出现断裂并丢失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非孟德尔遗传:由于染色体外基因并不是随同染色体的复制和分裂均等的分配给两个字细胞而是在细胞质中随机地传递给子代,因而其遗传规律不符合孟德尔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及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表现不一致,或只表现父本性状,或只表现母本性状。 母体效应:也称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性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而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导致子代的表现型相关的现象。 剂量补偿:男女之间X染色体连锁基因表达水平相等的现象,人类遗传学上称为剂量补偿。 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D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是受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作用,而且这种改变能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基因组印记:后代中来自亲本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的现象。 基因频率:在一群体内,某个特定基因占该座位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4.DNA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5.GT-AG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RNA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 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家族。 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烙印的过程。 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二、填空题 1.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分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2.遗传标记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标记四种类型 3.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是最早出现的DNA标记 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大类型 5.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方式 6.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可分为缺失、重复、倒位、异位四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