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10以内分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一、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欢乐。
二、进展幼儿观看力、分析力,发觉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彼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把握10的9种分法。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欢乐。
五、初步培育观看、比较和反映能力。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份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之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预备】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进程】一、通过游戏,温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一、师:我来问,你来答,9能够分成3和几?(幼儿边鼓掌边回答)二、教师引导10、九、八、7、六、五、4、3、二、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
也能够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情形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盛的丛林里,住着一名漂亮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超级快乐,因为有小客人要到丛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掏出10个宝贝,(快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份,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一、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屋子里,该怎么住呢?二、试探10的多种分法,帮忙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式。
3、引导幼儿观看10的分解式,发觉总结10之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之外,每一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确实是原先的数,即整体大于部份;把一个数分成两部份,若是一部份增加1,另外一部份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互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份,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五、活动延伸。
将各类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优秀教案一、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三、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四、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五、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七、活动过程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二、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二)手指动起来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1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的多种分法)〈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1010101010192837465591827364(五)结束活动: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2024鲜版

交流合作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分法,并 倾听他人的意见,拓展思维。
操作实践
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 ,将10个物品分成两部分,感受10的 分成过程。
2024/3/28
13
练习与巩固环节
基础练习
设计简单的练习题,让幼儿独立 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练习
适当增加难度,设计更具挑战性 的练习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课堂表现记录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包括他们的参与度、积极性 、准确性等方面,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教学方法。
23
06 作业布置及家长 指导建议
2024/3/28
24
作业布置要求及内容安排
作业布置要求
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数学活动。
2024/3/28
围绕“10的分成”这一主题,安排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如填空、连线、涂色等。
注意事项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持学习 动力。
避免过度干预孩子的思考过程,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习和 成长。
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适当调整作业难度和进度,保持 学习挑战性。
2024/3/28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31
25
作业布置要求及内容安排
• 设定明确的作业目标和评价标准,以便学生和家长了解学 习成果。
2024/3/28
26
作业布置要求及内容安排
01
内容安排
2024/3/28
02
03
04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为学 习“10的分成”打下基础。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学 生理解“10的分成”的概念
大班优秀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大班优秀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把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把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相互交换的规律。
3、进展幼儿观看力、分析力,培育幼儿对数学的爱好。
4、初步培育观看、比较和反应力量。
5、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
活动预备: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看10的分解式,发觉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假如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削减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嬉戏活动"猜猜猜"。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准时赐予鼓舞,并嘉奖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晰的让同学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典范。
在玩和嬉戏中探究学问,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同学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开心的参加到活动中来。
使同学身心健康的成长和进展。
大班优秀数学《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2一、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嬉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究、操作、沟通、问题解决和合作的力量。
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肯定阅历。
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查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到达活动目标与幼儿爱好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把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把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相互交换的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10的分解和组成的概念;2.能够通过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组合,把10以内的数表示出来;3.知道数字1-9与数字0的关系。
能力目标1.发现10以内的数字由若干个数相加组成的规律,培养分析数字特征的能力及数学思维;2.练习计算加法;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2.激发孩子兴趣,提高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 教学重点1.10的分解和组成的概念;2.通过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组合把10以内的数表示出来。
三. 教学难点1.对10以内数字分解和组成规律的理解;2.对数字1-9与数字0的关系的认知。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与幼儿互动,确定今天的主题。
2.让幼儿自由地说出10以内数字,每说一个数字,教师就写在白板上。
3.此时,教师问:“哪一些数字的和是等于10的?”2. 提供经验1.带领幼儿来认识10的分解和组成的概念。
2.教师说出“10”,问:“它由哪几个数相加得到呢?”3.如果幼儿答出了“1+9=10”、“2+8=10”、“3+7=10”……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用图片、图形或拼板模拟这几个数字的组合。
4.让幼儿自主探索按照10的分解和组成,把10以内的数字都表示出来。
3. 认知过程1.向幼儿展示10颗小球,让幼儿来分成两组,让学生理解数字1-9与数字0的关系。
4. 深化过程1.让幼儿自己找到可以分解为10的数字组合,教师可以给予帮助或提示。
2.完成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组成,可以拍成照片、画图记录下来。
5. 总结过程1.让幼儿互相分享和交流,分享出分解和组成10以内数字的思路和方法。
2.教师梳理出幼儿们的思路和方法,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组合方式。
五. 教学反思这次课程是以“10的分解与组成”为主题,本来在预备中,我就发现有一定困难,因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还没有比较具有说清数字相加规律的概念,因此考虑到“分解”,我决定从游戏环节着手,从具体事物引入抽象概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课件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课件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
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 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 有几只小兔?
(2) 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
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猜猜猜"。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1、"找朋友"。
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1)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10的分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10的分解组成,理解数的分合关系,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说出10的各种分解方式,理解数的分合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10的分解组成,掌握数的分合关系。
教学重点:熟练地说出10的各种分解方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小动物玩偶、水果模型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磁性黑板,上面贴有数字10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我们今天来学习数字10,你们知道10可以分成几和几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黑板演示10的分解组成,如:10=1+9、10=2+8、10=3+7等。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操作磁性黑板,找出10的其他分解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幼儿用书,让幼儿独立完成10的分解组成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和磁性黑板。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10的分解组成任务,并将分解方式贴在黑板上。
(3)教师邀请各组展示成果,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发现10的分解组成规律,并鼓励幼儿课后尝试找出其他数字的分解方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0的分成》2. 内容:10=1+910=2+810=3+710=4+610=5+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画笔和纸画出10的分解组成,并标注每组数字的和。
(2)找出更多10的分解方式,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