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s目录

第1章绪论 (2)

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

第3章杆件的扭转理论 (15)

第4章力法 (17)

第5章位移法 (28)

第6章能量法 (41)

第7章矩阵法 (56)

第9章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69)

第10章杆和板的稳定性 (75)

第1章 绪 论

1.1 题

1)承受总纵弯曲构件:

连续上甲板,船底板,甲板及船底纵骨,连续纵桁,龙骨

等远离中和轴的纵向连续构件(舷侧列板等)

2)承受横弯曲构件:甲板强横梁,船底肋板,肋骨

3)承受局部弯曲构件:甲板板,平台甲板,船底板,纵骨等 4)承受局部弯曲和总纵弯曲构件:甲板,船底板,纵骨,递

纵桁,龙骨等

1.2 题

甲板板:纵横力(总纵弯曲应力沿纵向,横向货物或上浪水压

力,横向作用)

舷侧外板:横向水压力等骨架限制力沿中面

内底板:主要承受横向力货物重量,骨架限制力沿中面为纵向

舱壁板:主要为横向力如水,货压力也有中面力

第2章 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1题

设坐标原点在左跨时与在跨中时的挠曲线分别为v(x)与v(1x ) 1)图 2.1

3

3

3

23

034

2

4

3()()()424()26666l

l

l

l l l p x p x p x M x N x v x EI EI

EI

EI

EI

---=++

++

原点在跨中:3

23

0111104

()4()266l

l p x M x N x v x v EI EI

EI

-=+++

,'11'

11()0()0

22(0)0(0)2

l l v v p v N ?==?

??==? 2)3

3

203

()32.2

()266l

l p x N x Mx v x x EI EI

EI

θ-=+++

图 3)3

3

3

002

()22.3()666x

x x l

l p x N x qx dx

v x x EI EI

EI

θ-=+

+-?图 2.2题

a) 33

11131113

1(3)(2)61644464162

4pp p pl pl v v v EI EI

????=+=??-+?-????????? =

3

512pl EI

3

33321911()61929641624pl pl pl V EI EI EI ????=

-++= ???????

b) 2'

29

2(0)(1)3366Ml Ml Pl v EI EI EI

-=

+++ =22

20.157316206327Pl Pl Pl EI EI EI

-+=? 229

1()(1)3366Ml Ml Pl l EI EI EI

θ-=

+-+ =22

20.1410716206327Pl Pl Pl EI EI EI

---=? ()()()

22

2

2133311121333363l l p l l v m m EIl EI ????

? ???

??????=----+ ??

???

=

2

372430pl EI

c) ()

44475321927682304ql ql ql l v EI EI EI

=-=

(

)2

32

3

3

'

11116(0)962416683612l

q l ql pl ql

ql v EI EI EI

EI

EI ??=--

=--=????

d)2.1图、2.2图和2.3图的弯矩图与剪力图如图、图和图

题 1)

()32

212

120624452313120

Ml ql l l Ml

q q EI EI EI EI q l M θ??=--

-+=????∴=

2)32101732418026q l Ml l l Ml

lq EI EI EI EI θ??=-++-???? =3311117131824360612080q l q l EI EI

??

-++-=-

???? 题

2.5图 3

000()6N x v x v x EI

θ=++

,()00v A p N =-

300()6x v x Ap x A N EI θ??∴=++- ???

如图, ()()0v l v l '==由得

3002

00200

060263l Ap l A N EI l N EI pl Ap l EI p

N θθθ???

++-=?

????

??+=???-==-??

?=?解出

3333()1922pl x x v x EI l l ??

∴=-+ ??? 图

2.6图

()()()()()()()23

0012230001212

0001

221223121212

260,42026622M x N x v x x EI EI

v l v l M l N l EI EI M l l l EI EI

EI M l N l N l EI EI x x v x x l l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

'==??

=--++=????????=+++=????

++∴=++

由得

解得 题

2.5图:(剪力弯矩图如2.5)

()13202

3330222

002332396522161848144069186pl M

p p

R p l

l p pl v AR EI EI v l Ml

pl pl pl v EI EI EI EI v Ml pl pl pl v l EI EI EI EI

θ-∴=

=-===?=??=-=-=

???-'==--=-=-

()

16A pa b b M A l K l ??=

++

????

, 图 111,0,6

632

A l a l b A K ====

+=将代入得:()

1

6

312pl pl M =

=

2.7图:(剪力弯矩图如2.6)

34

11134

22244

440.052405021005112384240100572933844009600l ql ql v A R EI EI l ql ql v A R EI EI

l ql ql v EI EI ql ql EI EI

==?=

==?=

????=++ ? ?????

??=+=

??? 图

2.6

()()333

12333

12111202424401007511117242440100300v v ql ql ql EI l EI EI

v v ql ql ql

l EI l EI EI

θθ-??=-=-+=

???--??=--=--+=

??? 2.8图(剪力弯矩图如2.7)

()

2

2214

01112124,,0,

11,824

111182432

1212124824

3,

82864A

A Qa b M A K l Q qa a l b A K ql ql M ql ql

ql R ql v AR EI

α????=?

++??

???????

======++==???+=

=-===

由,代入得

图2.7

4

4243303

23

55238412816384111(0)246246448192()6488l ql

ql Ml ql v EI EI EI EI v ql Ml ql EI l EI EI ql EI

l ql ql l M EI EI θθα??∴=+-=

???

??

=--=-- ?

??

=

-=-=-?=

. []1

max 2max 211

3212132142

.()()62()()62()()242(0)s

N EIv s s

s

s s N dv dx dx dx G

GA N EI v dx v C GA GA EI ax bx v v v f x cx d f x ax b C GA EI EI

ax bx f x f x c a x d GA GA qx qx f x f x EI EI

v v τγ'''====-

''=???→-+??''∴=+=++++-+++??????

''=-+++-

+ ??

?

''=

=

''=?

式中由于111

42323

432342

(0)00

()()00242602,224()241222425()23848s s s s

s

d b v l v l ql EI ql al EI c a l EI GA EI

GA ql

al EI

ql ql c EI EI

qx qlx qx qx ql

v x x EI EI GA EI GA l ql ql v EI GA ===''==???

-++-=?

??????+=??=

??∴=--++

???

∴=+

可得出

得方程组:

解出:a=

.题

先推广到两端有位移,,,i i j j θθ??情形:212,i j s EI GA l β?

?

?=?-?=

???

3

2

1011322

16

2

(0)(0)()62()2s

i

i i i j i i j s j

j

EI

ax

bx

v cx d ax GA v d v v c al bl EI

v l l al GA al v l bl θθθθθ=+++-

=?∴==???

?

'=∴=???=?∴+++?-=???

??'=∴+=??

而由由由

()()()

2213121i j j i i j a l l b l l l θθθβθθθθβ????=+-???+?

?

-??=-+-?+?

解出 ()()()()()()()()()()()()1

121(0)(0)62416642162(0)(0)1()(0)()()4261j i i j i j i j j i j i

EI M EIv EIb l l EI l l l EI N EIv EIa l l N l N EI M l EIv l EI b al l l βθβθββθβθβθθββθβθβ???

''∴===+--+??

+??

??=-

?-?+++-+??

+??

???''===+-?-????+???

?

=??????''==+=++--??+????

令上述结0i j ?=?=?果中,即同书中特例

题 已知:2

0375225, 1.8,751050kg

l cm t cm s cm cm σ=?====

1025100.7576.875kg q hs cm γ==??=

2cm

距参考轴

cm 面积距

3cm

惯性矩

4cm

自惯性矩

4cm

外板1.845? 81

略 球扁钢O N 24a

2232

A

B C=11662

2

2

4604.55.04116628610119.8

B

B

e cm I C cm A

A ===-=-

=

2

75 1.838.75174min ,4555

A cm l l

I be s cm

=?+=??===????计算外力时面积计算时,带板

1).计算组合剖面要素:

形心至球心表面1240.9 5.0419.862t y h e cm =+-=+-=形心至最外板纤维

321186105.94433.5219.86

t I y e cm w cm y =+=∴===

()3

22

06

18610

1449.45.94

22510501740.3662221086100.988,()0.980

I w cm y A l u EI x u u σ?===?=

==??== ()()

()222212012

020176.8752250.988320424.12121

76.8752250.980158915)2424

15891510501416433.5

3204241050127114503204241050378433.5ql M x u kg cm ql M u kgcm M kg cm w M kg cm w M kg w ?σσσσσσ==??==-=-???=-=+=+==+=+==+=+=中中球头

中板

固端球头

端(2max 21416kg cm cm σ??

???∴=??

??

??

若不计轴向力影响,则令u=0重复上述计算:

2

2

2

max 01

76.87522524

1050142424433.5

14241416

0.56%1424

ql kg w cm σσσ?==+=+=?-=球头

相对误差:结论:轴向力对弯曲应力的影响可忽略不及计。结果是偏安全的。

.题

2

20,0,0IV IV IV EIv Tv EIv N Tv T

T v V v K V k EI

EI

''''''

-==+''''∴-=-==

式中

1,234123413240,0(0)0(0)00()0()()()

r r k r k

v A A kx A chkx A shkx A A v v A A v l EIv l N l Tv l ===-∴=++++==??

∴?

?'=+=?

?

''=??

''''=+?特征根:

()()343

342340A chkl A shkl EIk A shkl A chkl p Tk A A shkl A chkl +=??∴?+=-+++??

解得:

()

()()12343,,,()1p p p p

A thkl A A thkl A kT kT kT kT

p

v x thkl kx thklchkx shkx kT p thkl chkx shkx kx EIk =-

===-∴=---+=--+-???

? 题

()24221,2

341234142

40

00

0,

sin cos 0(0)0(0)IV IV

IV EIv T v EIv

N T v T

v k v k EI r k r r r ik r ik v A A k x A k x A k x

A A v m EIv m A k EI ***

***

*****'''+==-''+==+====-∴=++++=?=?

?

?

?''=-=?

?

?

式中特征方程:特征根:

()()343

3342343223430

()0()()

sin cos 0cos sin cos sin ,0

(0)cos sin x v l EIv l T v l A k l A k l k A k l A k l k A A k l A k l m

A ctgk l A T

m v A k A k k A k k A k k EItgk l

*

**

******

********

**=''=??''''=-??+=?∴?--=-+-??

=-='??∴=+-==??解得: 题

图2.120

()()()()3202222

0(0)064441

2240243.6090.101880.752

v l k l EI

EI EIl

ql Ml

u u EI EI

u ql ql M ql u ψψψψ'=∴==-====由协调条件查附录图:

令 A=0 B=0 u= ()13310222

13(2)(2)221212(2)(2)l l v u v v u v u l q M v k B EI v u v u ααψα??

???

?- ? ?????????????=-+?? ?++???

??????

?

()4422210

40.101222210.448 1.9115 4.9301648220.0049l u B ql ql EI EI ql EI

α===?-?????→=-+-

= 2.13图

()()()()()2002

0001631631,1210.720.5910.11112316pl Ml

x u u M

EI EI

l u pl M x u EI EI u l EI pl M pl

θψαψαα=-=??=+??

??

==??=

?-= ???

将代入得: ()31331222213321

223(2)(2)222482(2)(2)0.6090.1110.91150.6635 4.8301 1.9335488 1.9115 4.93010.0086l

u l l v u v v u v l pl M v u EI

EI v u v u pl EI Pl EI

αααψα==??

????- ? ??????????

?=+? ?+???????

?

?-??????→=+? ?+??= 题

1)先计算剖面参数:

()()()2

2

323226

100

210

6

3

250424342

6

p i i

i

p bh

W cm W A y A h bh cm f W W

bh bh =?==

=??

=?== ???

==

=∑形状系数 图2.8a

()max 42

max 4max max 2( 2.8a)

100

24008103

516168105121655500

y y y P kg M W cm W P l W P kg l σσσ==

?=???===?)求弹性阶段最大承载能力如图令即解出

()

()3)u p y P W σ=p 求极限载荷用机动法此结构

达到极限状态时将出现三个塑性铰,其上作用有塑性力

矩M 如图由虚功原理:

242

2u u P P l δδδ??

??? ??+= ??

? ?

??

p M 图2.8b ()444240050960500p y u W P kg l l σ??∴====p

M 补充题

剪切对弯曲影响补充题,求图示结构剪切影响下的v(x)

解:可直接利用

2300006()26s

M x N EI

v x v x x x EI EI GA θ??

=+++- ???

002

002

2

23

222200()0()33662236()26262(26)s

s

s

v v l EIv l m ml

ml N M m EI

EI

l l GA GA m

lx l lx EI v x x EI

l l l GA θαααααα''======-++??--∴=

++=

??+++??

则边界条件:得

. 补充题

试用静力法及破坏机构法求右图示机构的极限载荷?p ,已知梁的极限弯矩为p M (20分) (1983年华中研究生入学试题) 解: 1)用静力法:(如图2.9)

由对称性知首先固端和中间支座达到塑性铰,再加力

u p p →,当p

作用点处也形成塑性铰时结构达到极限状态。即:

84

p

u p p

u M p l

M M p l -=∴=

2)用机动法: 8282p p

u M M p p l

l

δ

δ?=∴=

.补充题

求右图所示结构的极限载荷其中,3l p ql EI α==(1985年哈船工研究

生入学试题)

解:由对称性只需考虑一半,用机动法。当此连续梁中任意一个跨度的两

端及中间发生三个塑性铰时,梁将达到极限状态。考虑a) 、b)两种可能:

20

2

2

22)

240

162)40

16l u p p

u u p p

u a q xdx M l l M q l b p M l

M q l δδδ

δ??

?-= ???

=

?-=∴=

?对解得对

(如图2.10)取小者为极限载荷为2

8p

u M q l =即承受集中载荷p 的跨

度是破坏。

图2.9图2.10

第3章 杆件的扭转理论

a) 由狭长矩形组合断面扭转惯性矩公式:

33334

1165010200880826.433i i i J h t cm ??=

=?+?+?=?

?∑ b) 3334

1

70 1.235115 1.260.63

J cm ??==?+?+?=?? c) 由环流方程

()()()()202

022

2

2

54

04244041.6200.83023.21

24041.6131.681.6

43023.2131.68 2.77510t

Bredt t t M f A

M ds M

ds A

J AG GJ ds

A G

t

t

A cm ds t J cm τ?ππ=

'=????→=???→=∴==?++==?+=∴=?=???

?

?

公式

材力本题

对于a)示闭室其扭转惯性矩为()()

()4

23

0444

a t A J t a t ds a t t t -===--?

对于b)开口断面有()33

1433i i t J h t a t ==-???

?∑

2

00

3271(4t b t a M GJ a t J J M GJ t ds

t

??τ∴'-??

==== ?'???

两者扭转之比为

倍)本题易将的积分路径取为截面外缘使答案为300倍,误差为10%,可用但概念不对。若采用s为外缘的话,J大,小偏于危险。

结构力学题库答案

1 : 图 a 桁 架, 力 法 基 本 结 构 如 图 b ,力 法 典 型 方 程 中 的 系 数 为 :( ) 3. 2: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约束力矩(不平衡 力矩)为(以顺时针转为正) ( ) 4.3Pl/16 3:图示桁架1,2杆内力为: 4. 4:连续梁和 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 F By 是:

4.17.07(↑) 5: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分析平面问题时,单元之间()。 3.应变、位移均不连续; 6: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1.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7: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为() 4.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8: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之杆AB的分配系数

μAB 为(各杆 EI= 常数)( ) 4.1/7 9:有限元分析中的应力矩阵是两组量之间的变换矩阵,这两组量是( )。 4.单元结点位移与单元应力 10: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4.角位移=3,线位移=2 11:图示结构,各柱EI=常数,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 目是( ) 3.6 12:图示结构两杆长均为d,EI=常数。则A 点的垂直位移为( ) 4.qd 4/6EI (↓) 13:图示桁架,各杆EA 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

1.四 根 ; 14:图示结构,各杆线刚度均为i,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 系数μAB 为( ) 2. 15:在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动支撑端的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3.可以,但不必; 1: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2.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2:由于静定结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决定,故在温度改变作用下静定结构将( ) 2.不产生内力 3:图示结构,各杆EI=常数,欲使结点B 的转角为零,比值P1/P2应 为( ) 2.1

船舶结构力学概念题

船舶结构力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叫做船体总纵弯曲?船体的总纵强度与局部强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 船体结构中有哪些受压构件?为什么说船在总弯曲时船体受压的构件(主要是中垂状态时的上层甲板)因受压过度而丧失稳定性后,会大大减低船体抵抗总弯曲的能力? 3. 船舶在航行时为什么会发生扭转现象?船体结构中还有哪些构件在受载后会发生扭 转? 4. 应力集中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船体结构中哪些部位会发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可能 导致什么后果? 5. 何谓骨架的带板?带板的宽度(或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确定?试分析带板宽度对骨架断面几何要素的影响。 第二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1. 梁弯曲微分方程式是根据什么基本假定导出的,有什么物理意义,适用范围怎样? 2. 单跨梁初参数法中的四个参数指什么参数?它们与坐标系统的选择有没有关系? 3. 为什么当单跨梁两端为自由支持与单跨梁两端为弹性支座支持时,在同样外荷重作用下两梁断面的弯矩和剪力都相等;而当梁两端是刚性固定与梁两端为弹性固定时,在同样外荷重作用下两梁断面的弯矩和剪力都不同? 4. 梁的边界条件与梁本身的计算长度、剖面几何要素、跨间荷重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5. 梁复杂弯曲时的边界条件与梁横弯曲时的边界条件有何不同?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6. 梁的弹性支座与弹性固定端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与梁本身所受的外荷重(包括大小、方 向及分布范围)有没有关系? 7. 为什么梁在横弯曲时,横荷重引起的弯曲要素可以用叠加法求出,而梁在复杂弯曲时,横荷重与轴向力的影响不可分开考虑? 第四章力法 1. 什么叫力法?如何建立力法方程式? 2. 什么是力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基本结构与原结构有什么异同?力法正则方程 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 用力法计算某些支座有限定位移的连续梁或平面刚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 刚架与板架的受力特征和变形特征有何区别? 5. 仅有肋骨组成的横骨架式船侧板架,为提高其强度,加设一根船侧纵桁。试从板架两向梁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是否恰当? 6. 如果一根交叉构件板架中有一根主向梁的尺寸或固定情况与其余的不相同,应如何计算?此时交叉构件将是怎样的弹性基础梁? 第五章位移法 1. 试举例说明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2.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样的结构? 3. 何谓“结构的动不定次数”?如何决定位移法中的基本未知数? 4. 根据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试举例写出节点有集中力或集中弯矩的平衡方程式,列出弹性支座处或开口端为弹性固定端处的节点力平衡方程式。 5. 与力法相比,位移法有何优点与缺点? 6. 在位移法计算中,刚架或连续梁的开口端是否一定要刚性固定住?如果不需要,试导出相应的由转角引起的杆端弯矩的关系式。 第六章能量法 1. 一梁上同时受到两个集中力时,应变能可否分别计算每一力作用时的应变能再相加,为

船舶结构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2012/2013年度船舶结构力学考试名词解释汇总(1)力学模型:根据结构的受力特征、支承特征、计算要求等来简化实际结构而简化的模型。 (2)带板(骨架的“附连翼板”):船体中的骨架在受力后变形时和它相连的一部分始终与骨架一起作用,与骨架相连的那部分板即带板。 (3)板上载重分为两类:①面外载荷②面内载荷。 (4)杆件:船体中的骨架(横梁、肋骨、纵骨、纵桁等)大多数是细长的型钢或组合型材,这种骨架简化的力学模型称之为杆件。(5)杆系:相互连接的骨架系统。 (6)连续梁:在上甲板的骨架中,纵骨的尺寸最小,它穿过强横梁并通过横舱壁在纵向保持连续。在计算纵骨时认为强横梁有足够的刚性支持纵骨,从而可作为纵骨的刚性支座。纵骨在横舱壁外侧作为刚性固定端,这样得到的力学模型,即连续梁。 (7)板架(交叉梁系):在上甲板(或下甲板)的骨架中,甲板纵桁与舱口端横梁尺寸最大,在计算时常可略去其他骨架对它们的影响,于是在研究甲板纵桁与舱口端横梁时就得到了一个井字形的平面杆系。此种杆系因外载荷垂直于杆系平面而发生弯曲,称为“交叉梁系”或“板架”。 (8)刚架:由于在船体横剖面内,横梁、肋骨及船底肋板共同组成一个平面杆系。因此常把它们一起考虑作为船体横向强度的研究对象。这种杆系中各杆的联接点是刚性的,并受到作用于杆系平面内的

载荷作用,故称为“刚架”。 (9)连续梁、刚架和板架就是船体结构中三种典型的杆系。 (10)初参数的物理意义:梁的挠曲线取决于梁端的四个初始弯曲要素v0、θ 、M0及N0(简称“初参数”)。v0、θ0、M0、N0分别代表了 梁左端(x=0)处的挠度、转角、弯矩、剪力。 (11)初参数法的符号法则: ①挠度v:向下为正; ②转角θ:顺时针为正; ③弯矩M:左端面逆时针右端面顺时针为正(使梁中上拱为正); ④剪力N:左端面向下右端面向上为正(使梁发生逆时针旋转为正)。(12)挠曲线方程的边界补充条件: ①自由支持端(支端):v=0,v,,=0; ②刚性固定端:v=0,v,=0; ③弹性支座:左端面v=-AEIv,,,,v,,=0;右端面:v=AEIv,,,,v,,=0; ④弹性固定端:左端面v,=αEIv,,,v=0;右端面:v,=-αEIv,,,v=0。(13)力法的概念:计算时是以“力”为未知数,根据变形连续条件建立方程式,最后解出“力”来,所以叫做“力法”。 (14)力法的基本结构:静定结构。(若结构中未知约束力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应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未知约束力的问题叫静定问题,反之则为静不定。) (15)力法的求解范围:适用于一切静不定结构,但实际上大都用于求解连续梁(刚性支座上的连续梁和弹性支座上的连续梁),简单刚

结构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以 √表示正确 ,以 × 表示错误。) 1.图示桁架结构中有3个杆件轴力为0 。(×) 2.图示悬臂梁截面A 的弯矩值是ql 2 。 (×) l l 3.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 ) 4.一般来说静定多跨梁的计算是先计算基本部分后计算附属部分。(× ) 5.用平衡条件能求出全部内力的结构是静定结构。( √ ) 6.求桁架内力时截面法所截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点。(√ ) 7.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8.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 9.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 ) 10.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 11.力法典型方程的等号右端项不一定为0。 (√ ) 12.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虚设力状态可以在力法的基本结构上设。(√) 1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分配系 数的计算无错误。 (× ) 14.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15.当AB 杆件刚度系数i S AB 3 时,杆件的B 端为定向支座。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 A ) q l A.82 ql B.42 ql C.22 ql D. 2 ql 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B) A.无关 B.相对值有关 C.绝对值有关 D.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3.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B ) A.约束的数目 B.多余约束的数目 C.结点数 D.杆件数 4.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C)。 A.结构的平衡条件B.结构的物理条件 C.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D.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 5.图示对称结构作用反对称荷载,杆件EI为常量,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一半结构为(A )。 6.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D)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支座位移 C.制造误差D.以上四种原因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海交大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s目录 第1章绪论 (2) 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 第3章杆件的扭转理论 (15) 第4章力法 (17) 第5章位移法 (28) 第6章能量法 (41) 第7章矩阵法 (56) 第9章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69) 第10章杆和板的稳定性 (75)

第1章 绪 论 1.1 题 1)承受总纵弯曲构件: 连续上甲板,船底板,甲板及船底纵骨,连续纵桁,龙骨 等远离中和轴的纵向连续构件(舷侧列板等) 2)承受横弯曲构件:甲板强横梁,船底肋板,肋骨 3)承受局部弯曲构件:甲板板,平台甲板,船底板,纵骨等 4)承受局部弯曲和总纵弯曲构件:甲板,船底板,纵骨,递 纵桁,龙骨等 1.2 题 甲板板:纵横力(总纵弯曲应力沿纵向,横向货物或上浪水压 力,横向作用) 舷侧外板:横向水压力等骨架限制力沿中面 内底板:主要承受横向力货物重量,骨架限制力沿中面为纵向 力 舱壁板:主要为横向力如水,货压力也有中面力 第2章 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1题 设坐标原点在左跨时与在跨中时的挠曲线分别为v(x)与v(1x ) 1)图 2.1 3 3 3 23 034 2 4 3()()()424()26666l l l l l l p x p x p x M x N x v x EI EI EI EI EI ---=++ ++

原点在跨中:3 23 0111104 ()4()266l l p x M x N x v x v EI EI EI -=+++ ,'11' 11()0()0 22(0)0(0)2 l l v v p v N ?==? ??==? 2)3 3 203 ()32.2 ()266l l p x N x Mx v x x EI EI EI θ-=+++ 图 3)3 3 3 002 ()22.3()666x x x l l p x N x qx dx v x x EI EI EI θ-=+ +-?图 2.2题 a) 33 11131113 1(3)(2)61644464162 4pp p pl pl v v v EI EI ????=+=??-+?-????????? = 3 512pl EI 3 33321911()61929641624pl pl pl V EI EI EI ????= -++= ??????? b) 2' 29 2(0)(1)3366Ml Ml Pl v EI EI EI -= +++ =22 20.157316206327Pl Pl Pl EI EI EI -+=? 229 1()(1)3366Ml Ml Pl l EI EI EI θ-= +-+ =22 20.1410716206327Pl Pl Pl EI EI EI ---=? ()()() 22 2 2133311121333363l l p l l v m m EIl EI ???? ? ??? ??????=----+ ?? ??? = 2 372430pl EI c) () 44475321927682304ql ql ql l v EI EI EI =-=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完整版)

. ... . 院(系) 建筑工程系 学号 三 明 学院 姓名 . 密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封……………………………………………………………………………………………………… ……………………………………………结构力学试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图 示 体 系 的 几 何 组 成 为 : ( A ) A. 几 何 不 变 , 无 多 余 联 系 ; B. 几 何 不 变 , 有 多 余 联 系 ; C. 瞬 变 ; D. 常 变 。 (第1题) (第4题) 2. 静 定 结 构 在 支 座 移 动 时 , 会 产 生 : ( C ) A. 力 ; B. 应 力 ; C. 刚 体 位 移 ; D. 变 形 。 3. 在 径 向 均 布 荷 载 作 用 下 , 三 铰 拱 的 合 理 轴 线 为: ( B ) A .圆 弧 线 ; B .抛 物 线 ; C .悬 链 线 ; D .正 弦 曲 线 。 4. 图 示 桁 架 的 零 杆 数 目 为 : ( D ) A. 6; B. 7; C. 8; D. 9。 5. 图 a 结 构 的 最 后 弯 矩 图 为 : ( A ) A .图 b ; B .图 c ; C .图 d ; D .都不 对 。 6. 力 法 方 程 是 沿 基 本 未 知 量 方 向 的 : ( C ) A .力 的 平 衡 方 程 ; B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C .位 移 协 调 方 程 ; D .力 的 平 衡 及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 ...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从 几 何 组 成 上 讲 , 静 定 和 超 静 定 结 构 都 是___几何不变____ 体 系 , 前 者___无__多 余 约 束 而 后 者____有___多 余 约 束 。 2. 图 b 是 图 a 结 构 ___B__ 截 面 的 __剪力__ 影 响 线 。 3. 图 示 结 构 AB 杆 B 端 的 转 动 刚 度 为 ___i___, 分 配 系 数 为 ____1/8 ____, 传 递 系 数 为 ___-1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情况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物理性质是否相关? 为什么? 答:因为静定结构内力可仅由平衡方程求得,因此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无关, 与材料物理性质也无关。 2.影响线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横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位置,纵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在此位置时物 理量的影响系数值。 四、计算分析题,写出主要解题步骤(4小题,共63分) 1.作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说明理由),并求指定杆1和2的轴力。(本题16分) (本题16分)1.因为w=0 所以本体系为无多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4分) F N1=- F P (6分); F N2=P F 3 10(6分)。 2.作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本题15分)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上 海交大版)精选.doc

s目录 第1章绪论 (2) 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 第3章杆件的扭转理论 (15) 第4章力法 (17) 第5章位移法 (28) 第6章能量法 (41) 第7章矩阵法 (56) 第9章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69) 第10章杆和板的稳定性 (75)

第1章绪论 1.1题 1)承受总纵弯曲构件: 连续上甲板,船底板,甲板及船底纵骨,连续纵桁,龙骨等远离中 和轴的纵向连续构件(舷侧列板等) 2)承受横弯曲构件:甲板强横梁,船底肋板,肋骨 3)承受局部弯曲构件:甲板板,平台甲板,船底板,纵骨等 4)承受局部弯曲和总纵弯曲构件:甲板,船底板,纵骨,递纵桁,龙骨等 1.2题 甲板板:纵横力(总纵弯曲应力沿纵向,横向货物或上浪水压力,横向作用) 舷侧外板:横向水压力等骨架限制力沿中面 内底板:主要承受横向力货物重量,骨架限制力沿中面为纵向力 舱壁板:主要为横向力如水,货压力也有中面力 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1题 设坐标原点在左跨时与在跨中时的挠曲线分别为v(x)与v( 1 x) 1)图2.1 333 23 3 424 3 ()()() 424 () 26666 l l l l l l p x p x p x M x N x v x EI EI EI EI EI ---=++++ 原点在跨中: 3 23 011 110 4 ()4 () 266 l l p x M x N x v x v EI EI EI - =+++, ' 11 ' 11 ()0()0 22 (0)0(0)2 l l v v p v N ?== ? ? ?== ? 2) 3 3 2 3 ()3 2.2() 266 l l p x N x Mx v x x EI EI EI θ - =+++ 图 3) 3 33 00 2 ()2 2.3() 666 x x x l l p x N x qx dx v x x EI EI EI θ - =++- ? 图 2.2题 a) 33 1 11311131 (3)(2) 616444641624 pp p pl pl v v v EI EI ????=+=??-+?-? ???? ????= 3 512 pl EI 333 3 2 1911 () 619296 41624 pl pl pl V EI EI EI ?? ?? =-++= ? ?? ?? ??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良心经验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良心经验 我本科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的也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吧,也拿过两次校三等奖学金,六级第二次才考过。 由于种种原因,我到了8月份才终于下定决心考交大船海并开始准备,只有4个多月,时间比较紧迫。但只要你下定决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也不要因为复习得不好,开始的晚了就降低学校的要求,放弃了自己的名校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好好做决定,即使暂时难以决定,也要早点开始复习。决定是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做的,学习计划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改的。所以即使不知道考哪,每天学习多久,怎样安排学习计划,那也要先开始,这样你才能更清楚学习的难度和量。万事开头难,千万不要拖。由于准备的晚怕靠个人来不及,于是在朋友推荐下我报了新祥旭专业课的一对一,个人觉得一对一比班课好,新祥旭刚好之专门做一对一比较专业,所以果断选择了新祥旭,如果有同学需要可以加卫:chentaoge123 上交船海考研学硕和专硕的科目是一样的,英语一、数学一、政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801)。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和刷真题,我复习的时间不多,背单词太花时间,就慢慢放弃了,就只是刷真题,真题中出现的陌生单词,都抄到笔记本上背,作文要背一下,准备一下套路,最好自己准备。英语考时感觉着超级简单,但只考了65分,还是很郁闷的。数学是重中之重,我八月份开时复习,直接上手复习全书,我觉得没有必要看课本,毕竟太基础,而且和考研重点不一样,看了课本或许也觉得很难,但是和考研不沾边。计划的是两个月复习一遍,开始刷题,然后一边复习其他的,可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数学基础稍差,复习的较慢,我又不想为了赶进度而应付,某些地方掌握多少自己心里有数,若是只掌握个大概,也不利于后面的学习。所以自打复习开始,我就没放下过数学,期间也听一些网课,高数听张宇、武忠祥的,线代肯定是李永乐,概率论听王式安,课可以听,但最主要还是自己做题,我只听了一些强化班,感觉自己复习不好的地方听了一下。我真题到了11月中旬才开始做,实在是太晚,我8月开始复习时网上就有人说真题刷两遍了,能不慌吗,但再慌也要淡定,不要因此为了赶进度而自欺欺人,做什么事外界的声音是一回事,自己的节奏要自己把握好,不然

中国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专业实验:船模阻力实验、螺旋桨试验、船模自航试验及结构实验应力分析等.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轮机工程.就业前景:主要到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首先明确一点,在学科划分上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级学科,下属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3个二级学科,这里的排名是 中国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 1 上海交通大学 地处国际航运的中心城市的上海,中国船舶工业的老牌大学上交地理优势极为明显,加上上海市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使得交大在近几十年以来一直都稳做船舶院校老大位置.虽然近几年大连理工凭借其临近日韩的优势发展壮大了不少,大工的学生在业内的认可程度也日渐提高,但是想要撼动交大的老大地位恐怕尚需时日.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虽然继承了“哈军工”大部分家当,但当老一辈的牛人渐渐老去后我们真不知道当年的哈船院在十年以后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军品是哈工程的强项,但是学科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别的学校都在拼命做项目赚钱的今天,哈工程的地位无比尴尬.另外,由于北国哈尔滨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不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所以人才断档问题比较严重,但如今仍然有以两位老院士为代表的老底在,排到第二也属合情合理. 3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在2000年以后可谓是异军突起.如今良好的发展势头应该说内部是得意于学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学生在本科阶段去日本实习,与日韩的造船高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外部是得意于地处大连的地理位置和国际造船行业从日韩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虽然没有交大,哈船那样显赫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强劲,假以时日前途无量. 4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的造船专业可以追溯到1946年武昌海事职业技术学校造船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造船系被调整至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重建,1963年交通部院系调整,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造船系整体搬迁至武汉,与当时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合并.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江内河航运繁忙,武汉理工(时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造船系显赫一时,可以说在民品的设计和研究方面仅次于上交.一批骨干教师在当时国内的造船界极高的声誉.如今的武汉理工大学造船专业虽然不如当年名声那么响亮,但是在内河市场上仍然具有统治力,在高性能船舶方面特色鲜明.虽然地处内陆,但已在华南,华东设有设计研究所.如果学校能够更加开放,管理更加有力的话,相信重现辉煌指日可待.

船舶结构力学设计

課程名稱:船舶結構力學 第一部分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本課程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船體結構中的杆件、杆系和板的彎曲及穩定性,系統地闡述了結構力學中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力法、位移法及能量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課程的目標: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結構力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應用它們來解決船體結構中典型結構(杆系和板的彎曲及穩定性)的強度計算分析。還能處理一般工程結構中類似的力學問題。 本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建立船體結構計算圖形的基本知識 2.掌握單跨梁的彎曲理論 3.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4.掌握位移法和矩陣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5.掌握能量原理及其應用 6.瞭解有限單元法的基本概念和解題過程 7.掌握矩形薄板的彎曲理論 8.掌握杆及板的穩定性概念,解答和應用 9.瞭解薄壁杆件扭轉的基本概念 10.該課程理論性強,力學概念較難建立,涉及數學知識較多,學習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難。相比較而言,單跨梁的彎曲理論和板的彎曲理論是本課程的基本基礎。力法,矩陣位移法,能量法部分偏重於原理和方法在結構分析中的應用。自學過程中應按大綱要求仔細閱讀教材,切實掌握有關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學習過程中遵循吃透原理、掌握計算方法、看懂教材例題,完成部分習題。不懂的地方要反復學,前、後聯繫起來學,要克服浮燥心理,欲速則不達,慢工出細活。從而達到學懂、學會、學熟,及應用它們來解決實際結構計算。 三、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關係 本課程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應在修完學科基礎課和相關的專業基礎課後進行學習。 先修課程: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體結構與海洋工程製圖 後續課程:船體強度與結構設計 第二部分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1章緒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是對船舶結構力學總述性的概述。通過對本章的學習,明確船舶結構力學的內容與任務,是為了解決船體強度問題,結構力學研究的是船體結構的靜力回應,即內力與變形,以及受壓結構的穩定性問題。學習和掌握結構力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經典的力法、位移法及能量原理。對船體結構及其簡化成相應的力學計算圖形有深刻的理解。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船舶結構力學的內容與任務(重點) 識記:船體強度的內容,船舶結構力學的內容。 理解:船舶結構力學與船體強度的聯繫。 應用:分析船體強度與變形及其他問題 (二)船體結構的計算圖形(重點) 識記:計算圖形,典型的船體結構計算圖形(人工計算:四種。電腦計算:空間杆系結構和板、梁組合結構。)理解:船體結構計算圖形簡化的內涵和簡化過程。 應用:實際船體結構簡化為與計算方法相應的計算圖形。 第2章單跨梁的彎曲理論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表示正确,X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 1 . (本小题3分) 图示结构中DE杆的轴力F NDE =F P/3。(). 2 . (本小题4分)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3 . (本小题2分)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4 . (本小题2分)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

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 A .2/M ; B .M ;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 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B.ci; C.dj; D.cj. 3. (本小题 4分) 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图 b; B. 图c; C. 图d; D.都不对。( ) ( a) (b) (c) (d) 4. (本小题 4分)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2 =1 l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 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 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F P 6 4 =4 mm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

2013级硕士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00)课程信息学分要求:总学分30,学位课学分19。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多选组 学位G071503 计算方法 3 54 秋季 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 3 54 秋季 G071536 高等计算方法 2 36 春季 G071555 矩阵理论 3 54 秋季 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 36 春季 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 54 秋季 G071560 小波与分形 2 36 春季 G071561 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 2 45 春季 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 45 秋季 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 45 春季 G071565 最优估计与系统建模 2 36 春季 G071566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 2 36 春季 G071567 工程微分几何 2 36 春季 G071568 非线性动力系统 3 54 春季 G090510 中国文化概论 2 36 春秋季留学生必修G090511 汉语 2 36 春秋季留学生必修G09051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春秋季 G140501 英语 3 108 春秋季 G23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2 36 春秋季 NA26004 船厂精益生产与管理 3 48 秋季 NA26006 绿色智能船舶设计与实践 4 64 秋季 NA6002 理论声学 3 48 春秋季 NA6004 船舶工程决策理论 3 48 春季 NA6011 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结构力学 3 48 秋季 NA601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理论 3 48 春季 NA6013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学 3 48 春季 NA6016 船舶在波浪上的运动理论 2 32 秋季

结构力学试题库答案.doc

2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二、填空题: 2、若两刚片由三根链杆相连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三根链杆的空间位置必须 满足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交于一点且不互相平行 6 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填空: 2、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内力和反力都可 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确定且唯一的答案 5、理想桁架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是 10、理想桁架各杆件截面上只有____应力,它呈_____分布状态。答案:正、均匀 11、分析静定桁架内力的方法主要是_____和_____。答案:节点法、截面法 在用结点法计算静定桁架时,所取隔离体上的力系属于__________力系,其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答案:平面汇交力系;力系合力为零 8 影响线 判断题: 1、影响线仅应用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问题中,而不能应用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 算问题。( )答案:错 2、静定梁任一截面 C 的剪力影响线在截面 C 左、右的两线段总是互相平行的。( )答案:错 4、结构各截面弯矩影响线的最大竖标和最小竖标分别相连,即构成该结构的弯矩包络图。

( )答案:错 7、内力影响线与内力图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内力影响线竖标与内力图竖标的量纲不同。()答案:错 二、填空: 2、用静力法作影响线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大步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列影响线方程、根据列影响线方程作图 3、影响线的主要用途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 _________。答案:确定最不利荷载位值计算内力、反力 5、计算结构位移时可利用____影响线。答案:位移 6、临界荷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使判别式变号的集中荷载 7、最不利荷载位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使某指定量值取最大值时的荷载位置 9、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一般由_____线段构成。答案:直 10、移动集中荷载组的某种布置状态使某量Z 取极大值时,则该布置状态成为_____ _______。答案:最不利荷载位置 11、作弯矩包络图时要取_______个截面计算该截面弯矩最大(小)值,不需取大量 截面计算。答案:有限 12、绝对最大弯矩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所有最大

船舶结构力学(交大)习题集答案

目录 第1章绪论 (2) 第2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 第3章杆件的扭转理论 (15) 第4章力法 (17) 第5章位移法 (28) 第6章能量法 (41) 第7章矩阵法 (56) 第9章矩形板的弯曲理论 (69) 第10章杆和板的稳定性 (75)

第1章 绪 论 1.1 题 1)承受总纵弯曲构件: 连续上甲板,船底板,甲板及船底纵骨,连续纵桁,龙骨等远离中 和轴的纵向连续构件(舷侧列板等) 2)承受横弯曲构件:甲板强横梁,船底肋板,肋骨 3)承受局部弯曲构件:甲板板,平台甲板,船底板,纵骨等 4)承受局部弯曲和总纵弯曲构件:甲板,船底板,纵骨,递纵桁,龙 骨等 1.2 题 甲板板:纵横力(总纵弯曲应力沿纵向,横向货物或上浪水压力,横向 作用) 舷侧外板:横向水压力等骨架限制力沿中面 内底板:主要承受横向力货物重量,骨架限制力沿中面为纵向力 舱壁板:主要为横向力如水,货压力也有中面力 第2章 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2.1题 设坐标原点在左跨时与在跨中时的挠曲线分别为v(x)与v(1x ) 1)图2.1o 3 3 3 23034 2 4 3()()()424()26666l l l l l l p x p x p x M x N x v x EI EI EI EI EI ---=++ ++o 原点在跨中:3 2 3 01 1 1104 ()4()266l l p x M x N x v x v EI EI EI -=+ ++o ,'11'11()0()022(0)0(0)2 l l v v p v N ?==???==? 2)3 3 203 ()32.2 ()266l l p x N x Mx v x x EI EI EI θ-=+++ o o 图 3)3 3 3 002 ()22.3 ()666x x x l l p x N x qx dx v x x EI EI EI θ-=++- ?o o 图 2.2题 a) 33 11131113 1(3)(2)61644464162 4pp p pl pl v v v EI EI ????=+=??-+?-????????? = 3 512pl EI 3 33321911()61929641624pl pl pl V EI EI EI ????= -++= ???????

结构力学试题库答案

结构力学试题库答案 2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二、填空题: 2、若两刚片由三根链杆相连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三根链杆的空间位置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交于一点且不互相平行 6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填空: 2、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内力和反力都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确定且唯一的答案 5、理想桁架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是 10、理想桁架各杆件截面上只有____应力,它呈_____分布状态。答案:正、均匀 11、分析静定桁架内力的方法主要是_____和_____。答案:节点法、截面法 在用结点法计算静定桁架时,所取隔离体上的力系属于__________力系,其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答案:平面汇交力系;力系合力为零 8影响线 判断题: 1、影响线仅应用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问题中,而不能应用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问题。( )答案:错 2、静定梁任一截面C的剪力影响线在截面C左、右的两线段总是互相平行的。( )答案:错4、结构各截面弯矩影响线的最大竖标和最小竖标分别相连,即构成该结构的弯矩包络图。( )答案:错 7、内力影响线与内力图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内力影响线竖标与内力图竖标的量纲不同。()答案:错 二、填空: 2、用静力法作影响线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大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列影响线方程、根据列影响线方程作图 3、影响线的主要用途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答案:确定最不利荷载位值计算内力、反力 5、计算结构位移时可利用____影响线。答案:位移 6、临界荷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判别式变号的集中荷载 7、最不利荷载位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某指定量值取最大值时的荷载位置 9、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一般由_____线段构成。答案:直 10、移动集中荷载组的某种布置状态使某量Z取极大值时,则该布置状态成为____________。答案:最不利荷载位置 11、作弯矩包络图时要取_______个截面计算该截面弯矩最大(小)值,不需取大量截面

船舶结构力学习题册

第一章 绪论 计算骨架断面惯性矩时的表格算法 断面形式 构件 名称 构件面积 a (cm 2 ) 构件形心距参考轴距离(cm ) ay ay 2 构件对其形心的 惯性矩i (cm 4 ) 带板 腹板 面板 … … … … … … … … … … … … / … / A B C 水平构件对其形心的惯性矩可以不计。 断面中和轴离参考轴距离 ε=B/A(cm) 断面对中和轴的惯性矩 I=C-εB(cm 4 ) 最小断面模数 W min =I/y*max (cm 3 )

第二章单跨梁的弯曲理论 一.初参数法 1.用初参数法求两端自由支持在刚性支座上,受均布载荷的梁的挠曲线。 2.用初参数法图2所示受集中力作用的单跨梁的挠曲线方程式。梁的左端为弹性固定,柔性系数为α=l/(3EI)。梁的右端为弹性支座,柔性系数为A=l3/(48EI)。 3.两端刚性固定的梁,不受外荷重,当其右支座发生位移△时,求其挠曲线与断面弯矩与剪力。

4用初参数法求图中单跨梁的挠曲线方程式。 5. 图中的双跨梁,试用初参数法解之,求出挠曲线方程式,设弹性支座的柔性系数为A=l3/(3EI)。 6.考虑剪切影响,试导出图中梁的挠曲线方程式及两端的弯矩及剪力,并将结果推广到梁左端与右端分别有位移△i,θi及△j,θj时的情况。梁的长度为l,断面惯性矩为I,有效抗剪面积为A s。

7. 如图所示变断面梁,用初参数法解之。图中P=q l,求出挠曲线方程式及P力作用点处的挠度和转角。 8.用初参数法求图所示单跨梁的挠曲线方程式,转角方程式,弯矩方程式,剪力方程式。推导中可令a=αEI/l (1)求出当α→∞时梁两瑞的转角,进行分析讨论。 (2)求出当α→0时梁左端的转角、弯矩及梁右端的转角,进行分析讨论。a

结构力学计算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计算题61.求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 a a 62.用结点法或截面法求图示桁架各杆的轴力。 63.请用叠加法作下图所示静定梁的M图。 64.作图示三铰刚架的弯矩图。 65.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66. 用机动法作下图中E M 、L QB F 、R QB F 的影响线。 1m 2m 2m Fp 1 =1m E B A 2m C D 67. 作图示结构F M 、QF F 的影响线。 68. 用机动法作图示结构影响线L QB F F M ,。 69. 用机动法作图示结构R QB C F M ,的影响线。 70. 作图示结构QB F 、E M 、QE F 的影响线。

71. 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 l B D P A C l l EI =常数 72. 用力法求作下图所示刚架的M 图。 73. 利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 74. 用力法求作下图所示结构的M 图,EI=常数。 75. 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刚架,作M 图。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答案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 0A M =,得 2220yB xB aF aF qa +-= (1)(2分) 取BC 部分为研究对象,由 0C M =∑,得 yB xB aF aF =,即yB xB F F =(2)(2分) 由(1)、(2)联立解得2 3 xB yB F F qa ==(2分) 由 0x F =∑有 20xA xB F qa F +-= 解得 4 3xA F qa =-(1分) 由0y F =∑有 0yA yB F F += 解得 2 3 yA yB F F qa =-=-(1分) 则222 4222333 D yB xB M aF aF qa qa qa =-=-=()(2分) 弯矩图(3分) 62. 解:(1)判断零杆(12根)。(4分) (2)节点法进行内力计算,结果如图。每个内力3分(3×3=9分) 63. 解:

内河航道中交通流理论应用初探

内河航道中交通流理论应用初探 徐婷婷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8) E-mail:tingting_qq_0@https://www.360docs.net/doc/0e2757899.html, 摘要:随着内河航道的不断发展,研究船舶交通流基本理论,并用其指导内河船舶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性地借鉴了道路交通流理论,对船舶交通流理论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本文着重描述了船舶流量、船舶交通密度、行程速度三个重要的船舶交通流理论参数同时分析了它们的相互间关系并给出了相关的基本经验公式。 关键词:船舶交通流船舶交通密度行程速度 1. 交通流理论概述 交通流理论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学的各个领域。交通流理论是研究交通流变化规律的方法体系,是一门边缘科学。它通过分析的方法来阐述交通现象及其机理,探讨交通流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为交通规划、交通控制、道路设计、以及智能运输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交通流量模型的发展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30年代,J.P.Kinzer 首次将泊松分布应用于交通流;50年代初,L.A.Pipes 首次提出交通跟驰模型;1955年,M.J.Lighthill, J.B.Whitham 以及P.I.Richards各自独立的提出了交通流流体力学模型,简称为LWR模型。20世纪70年代,H.J.Payne提出了交通流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构成的交通流动力学高阶模型;与此同时,著名的物理学家I.Prigogine和R.Herman运用气体动力理论提出了交通流气体动力论模型。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推动下,K.Nagel和M.Schreckenberg提出了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简称NS模型;O.Biham,A.A.Middleton和D.Levine提出了二维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简称BML模型。综上介绍了基于连续性描述的流体力学交通流模型,基于概率统计描述的气体动力论模型、基于微观离散描述的跟驰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三类交通流模型。这三类模型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可分别认为是宏观模型、介观模型和微观模型[1]。宏观的流体力学模型便于直观上把握交通流的整体特性,在简化的情况下容易得出解析解,给出交通流的基本行为,这也是迄今仍然运用的最广泛的交通流模型。交通流在公路上应用相当完善和广泛,各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现在公路交通流理论还在进一步发展;交通流也逐渐应用到海域上,使海域得到了科学化管理;令人遗憾的是交通流理论还未在内河中得到应用,随着内河航道的不断发展,丰富船舶流基本理论,并用其指导内河船舶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船舶交通流的研究还是要借鉴道路交通流研究而进行的,本文尝试性地对船舶交通流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2. 船舶交通流理论参数及其特性[4~6] 船舶运输流指在一定水路航段上,按照给定方向运行的船舶总体或大量船舶,简称船舶流,是交通流的一种。船舶流在航道上的流动类似于液体,因此可以利用液体的数学模型,经过修正后来描述船舶交通[2~4]。船舶流具有系统的基本特征,单个船舶无法成为船舶流,船舶交通量(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水路网点的船舶数量)、行程速度(船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和传播交通密度(在单位水路长度上通过的船舶数量)构成了船舶流常用的三个表征物理量。 2.1 船舶交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