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合集下载

高数重要定理(高数上下)

高数重要定理(高数上下)

4.如果欲证等式,则再应用介值定理即可证明;如果欲证不等式,
则继续取绝对值放大、缩小即可证明.
1.水平渐近线
若 xli→m∞ f (x)= A ( 或 xl→im+∞ f (x)= A或 xl→im−∞ f (x)= A),则 y = A是曲线
y= f (x)的一条水平渐近线.
2.垂直(竖直、铅直)渐近线
g(x) (3) 已知lim f (x)g(x)= A,lim f (x)=∞,
则limg(x)=0.
1.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分母不为零)及复合仍连续. 2.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处处连续. 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1)最值性:若 f (x)在[a,b]上连续, 则 f (x)在[a,b]上必有最大值
(1)高阶:若lim α ( x) = 0,记为α ( x) = ο[β ( x)]; β ( x)
(2)低阶:若lim α ( x) = ∞,记为β ( x) = ο[α ( x)]; β ( x)
(3)同阶: 若lim α ( x) = C ≠ 0,记为α ( x) = O[β ( x)]; β ( x)
(ln
x).
(4) ∫ f (
x)
dx x
=
2∫
f
(
x)d(
x ).
(5) ∫ f (cos x)sin xdx = −∫ f (cos x) d (cos x).
(6)

f
⎛ ⎜⎝
1 x
⎞ ⎟⎠
dx x2
=
−∫
f
⎛ ⎜⎝
1 x
⎞⎟⎠d
⎛ ⎜⎝
1 x
⎞⎟⎠.
定积分的性质:
(1)
a

高数三大定理

高数三大定理

高数三大定理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定理之一。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函数的导数与函数在两个不同点上的函数值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在这两个点之间存在一个点,使得函数在这个点的导数等于函数在这两个点上的函数值的斜率,即斜率相等。

数学符号表示为:设$f(x)$在区间$[a,b]$内连续,且在区间$(a,b)$内可导,则存在$c\in(a,b)$,使得:$$f(b)-f(a)=f'(c)(b-a)$$其中$c$的取值在$a$和$b$之间。

2.柯西中值定理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相似,柯西中值定理是另一个在微积分中常见的定理。

假设$f(x)$和$g(x)$在区间$[a,b]$内均连续,在区间$(a,b)$内均可导,且$g'(x)\neq0$,则存在$c\in(a,b)$使得:$$\frac{f(b)-f(a)}{g(b)-g(a)}=\frac{f'(c)}{g'(c)}$$柯西中值定理的意义在于,它通过某种方式将两个不同的函数$f(x)$和$g(x)$关联起来,进而描述它们在某个点上的关系。

这个定理在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3.泰勒定理泰勒定理是微积分学中非常基础的定理,它告诉我们在某个点附近,任何光滑函数都可以用它在该点的导数和高阶导数来近似表示。

具体而言,设$f(x)$在$x=a$处具有$n+1$阶导数,则对于$a$的充分小的邻域$U(a)$,存在常数$c_0,c_1,\cdots,c_n$,使得:$$f(x)=f(a)+f'(a)(x-a)+\frac{f''(a)}{2!}(x-a)^2+\cdots+\frac{f^{(n)}(a)}{n!}(x-a)^n+c_n(x-a)^{n+1}$$其中$c_n=\frac{f^{(n+1)}(\xi)}{(n+1)!}$,其中$\xi$是$a$和$x$的某个值。

泰勒定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工具,它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自然科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高数定理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统一了微积分的各个概念和工具,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

高数定理包括极限定理、连续性定理、导数与微分定理、积分定理等。

首先是极限定理。

极限是研究函数变化趋势的重要工具,极限定理给出了计算极限的有用方法。

其中包括夹逼准则、单调有界数列的极限、函数极限的保号性等等。

这些定理可以用来证明一些重要的极限,如正弦函数的极限、指数函数的极限等。

其次是连续性定理。

连续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特性,连续性定理给出了一些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其中包括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函数的连续性、连续函数的保号性等等。

这些定理可以用来证明一些重要的连续函数,如多项式函数的连续性、指数函数的连续性等。

导数与微分定理是高阶微积分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们给出了函数的变化率和微分的相关性质。

其中包括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微分的定义和性质、函数递增和递减的判定方法等等。

这些定理可以用来证明一些重要的导数和微分公式,如常数函数的导数、幂函数的导数等。

积分定理是微积分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函数的区间上的积累性质。

其中包括不定积分的基本定理、定积分的基本定理、微积分基本定理等等。

这些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一些重要的积分,如多项式函数的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性质等。

高数定理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微积分体系,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

在应用中,高数定理可以用来解决诸如曲线的弧长、区域的面积、体积、质心等问题。

同时,高数定理还在其他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学、力学等。

总之,高数定理是微积分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们给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工具,为我们理解函数和计算变化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高数定理,我们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常用高数定理

常用高数定理

高中常用高数定理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a,b]上连续可导,则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c)=[f(b)-f(a)]/(b-a)(a<c<b)初等作法:形如丨f(x2)-f(x1)丨≤k丨x2-x1丨(或者≥),求k取值范围。

解:丨f(x2)-f(x1)丨≤k丨x2-x1丨<=>丨〔f(x2)-f(x1)〕/(x2-x1)丨≤k当x2→x1时,丨〔f(x2)-f(x1)〕/(x2-x1)丨=f'(x1)≤k<=>丨f'(x)丨≤k i丨f(x2)-f(x1)丨≤k丨x2-x1丨(不妨设x2≥x1)<=>当f(x2)≥f(x1)时,f(x2)-kx2≤f(x1)-kx1当f(x1)≥f(x2)时,f(x2)+kx2≥f(x1)+kx1令h1(x)=f(x)-kx h2(x)=f(x)+kx由i知h1'(x)=f'(x)-k≤0 h2'(x)=〔丨f'(x)丨^2-k^2〕/h1'(x)≥0=>当f(x2)≥f(x1)时,f(x2)-kx2≤f(x1)-kx1当f(x1)≥f(x2)时,f(x2)+kx2≥f(x1)+k x1=>k≥丨f'(x)丨max例题:06年四川高考理数21已知函数f(x)=x^2+2/x+alnx,f(x)的导数为f'(x),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x1、x2证明:当a<4时,丨f'(x1)-f'(x2)丨>丨x1-x2丨解:丨f'(x1)-f'(x2)丨>丨x2-x1丨<=>丨〔f(x2)-f(x1)〕/(x2-x1)丨>1当x2→x1时,丨〔f’(x2)-f’(x1)〕/(x2-x1)丨=丨f'(x1)丨>1<=>丨f''(x1)丨>1 i =>a<4/x+x^2<4丨f'(x2)-f'(x1)丨>丨x2-x1丨(不妨设x2≥x1)<=>当f'(x2)≥f'(x1)时,f'(x2)-x2>f'(x1)-x1 ii当f'(x1)≥f'(x2)时,f'(x2)+kx2<f'(x1)+kx1 iii令h1(x)=f'(x)-x h2(x)=f'(x)+x由i知h1'(x)=f'(x)-1>0 h2'(x)=〔丨f'(x)丨^2-1〕/h1'(x)-1<0=>ii、iii成立=>丨f'(x2)-f'(x1)丨>丨x2-x1丨(当a<4时)2:单调有界原理若数列{an}递增(递减)有上界(下界),则数列{an}收敛,即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高中数学中的高数定理是指一套基本定理和公式,包括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微分学基本定理、积分学基本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罗尔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等,这些定理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下面将对这些定理进行定义和总结。

1.中值定理:中值定理是微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包括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罗尔中值定理。

这些定理都与函数在一些区间内取得特定值或通过其中一点的斜率有关。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上可导,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c)等于[f(b)-f(a)]/(b-a)。

-柯西中值定理:设函数f(x)和g(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上可导且g'(x)不为零,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b)-f(a)]/[g(b)-g(a)]=f'(c)/g'(c)。

-罗尔中值定理: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上可导,且f(a)=f(b),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c)=0。

2.洛必达法则:洛必达法则是一种求极限的方法,用于计算形如[0/0]、[∞/∞]、[0*∞]、[∞-∞]等不定型的极限。

- 洛必达法则:设函数f(x)和g(x)在特定点x=a附近都可导,且g'(x)不为零,若lim[x→a]f(x) = lim[x→a]g(x) = 0或∞,则lim[x→a]f(x)/g(x) = lim[x→a]f'(x)/g'(x)。

- 微分学基本定理:设函数f(x)在[a, b]上连续,则函数F(x) = ∫[a,x]f(t)dt在(a, b)内可导且F'(x) = f(x),其中[a,x]表示对f(t)在区间[a,x]上的积分。

- 积分学基本定理:设函数f(x)在[a, b]上连续,则该区间上的定积分∫[a,b]f(x)dx可以通过求该函数的一个原函数F(x)在区间[a, b]上的差F(b) - F(a)来求得。

高数十大定理

高数十大定理

高数十大定理高数的十大定理包括有界性、最值定理、零点定理、费马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泰勒定理(泰勒公式)、积分中值定理(平均值定理)、微分中值定理等。

具体来说:1. 有界性:是指给定一个数集和一个常数M,存在一个确定的点,使得数集中的所有数都可以在某个区间上被这个点所限制,即数集中的所有数都不会超过这个常数M。

2. 最值定理:是指在实数集中,每一个函数都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即函数在某个区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零点定理:是指如果函数在区间[a,b]的两端取值异号,即f(a)⋅f(b)<0,那么在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个使f(x)=0的点。

4. 费马定理:是指对于实数n,如果有n个正整数a1,a2,...,an满足a1⋅a2...an=p(p为质数),那么对于任何正整数n,a1,a2,...,an都是p的倍数。

5. 罗尔定理:是指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在区间(a,b)内可导,且f(a)=f(b),那么在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个点ξ,使得f'(ξ)=0。

6.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指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在区间(a,b)内可导,那么在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个点ξ,使得f'(ξ)=(f(b)-f(a))/(b-a)。

7. 柯西中值定理:是指如果函数f(x)和g(x)在区间[a,b]上连续,在区间(a,b)内可导,且g'(x)≠0,那么在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个点ξ,使得f'(ξ)=(f(b)-f(a))/(g(b)-g(a))。

8. 泰勒定理(泰勒公式):是指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上存在n阶导数,那么对于任何x∈[a,b],都存在一个以x为中心的极小值点ξ,使得f(x)=f(ξ)+f'(ξ)(x-ξ)+f''(ξ)(x-ξ)^2/2!+...+f^(n)(ξ)(x-ξ)^n/n!+...。

(完整word版)高数定义

(完整word版)高数定义

邻域:设a 和δ是两个实数,且0δ>,满足不等式x a δ-<的实数x 的全体称为a 的δ邻域。

绝对值: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称为a 的绝对值,记为a 。

正间:即正区间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实数: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函数:设x 和y 是两个变量,若当变量x 在其变动区域D 内取任一数值时,变量y 依照某一法则f 总有一个确定的数值与x 值对应,则称变量y 为变量x 的函数,记作()y f x =。

奇函数:设函数()y f x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集合D 上有定义,如果对任意的x D ∈,恒有()()f x f x -=-,则称函数()f x 为奇函数。

偶函数:设函数()y f x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集合D 上有定义,如果对任意的x D ∈,恒有()()f x f x -=,则称函数()f x 为偶函数。

定义域:在函数的定义中,自变量x 的变动区域,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在函数的定义中,y 的取值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值域。

初等函数: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或复合运算而得到的函数称为初等函数。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合称三角函数。

指数函数:函数xy a =(0,1)a a >≠,称为指数函数。

复合函数:设y 是u的函数()y f u =,u是x 的函数()u x φ=,如果()u x φ=的值哉包含在()y f u =的定义域中,则y 通过u 构成x 的函数,记作()()y f x φ=,这种函数称为复合函数,其中u 称为中间变量。

对数函数:函数log a y x=(0,1)a a >≠,称为对数函数。

反函数:设设y 是x 的函数()y f x =,其值域为G ,如果对于G 中的第一个y 值,都有有一个确定的且满足()y f x =的x值与它对应,则得到一个定义在G 上的以y 为自变量,x 为因变量的新函数,称它为()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并称()y f x =为直接函数。

考研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考研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

考研数学高数定理定义总结高数定理是大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了极限、连续性和可微性、中值定理、导数与微分以及积分和微分方程几个方面。

以下是这些定理的定义总结:1.极限:极限是函数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设函数$f(x)$在$x_0$的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varepsilon$,都存在正数$\delta$,使得当$0<,x-x_0,<\delta$时,有$,f(x)-A,<\varepsilon$,则称函数$f(x)$当$x$趋于$x_0$时极限为$A$,记作$\lim_{x \to x_0} f(x) = A$。

2.连续性和可微性:函数$f(x)$在点$x_0$处连续的定义是:$\lim_{x \to x_0} f(x) = f(x_0)$。

函数在点$x_0$处可微的定义是:如果函数$f(x)$在$x_0$的一些邻域内有定义,并且存在常数$A$,使得$$f(x)=f(x_0)+(x-x_0)A+o(x-x_0),x\to x_0$$则称函数$f(x)$在$x_0$处可微。

3.中值定理:中值定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定理之一、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上可微。

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b)-f(a)=f'(c)(b-a)$,其中$f'(c)$是$f(x)$在点$c$处的导数。

4.导数与微分:设函数$f(x)$在点$x$处有定义。

如果极限$\lim_{\Delta x \to 0}\frac{f(x+\Delta x)-f(x)}{\Delta x}$存在,那么称此极限为函数$f(x)$在点$x$处的导数,记作$f'(x)$。

函数$f(x)$在点$x$处的微分定义为$df=f'(x)dx$。

5.积分:积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设函数$f(x)$在区间$[a,b]$上有定义,将区间$[a,b]$分成$n$个小区间$[x_{i-1},x_i]$,其中$a=x_0<x_1<x_2<\cdots<x_n=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数定理定义总结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函数的有界性在定义域内有f(x)≥K1则函数f(x)在定义域上有下界,K1为下界;如果有f(x)≤K2,则有上界,K2称为上界。

函数f(x)在定义域内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定义域内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数列的极限定理(极限的唯一性)数列{xn}不能同时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定理(收敛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xn}收敛,那么数列{xn}一定有界。

如果数列{xn}无界,那么数列{xn}一定发散;但如果数列{xn}有界,却不能断定数列{xn}一定收敛,例如数列1,-1,1,-1,(-1)n+1…该数列有界但是发散,所以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定理(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的关系)如果数列{xn}收敛于a,那么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如果数列{xn}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那么数列{xn}是发散的,如数列1,-1, 1,-1,(-1)n+1…中子数列{x2k-1}收敛于1,{xnk}收敛于-1,{xn}却是发散的;同时一个发散的数列的子数列也有可能是收敛的。

3、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中0<|x-x0|表示x≠x0,所以x→x0时f(x)有没有极限与f(x)在点x0有没有定义无关。

定理(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如果lim(x→x0)时f(x)=A,而且A>0(或A<0),就存在着点那么x0的某一去心邻域,当x在该邻域内时就有f(x)>0(或f(x)>0),反之也成立。

函数f(x)当x→x0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即f(x0-0)=f(x0+0),若不相等则limf(x)不存在。

一般的说,如果l im(x→∞)f(x)=c,则直线y=c是函数y=f(x)的图形水平渐近线。

如果lim(x→x0)f(x)=∞,则直线x=x0是函数y=f(x)图形的铅直渐近线。

4、极限运算法则定理有限个无穷小之和也是无穷小;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定理如果F1(x)≥F2(x),而limF1(x)=a,limF2(x)=b,那么a≥b.5、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lim(x→0)(sinx/x)=1;lim(x→∞)(1+1/x)x=1.夹逼准则如果数列{xn}、{yn}、{zn}满足下列条件:yn≤xn≤zn且limyn=a,limzn=a,那么limxn=a,对于函数该准则也成立。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6、函数的连续性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存在,且等于它在点x0处的函数值f(x0),即lim(x→x0)f(x)=f(x0),那么就称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

不连续情形:1、在点x=x0没有定义;2、虽在x=x0有定义但lim(x→x0)f(x)不存在;3、虽在x=x0有定义且lim(x→x0)f(x)存在,但lim(x→x0)f(x)≠f(x0)时则称函数在x0处不连续或间断。

如果x0是函数f(x)的间断点,但左极限及右极限都存在,则称x0为函数f(x)的第一类间断点(左右极限相等者称可去间断点,不相等者称为跳跃间断点)。

非第一类间断点的任何间断点都称为第二类间断点(无穷间断点和震荡间断点)。

定理有限个在某点连续的函数的和、积、商(分母不为0)是个在该点连续的函数。

定理如果函数f(x)在区间Ix上单调增加或减少且连续,那么它的反函数x=f(y)在对应的区间Iy={y|y=f(x),x∈Ix}上单调增加或减少且连续。

反三角函数在他们的定义域内都是连续的。

定理(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在该区间上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如果函数在开区间内连续或函数在闭区间上有间断点,那么函数在该区间上就不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定理(有界性定理)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一定在该区间上有界,即m≤f(x)≤M.定理(零点定理)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f(a)与f(b)异号(即f(a)×f(b)<0),那么在开区间(a, b)内至少有函数f(x)的一个零点,即至少有一点ξ(a<ξ<b)。

<B)。

<B)。

<B)。

< P>推论在闭区间上连续的函数必取得介于最大值M与最小值m之间的任何值。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导数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f(x)在点x0处可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点x0处的左极限lim(h→-0)[f(x0+h)-f(x0)]/h及右极限lim(h→+0)[f(x0+h)-f(x0)]/h都存在且相等,即左导数f-′(x0)右导数f+′(x0)存在相等。

2、函数f(x)在点x0处可导=>函数在该点处连续;函数f(x)在点x0处连续≠>在该点可导。

即函数在某点连续是函数在该点可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原函数可导则反函数也可导,且反函数的导数是原函数导数的倒数。

4、函数f(x)在点x0处可微=>函数在该点处可导;函数f(x)在点x0处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函数在该点处可导。

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定理(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且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相等,即f(a)=f(b),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使的函数f(x)在该点的导数等于零:f'(ξ)= 0.<>2、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使的等式f(b)-f(a)= f'(ξ)(b-a)成立即f'(ξ)= [f(b)-f(a)]/(b-a)。

3、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及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且F'(x)在(a,b)内的每一点处均不为零,那么在开区间(a,b)内至少有一点ξ,使的等式[f(b)-f(a)]/[F(b)-F(a)]=f'(ξ)/F'(ξ)成立。

4、洛必达法则应用条件只能用与未定型诸如0/0、∞/∞、0×∞、∞-∞、00、1∞、∞ 0等形式。

5、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那么:(1)如果在(a,b)内f'(x)>0,那么函数f(x)在[a,b]上单调增加;(2)如果在(a,b)内f’(x)<0,那么函数f(x)在[a,b]上单调减少。

如果函数在定义区间上连续,除去有限个导数不存在的点外导数存在且连续,那么只要用方程f'(x)=0的根及f’(x)不存在的点来划分函数f(x)的定义区间,就能保证f'(x)在各个部分区间内保持固定符号,因而函数f(x)在每个部分区间上单调。

6、函数的极值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内有定义,x0是(a,b)内的一个点,如果存在着点x0的一个去心邻域,对于这去心邻域内的任何点x,f(x)f(x0)均成立,就称f(x0)是函数f(x)的一个极小值。

在函数取得极值处,曲线上的切线是水平的,但曲线上有水平曲线的地方,函数不一定取得极值,即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必定是它的驻点(导数为0的点),但函数的驻点却不一定是极值点。

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设函数f(x)在x0处可导,且在x0处取得极值,那么函数在x0的导数为零,即f'(x0)=0.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第一种充分条件)设函数f(x)在x0一个邻域内可导,且f’(x0)=0,那么:(1)如果当x取x0左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当x去x0右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负,那么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大值;(2)如果当x取x0左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负;当x去x0右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那么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小值;(3)如果当x取x0左右两侧临近的值时,f'(x)恒为正或恒为负,那么函数f(x)在x0处没有极值。

定理(函数取得极值的第二种充分条件)设函数f(x)在x0处具有二阶导数且f'(x0)=0,f''(x0)≠0那么:(1)当f''(x0)<0时,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大值;(2)当f''(x0)>0时,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小值;驻点有可能是极值点,不是驻点也有可能是极值点。

7、函数的凹凸性及其判定设f(x)在区间Ix上连续,如果对任意两点x1,x2恒有f[(x1+x2)/2]<[f(x1)+f(x1)]/2,那么称f(x)在区间Ix上图形是凹的;如果恒有f[(x1+x2)/2]>[f(x1)+f(x1)]/2,那么称f(x)在区间Ix上图形是凸的。

定理设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具有一阶和二阶导数,那么(1)若在(a,b)内f'’(x)>0,则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形是凹的;(2)若在(a,b)内f'’(x)<0,则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形是凸的。

判断曲线拐点(凹凸分界点)的步骤(1)求出f'’(x);(2)令f'’(x)=0,解出这方程在区间(a, b)内的实根;(3)对于(2)中解出的每一个实根x0,检查f'’(x)在x0左右两侧邻近的符号,如果f'’(x)在x0左右两侧邻近分别保持一定的符号,那么当两侧的符号相反时,点(x0,f(x0))是拐点,当两侧的符号相同时,点(x0,f(x0))不是拐点。

在做函数图形的时候,如果函数有间断点或导数不存在的点,这些点也要作为分点。

第四章不定积分1、原函数存在定理定理如果函数f(x)在区间I上连续,那么在区间I上存在可导函数F(x),使对任一x∈I都有F'(x)=f(x);简单的说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

分部积分发如果被积函数是幂函数和正余弦或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乘积,就可以考虑用分部积分法,并设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为u,这样用一次分部积分法就可以使幂函数的幂降低一次。

如果被积函数是幂函数和对数函数或幂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乘积,就可设对数和反三角函数为u.2、对于初等函数来说,在其定义区间上,它的原函数一定存在,但原函数不一定都是初等函数。

第五章定积分1、定积分解决的典型问题(1)曲边梯形的面积(2)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2、函数可积的充分条件定理设f(x)在区间[a,b]上连续,则f(x)在区间[a,b]上可积,即连续=>可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