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自考建筑材料资料笔记

建筑材料资料笔记骨料:用于拌制砼或砂浆的砂、碎石或砾石的总称。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加水搅拌成浆体后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用以将砂、石等散粒材料胶结成砂浆或砼。
素水泥浆:是一种除水泥和水外,其他任何材料不加的水泥浆。
一般用来作结合层。
石灰:由石灰石、**石或白垩等原料,经煅烧而得的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砂浆:由胶凝材料和细骨料调制成的建筑材料。
灰土:将熟石灰粉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在一定含水率条件下夯实而成。
石灰粉用量常为灰土总重的10%~30%,即二八灰土和三七灰土。
混凝土(又名砼):由胶凝材料(如水泥)、水和骨料等按适当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
钢筋砼:浇筑砼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用铁丝将钢筋固定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
最后将砼浇筑进去,经养护达到强度标准后拆模。
混合砂浆和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由水泥,生石灰粉(或石灰膏),砂子,水,拌合而成,常用于室内。
水泥砂浆:由水泥,砂子,水,拌合而成,常用于室外,有水或潮湿的地方,基础部位。
砖:以黏土、页岩以及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型建筑砌块。
砌块:砌块是利用砼,工业废料(炉渣,粉煤灰等)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外形尺寸比砖大,具有设备简单,砌筑速度快的优点,符合了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墙体改革的要求。
轻质砖:一般就是指发泡砖,正常室内隔墙都是用这种砖,不会增加楼面负重,而隔音效果又不错!多孔砖:多孔砖主要适用于砖混结构的承重部位。
产品主规格尺寸:240㎜×115㎜×90㎜.空心砖:空心砖优点是质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降噪性能好, 空心砖的致命缺点:就是抗震性能差.毛石:毛石是不成形的石料,处于开采以后的自然状态。
它是岩石经爆破后所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形状不规则的称为乱毛石,有两个大致平行面的称为平毛石(整毛石)。
模板:砼结构或钢筋砼结构成型的模具,由面板和支撑系统、连接配件组成。
(整理)湖北自考02389建筑材料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按化学组成的分类: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无机材料又包括金属材料(如钢、铁、铝、铜等)和非金属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有机材料主要含有碳、氢、氧、硫、氮、磷等元素,例如木材、竹材、沥青、防水卷材等;复合材料是指由几种不同化学组成的物质构成的材料,例如,普通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组成,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而成,钢筋混凝土由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而成,沥青混合料由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复合而成,合金钢由多种金属复合而成。
建材产品标准:它是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它是对基本建设中各类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化的意义:对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就能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达到统一认识,为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建立了最佳秩序,并带来了社会效益。
第1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材料的化学组成表示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常以化学分析获得的各种氧化物含量的百分率(%)来表示。
宏观结构类型:散粒、聚集、多孔、致密、纤维、层状结构。
硅酸盐:指由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盐类,它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构成地壳、岩石、土壤和许多矿物的主要成分。
硅酸盐结构特征:是以硅氧西面体([sio4]4-)为基本结构单元与其他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孔隙形成的原因:水分的占据作用、外加的发泡作用、火山爆发作用、焙烧作用。
孔隙的类型:连通孔隙、封闭孔隙、半封闭孔隙。
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随着孔隙数量的增大,则:1.材料体积密度减小2.材料受力的有效面积减少,强度降低3.由于体积密度的减小,导热系数和溶热随之减小4.透气性、透水性、吸水性变大5.抗冻性是否降低,则要视空隙大小和形态特征而定。
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o=m/vo 式中ρ'o:材料的体积密度;m:材料的质量;v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自考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大全

自考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大全建筑材料复习资料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建筑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2、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密度(ρ),体积密度(ρ0),堆积密度(ρ‘0)之间的关系为ρ≥ρ0≥ρ‘3、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角θ的取值范围为θ≥904、水玻璃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微膨胀。
5、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密度。
6、材料的内部结构层次可分为宏观结构,显微结构,微观结构。
7、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性能称为抗渗性,其大小用渗透系数表示,计算公式为K=Qd/FtH。
8、导热性的大小通常用导热系数表示,该值越小,其绝热性能越好。
9、材料的强度除了受材料组成、结构等内在的影响外,还与时间的形状尺寸、含水率、温度、表面状态及试验时的加荷速度有关。
10、材料的水饱和度(K B)与体积吸水率(W)和孔隙率(P)之间的关系式为K B=W/P11、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质。
1、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常以化学分析获得的各种氧化物含量的百分率(%)来表示的。
材料的矿物组成通常以矿物(即化合物)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2、材料的宏观结构主要有以下类型;散粒结构、聚集结构、多孔结构、致密结构、显微结构和层次结构。
3、硅酸盐是指由SiO2和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盐类,是构成地壳、土壤、岩石和许多矿物的主要成分。
结构特征;硅酸盐晶体以硅氧四面体为基本结构单元与其他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在硅氧四面体中,硅在四个氧形成的正四面体正中。
4、材料孔隙形成的原因;水分的占据作用:外加的发泡作用:火山爆发作用:焙烧作用。
5、材料的孔隙按其基本形态特征可分为连通孔隙、半封闭孔隙和封闭孔隙三种类型。
6、材料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随着孔隙数量的增大,则(1)材料体积密度减小(2)材料受力有效面积减小(3)由于体积密度的减小,导热系数和热容也随之减小(4)透水性、透气性、吸水性变大(5)对抗冻性的影响,要视孔隙大小和形态特征而定,有些孔隙反而能提高抗冻性。
建筑材料知识考点

建筑材料知识考点一、水泥1. 水泥的种类和分类2. 水泥的生产和应用领域3. 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4. 水泥的质量控制和标准二、石材1. 常见的石材种类及其特点2. 石材的加工和应用领域3. 石材的质量评定和保养方法4. 石材的用途和装饰效果三、玻璃1. 玻璃的组成和制造工艺2. 玻璃的种类和性能特点3. 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和装饰效果4. 玻璃的保养和安全问题四、钢材1. 常见的钢材种类及其特点2. 钢材的加工和构造设计3. 钢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4. 钢材的防腐蚀和维护方法五、木材1. 常见的木材种类及其特点2. 木材的加工和防腐处理3. 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和装饰效果4. 木材的质量评定和保养方法六、混凝土1. 混凝土的组成和配合比设计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3.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评定4. 混凝土的维护和养护方法七、砖瓦1. 常见的砖瓦种类及其特点2. 砖瓦的制造和烧结工艺3. 砖瓦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构造设计4. 砖瓦的质量评定和安全问题八、涂料1. 常见的涂料种类及其特点2. 涂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3. 涂料的耐候性和装饰效果4. 涂料的保养和环保问题九、屋面材料1. 常见的屋面材料种类及其特点2. 屋面材料的施工和构造设计3. 屋面材料的保温和防水设计4. 屋面材料的维护和修缮方法十、地面材料1. 常见的地面材料种类及其特点2. 地面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3. 地面材料的耐用性和装饰效果4. 地面材料的保养和安全问题建筑材料是构建建筑物所必需的基本材料,对建筑的安全性、耐用性和装饰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泥、石材、玻璃、钢材、木材、混凝土、砖瓦、涂料、屋面材料和地面材料等方面介绍建筑材料的相关知识考点。
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种类和分类涉及到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等。
掌握水泥的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同时也需要了解水泥的质量控制和相关标准。
建筑材料复习重点

建筑材料复习重点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构件、装修和修缮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建筑材料的复习重点主要包括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以及建筑材料的性能与要求。
常见建筑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1.水泥和混凝土:水泥是建筑材料中最常用的一种,主要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砂浆。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石质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2.钢材:钢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
它可以用于制作建筑梁柱、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同时也可以用于制作挡土墙、屋架和屋面等。
3.砖瓦:砖瓦是一种湿面成型的建筑材料,特点是成型方便、强度高、隔热性能好等。
常见的砖瓦有红砖、空心砖、蒸压砖等,广泛用于建筑墙体和室内隔断墙的施工。
4.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隔音、保温、环保等特点。
木材可以用于建筑的结构,也可以用于室内地板、门窗等装饰材料。
5.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耐腐蚀性。
它可以用于建筑外墙的幕墙、窗户和阳光房等,也可以用于室内隔断和装饰。
建筑材料的性能与要求:1.强度:建筑材料的强度是指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不同的建筑构件和结构要求不同的强度,如地基和桩基需要具有很高的强度,而墙体和地板则需要具有适度的强度。
2.耐久性: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是指其在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的能力。
建筑材料需要具有耐久的特点,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隔热性能: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是指其阻碍热量传递的能力。
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4.隔音性能:建筑材料的隔音性能是指其阻碍声音传递的能力。
隔音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内外的噪音,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5.色彩和质感:建筑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对建筑物的外观和氛围具有重要影响。
材料的色彩和质感需要与建筑风格和设计意图相匹配。
建筑材料知识总结归纳

欢迎共阅1、 建筑材料按化学组成分类答:建筑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2、 解释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答: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计算式为堆积密度是指粉状、粒状和纤维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包括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和颗粒之间的空隙),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3、 材料的吸水性及及计算公式答: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为材料浸水后在规定时间内吸入水的质量(或体积)占材料干燥质量(或干燥时体积)的百分比。
质量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 4、 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哪些性能?答: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与韧性5、 何谓材料的塑性和弹性?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除去外力后变形随即消失的性质;6、何谓材料的韧性和脆性?答: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下,材料能承受很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脆性:外力下,直到断裂前都不出现明显塑性变形性质。
7、简述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过程的三个阶段?'='00V m ρ%1001⨯-=m m m wa ω%10001⨯-=v m m w wa ρω欢迎共阅答:1)凝结硬化快。
(2)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石灰和水泥等胶凝材料硬化时往往产生收缩,而建筑石膏却略有膨胀(膨胀率约为1%),这能使石膏制品表面光滑饱满,棱角清晰,干燥时不开裂。
(3)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
8、简述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答: 9、简述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四个阶段?(1(2(3(410答:(111答:(1水泥熟料生料粘土石灰石磨细配料、磨细、均化−−→−−−→−−−−−−→−⎥⎦⎤C 1450。
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建筑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建筑材料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建筑材料分类:建筑材料按照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保温材料、隔音材料等。
2. 结构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混凝土是最常用的结构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
钢材通常用于构造支撑和加固,其强度较高。
木材轻便且易于加工,常用于屋架、地板等。
3. 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用于美化建筑表面,包括瓷砖、玻璃、墙纸、涂料等。
瓷砖具有优雅的外观和耐磨性,常用于厨房和浴室。
玻璃透明且美观,常用于窗户和墙面。
墙纸和涂料可以改变建筑表面的颜色和质感。
4.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用于保持建筑内部温度稳定,包括保温板、保温棉等。
保温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常用于外墙保温。
保温棉具有优异的保温效果,常用于屋顶保温。
5. 隔音材料:隔音材料用于减少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噪音,包括隔音板、隔音绵等。
隔音板具有较高的隔音效果,常用于墙体。
隔音绵具有吸音效果,常用于天花板和地板。
6. 环保建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环保建材被广泛应用,如绿色建筑材料、可再生材料等。
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低碳、低能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有利于环境保护。
7. 材料选择:根据建筑的具体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的用途、结构设计、成本、施工工艺等。
以上是建筑材料知识点的一些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1. ⽔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 ⾻料的坚固性:指⾻料在⾃然风化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下抵抗破裂的能⼒。
3. 混凝⼟拌合物的流动性:是指混凝⼟拌合物在⾃重⼒或机械振动⼒作⽤下,易于产⽣流动、易于运输、易于充满混凝⼟模板的性质。
4. 徐变:是指混凝⼟在长期荷载作⽤下,沿作⽤⼒⽅向随时间⽽产⽣的塑性变形。
5. 混凝⼟的碳化:是指空⽓中的⼆氧化碳与⽔泥中的氢氧化钙作⽤,⽣成碳酸钙和⽔的过程。
6. 钢材的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其表⾯的能⼒。
7. ⾼分于聚合物:是相对分于质量较⼤、原于数较多,由许多低分于化合物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聚合⽽成的物质,简称⾼聚或聚合物。
&沥青的⼤⽓稳定性:表⽰沥青在⼤⽓因素的作⽤下,抵抗破坏的能⼒。
9. 沥青胶的柔韧性:表⽰沥青胶在⼀定温度下抵抗变形断裂的性能。
10. ⽊材的平衡含⽔率:是指⽊材中的含⽔与所处环境的湿度平衡时的含⽔率。
11.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所有孔隙体积占材料在⾃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
12. 软⽔侵蚀:指当⽔泥⽯长期与软⽔接触时,其中⼀些⽔化物将依照溶解度的⼤⼩,依次逐渐被溶解的过程。
13. 冲击韧性:是指冲击荷载作⽤下钢材抵抗破坏的能⼒。
步转化为分于量稍⾼⼀些的树脂,树脂⼜逐步转化为分于量更⾼的沥青质, 使沥青塑性降低、黏性增⼤,逐步变脆开裂的过程。
15.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间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总体积的百分⽐。
16. 混凝⼟的化学收缩:指混凝⼟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泥⽔化产物的体积⼩于反应物的体积,导致混凝⼟在硬化时产⽣的收缩。
17. 塑料:是指以树脂为基本材料,加⼊适量的填料和添加剂后⽽制得的制品。
18?沥青的闪点:也称闪⽕点,沥青加热时挥发的⽓体和空⽓的混合物,在规定的条件下与⽕燃接触,初次产⽣蓝⾊闪⽕的温度。
19.泛霜:是砖在使⽤过程中的⼀种盐析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骨料的坚固性:指骨料在自然风化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
力。
3.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
易于产生流动、易于运输、易于充满混凝土模板的性质。
4.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而产生的塑性变
形。
5.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
钙和水的过程。
6.钢材的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7.高分子聚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原子数较多,由许多低分子化合物经
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聚合而成的物质,简称高聚或聚合物。
8.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表示沥青在大气因素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9.沥青胶的柔韧性:表示沥青胶在一定温度下抵抗变形断裂的性能。
10.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是指木材中的含水与所处环境的湿度平衡时的含水率。
11.孔隙率:是指材料中所有孔隙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12.软水侵蚀:指当水泥石长期与软水接触时,其中一些水化物将依照溶解度的
大小,依次逐渐被溶解的过程。
13.冲击韧性:是指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抵抗破坏的能力。
14.沥青的老化:是指沥青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组分中的低分子量的油分要逐
步转化为分子量稍高一些的树脂,树脂又逐步转化为分子量更高的沥青质,使沥青塑性降低、黏性增大,逐步变脆开裂的过程。
15.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间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总体积的
百分比。
16.混凝土的化学收缩: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产物的体积小于
反应物的体积,导致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的收缩。
17.塑料:是指以树脂为基本材料,加入适量的填料和添加剂后而制得的制品。
18.沥青的闪点:也称闪火点,沥青加热时挥发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规定
的条件下与火燃接触,初次产生蓝色闪火的温度。
19.泛霜:是砖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盐析现象。
20.脆性材料:是指具有在外力作用下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便发生突然破坏
性质的材料。
21.木材的纤维饱和点:木材细胞壁中充满吸附水,而细胞腔及细胞间隙中无自
由水时的饱和率。
22.体积吸水率:是指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材料吸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体
积的百分比。
23.冷加工强化: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之产生塑性变形,
从而提高屈服强度的过程。
24.砂率:是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表示混凝土中砂、石的组
合或配合程度。
25.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其体积密度的比值。
26.水泥的初凝时间:是指自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
27.混凝土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和工作度,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并能
获得均匀密实结构的性质。
28.单体:是指能够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29.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性能。
30.混凝土的保水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水分的能力。
31.钢材的冷弯性能:指常温下钢材承受逐渐变形的能力。
32.抗风化性能:是指烧结普通砖在长期受到风、雨、冻融等作用下,抵抗破坏
的能力。
33.开口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开口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比。
34.新版砂浆和易性:是指新拌砂浆是否容易在砖、石等基面上扑抹均匀的薄层,
而且能够和接触面紧密黏结,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
35.沥青的改性:是指经过采取某种措施,使沥青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得到改进的
过程。
36.钢材的时效:随着时间的进展,钢材的机械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
现象。
37.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抵抗水破坏的能力。
38.时效敏感性:是指钢材的性能因时效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39.绝对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绝干质量。
二、简答题
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1).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
(2).骨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
(3).养护温度、湿度
(4).龄期
(5).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其控制
2.建筑钢材的主要优缺点?
强度高、材质均匀、性能可靠,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能力,能抵抗较大的冲击荷载和震动荷载作用。
建筑钢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够采用焊接、铆接及螺栓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便于快速施工装配。
建筑钢材主要缺点是容易锈蚀、耐火性差,维护费用较高。
2.钢材进行冷加工和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及冷加工的方法?
冷加工和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材的屈服强度以节约钢材,同时也提高抗拉强度,但同时钢材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冷加固的主要方法有冷拉、冷拔、冷轧等方法。
3.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质特点?
(1)、密度小
(2)、力学性能好
(3)、耐水性和耐湿性好
(4)、耐腐蚀性好
(5)、易老化
(6)、可加工性好、使用方便
(7)、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绝缘性好
(8)、抵抗生物破坏的能力强
(9)、非绿色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