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6沉积相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沉积相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沉积岩中具有相似性质和特征的一组沉积物。
根据沉积相的不同特征和成因,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沉积相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物源沉积相物源沉积相是指沉积物来源于特定物源地区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物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陆源沉积相、海洋沉积相和湖泊沉积相。
1. 陆源沉积相:陆源沉积相主要由陆地上的物质经由河流、冰川等运动而形成。
其中包括冲积平原、河道、冰川前缘等。
这些沉积相的特点是颗粒较大,沉积速度较快,沉积物通常为砂砾、砂等。
2. 海洋沉积相:海洋沉积相是指由海洋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海底扇、大陆坡、海底平原等。
海洋沉积物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沉积速度较慢。
3. 湖泊沉积相:湖泊沉积相主要由湖泊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包括湖泊三角洲、湖滨平原等。
湖泊沉积物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二、环境沉积相环境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形成的特定环境下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环境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河流沉积相、湖泊沉积相、海洋沉积相和沉积盆地沉积相。
1. 河流沉积相:河流沉积相是指在河流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河道、冲积平原等。
河流沉积物通常为砂砾、砂等,沉积速度较快。
2. 湖泊沉积相:湖泊沉积相是指在湖泊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湖泊三角洲、湖滨平原等。
湖泊沉积物通常为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3. 海洋沉积相:海洋沉积相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海底扇、大陆坡、海底平原等。
海洋沉积物通常为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4. 沉积盆地沉积相:沉积盆地沉积相是指在沉积盆地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湖泊盆地、海盆等。
沉积盆地沉积物的特点与其所属的环境有关,可以是砂砾、砂、泥等。
三、气候沉积相气候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形成的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气候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干旱沉积相、湿润沉积相和寒冷沉积相。
1. 干旱沉积相:干旱沉积相是指在干旱地区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沙漠沉积相、盐湖沉积相等。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一、名词解释沉积相(或相):沉积环境及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的综合。
相标志:沉积岩所具有的那些能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环境参数以及沉积过程的各种特征。
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
沃尔索相律(或相序递变规律/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临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相序:在一个连续地层剖面中出现的沉积相的排列。
相模式: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或:沉积模式,以图解、文字或数学等方法来表现的理想化的和概括性的沉积相。
洪积扇(冲积扇):在气候干热、地壳升降运动较强烈的地区,风化、剥蚀作用剧烈,其形成的产物被山区的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或山区河流带走。
当水流流出山口,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
它具有山区河流冲积成因的特点,故又称为冲积扇。
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季节性暴雨时,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出口处,由于坡度突然变缓,流速骤减,水流分散,搬运能力减弱,而使碎屑物质快速堆积下来,形成一种扇形沉积体,称为冲积扇。
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
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沉积体系: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成因上有联系,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边滩:又称“点砂坝”,是曲流河中主要的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
边滩沉积构成:上部由河漫滩沉积构成,两者的厚度比接近1:1,层序具典型的向上变细、变薄的特点。
天然堤: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粉砂、泥沿河床两岸迅速堆积所形成平行于河床的砂堤。
大学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试题含答案

一、名次解释(4分×8共计32分)1、角度不整合2、断层3、指相化石4、背斜5、沉积相6、矿物7、倒转褶皱8、地层倾向二、填空题(20×1共计20)1、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2、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3、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___________剖面。
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___________剖面。
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___________,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___________。
也可以根据岩性来划分地层。
岩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___________的变化,而沉积___________的变化又往往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因此,根据岩性把地层划分成许多单位,基本上可以代表地方性的地史发展阶段。
4、风化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5、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6、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中的脆性岩石发生时产生的,地震能量是以的方式传播的。
度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强度常用表示。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金刚石可产于哪类岩石_______。
A、橄榄岩B、金伯利岩C、辉长岩D、安山岩2、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
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3、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_________。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B、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C、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4、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平卧褶皱5、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在较老岩块出露于较年轻岩块之上,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地质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参考(二)

《地质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参考(二)一、名词解释(4分×8共计32分)1、角度不整合2、断层3、磨拉石建造4、背斜5、沉积相6、矿物7、倒转褶皱8、地层倾向二、填空题(20×1共计20)1、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2、按照板块活动的力学性质,板块边界接触类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3、1968年勒皮雄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六大板块。
4、风化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5、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6、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中的脆性岩石发生时产生的,地震能量是以的方式传播的。
度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强度常用表示。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1、金刚石可产于哪类岩石_______。
A、橄榄岩B、金伯利岩C、辉长岩D、安山岩2、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
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3、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_________。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 B.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C.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 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4、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平卧褶皱5、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在较老岩块出露于较年轻岩块之上,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6、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弱______。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片麻状构造7、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类矿床_________。
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层是地球表面不同岩石的堆积序列,其中沉积岩层是沉积岩和沉积物构成的。
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描述了这些沉积物的特征和形成背景。
了解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对于研究地质历史、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相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特征,反映了沉积物的组成、结构、纹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沉积物质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沉积相。
常见的沉积相包括:水下沉积相水下沉积相是指在水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如海相、湖相和河相。
海相沉积物通常具有明显的海底沉积结构,如潮汐沉积、浪潮沉积和海底碎屑沉积。
湖相沉积物则呈现出平静水体的特征,如泥页岩和石灰岩。
河相沉积物则主要是由河流带来的碎屑颗粒构成的。
陆相沉积相陆相沉积相是指在陆地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如沙漠相、冲积扇相和盆地相。
沙漠相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砂岩、页岩和泥岩组成。
冲积扇相沉积物是由山脉中的河流带来的碎屑颗粒在冲积扇上堆积而成的。
盆地相沉积物主要是在构造盆地中形成的,沉积物类型多样,包括泥岩、煤炭、盐岩和石灰岩等。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指沉积物堆积的具体地理位置和特定环境条件,包括盆地、海陆界面和陆相地表等。
沉积环境不仅影响着沉积相的形成,还决定了沉积岩层的分布和性质。
海相沉积环境海相沉积环境主要包括近岸海域、大陆架和深海盆地等。
近岸海域是沉积物最活跃的区域,常见的沉积物有砂岩、页岩和泥岩。
大陆架是海底浅海区域,在这里形成的砂岩和碳酸盐岩通常与生物作用有关。
深海盆地是海水深埋的区域,常见的沉积物包括深海碳酸盐岩和热液沉积物。
陆相沉积环境陆相沉积环境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沙漠和冰川等。
河流是地表水体流动的区域,河流带来的碎屑颗粒在这里堆积形成沉积岩。
湖泊是由于地形或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静止水体,主要沉积物有泥岩和煤炭等。
沙漠是干旱地区的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物是风成沉积岩。
冰川是寒冷地区的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物有冰碛石和冰碛土。
沉积相(沉积岩石学)

(四)、生物成因构造 生物成因构造是由于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在沉积物 表面或沉积物内部遗留下的各种生物痕迹。包括 生物遗迹构造(遗迹化石)、生物扰动构造、生 物生长构造和植物根迹等。生物遗迹构造:生物 遗迹构造是生物生活期间因居住、运动或觅食等 行为而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遗留下的、具有一定 形态的生物遗迹,又称遗迹化石。可作为当时沉 积环境的相标志。最常见的有足迹、爬痕、停息 痕、多种形态的潜穴(图5-5)等。 生物扰动构造:是生物为穴居或觅食而强烈挖掘 沉积物,致使岩层的原始层理几乎完全遭受破坏 或变形而产生的一种无定形的生物遗迹构造。 植物根痕:在大陆的沼泽、冲积平原、三角洲平 原甚至滨海平原的沉积物中,常见到植物根痕。
第6章-沉积相

(d)若选出的一对样品出现在同一组中,则这对样品不 再分组。
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应注意对过渡带和薄层的处理, 因它们的测井值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应采用特殊方 法处理。如对界面附近的过渡带利用测井曲线的拐点确定 层界面,而将拐点上、下部分归于上下邻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1
来计算 xi与xk距离系数 dik外,还可用相似系数 (夹角余弦)。对于R型聚类分析,可用距离系数或相 关系数对指标聚类。
(4)聚合归类的原则
(a)若选出的一对样品在己分好的组中均未出现 时,则将它们形成一个独立的新组。
(b)若选出的一对样品中,有一个样品出现在已分好的 组中,则将另一个也加入到该组中。
3.相分析的一般程序
单井剖面相分析 从所研究地层的露头和岩心剖面入手,通过观察和描述
岩石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等一系列特征,建立 垂向层序,分析可能的形成条件,了解相邻相的相互关系, 利用相模式与分析剖面的垂向层序进行对比,确定沉积相类 型。 剖面对比相分析
在单井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各单井剖面直接的联 系,通过对比确定沉积相在二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在岩心井 资料较少时,可充分利用测井曲线资料进行对比。
并考虑孔隙度的类型及变化范围,再将岩相细分。
三、测井相转换为岩相
一般是通过关键井或关键井段的岩心、岩屑及其他录井 资料与所确定出的测井相进行反复详细的对比,找出两者之 间的对应关系。
1. FACIOLOG程序中,是利用测井相—岩相数据库中主 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得到的测井相与由岩心等确定的岩相的对 应数据进行测井相与岩相的转换的。对于未取心的井,经聚 类等分析得出测井相,并按聚类号给每个测井相以岩相名称 及地质学描述。利用测井相一岩相数据库中两者的对应关系 ,便可将测井相转换为岩相。
沉积相(沉积岩石学)资料

三、物理标志 沉积构造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们是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的不均一 性而引起的岩石宏观特征。由于规模一般较大,多在野外露头上及岩心中直接进行 观察和测量。根据其形成时间可划分为原生沉积构造及次生沉积构造,下面主要介 绍原生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是指在沉积物沉积时或者沉积后不久,以及在其固结以前所形成的那 些构造。它们可提供有关沉积时期的沉积介质性质和能量方面的信息。目前国内外 已广泛利用原生沉积构造及其沉积组合或序列,作为判断沉积相的重要标志。 (一)、流动构造 流动构造是最常见的一类沉积构造,是沉积物在搬运、沉积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流 动在沉积物表面及内部形成的各种构造现象。 表面痕迹:表面痕迹即层面构造,主要代表类型有 再作用面:是指交错层理中某些层组内的一个冲蚀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等。
第二节 相标志 相标志是指在沉积相分析中具有成因意义的各种特征。概括起来包括生物、物 理、化学等三方面的标志。其中个别标志可直接说明沉积相形成的沉积环境, 而大多数标志只能反映环境某一方面的特点,如水的含盐度、水深、水动力、 沉积物搬运方式等,下面对各种主要相标志进行概述。 一、生物标志 沉积物或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地质年代,而且也是进行沉积 相分析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对现代沉积环境中生物种(群)的观察,生物种(群)的分布及其生态特 点严格地受环境控制。从生物的出生到死亡,都受环境因素的制约,甚至在生 物死亡后还影响其能否保存为化石。由于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 在其习性和实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因素的特征,可用生物的古生态 特征推断其生活环境。 但是,也要看到古生态法的局限性和复杂性。首先生物本身处于进化中,随环 境的变迁也发生变异,如海百合及腕足动物在晚古生代广泛居住于浅海,而现 代浅海中仅有少数残留,大多数迁移到深海中去了。只有那些在古代和现代都 很繁盛的生物应用效果较好。还应注意,并非所有地层都能找到指相化石,而 且化石群埋藏的地方和反映沉积环境的生物群也可能不一致。必须对各种标志 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判断。目前古生物标志主要用来划分大的沉积环境, 如大陆、海陆过渡及海洋地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特征:位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是海滩
的主要部分。地形较平坦,一般为砂质海滩,而当海岸位于
高能带时,可形成粗屑的砾海滩。海滩砂很纯净,分选和圆
第 六 章
度都很好,粒度的变化是由陆向海由粗变细。海滩砂一般呈 平行海岸的较宽பைடு நூலகம்带状或席状砂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
海进或海退而向陆或海推进,在纵向上呈多层叠置席状砂,
■第五节 海相
按照海底地形及海水深度,可将海相分为: 滨海(岸)、浅海陆棚、半深海、深海相。
第 六 章
沉 积 相
■第五节 海相
二、滨海相沉积一般特征:
滨海相沉积发生在波基面以上和最高海水涨潮线间的狭长的海岸带。 水深一般在10米以内,阳光和氧气充足,有利于生物生长。
1)、岩石类型:以碎屑岩为主,主要是砂岩。偶见生物碎屑灰岩。
相
形状:后滨地区的海滩经常遭受风暴期的改造,使海滩
堆积物形成长条形的低脊,通常由粗砂、介壳组成。滩脊可
单独出现,当海滩向海方向推进时,也可呈一系列平行排列
的滩脊出现。在滨海沼泽及泥坪的向海方向,常发现高3—
6m,宽约数十至数百米,长约数十公里的砂脊,这种砂脊可
称为砂岗。
■第五节 海相
前滨亚相(潮间带)
■第五节 海相
无障壁海岸沉积相的亚相类型及特征如下:
海岸沙丘亚相
成因:位于潮上带的向陆一侧,即特大风暴时洪潮所到达
的最高水位。是指滨岸砂经风的作用改造而成的。
第
形状:沙丘带宽达数公里,沙丘呈长脊状或新月形。在有
六 植物生长的地带,可因植物对风的阻挡而使沙沉聚在丛生的
章 植物之间。
特征:海岸沙丘砂基本上是海滩砂被风改造的产物。所以 沉 与海滩砂相比,细粒的砂数量增加,分选变好,圆度变好, 积 重矿物相对富集。海岸沙丘砂一般为细—中粒砂的粒度,除 相 了石英砂外,在温暖气候条件下,海岸沙丘可由碳酸盐颗粒
■第五节 海相
海洋是生物的发源地。海洋总面积约 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0.8%。 世界上许多大型油气田出现于海相地层, 我国四川的许多大气田多属海相沉积。
海洋是沉积物堆积的重要场所。
第 一、海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六 1、岩石类型:以碳酸盐岩及粘土岩为主,碎 章 屑岩次之,而且碎屑岩成分单一。
2、结构与构造:颗粒的分选和磨圆度好,从
沉 海岸到中心,粒度由粗变细,更远则是粘 积 土沉积。从海岸到中心,层理由交错层理 相 到水平层理。
3、生物化石:生物丰富,种类繁多(从底栖 生物到浮游生物),主要生活在100米以 上,所以生物化石丰富(有孔虫、珊瑚、 海百合、腹足类)。
4、分布:海洋面积广大,海相沉积分布广, 层位稳定,岩性变化小,容易对比。
滩一样。主要受波浪的作用;障壁的后面(即朝陆的一面):主要是
遭受潮汐作用,为潮坪和泻湖。(潮坪可分布在泻湖的周围)
第
从陆向海出现海岸平原—潮坪—泻湖—障壁—广海。
六
章
沉 积 相
■第五节 海相
泻湖亚相
泻湖为平行海岸延伸的浅水盆地,由障壁岛等与广海相隔,
又以入潮口与广海相连通,是一种低能环境,其最大特点是
沉 周围为泥岩包围。
积
构造:由于主要遭受的是来回往复的冲洗作用,故形成
相 的层理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纹层的层系以低角度相交,即形成
冲洗交错层理。在层面上有各种类型的波痕,还有冲刷痕。
含大量生物碎屑和云母碎片,介壳凸面朝上(这样最稳定)。
可以此作为鉴别古代海滩砂体的标志。
前滨为无障壁海岸的特征沉积区。
■第五节 海相
近滨亚相(又称临滨亚相、潮下高能带)
位于平均低潮线以下至波基面之间。近滨中部地带恰位
于破浪带,这个带是能量较高带,可形成沿岸砂坝。沉积物
第 以细砂至中粒砂为主的纯砂,并含少量的介壳层,可见低角
六 度的楔形交错层理及槽形交错层理、浪成交错层理。
章
下近滨交错层理渐少,而出现水平纹层。越靠近近滨下
沉 部沉积物越细。再向下则属于正常浅海陆棚沉积物。
第
构造:后滨最主要的沉积物是具平行层理和小型交错层
六 理的砂,在比较浅的洼地被充填时,可产生低角度的交错层
章 理,坑凹的表面常因风吹走了细粒物质而集中大量的生物介
壳,介壳凸面向上。在浅水坑里可以有藻类沉积物,并发育
沉 有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由于风暴期水的分选,在后滨上界
积 附近可形成重矿物的砂矿床。
章
质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的海岸
沉
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海滩沉积海岸
积 相
按水动力条件 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潮坪沉积海岸
有障壁的海岸
按地貌特征 无障壁的海岸
■第五节 海相
1、无障壁海岸沉积相 一个典型的现代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可分为海岸沙丘、
后滨、前滨、近滨等几个次级环境:
第 六 章
沉 积 相
浪基面(wave base)又称浪底,是指波浪作用能波及的海、湖水深度, 在此深度以下波浪的作用不再影响到沉积物表面颗粒的运动。
第 2)、结构构造:由于波浪作用强烈,所以磨圆度和分选度较好,常见有交 六 错层理、波痕、干裂等。 章 3)、生物化石:含海生动物贝壳,但多为破碎,可见外来的陆地植物碎屑,
区别于浅海相。
沉 积 相
■第五节 海相
海岸沉积环境可根据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类:
陆源碎屑沉积海岸 第
六 按沉积物的性 碳酸盐沉积海岸
盐度大于或小于正常海水。
第 六 章
淡化泻湖:当泻湖处于潮湿气候环境下,淡水注入泻湖, 由于淡水注入量大大地超过蒸发量,使得泻湖内的水面高出
海水面,泻湖水经入潮口流向外海,淡水不断补给,海水不
沉 断的外流,这就促使泻湖的淡化。淡化泻湖以暗色粉砂岩和 积 粘土岩沉积为主,还有方解石、铁锰结核、硅质矿物及有机 相 质。盆地被隔绝时可产生黄铁矿、鲕绿泥石。与浅海沉积物
积
相
总之,在无障壁海岸沉积中,推进的海岸沉积的层序从
下向上为:近滨—前滨—后滨的沉积,其上覆海岸砂丘或河
流沉积,粒度变化从下向上由细变粗,为反旋回性质。
■第五节 海相
2、障壁海岸沉积相
与广海隔绝或半隔绝的海水处于局限流通的状况,即造成障壁海
岸。起障壁作用的有障壁岛、障壁滩等。障壁向海一侧:同无障壁海
组成,并含有典型的海洋生物介壳。
构造:海岸沙丘中的沉积构造主要是平行层理及大型交错
层理。交错层理的细层较陡.可达30—40。。除此,还有风
成波痕。
■第五节 海相
后滨亚相(潮上带)
形成:位于高潮线之上,只有特大风暴期时才被海水淹
没,经常暴露在水面以上遭受风的改造。一般是一片平坦的
地带。在陡岸海滩,后滨不发育或很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