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
课件_1古诗两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句意:慈祥的母亲用手 里的针线, 为即将远 行的孩子赶制新衣。
仔细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
句子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 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 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吟唱古诗中间两句: 1.解释重点词语。 2.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将要
担心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 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诗的后 半是抒情。诗人用“不及”二字把两件不相干的事 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 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 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 多深呢?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游历完泾县 (今安徽皖南地区)桃花潭将要离开时,写 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表达了朋友 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是一首( B ) A.写景诗 B.送别诗 C.抒情诗 2.写景:_孤__帆__远__影__碧__空__尽__,__唯__见__长__江__天__际__流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 )。 A.思念之情 B.恋恋不舍之情 B
小拓展
对偶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 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 偶能使句子整齐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传诵。本文中的《游子吟》的前两句就运用了对偶。 “慈母”对“游子”、“手中”对“身上”、“线” 对“衣”,两两相对的白描式的对偶,写出了母子 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 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 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 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 和心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最后两句 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 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 能报答?
古诗两首(一)春雨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 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 潜入夜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fǔ 杜甫
杜甫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人。 一位大诗人。
朗读要求: 朗读要求:
1、借助拼音朗读古诗。 、借助拼音朗读古诗。 2、不懂的词语查查工具书。 、不懂的词语查查工具书。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 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当春乃发生。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一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 一 到春天,它就下起来了。 到春天,它就下起来了。
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 雨水,所以Biblioteka 人说春雨 雨水, 是好雨。 是好雨。
随风潜入夜 随风潜入夜, 潜入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春雨在夜间, 春雨在夜间,悄悄地 随着春风洒 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 了的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了的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 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 什么颜色的? 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 小白鸽说: 春雨是无色的, 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认一认,读一读 认一认,读一读.
nǎi 乃 时节
suí 随风 rùn 润
qián 潜 入 xì 细
春雨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 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 潜入夜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通过看图, 通过看图,或者自己的生活经历 你能说说春雨的特点吗? 你能说说春雨的特点吗?
小燕子说: 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 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 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流在柳 树上,柳树绿了。 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 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 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 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 杏花儿红了。 杏花儿红了。” 小黄莺说: 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 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 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儿也黄了。 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儿也黄了。”
1 古诗二首_生字词学习

第1课古诗两首会认字:yǒn ɡliǔ bì zhuān ɡtiáo chuí cái jiǎn 咏剪拼音迟柳碧条裁融jué chí rón ɡyuān yān ɡ绝妆垂鸳鸯会写字:chuíyǒn ɡliǔ ní jué sī lì chí垂柳绝拼音咏泥丽迟丝yǒnɡ咏柳歌咏这次歌咏比赛她取得了第一名。
liǔ柳树垂柳听完春风的笑话,柳树笑弯了腰。
bì碧绿碧玉春天来了,树上长满了碧绿的树叶。
zhuānɡ化妆妆饰小演员们化妆后显得更加精神了。
tiáo一条条件条纹外婆家门前有一条宽宽的河,河岸的风景美如画儿。
chuí垂柳垂直鸟儿落在垂柳头上,垂柳摆摆身子,说“你好呀”。
cái裁判员裁纸他是一名公正的裁判员,大家都信任他。
jiǎn剪刀裁剪我们使用剪刀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小心。
jué赞不绝口杜绝我们要牢记教训,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
chí迟到迟早妈妈经常提醒我说“上学不能迟到”。
rónɡ融化融洽太阳一照,屋顶的雪渐渐融化了。
yuān鸳鸯池塘里有两只鸳鸯,它们真可爱。
yānɡ鸳鸯张老师画的鸳鸯美丽极了。
chuí独体结构垂柳垂钓鸟儿落在垂柳头上,垂柳摆摆身子,说“你好呀”。
丿部yǒnɡ左右结构歌咏咏叹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
口部liǔ左右结构柳树柳枝听完春风的笑话,柳树笑弯了腰。
木部ní左右结构泥土泥泞笋芽儿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氵部jué左右结构赞不绝口绝望观众对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赞不绝口。
纟部sī丝线一丝不苟刘红做事认真仔细、一丝不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上下结构一部lì上下结构美丽秀丽黄山风景秀丽,吸引了无数游客。
一部chí半包围结构迟到推迟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他从未迟到过。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我会写
bīn
滨
音序:B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海滨 湖滨 造句:我家住在海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宾”下横长于宝盖。
zǐ
紫
音序:Z 部首:糸 结构:上下
组词:紫红 紫色
造句:她穿了一件紫色的 衣服。
书写指导:“糸”撇折上小 下大,竖钩居中,两点呼应。
泗 水 滨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1.念、唱。 2.用诗歌赞美。
咏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
式叙述,在本课是歌颂、 赞美的意思。
咏柳:赞美柳树
垂 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ǒng zhuāng sī tāo cái jiǎn
咏妆丝绦裁剪
写作手法。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 的丝带。
用了比喻的 写作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 裁出来的啊!
用了设问、 比喻的写作 手法。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寻芳—— 泗水滨
春 虚写:光景—— 一时新
日 识得—— 东风面
实写:万紫千红—— 总是春
万紫千红 全靠 东 风
一、巧写同音字。
yǒng ( 永 )远
( 咏 )柳
zǐ ( 紫 )色
( 仔 )细
zhuāng 化( 妆 )
假( 装 )
bì ( 碧 )绿
第一课《古诗两首》

春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如声。
杜甫 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被 后人称“ 诗圣”。
春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பைடு நூலகம் 润物细如声。
春雨
就,于 好雨知时节, 是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如声。
跟从, 随着
滋润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21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
春天的早 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
睡觉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 ”呢?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如声。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诗意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 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 。春雨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 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 润着万物。
春雨 好雨 知 时节, 当春 乃 发生。 随风 潜 入夜, 润物 细 如声。
听 见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我闻到一股香味从 厨房飘出。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昨天 夜里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意
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 香,不知不觉就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见外边一片清脆的 鸟叫声。昨日夜里又是刮风又 是下雨,不知打落了多少花朵 呢!
春晓 春眠 不 觉晓, 处处 闻 啼鸟。 夜来 风雨声, 花落 知 多少。
3古诗两首山行_枫桥夜泊 精选1篇

山行两首的内容分别是《枫桥夜泊》和《登高》。
这两首诗都
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中《枫桥夜泊》是一首描写夜晚在枫桥
上停留的诗,而《登高》则是一首描写登山的诗。
这两首诗都是杜
甫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作。
《枫桥夜泊》是一首描写夜晚在枫桥上停留的诗,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枫桥上停留的情景。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满天空。
江边的枫树和渔火交相辉映,与主人公的忧愁形成了鲜明对比。
姑苏城外有一座寒山寺,半夜时
分传来了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登高》是一首描写登山的诗,全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以登山为主题,描绘了一个人在高山上行走的情景。
风
很急,天很高,猿猴在哀嚎。
河水清澈见底,沙滩洁白无瑕。
无数
落叶在空中飘荡着往下落;长长的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
作者
用“万里悲秋常作客”来表达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心情;“百年多
病独登台”则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疾病缠身却仍然要攀登高峰的
精神。
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达了作
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课内外阅读检测 (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课内外阅读一、课内阅读部分1.古诗两首(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清]商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
(1)“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长”的读音和意思是( )。
A.zhǎnɡ,生长B.chánɡ,长度(2)“散学”的意思是( )。
A.放学B.开学(3)“纸鸢”的意思是( )。
A.风筝B.小鸟3.根据图片选择诗句。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诗人选取了、莺、这些景物来表现江南二月的明丽春光。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谁裁出,。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二月春风似剪刀”中“似”的意思是( )。
A.似乎 B.好像3.“碧玉妆成一树高”中“妆”的意思是( )。
A.修饰,打扮 B.穿的衣服4.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在我眼中,春风还像。
2.找春天(节选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叮咚——叮叮咚咚躲藏——( ) 遮掩——( )2.填空。
小草是春天的_______,野花是春天的_______,嫩芽是春天的_______,小溪是春天的_______。
我还发现,_______是春天的使者。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小鸟在树上_____________。
2.找春天(节选2)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古诗两首_春晓_村居[1]
![古诗两首_春晓_村居[1]](https://img.taocdn.com/s3/m/503558f60242a8956bece42d.png)
那嫩绿的叶子,似乎
把昨夜春风和春雨又 送到了窗前。
村居dǐngຫໍສະໝຸດ 高 鼎(清朝诗人)村
居
高鼎(dǐng)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 /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 /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 /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4、古诗两首
花 落 知 多 少 。
春晓 春 孟 春 夜 处 处hào 眠 来 mèng rán 浩 闻浩不 风孟 然 然 (唐朝诗人) 晓 雨 啼 觉 声 鸟 晓 , 。 ,
雨后的早晨,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
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
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那飘落的花瓣,令人惋惜;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纸鸢
(风筝)
村 居
古 醉
诗 烟
首 童
眠 散
处 忙
闻
我会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时间:2016.2.21上课时间:课题:1.古诗两首主备:徐敏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诗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识写生字。
2.采用多种方法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互助释疑
学生“主学”教师“助学”复备
1.自由读古诗,对照生字,在古
诗中用“--”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乃、随、潜、润、细、晓、眠
2.自己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在小组中交流,记住了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共同学习。
4.还有哪些字小组成员认为比较难记,记下来,准备和老师、全班同学共同学习。
1.教师准备课件。
2.根据拼音,自读古诗,要求正确、流利。
3.指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识记生字。
4.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二、深入研读,互助探究
学生“主学”教师“助学”复备
1.揭示课题。
2.学生全班交流。
(1)开火车读一读生字卡
(2)字音:强调“潜(qián)、润(rùn)”的发音。
多音字:觉(jué)
3.汇报自己小组已经学会的生字。
1.小朋友们,春天到了,春风拂面,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板书课题:1. 古诗两首。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
(1)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2)读相关字音。
4.共同学习较难的生字,探讨如何识记。
5.练习读古诗。
3.教师归纳学生已经学会的生字。
4.指导学习学生觉得比较难的生字。
5.指导学生读古诗。
三、感悟内化,互助生成
学生“主学”教师“助学”复备
1. 学生听《春雨》视频朗读。
2.学生自主理解第一句:
(1)时节:时令,季节。
当:正当,就在。
乃:就。
(2)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真是一场好雨,像知道什么季节需要什么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
3.学生自主理解第二句:
(1)潜:暗中,悄悄地。
润物:滋润万物。
(2)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4.朗读背诵。
(1)学生齐读古诗,说说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这首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听范读,感受节奏。
(3)练习朗读,背诵古诗。
5.精读《春晓》,理解诗意。
(1)学生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学生读诗
6.边读边理解诗意。
(1)自主学习第一句:
眠:睡觉。
晓:天亮。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听到四处都有鸟的
1.学生倾听,感受意境。
2.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是一场好雨?
3.春雨会滋润哪些“物”呢?
引导学生练习用“细雨轻轻地洒落到……上,……怎么样了”说话。
4.指导朗读背诵。
5.指导观察《春晓》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
6.理解诗意。
(1)两个“晓”分别是什么意思?
(2)指导学生想象说话:看到了……
听到了……
(3)学生说诗意。
(4)体悟意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指导朗读。
动听的叫声。
(2)自主学习第二句:
这句写得是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夜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呢?
(3)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
后的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
春的真挚感情。
7.练习朗读古诗。
8.有感情地朗读《春晓》,注意
读好停顿。
四、拓展运用、互助提升
学生“主学”教师“助学”复备
1.背诵古诗,积累内化。
2.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1.背诵两首古诗,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咏柳》、《绝句》、《早春》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