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1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1[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5382762cc58bd63186bdeb.png)
2014六上语文《古诗两首-1》教学PPT

作者简介。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 放翁。12岁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
《剑南诗稿》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
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 的仇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生前即有“小
个既有( 书本知识 ),又有( 是真古人学问正有学问的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
学问的诗句是(
古人学问无遗力
);说明做学问是
一件很艰难的事是( 少壮功夫老始成 )这句诗。
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
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自学古诗方法。
一诵读 读通古诗 二研读 读懂诗意 三悟读 读诗明理
品读诗意。 古人学问无遗力, 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少壮工夫老始成。 始:才。 诗意:古人做学问是竭尽全 力的,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 往往要到年老的时候才能有 所成就。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巩固练习。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陆游 )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
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做学问必须
要有(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的精神;(2)一 实践经验 )的人,才
形容读的书刻苦勤奋的成语:
孜孜不倦
凿壁偷光 废寝忘食
悬梁刺股
手不释卷 如饥似渴
形容有恒心的成语: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水滴石穿
形容没有恒心的成语:
虎头蛇尾 半途而废
古诗两首 (1)

《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3、能说出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4、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或名句。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搜集描写春天和田园风光的古诗或名句。
(整理在读书笔记上)2、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位诗人的诗。
二、自主读悟,合作探究(8分钟自学,5分钟合作交流)同学们,自学古诗时可以借助资料、也可以问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品味诗句的意思。
1、自己试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和使得韵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意。
方法指导:(1)解题:不值:“游园不值”的意思是:(2)抓词语,明诗意。
读古诗,从重点词语入手,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重点词语可记在书上)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3)看画面,想诗境结合课文的插图,想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一幅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悟诗情,巧诵读《游园不值》一诗表现了作者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诵读,比比谁背得既快又有韵味。
三、交流展示(7分钟)四、做一做,看看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7分钟)1、默写古诗。
《游园不值》2、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
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小扣:3、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
(3到5句)五、快乐积累:(8分钟)描写春天的诗:《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描写田园风光的:《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

yáo kàn pù bù ɡ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飞chǐ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 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 布飞泻。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 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这“挂” 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 赞颂。
诗词赏析
望庐山瀑布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 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 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 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 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 十大瀑布之一。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 暠九世孙。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 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 。曾经 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供奉, 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 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 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 太白集》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 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 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 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 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 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1

一读解词,用“ ”画出表示动 作的词。想一想,你能看到什么? 能听到什么? 二读解句,想一想,每一句诗的意 思。 三读解诗,把四句连起来,想一想 全诗的意思。
春
雨
(唐)杜甫
春
晓
(唐)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 春眠不觉晓, 当春乃发生。 处处闻啼鸟。 随风潜入夜, 夜来风雨声, 润物细无声。 花落知多少。
1、古 诗 两 首
春
雨
(唐)杜甫
春
晓
(唐)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 春眠不觉晓, 当春乃发生。 处处闻啼鸟。 随风潜入夜, 夜来风雨声, 润物细无声。 花落知多少。
读准字音,
读顺诗句,
读通全诗。
春
雨
(唐)杜甫
春
晓
(唐)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 春眠不觉晓, 当春乃发生。 处处闻啼鸟。 随风潜入夜, 夜来风雨声, 润物细无声。 花落知多少。
春
雨
季节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就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悄悄,
不被察觉。
春
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多好的春雨呀!好象知道 时节的需要,到了春天, 就自然而然出现了。随着
和风在夜间悄悄飘落,不 声不响地滋润着万物。
春夜喜雨
(唐)杜 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按课文内容填空
《春雨》的作者是 代诗人 。 诗中赞美“好雨”下得及句子 是 。 写春雨特点的诗句是 。表达了作 者 的甫。诗中赞美“好雨” 下得及时的诗句是好雨知时 节,当春乃发生。写春雨特 点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表达了作者喜爱 春雨的感情。
古诗两首1

应怜屐齿印苍苔,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 应该爱惜这里的景物,不要让 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翠绿的苔藓。 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翠绿的苔藓。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很长时间也没 有人来开门。 有人来开门。
游园不值
南宋) (南宋)叶绍翁
篱落:篱笆。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小路。 径:小路。 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树头:树的枝头。 树头:树的枝头。 树阴。 阴:树阴。 未成阴: 未成阴:(是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 未形成树阴。 未形成树阴。 急走:快跑。 急走:快跑。 无处寻:找不到了,此处有“分不清”之意。 无处寻:找不到了,此处有“分不清”之意。
印苍苔,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久不开, 关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 出墙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飞入菜花无处寻。
5
Hale Waihona Puke 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南宋)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
值:遇到 应:应该 怜:爱惜 印:踏坏(本义指痕迹,本诗引作动 词)。 小扣: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 柴扉:柴门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成阴。 黄蝶,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3、古诗两首(1)

香炉
紫烟
直下 九天
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
来就是浏览胜地。 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 的紫色烟雾。 4、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5、银河——天河。
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 爱。
大天池 东林寺
桃花园 三叠泉 五老峰 花 径 龙首崖
瀑 紫 烟
遥 尺
瀑 紫 烟
遥 尺
瀑 紫 烟
遥 尺
瀑 紫 烟
遥 尺
瀑 紫 烟
遥 尺
瀑 紫 烟
遥 尺
13、古 诗 两 首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 大诗人。人们称他为“诗仙”。
望庐山瀑布
yáo
lú
pù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yí
zǐ yān
chǐ
山 水 诗 , 描 写 的 是 庐 山 瀑 布 。
注 释 : 这 是 一 首 气 势 磅 礴 的
6、九天——天空最高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阳光灿烂、香炉 峰上紫烟缭绕。
远看瀑布像一条白 链高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流从三千尺的 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 水落自九天。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山水小诗,写得 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 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由《所见》《⼩池》两⾸古诗组成。
两⾸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通俗浅易,⽤词精准凝练。
店铺在此整理了⼀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课⽂原⽂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
⼩池 杨万⾥ 泉眼⽆声惜细流。
树阴照⽔爱晴柔。
⼩荷才露尖尖⾓, 早有蜻蜓⽴上头。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教材分析 本课是两⾸古诗,《所见》的⼤意是:牧童骑在黄⽜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歌唱,⼀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这⾸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池》的⼤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悄然流出,倒映在⽔⾯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刚露出⽔⾯,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
这⾸诗写的是“⼩荷才露尖尖⾓”的情景。
两⾸古诗从不同侧⾯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年级语⽂下册第13课《古诗两⾸》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 1、通过形旁理解字义来帮助识字。
如: 牧、捕。
2、联系前⾯的课⽂,熟字带⽣字。
如: 同声旁:蜻──晴 同形旁:蜻蜓──蝉;霜──露;怪──惜;推──捕 反义词:阳──阴 3、⼩组合作识字,⽐⼀⽐谁的⽅法好。
如: 所:⼀户⼀⽄⽶ 牧:骑⽜写⽂章 闭:⼈才进了门 柔:把⽭放在树上。
4、组词造句识字,如: 柔──柔和──早晨的阳光很柔和。
5、引导学⽣在课外阅读时认读学过的字。
6、本课写字指导,重在指导学⽣⾃⼰观察,运⽤以前所学的知识练写。
应当强调的是,“林”字左边“⽊”的捺要变成点。
“童、黄”的中间⼀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这两个字笔画较多,在指导学⽣书写时要注意分解笔画,化难为易。
⼆、朗读感悟 1、听教师范读: 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小黑板出示名言名
(一) 复习导入:课文围绕学与问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二)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 出示: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2、指名读,齐读,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3、请自由读课文第一、二两节,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4、再读该句。
(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
2、师: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生:五彩缤纷的世界。
师:这个世界又怎样?小学生呢?有了问题可以怎样?又可以怎样?只要怎样?不管怎样?都可以?……都应该……古人说……(生略)
3、同桌互相引读。
4、指名一组试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我们有问题时可以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我们还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请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4、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这句话什么意思?
3、 齐读全段。
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建彬 课时编号:053
六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建彬 课时编号:053
(六)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2、说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3、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
布置作业:
1 、名说说主要内容。
2 、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养成习惯
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