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临时)

合集下载

答案 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

答案 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

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

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的不匹配所产生的。

这种不匹配可能与个人的技能、学历、地理位置或年龄相关。

)公式: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作用: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居于重要的作用。

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2、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3、实际工资:经过价格指数修正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4、内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并不完全是在外部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的竞争进行配置的。

事实上有很多劳动力是长期服务于固定的企业,并在企业内循着工作的阶梯(Job Ladder)被晋升或淘汰。

这种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也被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5、长期劳动力需求:在经济学所定义的长期,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都是可变的,因此,企业通过调整劳动和资本的使用量来达到其长期的均衡。

6、工资刚性: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工资水平向下浮动的可能性或者工资向下变动的弹性非常低。

7、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8、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这种活动就叫做人力资本投资。

二、简答题:1、什么是摩擦性失业?造成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缓解?答:①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②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信息的不完善及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

国家经济制度的动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原有工作消失,而新工作产生,而工人交换工作需要时间,就产生了临时性失业,即摩擦性失业。

房屋建筑学临考复习提纲

房屋建筑学临考复习提纲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T※居住建筑一般分为住宅和宿舍。

X※建筑物通常由楼层、墙和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简答)1.楼层2.墙和柱3.基础4.楼电梯5.屋盖6.门窗※一般是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制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是该部分的使用高度、结构高度和有关设备所占用的高度的总和。

这个高度一般考虑为层高。

X※决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有以下几种(解答)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

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民用建筑中,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24m的,除了单层的意外,均为高层建筑。

住宅建筑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为底层住宅;层数在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的为中高层住宅;10~30层的为高层住宅。

凡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物的层数及总高度对于其等级划分、对设计人员的资质要求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30层以上的建筑列入特级工程范围;16~29层的住宅列入二级工程的范围;7~15层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建筑列入三级工程范围;7层以下无电梯住宅列入四级工程的范围;1、2层或单功能的建筑列入五级工程的范围。

目前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建筑,而二级注册建筑师只可以设计三级及以下的建筑。

X※日照时间为分别在大寒日2h或冬至日1h连续满窗日照(P56图)※通常以当地大寒或冬至日正午十二时的高度角α作为建筑物日照间距的依据。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L=H×ctgα×cosβ※墙承重结构支承系统的墙体布置一般可以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以及纵横墙混合承重几种类型。

※纵横墙承重系统的区别:一般采用横墙承重的方式,在纵方向可以获得较大的开窗面积,容易得到较好的采光条件,如果采用纵墙承重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横墙的数量,对开放室内空间有一定好处,但其整体刚度往往不如横墙承重的方案好,纵向开窗面积也受到限制,所以在高度地震地方应慎重对待(简答题)※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特点:其主要承重构件为板、梁和柱。

近代史复习提纲

近代史复习提纲

近代史复习提纲1.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是什么?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答:《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什么?答: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4.那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答:《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哪几种方式?首先和主要的是哪一种?答:一.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掠夺财富。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首先和主要进行的是军事侵略。

6.《马关条约》割去了中国的哪些地方?答: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

7.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答:林则徐。

8.太平天国的首都在哪?答:天京(即今天的南京)。

9.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哪些?他们办洋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们想实现什么目标?答: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标:自强,求富。

10.洋务运动时期清朝建立了哪些海军?答:广东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

11.戊戌变法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哪一项?答:京师大学堂。

12.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哪一个?答: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13.哪些人参与了戊戌维新运动?他们与守旧派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焦点问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14.是谁最早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答:孙中山。

1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答: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成立于日本东京)。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初中生物复习提纲,来欣赏一下吧。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复习是对生物所学知识的回顾,是对知识遗漏的查找,也是为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准备的时期。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班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仅供参考。

七班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一)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1、观察:叶片的结构。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1)将一新鲜的叶片横放在载玻片上2)右手捏紧两片双刃刀片横切叶片,重复多次。

3)将每次切下的叶片截面置于培育皿的水中4)用毛笔蘸一最薄的叶切片于一干净的载玻片的清水滴中5)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2、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写出结构名称:①上表皮②栅栏层③海绵层④下表皮⑤叶脉⑥保卫细胞⑦气孔表皮细胞的外壁常有一层角质层,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水分的过度散失。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有栅栏层、海绵层、保卫细胞。

栅栏层靠近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含有较多的叶绿体;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它是由一对肾形的保卫细胞围成。

分布在叶肉之间,具有输导和支持功能的结构是叶脉。

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其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叶片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3、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绿叶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较多。

七班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全(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应用光合作用原理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营养物质更多地积累在人们需求的植物器官中。

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光照(强度、时间、面积)、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0.5-0.6%)。

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降低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1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1

军事理论复习提纲1军事教程复习提纲答案版-1、国防的含义、⽬的、⼿段、分类:P3-P5含义: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进⾏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化、外交、科技、教育等⽅⾯的活动。

⽬的:1捍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统⼀和领⼟完整3维护国家安全⼿段:①军事、②政治、③经济、④外交。

分类:进攻型国防:①扩张型(美国)②联盟型(欧盟)防御型国防:③⾃卫型(中国)④中⽴型(瑞⼠)2、我国⼏千年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P9-P111强⼤的国防必须有强⼤的经济发展⼒量做后盾(经济)2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政治)3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数量⾜的军队(军队)4武装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的重要原因(武器)5只有国家统⼀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的国防(国家与民族)6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的精神根基(意识)3、我国国防法规⽴法的层次有哪些:P14①国家的最⾼权⼒机关即全国⼈民代表⼤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国防法律。

②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的国防⾏政法规。

③国务院各部(委)和军委各总部制定的⾏政规章。

④各军兵种、⼤军区的军事⽴法。

⑤省、市地⽅性的国防⽴法。

4、《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颁布时间及主要内容;P15《国防法》(1997 3 14)⼋届⼈⼤五次会议颁布内容:1界定国防的含义,国防的基本原则2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武装⼒量的领导3关于我国的武装⼒量,加强⾼技术研究与促进武器装备现代化4依法加强我国国防资产的管理与保护,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国防教育法》(2001 4 28)九届⼈⼤常委颁布内容:1阐述国防教育的作⽤2规定国防教育的⽅针和原则,内容和⽬的3关于学校的国防教育《兵役法》(1955)(1984 5 31)(1998 12 29)内容:(现⾏) 1调整了我国兵役制度2缩短了我国义务兵服现役期限3改⾰了志愿兵服兵役制度4完善了预备役制度5强化了义务兵家属的优待政策6规定了预备役⼈员军事训练由当地⼈民政府给以误⼯补贴7拓宽了退伍军⼈安置就业渠道8加⼤对违反兵役法规⾏为惩处的⼒度9增强了《兵役法》的强制性和强威《反国家分裂法》(2005 3 14)⼗届全国⼈⼤第三次会议通过内容:1对台特别⽴法2承诺:1)⿎励和推动两岸⼈员往来和经济⽂化交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积极推动平等协商和谈判2)以和平⽅式实现国家统⼀,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临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作为学生,临近考试时总是要求我们迅速掌握并复习大量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在此我将对临考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语文
1. 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阅读
2. 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
3. 作文题目的应对方法
数学
1. 四则运算、因式分解、代数式求值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计算
3. 几何证明、三角函数、向量运算
英语
1.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2.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3. 写作时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物理
1. 物态变化
2. 力学、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原理
3. 实验分析和应用题的解答技巧
化学
1. 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理解
3. 化学实验及实验技巧
生物
1. 细胞结构及功能
2. 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3. 生物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的应用
历史
1. 中国古代、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人物
2. 世界史的重要事件及影响
3. 审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地理
1.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2. 地图的测量、制图及解读
3. 地理现象及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政治
1. 政治制度、决策程序及国家管理
2. 政治思想及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
3. 政治规律、国际关系的分析
总结
在最后,我想再次强调备考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上述知识点,做好考前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你们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篇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构造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构造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构造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构造:种子的外表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x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x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x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x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4、记住常见的x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展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概念解析、判断、简答(简算)、计算题总体与样本、频率与概率、显著性水平与置信水平、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标准差与变异系数、互不相容事件和概率的加法原则 假设检验、非放回式抽样与放回式抽样、参数与统计量、准确性与精确性 独立事件和概率的乘法原则、正态分布的特征、U 检验、成组数据与成对数据 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与平行关系、t 分布的特征、小概率原则 统计推断、标准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区别和联系、总体的标准差与样本的标准差 F 检验与t 检验的区别、贝努里定理比较四个或五个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用什么方法? 比较两个样本的整齐程度差异是否显著时用什么方法?常见计算题型1、某批小白鼠雄性占60%,今任取3只,问至少得到1只雄鼠的概率。

936.0064.014.06.01)0(1)1(3333=-=⨯⨯-==-=≥C k P k P或:一对夫妻生3名子女,其中第三位是隐性遗传病患者,另两个子女: ①都为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的概率。

②全都为健康的女儿的概率。

①P (另两个子女都为隐性遗传病携带者)414242=⨯≈②P (另两个子女全都为健康的女儿)64921432143=⨯⨯⨯≈2、已知甲同学的《生物统计学》考试成绩为70分,该班x =80分,s=12分。

乙同学的《生物化学》考试成绩为70分,该班x =75分,s=8分。

问谁考得较好一些?(8分)甲生:128070u -=-=甲甲甲甲s x x = -0.833 乙生:87570u -=-=乙乙乙乙s x x = -0.625因此乙同学考得较好一些。

3、某地样本测量100头同一品种大白猪的仔猪一月窝重x 为65.60kg ,s 为22.50kg 。

问该品种猪仔猪一月窝重的95%的置信区间。

)1005.2296.16.651005.2296.16.65()u u (⨯+⨯-⇒+-,,x x s x s x αα即(61.19,70.01),此为该品种猪仔猪一月窝重的95%的置信区间。

4、从对虾中取得20尾对虾,测得其平均体长为120mm,标准差为15mm 。

试估计该对虾总体体长的95%置信区间。

已知093.2)2()120(05.0=-t )2015093.2120 2015093.2120()t t (1905.01905.0⨯+⨯-⇒+-,,)()(xx s x s x即(112.98,127.02),此为该批对虾总体平均体长的95%置信区间。

5、某班49人在一次地区考试x =75分,s=7分。

问:①88分以上有多少人。

②地区考试平均成绩为72分,该中学成绩是否明显高于地区?①P(x>88)=)77588P(u -≥=P(u>1.86)=1-P(u<1.86)=1-0.968=0.032则88>x n =50×P=50×0.032≈2(人)②H 0:720==μμ H A :0μμ> (单侧U 检验)α=0.01时 01.0u =2.3334977275=-=-=n s x u μ|U|=3>2.33 p<0.01 差异高度显著,该班成绩明显高于该地区的平均成绩。

6、对某地进行猪的遗传试验时,发现黑毛猪与白毛猪的子二代中,黑猪15头、白猪65头。

问此结果是否符合3:1比率的遗传基因分离规律。

H 0 :符合猪色基因分离3:1比率。

H A :不符合。

α=0.05, df=2-1=1 用2x 检验,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841.32)1(05.0=x 。

651=O 6043801=⨯=E 152=O 2041802=⨯=E222122)1(05.0 35.120)5.05(60)5.05()5.0( x E E O x ki ii i c<=-+-=--=∑= P>0.05 差异不显著。

说明符合。

另:1101=O 120431601=⨯=E 502=O 40411602=⨯=E222122)1(05.0 01.340)5.010(120)5.010()5.0( x E E O x ki ii i c<=-+-=--=∑= P>0.05 差异不显著,说明符合。

7、已知250株小麦株高服从正态N (63.33,2.882),问:①株高<60cm 的概率。

②株高>69cm 的概率。

③P(62<x <64)和95%正常值范围。

①株高<60cm 的概率:P(x<60cm)=P(u<-1.156)=0.123②株高>69cm 的概率:P(x>69cm)=P(u>1.969)=1-P(u<1.969)=1-0.9756=0.02448、已知正常男子脉搏平均数为72次/分,对某地发生食物农药中毒事件的调查中,测得36位患者的脉搏8,67==s x ,问据此能否得出推论:中毒后人的脉搏会发生明显变化?H 0:750==μμ H A :0μμ≠ (双侧U 检验)α=0.01时 05.0u =2.5875.3/u -=-=ns x μ|U|=3.75>2.58 p<0.01 差异高度显著,说明中毒后人的脉搏变化非常明显。

9、已知某地区小麦亩产稳定在360公斤。

2009年8月江苏泰州市抽测25块种植田的小麦单产达398公斤,标准差为72公斤,据此泰州市统计局预计该年内夏熟生产丰产丰收,小麦亩产量又创历史新高,你认为对否?(10分)解:H 0:3980=≤μμ H A :0μμ> (单侧t 检验) α=0.05时 711.1t (1))24(05.0=53.22572360398/t =-=-=n s x μ|t|=2.53>1.711 p<0.05 差异显著,可以说明小麦亩产量创了历史新高。

10、以每天每千克体重52μmol 的5-羟色胺处理家兔14天后,对血液中血清素含量的影响如下表,试检验5-羟色胺对动物血液中血清素含量的影响是否显著?(13分)x /kg s/kg n (样本含量) 对照组 4.2 1.21 12 5-羟色胺处理组 8.49 1.11 9 解:第一步,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 0.05P 34.319.105.08,1122218,11>≈==F S S F第二部,进行成组数据的t 检验:df=12+9-2=1937.119857.9105.16)1()1()1()1(212221212=+=-+--+-=n n n s n s s e 516.0 n 221221=+=-n s s s eex x861.2 31.8516.049.82.4n201.0)19(2212212121=-=-=+-=-=-t n s s x x s x x t eex xP<0.01 差异高度显著,说明5-羟色胺对动物血液中血清素含量的影响非常显著。

11、研究氟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分别用0μg/g 、10μg/g 、50μg/g 、100μg/g 四种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浸种,观察发芽情况,测得芽长(cm )资料如下表。

问:试作方差分析,四种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后种子的发芽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比较四种不同浓度的氟化钠溶液处理后种子发芽情况的差异显著性(用q 法分别进行多重比较)?重复 处理0μg/g 10μg/g 50μg/g 100μg/g 1 8.9 8.2 7.0 5.0 2 8.4 7.9 6.3 5.5 3 8.6 7.5 6.1 4.1 s0.25 0.35 0.47 0.71 jx8.63 7.87 6.47 4.87 x=6.96x ∑(T j ) 25.9 23.6 19.4 14.6 T=83.5 2x ∑223.73185.9125.972.06607.5902.581125.8322===knTCSS T =57.2602.58159.6072=-=-∑∑C xSS A =74.2402.58176.60502.58136.144.196.239.252222k1j 2=-=-+++=-∑=C nTjSS e = SS T -SS A =26.57-24.74=1.8325.81474.242=-==AAA dfSSs 229.013483.12=-==)(e e e df SSs 03.36229.025.822===eA ss F四种不同浓度氟化钠溶液处理种子发芽芽长(cm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均方) F 值 F 0.05F 0.01组间(A ) 24.74 k-1=3 8.25 36.03**4.07 7.59 组内(e ) 1.83 k(n-1)=8 0.229 总变异 26.57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