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宝石学——部分
宝石学1_宝玉石的性质

(2)努普(Knoop)硬度:
–属于一种压入法测试的显微硬度。压入头是 一个用金刚石制成的菱面锥体,压痕的长对 角线为短对角线的7倍,为深度的30倍。以 一定荷重(<1kg)将压头压入试样 ,根据 压痕对角线长度和荷重计算努普硬度(Hkn) 值。
– 计算公式:
Hkn = P / Cp * L (kg/mm2)
• 指由于宝石内部的结构、构造、裂隙、包 裹体等到因素,对光发生物理光学作用而 使宝石呈色。
• 这些作用主要有:
(1)干涉作用致色 (2)衍射作用致色 (3)散射作用致色 (4)有色包体致色
1)干涉作用致色
– 干涉:当两条光线相遇而叠加沿同一路线传播 时,由于彼此的位相原因造成光波相互增强或 抵消的一种光学现象,其效果是产生非纯正光 谱色。
第二章 宝玉石的性质
第一节 宝石的结晶学特征 第二节 宝石的力学性质 第三节 宝石的光学性质 第四节 宝石的其它物理性质 第五节 宝石中的包裹体 第六节 宝石的加工款式
第一节、宝石的结晶学特征
一、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内部结构原子或 离子在三维定向成周 期性重复有序排列的 固体。
非晶体:内部结构中原 子或离子无序排布, 不能自发形成几何多 面体外形。
– 蜡状光泽:由隐晶质块体或微细颗粒表面对光线漫反 射而呈现出蜡状反光现象,较油脂光泽弱。如绿松石、 玉髓等。
– 常见于有裂隙、薄层包裹体或具不同物质薄层 结构的材料。
• 例一:晕彩石英,由于存在充填于裂隙中 的气、液薄膜,呈现虹彩。
• 例二:珍珠,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物质(珍 珠层和有机质层)呈同心层状交替构成, 对光层层反射和折射,相互干涉产生晕彩。
2)衍射作用致色
– 衍射:为光干涉的一种特殊类型。
系统宝石学课程绿松石

第六节绿松石绿松石又叫松石,因其“开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
在国外,绿松石被称为“土耳其玉”。
其实,土耳其这个国家并不出产绿松石。
而是古代波斯出产的绿松石经土耳其输入欧洲,于是人们就习以为常地把绿松石称为“土耳其玉”、在中国清代以前,绿松石被称为“甸子”色泽淡雅、绚丽的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
作为佩戴和使用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人们把绿松石作为镇妖、避邪的圣物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绿松石是十二月的生辰石。
一、绿松石的基本性质(一)矿物组成绿松石(Turquoise)玉主要组成矿物是绿松石,另外绿松石常与埃洛石、高岭石、石英、云母、褐铁矿、磷铝石等共生,高岭石、石英、褐铁矿等加入的比例将直接影响绿松石的品质。
(二)化学组成绿松石为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化学式为CuAl6(PO4)4(OH)8•5H20。
理论成分为P205 34.12%,Al2O3 36.84%,CuO 9.57%,H2O19.47%。
自然界产出的绿松石与理论成分有很大差别。
晶体中PO43+四面体和Al、Fe的八面体配位体通过公用的O—H键相结合,而Cu2+离子则分布于上述混合骨架的空隙中并被4OH-和2H2O所围绕。
绿松石的结构及Cu2+离子决定了它的基本颜色为天蓝色,另含Fe、Zn等杂质元素。
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使绿松石呈现绿色,水的含量也影响着蓝色的色调。
(三)晶系及结晶习性绿松石属三斜晶系,平行双面晶类,偶见有短柱状单晶,晶体极少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通常见到的绿松石多为隐晶质一非晶质集合体。
(四)结构、构造绿松石通常呈致密块状、块状、皮壳状等隐晶质集合体(见图3-2-106)。
断口为贝壳状一粒状(与孔隙度有关)。
绿松石的原石大致可分山结核状、浸染状、细脉状三种。
(五)光学性质1.颜色绿松石具有独特的天蓝色,人们称之为“绿松石色”。
绿松石的常见颜色为浅至中等蓝色、绿蓝色至绿色,常伴有白色细纹、斑点、褐黑色网脉(铁线)或暗色矿物杂质(见图3—2—107、3—2—108)。
宝石学第1章绪论

B 、人造宝石(artificial stones):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无已知对
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如:立方氧化锆(CZ)、钇铝榴石 (YAG)、钆镓榴石(GGG)。
C 、拼合宝石(composite stones):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
(3)宝石的艺术价值
宝石虽然不是人们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 的必需品,但它是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美感)的需求品。
2、影响宝石价值的因素
(1)宝石的品种
天然宝石按“美、久、少”因素可粗略分为三个档次。
高档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变石、猫
眼石、欧泊、翡翠。
中-低档宝石:蓝宝石(绿、黄、紫)、海蓝宝石、绿柱
宝石合成、处理的历史重大事件:
1)1955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C)成功地合成 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钻石。
2)1979年,泰国人掌握了具有商业价值的红、蓝宝 石的热处理技术。
3)1985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又第一次成功地合成 了人造翡翠。
4)80年代初,原苏联研制了立方氧化锆仿造钻石, 俗称“水钻”。
亚洲珠宝学院
• 英文名称asian institute of gemological sciences 简称 aiigs,创建于1978年。校址设在泰国首都曼谷的湄南河 畔。创建人是何荣光先生。何氏家族是东南亚一带宝 石界具有很高声望的华裔宝石世家。该院建校多年来, 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均已取得十分良好的成果。首次在 世界上研究出红、蓝宝石的分级法、分级标准(现已普 遍被欧美等世界各国所采纳)。目前该院还在起草一项 内容广泛的计划,要求以曼谷为基地的宝石贸易商, 在设定公开宝石处理方法的信息的标准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并于1996年5月任命了一个由81名专家组成的咨 询委员会,规定每年聚会四次,研究宝石处理信息公 开的方法。
系统宝石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牛眼状干涉图和螺旋状干涉图形成的原理、现象、对于某一种宝石的特殊意义以及画法牛眼状干涉图原理现象:一轴晶正光性,无对称中心,具有独特的左旋或右旋旋光性,在正交偏光镜下偏振光围绕光轴旋转,形成中空的黑十字牛眼状干涉图。
鉴定意义:只出现在水晶或无色水晶之中。
螺旋桨状干涉图原理现象:紫晶大多数都呈聚片双晶状产出,并且平行于菱面体的晶面,两相邻的双晶一层属于左旋光性,一层属于右旋光性。
全部抵消或部分抵消旋光作用,使紫晶的干涉图呈变形的螺旋桨状的黑十字。
鉴定意义:只出现在天然的紫水晶中。
2、⑴变色效应: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样品呈现明显颜色变化的现象。
如:变石、变色石榴石⑵变彩效应:光从某些特殊的结构反射出时,由于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随观察方向不同而变化的现象。
如:欧泊、拉长石⑶猫眼效应:在平行光的照射下,以弧面形切磨得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的一条明亮光带,随样品随光线的转动而移动的现象,称为猫眼效应。
如:金绿宝石猫眼、玻璃猫眼3、⑴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线偏离法线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继续增大入射角,是折射线沿两介质之间的分界面通过时,即产生一个90°折射角,这时的入射角就叫做临界角。
⑵全反射:所有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的光线,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发生折射,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
4、脆性:宝石在外力打击作用下易破碎的性质。
翠性:指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硬玉(辉石)的两组解理造成的闪闪发光的现象,即‘苍蝇翅膀5 翡翠处理:、(1)漂白处理(漂白充填,漂白侵蜡)(2)染色处理(A加热染色B辐射致色)(3)覆膜处理龟裂纹(酸蚀纹)指经过酸处理过的翡翠在强光源下观察,表面显龟裂纹,结构松散,在裂隙处可见胶的存在,在紫外荧光下可能有白色荧光。
6、(1)、解理:指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呈光滑平面的性质。
(2)、裂理:指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结晶方向(如双晶结合面)产生破裂的性质。
宝石学教程2PPT课件

最新课件
5
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 传说
自古以来,人们对钻石都无比宠爱,甚至崇敬, 说它是“星星的碎片”、“女神的泪滴”…。
最新课件
21
图6 金刚石的晶体形态
最新课件
22
五、金刚石(钻石)的晶体结构、性质及其与宝石 特征的关系
硬度
金刚石的摩氏硬度为10,是最硬的物质。这种10级硬 度计是相对的。实际上它比硬度为9的刚玉的绝对硬度 大100倍,比硬度为7的水晶大1000倍。
金刚石的硬度还有一个特点,即异向性。就是晶体不同 方向硬度有一定差异,(111)>(110) >(100) ……(用立 方模型表示)。这给钻石的加工带来了方便。“煮豆燃 豆萁, ……”(曹植七步诗)。金刚石的高硬度保证了 钻石的耐久,永不磨损。
最新课件
7
图2 库利南I ,II及英王权杖
最新课件
8
二、钻石(金刚石)的历史及传说
第二大钻“阿巴依戴”1680ct,1798年发现于巴西, 为三犯人发现(葡萄牙将犯人流放到殖民地开矿),是在 找金矿时偶尔发现的,鹅蛋大,蓝色。钻石献给葡萄 牙王室,犯人被赦免。
还有个叫“希望之星”的名钻,并不重,44.50ct。传 说就是泰坦尼克号女主人公罗丝的那块。极富传奇色 彩,1642年产自印度。传说它传到谁手中,其主人必 遭厄运。它从印度传到法国富商,后献给法王路易十 四。前者被野狗咬死,后者得了天花死去。又传给路 易十五,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后传给路易十六, 他也被送上断头台。后被盗,在伦敦市场又露面,被 一银行家霍普(Hope)买下,从此该钻定名为“希望之 星”,后来银行家穷困潦倒;以后又传到土耳其商人 手中,该家车祸翻下悬崖;1911年传到美国,现藏于 美国一家博物馆。
宝石学(基础)

宝石学第一章绪论§1 概述一、概论考古发现,人类于文明时期以前就会使用天然矿物作为一种朴素的装饰品,计时、计天或用作护身的佩戴物。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人们已经认识到,天然宝石矿物不仅是制作华丽精美首饰的珍贵佳品,而且很多高、中档宝石如红宝石、电气石和黄玉等,又都是现代尖端工业的特种矿物原料。
特别是近代,一些优质高档宝石生产大幅度下降,造成国际市场宝石价格成倍增涨,尤以高档名贵宝石,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等价值极为昂贵,如一克拉无缺陷祖母绿正常国际市场价格达二千英磅,而稍大的祖母绿每克拉价格则可高达到一万英磅。
因此宝石作为一种硬通货,它比黄金、白银体积小,价格高,便于保存和携带,成为一种特种财产。
同时,一些高档珍贵宝石,如世界名钻往往保存富贵之家手中,因此它也是一种富贵和权势的象征。
二、宝石学的发展史宝石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集地质学(结晶学、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经济、贸易、加工工艺学、首饰设计及制作等学科与一身。
宝石学的发展最初因合成红宝石问世引起商人们的恐慌,英国率先开始研究宝石学教育。
1.英国FGA率先开创宝石学教育合成红宝石1905年问世,1908年英国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1913年在全世界进行宝石学考试,考试通过者发英国宝石协会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FGA),成为英国宝石协会会员。
2.1931年美国GIA开始建立宝石学院在英国FGA的基础上开办的,随着几十年的发展,形成自已的特色,世界上钻石的4C评价是由该院创立的。
GIA的教学主要偏重宝石商贸。
3.1931年德国FGG建立宝石学院德国伊达-奥伯斯坦最初是一个小城市,这里也是一个小的宝石市场。
德国宝石学院就在这个小城市中建立。
发展至今,已成为德国的一个宝石城,创始人也是FGA证书的获得者,发展至今也有自已的特色。
4.中国的宝石学教育我国的宝石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中期,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开始宝石学培训,1992年2月我国的第一所珠宝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宣告成立。
宝石学整理

宝石学整理1、什么是宝石、玉石、宝石学、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宝石的磷光性、荧光性、光泽、透明度?(1)宝石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
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等;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如蛋白石(欧泊)。
(2)宝石学宝石学(GEMOLOGY):研究宝石的科学。
属于矿物学的分支与交叉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非金属矿物。
矿物学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壳物质成分的学科之一。
矿物: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单位,是成分、结构比较均一,具有一定形态、物化性质,并呈各种物态出现的自然物体。
如:金刚石、石英、云母、盐、水和冰等。
(3)玉石玉石:地壳中质地细腻、品性坚韧、光泽油润、颜色美丽的岩石。
单矿物的集合体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
如:翡翠、软玉、青金石、绿松石等。
(4)荧光性荧光性:指宝石暴露在紫外或阴极射线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如:红宝石(Cr)——红色荧光,锆石(U)——黄色荧光(5)磷光性磷光性: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切断外部能量(紫外线)后,宝石继续发光的性质磷灰石——兰色磷光钻石——紫外线下具有荧光性(6)透明度宝石的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宝石透明度级别:根据可见光透射宝石后被宝石吸收与畸变的程度划分透明---光无明显畸变或吸收半透明---有少量畸变或吸收半透彻---有相当微量畸变或吸收次半透彻---只透过少量的光不透明----几乎很少量光透过,例如黑玉髓、天青石(7)光泽宝石光泽:宝石矿物表面的反可见光的能力光泽强弱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吸收大,反射愈大,光泽愈强。
其大小用反射率描述即R=[(N-1)²+K²]/[(N+1)²+K²]N---吸收系数K---折射率K很小时R=(N-1)²/(N+1)² R很小时(8)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指素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像猫眼瞳孔收缩亮带的光学现象。
宝石学基础(光学、物理学性质)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白光中不同波 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如果是对各种波 长的光波普遍而均匀地吸收,则随吸收 程度不同而呈现黑、灰、白等色。如对 各种波长的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则呈 现各种较鲜艳的颜色。
红宝石的红色,是白光(可见光)通 过红宝石时,红宝石将其中的蓝色和绿 色波段吸收后,透射出来的光呈现的红 色。蓝宝石对白光中红色、绿色波段吸 收后,透射出的光呈蓝色。如果宝石对 白光中各波段的光全部吸收,宝石就呈 现黑色,若全部通过,宝石则无色透明。
7 多色性 宝石晶体在透射光条件下,从不同方向观察呈现出不 同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多色性。对于有色宝石来讲, 一轴晶一般呈现二色性,二轴晶呈现三色性。 蓝宝石具二色性:垂直光轴方向呈现蓝色、平行光轴 方向呈现绿色。蓝色黝帘石呈现三色性:蓝色、紫色、 黄绿色。
8 光泽
光泽(luster)是宝玉石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程度, 是由其反射光的强度所决定的,与宝玉石本身的折射率 和吸收系数有关,折射率愈高、吸收系数愈大,则其光 泽愈强。光泽亦是宝玉石的鉴别特征之一。 宝玉石的光泽从总体上讲,可以分成两大类,即金 属光泽(metallic luster)和非金属光泽(nonmetallic luster)。具金属光泽者反射率很大,其表面 的反射能力极强,似一般金属的磨光面,宝玉石中具有 此光泽者不多,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等。具非金属光 泽者其反射能力相对较低,为绝大多数宝玉石所具备, 根据其表现特征,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金刚光泽 ; (2)半金刚光泽 ;(3)玻璃光泽 ;(4)油脂光泽 ;(5)蜡 状光泽; (6)树脂(松脂)光泽 ;(7)丝绢光泽;(8)珍珠 光泽 。
色散度=N430.8µm(蓝光)- N686.7µm(红光) 光的波长愈长,传播速度愈慢,折射率值愈小, 折射角愈大。 色散对宝石来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光学性质,色 散产生的色光,会增加宝石的内在美,尤其是无色 宝石会显得华贵而高雅。钻石所以受人喜爱,除它 耐久、稀少而外,尚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它具有明 显的色散。用肉眼能看到色散的宝石有钻石、锆石、 蓝锥矿、榍石、铁铝榴石、钆嫁榴石、立方氧化锆、 钛酸锶、金红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是指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如水晶、红宝石、祖母绿。
基本性质:1自限性,指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的性质。
2均一性,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因此在同一晶体的不同部分,质点的分布是相同的。
3异向性,在晶体格子构造中,除对称原因外,往往不同方向上质点的排列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会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
如不同方向上硬度和解理的差异等都是晶体异向性的表现。
4对称性,晶体具有格子构造本身就是对称的表现,从外部形态来看,晶体的晶面、晶棱和角顶在晶体的不同方向和部位有规律地重复出观便是晶体对称的直观体观。
5最小内能,指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与同种成分物质的非晶质体、液体、气体相比较,其内能最小。
5稳定性,,晶体具有最小内能,因而结晶状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晶体的稳定性。
6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大部分是单晶体,如钻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紫晶。
部分是多晶体,如玉石是由许多细小同种或不同种晶体构成的集合体。
根据构成集合体矿物颗粒的大小,可将其分为显晶质和隐晶质;隐晶质分为显微显晶质和显微隐晶质。
显晶质,直接用肉眼或10倍放大镜可辨认其中单个矿物晶体颗粒的集合体,如结构比较粗松的翡翠和石英岩等。
隐晶质,用肉眼或10倍放大镜不能观察分辨出单个矿物颗粒的集合体。
如果隐晶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颗粒,可称其为显微显晶质,如部分软玉和结构比较细腻的翡翠如在光学显微镜下也不能观察其颗粒或只有微弱的光性显示,则称其为显微隐晶质,如玉髓和软玉等。
非晶质体
与晶体相反有些物质内部质点不作规则排列不具格子构造,没有规则几何外形。
称非晶质体。
内部结构看,非晶质体中质点分布类似于液体。
这类宝石材料包括火山玻璃、蛋白石和琥珀。
非晶质体不具晶体所具有的自限性各向异性对称性最小内能和稳定性等基本性质。
晶体的对称对称面(P) 对称轴(L) 对称中心(C)
晶体分类根据晶体对称性特点,可把晶体分成七大晶系。
低、中、高级三个晶族。
低级晶族没有高次轴,它包括三斜晶系(无对称轴和对称面)、单斜晶系(二次轴或对称面不多于一个)和斜方晶系(二次轴或对称面多于一个,无高次轴),中级晶族(只有一个高次轴)包括四方晶系(有一个四次轴)、三方晶系(有一个三次轴)和六方晶系(有一个六次轴),高级晶族只有等轴晶系,它有一个以上的高次轴(如都具有四个三次轴)。
等轴晶系有三个等长且相互垂直的结晶轴,即a=b=c,α=β=γ=90。
最高对称型3L44L36L29PC。
常见单形为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和四面体。
等轴晶系有钻石、石榴石、尖晶石、萤石和方钠石等。
四方晶系有三相互重直的结晶轴,两个水平轴(x,r)等长,与纵轴(z)不等长,即a=b±c,α=β=γ=90。
最高对称型L44L25PC。
唯一的一个高次轴四次轴(L4)相当于纵轴(Z轴),另两竹目互重直的二次轴(L2)或对称面的法线(若无L2或P,X、Y轴平行晶棱选取)分别相当于X轴和Y轴。
常见单形为四方柱和四方双锥。
有锆石、金红石、锡石、方柱石和符山石等。
六方晶系有四个结晶轴,纵轴(Z)与其他三个水平轴(X、Y、U)不相等;三个水平轴等长且呈120°交角,a=b±c,α=β=90°,γ=120°。
最高对称型L66L27PC。
唯一一个高次轴六次轴(L6)相当于纵轴(Z),三个彼此相交为120°角L2或P的法线相当于三个水平轴。
若无L2,P,则三个水平轴平行晶棱选取。
常见单形为六方柱和六方双锥。
有磷灰石、绿柱石,蓝锥矿。
三方晶系有四个结晶轴,纵轴(Z)与其他三个水平轴(X、Y、U)不相等;三个水平轴等长呈120交角,a=b±c,α=β=90,γ=120。
高对称型L33L23PC。
高次轴,三次轴(L3)相当于纵轴(Z),三个相交成120角的二次轴(L3)或P的
法线相当于三个水平轴(X、Y、U),若无L2和P,则三个横轴平行晶棱选取。
常见单形为三方柱、三方双锥、菱面体和六方柱。
有蓝宝石、红宝石、电气石、石英(水晶、紫晶、黄晶、烟晶、芙蓉石)和菱锰矿。
斜方晶系具三个相互垂直但互不相等的结晶轴,即a±b±c,α=β=γ=90纵轴(Z)处于直立状态,水平轴(X、Y)穿过晶体侧面。
最高对称型3L23PC。
三个结晶轴分别相当于三个互相垂直的二次轴(在L22P对称型中以L2为Z轴,以两个P的法线为X、Y轴)。
常见单形为斜方柱和斜方双锥。
有橄榄石、黄玉、黝帘石、堇青石、金绿宝石、红柱石、柱晶石、赛黄晶和顽火辉石。
单斜晶系具三个互不相等结晶轴,Y轴垂直于X轴和Z轴,X轴斜交于包含Z轴和Y轴平面,a±b±c,α=γ=90,β>90。
常见单形斜方柱和平行双面。
有翡翠(硬玉)、透辉石、软玉(透闪石)、孔雀石、正长石及锂辉石,其中翡翠、软玉、孔雀石呈多晶集合体形式产出。
三斜晶系具三个互不相等且互相斜交的结晶轴,a ±b±c,α±β±γ±90。
单形只有平行双面一个完整的晶体至少由3组平行双面组成。
有
斜长石、绿松石(常以多晶集合体形式产出)、蔷薇辉石和斧石。
1单形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和。
分开形和闭形。
闭形指晶面可包围成一个封闭空间的单形,如立方体和八面体单形。
开形指晶面不能包围成一个封闭空间单形,如柱类、单锥类单形和平行双面。
2聚形单形聚合称为聚形。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形组成。
单形聚合不是任意的,必须属于同一对称型单形才能相聚。
平行连生指同种晶体个体彼此平行连生在一起,连生的两个晶体相对应的晶面和晶棱相
互平行。
从外形来看是多晶体连生,但它们内部格子构造都是平行而连续的,它与单晶没什么差异。
双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相邻两个个体相应
的面、棱并非平行,但可借助对称操作——反映、旋转或反伸使两个个体彼此重合或平行。
对称操作辅助几何要素称为双晶要素包括双晶面、双晶轴和双晶中心。
接触双晶由两个个体组成,以简单的平面相接触,如尖晶石双晶、水晶膝状双晶。
聚片双晶即一系列接触双晶,由多个个体以同一双晶律连生,接合面相互平行,以薄板状产出,薄板与其直接相邻的薄板呈相反方向排列,相间薄板则有相同结构取向,如钠长石的聚片双晶。
穿插双晶(贯穿双晶)两个个体相互穿插而形成,如萤石的立方体穿插双晶和长石卡
氏双晶,穿插双晶的接合面往往不是一个连续的平面。
轮式双晶两个以上单体,按同一种双晶律组成,表现为若干组接触双晶或贯穿双晶组合,各接合面互不平行而依次呈等角度相交,双晶总体呈环状或辐射状,按单体个数可分别称为三连晶、四连晶等。
如金绿宝石的三连晶。
双晶的形成方式:①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形成,它可以由双晶晶芽发育而成,也可以由小晶体按双晶的位置相互接触连生而成②在同质多象转变过程中形成,例如化学成分同为SiO2的高温变体β石英(六方晶系)单晶转变成低温变体α石英(三方晶系)时,经常可以形成双晶③机械作用形成,在机械作用的影响下,晶体一部分沿着一定方向面网滑动可以形成“机械双晶”。
形成条件很复杂,晶体内部结构是形成双晶的内因,但不是每一种矿物晶体都可呈双晶出现,双晶可能会是宝石矿物的一个鉴别标志。
如钾长石的卡氏双晶、钠长石的聚片双晶、金绿宝石的三连晶、尖晶石的接触双晶等。
晶体生长时外界条件对双晶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理想生长条件是不利于双晶形成的。
人工宝石的双晶比天然宝石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