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加减乘除的例子

生活中加减乘除的例子
加法:
1. 将一杯水和一杯果汁倒在一起,得到两杯混合饮料。
2. 今天的温度是20摄氏度,明天将上升5摄氏度,那么明天的预计温度将是25摄氏度。
减法:
1. 一共有10个苹果,我吃掉了3个,还剩下7个苹果。
2. 今天下午4点开始下雨,持续2个小时,雨停后是下午6点钟。
乘法:
1. 一箱葡萄有10串,每串有20颗葡萄,所以一箱共有200颗葡萄。
2. 我有3本漫画书,每本书有100页,所以我总共有300页漫画书。
除法:
1. 张三要把12个橙子平均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人可以得到2个橙子。
2. 餐厅总共做了100个蛋糕,需要分给10个桌子,每个桌子平均分到10个蛋糕。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通用1)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通用1)1. 分糖果小明和小红拿到了10个糖果,他们想公平地分配糖果。
小明提议自己拿6个,留下4个给小红。
小红不同意,坚持要平均分配。
最后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糖果拿出来一个一个数,小明和小红轮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直到把糖果分配完毕。
这样,每次选择的人都会考虑到对方是否能分到公平的数量,最终分配结果也能保证公平。
2. 排队买票小张想去看电影,但是电影票比较紧张,必须排队买票。
他来到了售票处,看到前面已经排了15个人,他想知道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买到票。
他观察了一下,发现每个人需要购买票的时间大约为2分钟。
于是他用头脑算术计算了一下,发现自己要等待30分钟才能轮到自己。
于是他决定去逛一逛周围的商店,等待时间过去再来排队。
3. 统计人口小明的爸爸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他的工作是统计全市的人口。
小明问他为什么要统计人口,他的爸爸解释说:了解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城市的人口状况,制定更好的政策和规划城市建设。
小明很感兴趣,就问他如何统计人口。
他的爸爸告诉他,现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是人口普查,也就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全市的居民进行登记和统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城市居民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教育程度等信息。
4. 练习口算小红是一名小学生,她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给她出一些口算练习题,帮助她提高计算能力。
她的爸爸妈妈说,通过练习口算,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小红也很喜欢练习口算,她觉得这种活动很有趣,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
5. 购物计算小李去超市购物,他准备买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
他带了500元买单,但是他不知道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
他开始拿起每件物品看价格,然后把价格加起来,但是他总是算错,所以他决定采用更科学的方法。
他先把购买清单列出来,写下每件物品的价格,然后把这些价格加起来,得到总价。
这样他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购物金额是否超出了预算。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5篇)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5篇)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今日早上,妈妈说:“今日休息,我们来包饺子吃吧!”我兴奋的说:“好啊,我最喜爱吃饺子了!”妈妈去菜场买来了香菇、笋、葱、肉和饺子皮,回家洗洁净切成碎末,把料理拌好就开头包饺子了。
我先拿起一片饺子皮,用筷子把馅放在中间,然后在饺子皮的四周抹上一些水,最终把饺子皮粘起来,打几个美丽的折就大功告成了。
过了一会儿,我和妈妈把饺子做完了。
妈妈拿出5个饺子盒说:“你能快速地算出来这里有多少个饺子吗?”我看了一下饺子盒横着数有6格,竖着数有3格,那就是6×3=18个,一个盒子能装18个饺子。
那么5个饺子盒就是18×5=90个,一共能装90个饺子。
我把全部的饺子全部放进盒子里还多出了10个,我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90+10=100,我们一共做了100个饺子。
”妈妈说:“你真棒!”妈妈说:“中午我们就来吃饺子吧!”妈妈拿出40个饺子,我们家有5个人平均每人吃几个呢?我想了一下40除以5等于8,就是把4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8个。
我们就每人能吃8个饺子。
妈妈又说:“你算得特别正确。
”我听了很快乐!我觉得这次包饺子特别好玩,一边包饺子一边动脑筋还能吃到好吃的饺子。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2今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为什么呢?由于有四个客人要来我们家坐客!我的爸爸妈妈预备好了400元钱去买吃的东西。
妈妈给了我一份购物单,很明显,我又要去跟着爸爸妈妈去买东西了。
我看了看购物单,上面写着:鱼、虾、贝类、排骨、肉、番茄、辣椒、水果。
接着,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购物超市。
一进门,爸爸妈妈就开头了选择,我们边买边在购物单上记价钱。
不一会儿,咱们的购物车就装得满满的。
正预备结账时,妈妈突然想起了什么,立刻对我说:“糟了,我和你爸爸根本没算一共要多少钱,如今珍宝你帮我算一算一共多少钱,好么?”我原来很不情愿,不过看在如今是结账的紧急关头的份上,我还是确定算一下吧。
我说了一声:“没问题。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数的概念数是人们用来计量和描述事物的概念,是数量的抽象表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数来衡量和描述事物的大小、数量、时间等,数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数可以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三类。
整数整数是不带小数部分的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比如:1、-2、0都属于整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整数用来表示人的年龄、班级的人数、温度等。
例如,班级里有30个学生,这里的30就是一个整数。
小数小数是有小数点的数,也是有理数。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有限小数可以通过有限位数的小数来表示,而无限小数则不能通过有限位数的小数来精确表示。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例如我们用小数表示时间,比如下午2点30分可以表示为2.5小时。
分数分数由一个整数的分子和一个非零整数的分母组成。
分数在数学中是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很多事物,比如食谱中的配料比例、长跑比赛中的成绩等。
生活中的数应用举例购物计算我们在购物时,经常需要计算价格、找零等操作。
这时,我们需要使用数的知识来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某物品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应该是多少?我们可以使用数学中的百分比来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原价为x元,打折后的价格为x * 0.8元。
如果x为100元,那么打折后的价格为100 * 0.8 = 80元。
通过数学运算,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正确的价格。
日历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日期。
例如,如果今天是1月1日,那么20天后是几月几日呢?我们可以使用数学中的加法来进行计算。
假设今天是1月1日,20天后,我们只需要将1月1日加上20天,就能得到答案。
假设今年是非闰年(365天),那么答案是1月21日。
定量描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某些事物进行定量的描述。
例如,我们常常用数来描述温度、身高、体重等。
对于温度来说,我们使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进行描述,例如30摄氏度。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播放一场蓝球比赛。
红蓝双方正在做投篮练习。
看了一会儿,爸爸突然对我说:“圆圆,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
”爸爸想了一下,说到:“假设红队一分钟投进8个球,蓝队一分钟投进6个球,他们一起投了8分钟之后,蓝队提高命中率一分钟投进10个球,红队由于体力不支,减少投球个数,一分钟只投进6个球,问多少分钟后红队和蓝队投进的个数相同?”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过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想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没了草稿本,我做不出来。
”我知道,就算我有草稿本也未必做得出来。
这个时候,妈妈对我说:“原来红队一分钟比蓝队多投进2个,一共投了8分钟,也就是8×2=16(个);后来蓝队反超每分钟比红队多投4个,那么16个球要投几分钟呢?16÷4=4(分钟),要4分钟才能追上。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2)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3)(各打一初中数学名词)1.群策群力2.裁判职责3.批准法规4.弹簧弹性5.人人富裕6.啦叭套子7.主动争取8.听候下令9.财政赤字 10.伪造账目 11.追问到底 12.准备参赛13.交换赛场 14.热身赛 15.团体赛 16.互相呼喊17.中秋明月 18.平原铁道 19.货真价实 20.提弦调音谜底:1.公理2.定理3.定律4.有限5.无穷6.大于号7.不等号8.等号9.负数 10.无理数 11.求根 12.等比13.更比 14.相似 15.合比 16.对称17.圆 18.直径 19.绝对值 20.正弦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4)楠楠的妈妈下岗后,在市场卖茶叶蛋,生意还不错。
一年级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2、王老师带12位小朋友去看电影,每人要买一张票,一
共要买几张票
12+1=13张
3、有10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 人,还要捉几人
10-7-1=2人
1、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2、小红过生日,请了8个小朋友去她家,那么现在她 家有几个小朋友
8+1=9个
3、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去游泳,从前面数它排第9,从后 面数它排第6,一共有几只鸭子
生活中的
趣味数学
1、弟弟今年6岁,哥哥今年10岁,10年后,哥哥比弟弟
大几岁
10-6=4岁
2、张老师走进教室时,只有10位学生,那么现在教室 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10+1=11个
3、小明家住在9楼,那么他回家从1楼走到家,要走几 楼
9-1=8楼
1、教室里的10盏灯都亮着,如果关掉2盏灯,教室里还
剩多少盏灯 10盏
9+6-1=14只
1、10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 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10-8=2只
2、10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个大公鸡,它的前面有8 只鸡,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10-8-1=1只
看清楚两道题哪点 不一样
三年级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编写5道应

三年级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场
景编写5道应
题目:
1、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2、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000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千克?
3、商店卖出面粉200千克,卖出去的大米比面粉多400千克,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4、一袋草莓牛奶重500克,一袋菠萝牛奶重400克,一袋酸奶重600克。
(1)一袋草莓牛奶比一代菠萝牛奶重多少克?
(2)一代菠萝牛奶比一袋酸奶轻多少克?
5、一个文具盒中有3支铅笔,5个文具盒内有几支铅笔呢?
答案:
1、3000-1000+2000=4000克=4千克
答:还有4千克
2、1300-300=1000克=1千克
1000000+1000=100100克=101千克
答:还剩1千克,现在有101千克
3、200+400=600千克
答:卖出大米600千克4、500-400=100克答:重100克
600-400=200克
答:轻200克
5、3×5=15(支)答:共有15支铅笔。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作文400字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作文400字示例文章篇一:《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嘿,你们知道吗?数学这东西呀,可不像课本上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它在我们的生活里,那可是无处不在的哟!就说去超市买东西吧。
我和妈妈去买零食,我看上了一包薯片5 块钱,一瓶饮料3 块钱。
妈妈说:“那你算算,两样东西加起来一共多少钱呀?”这可难不倒我,5 加3 等于8 块呗!这不就是数学嘛。
还有出去玩的时候。
我们一家人去公园,门票大人10 块,小孩5 块。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那得花多少钱?10 乘以2 加上5,一共25 块。
这算起来多简单,数学可真有用!再比如分蛋糕。
过生日的时候,大大的蛋糕摆在面前,要分给8 个小朋友,那怎么平均分才公平呢?这就得用数学来解决啦。
想想看,数学不就像个神奇的魔法棒嘛,能帮我们解决好多好多生活中的问题。
如果没有数学,买东西不知道该给多少钱,出去玩不知道门票要花多少,分东西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公平。
那得多糟糕呀!所以说,生活中的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帮助我们把生活变得更加有条理,更加有趣!你们说是不是呀?示例文章篇二:《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嘿,你知道吗?数学这东西,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总是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乱窜!就说去超市买东西吧。
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着那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这可不就是数学嘛!比如,一包薯片5 块钱,一瓶饮料3 块钱,那要是我都想买,一共得花多少钱?这不就得算一算嘛!还有坐公交车,每次投币2 块钱,如果我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出门,那车费就得6 块钱。
这难道不是数学在发挥作用?再想想看,我搭积木的时候,想要搭出一个漂亮的城堡,那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积木要怎么组合,这里面也有数学知识呀!就像我们的生活是一块大拼图,而数学就是那些小小的拼图块,缺了它可就不完整啦!还有啊,过生日分蛋糕。
要是把一个大蛋糕平均分给8 个小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多少?这也得用数学来解决。
我有时候就想,数学是不是就像个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一挥,就能帮我们解决好多好多生活中的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牢记一条纪律:决不能不懂装懂。
关起自己,静心专心,有疑 必问,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今日之所学即为明日之基础。
(七)掌握一个诀窍:针对薄弱环节狠
做题。 数学不是听会的,数学不是看会
的,数学是做会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不怕苦,苦不怕,怕不苦。
缪勒--莱耶错觉
看看上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 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填充错觉
看看这幅图,中间有一个黑点,周围是一团灰 雾。 盯着黑点目光不要移动,你觉得灰雾消失 了!
同样的你试试下边的那幅,这次灰雾不会消失 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灰雾有时消失有时又 不消失?
大 小 恒 常 性 错 觉
(二) 建立一个概念:自主学习是
学好职中数学的关键!
(1)老师是根拐杖
(2)课前作聪明人:动手、动脑
(3)课堂作勤快人:该出手就出 手
(4)课后作明白人:知道自己不 知道,知道自己知道
(三)知道一个规律:学习数学要多想。
想才能相互联系,联系才能找出规律;
变才能融会贯通,贯通才能灵活应用。 “流言止于智者”,凡事都应有自己 的思想与主张,不可盲从,不要人云 亦云,不能随波助澜,而这主张从哪 里来呢?从独立思考中产生。
数学笑话
❖ 4、作文成绩 ❖ 语文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500字的作文
。 ❖ 下课铃响了,一学生发现自己只写了250字,
灵机一动,在文章最后一行写了“上述内容 ×2”。 ❖ 几天后,作文本发下来了,在成绩的位置上 赫然出现“80÷2”。
(一) 树立一个信心:我能学好数学,
我能考好数学。
(1)谁也不承认自己是一个笨蛋! (2)我只要把60%的基础弄懂!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狠心难成功!
要知:流水无返期,
劝君:莫失少年时!
试问:少年能几时? 望君:慎思,慎思,
再慎思!
快做决定吧!
5根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 的确数学理论性很强需要很多抽象思考, 但
是在数学发展的中也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 情,它可以让你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并 在其中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谜语
一、猜一数学名词:
1、 考试不作弊
(真分数)
2、风筝跑了
(线段)
3、人民的力量
(无限)
4、彼此盘问
(互质)
消失的柱子
“一笔画”的规律
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下面的每个图形吗? 试试看。(不走重复线路)
图1
图2
分数的妙用
有一位阿拉伯老人,生前养有11匹马,他去世前立 下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继承遗产 的1/2,1/4,1/6。儿子们想来想去没法分:他们所 得到的都不是整数,即分别为11/2,11/4,11/6。
5、道路没弯儿
(直径)
6、七天七夜
(周长)
7、最高峰
(顶点)
数学谜语
一、猜一数学名词:
1、 五四三二一 倒数
2、 每份一样多
(平均数)
3、不用再说
(已知)
4、招收演员
(补角)
5、再见吧!妈妈!
(分母)
6、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钱两趟
(两元一次)
7、全部歼灭
(整除)
8、医生提起笔
(开方)
9、两只羚羊打架
(对顶角)
10、成绩是多少
(分数、几何)
数学谜语
二、打一成语:
1、3/4的倒数 (颠三倒四) 2、1的任意次方 (始终如一) 3、103与1002 (千变万化) 4、10002=100×100×100 (千方百计)
5、2,4,6,8,10
(无独有偶)
数学笑话
1、左右分开 老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 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师说:"怎么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 老师:"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总不能把一匹马割成几块来分吧?
聪明的邻居牵来了自己的1匹马,对他们说: “你们看,现在有12匹马了,老大得12匹的1/2, 就是6匹中,老二得12匹的1/4就是3匹,老三得 12匹的1/6就是2匹,还剩下一匹我照样牵回家
去。”
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
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 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 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 烛呢?
思考者是美丽的,思考者是快乐的。
(数感、乘法公式、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等)
(四)懂得一个哲理:不学不知,不练
不熟。 (1)幸福不是毛毛雨,它不会从天上
掉下来! (2)不经劳动得到的果子不甜。 (3)独立做题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有针对性地读书,有针对性地做题
(五)抓住一个关键:40分钟是主旋律。
我们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 堂上渡过的,如果课堂效率不高,那 么你一定是丢了“西瓜”,至于“芝 麻”是否拾到了一颗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