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应急预案
给排水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依据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造成的排水防涝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因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造成的排水防涝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排水防涝应急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3. 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部,负责具体事件的现场指挥和应急处置。
四、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大暴雨等预警信息时,各级应急指挥部进入预警响应状态。
(2)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人员准备。
2. 应急响应(1)当发生排水防涝事件时,现场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1)组织力量进行排水防涝,包括泵站运行、排水管道疏通、积水区域抽排等。
(2)对受影响区域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交通安全。
(3)转移受威胁的群众,保障人员安全。
(4)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五、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排水设备、抽水泵、沙袋、防汛物资等。
(2)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2. 人员保障(1)组建排水防涝专业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加强应急队伍的值班备勤,确保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3. 信息保障(1)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应急处置信息等。
六、应急终止1. 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排水防涝工作基本完成,经应急指挥部批准,终止应急响应。
2. 终止应急响应后,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为准。
排水事件突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应对城市排水系统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抗灾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排水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4.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编制规范》5. 《城市排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南》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城市排水系统因自然灾害、事故、人为破坏等原因引起的突发排水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政府相关部门、排水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组成,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建立应急工作组应急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组、技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信息报送组、宣传教育组等,分别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五、应急响应1. 预警(1)根据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信息,对可能引发排水事件的隐患进行预警。
(2)预警信息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
2. 信息报告(1)发现排水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力量进行处置。
3. 应急处置(1)采取紧急措施,尽快排除排水障碍,恢复正常排水。
(2)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人员和车辆安全。
(3)对受影响的企业和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4. 后期处置(1)对排水事件进行评估,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3)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救助。
六、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应急物资和防护用品。
(2)建立物资调拨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位。
2.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
3. 技术保障(1)加强排水设施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2)提高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增强排水系统的抗灾能力。
七、宣传教育1. 加强排水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排水安全意识。
排水事件应急预案

排水事件应急预案一、引言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暴雨、管道老化、施工破坏等,排水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应对排水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因暴雨、洪水、管道堵塞、破裂、泵站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排水事件。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排水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排水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职责:1、制定和修订排水事件应急预案。
2、指挥和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根据上级指示进行工作。
(二)抢险救援组由排水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市政工程部门等组成。
职责:1、负责对排水管道、泵站等设施进行紧急抢修和维护。
2、对积水区域进行排水作业,尽快恢复正常排水。
(三)交通疏导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组成。
职责:1、负责对积水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和疏导,保障交通畅通。
2、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四)医疗救护组由医疗卫生部门组成。
职责:1、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和救治。
2、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五)后勤保障组由财政部门、物资供应部门等组成。
职责:1、负责筹集和调配应急处置所需的资金和物资。
2、保障应急处置人员的生活物资供应。
四、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1、加强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完善排水系统规划,提高排水能力。
3、加强对气象、水文等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雨情、水情。
(二)预警机制1、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建立排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排水情况,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
五、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根据排水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
1、Ⅰ级响应当出现特别重大排水事件,如城市大面积积水,交通瘫痪,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时,启动Ⅰ级响应。
排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排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和完善排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排水系统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消除安全隐患,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2)建立健全排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因排水设施不足导致的突发事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排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2)成立排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3)明确各级职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优化应急资源调配,确保应急物资、设备、人员及时到位。
(3)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组织管理1、成立排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排水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2、设立排水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3、成立排水突发事件应急专业队伍,包括排水设施抢修、现场救援、卫生防疫、信息与舆情应对等小组。
4、明确各级排水管理部门、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5、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排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对排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清洗和消毒,确保排水设施卫生状况良好。
(2)加强对排水设施周边环境的整治,定期清理垃圾、淤泥等杂物,防止蚊虫、细菌等病原体滋生。
(3)加强对排水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2、改善卫生条件(1)加大排水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质量,确保排水设施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
排水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城市排水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正常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排水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排水管道堵塞、排水设施损坏、强降雨等引起的排水异常情况。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响应,高效处置;3. 安全第一,确保人员安全;4. 齐抓共管,协同作战。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排水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应急指挥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应急处置、排水设施修复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人员调配、车辆调度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五、应急处置程序1. 接到排水系统异常报告后,应急指挥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处置组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勘查,了解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3. 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包括人员疏散、排水设施修复、排水管道疏通等。
4. 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方案,确保人员安全、设施完好、排水畅通。
5. 处置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处置措施1. 排水管道堵塞:(1)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清理堵塞物,恢复排水畅通;(2)对堵塞严重的管道,进行临时封堵,确保周边区域排水安全;(3)对损坏的排水设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2. 排水设施损坏:(1)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排水设施;(2)对损坏区域进行临时封堵,防止事故扩大;(3)对周边区域进行排水引导,确保排水畅通。
3. 强降雨:(1)加强排水设施巡查,及时清理雨水口、沟渠等;(2)对易积水区域进行排水引导,降低积水风险;(3)对低洼区域进行临时封堵,防止雨水倒灌。
排水抢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城市内涝、洪涝等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抢险工作,包括城市内涝、洪涝等突发事件。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1. 成立排水抢险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抢险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3.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1)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洪水等预警信息时,启动本预案。
(2)根据预警信息,各级应急指挥部及相关部门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 响应(1)各级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力量,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工作。
(2)加强排水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3)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抢险措施1. 排水设施抢修(1)对排水设施进行巡查,发现堵塞、损坏等情况,立即进行抢修。
(2)对严重堵塞的排水设施,采取临时疏浚措施,确保排水畅通。
2. 水位控制(1)加强水位监测,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排水措施。
(2)必要时,启动应急泵站,提高排水能力。
3. 疏导转移(1)对低洼地区、危房等区域,及时疏散转移群众。
(2)确保疏散转移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 道路抢修(1)对积水严重的道路,及时进行抢修,确保交通畅通。
(2)对无法立即抢修的道路,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绕行。
5. 应急物资保障(1)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充足,及时调拨到位。
(2)加强应急物资管理,确保物资安全。
六、应急恢复与总结1. 应急恢复(1)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各级应急指挥部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应急恢复工作。
(2)对受灾地区进行评估,及时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 总结(1)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各级应急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总结。
(2)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抢险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排水抢修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城市排水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因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城市排水设施损坏、堵塞等情况的抢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排水抢修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排水抢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设备调度、物资保障。
(3)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人员疏散。
(4)信息报送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相关信息。
四、应急响应1. 级别划分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将排水抢修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一级响应:全市范围内发生重大排水设施损坏、堵塞事件。
(2)二级响应:全市范围内发生较大排水设施损坏、堵塞事件。
(3)三级响应:全市范围内发生一般排水设施损坏、堵塞事件。
(4)四级响应:全市范围内发生较小排水设施损坏、堵塞事件。
2. 响应程序(1)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2)现场指挥组迅速组织抢险救援组、交通管制组、信息报送组开展工作。
(3)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修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4)交通管制组对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抢修工作顺利进行。
(5)信息报送组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相关信息。
五、抢修措施1. 抢险救援组应迅速到达现场,对损坏、堵塞的排水设施进行排查。
2.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周边区域排水畅通。
(2)对损坏的排水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排水功能。
(3)对堵塞的排水设施进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
(4)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巡查,确保安全。
六、后期处置1. 抢修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抢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对损坏、堵塞的排水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排水功能。
3. 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巡查,确保安全。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排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排水系统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排水突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排水系统发生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事故分类1. 排水设施损坏事故:排水管道破裂、检查井坍塌、排水泵房设备故障等。
2. 水位异常事故:排水系统溢流、倒灌、水患等。
3. 污染事故:污水泄漏、溢流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排水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排水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排水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由排水管理部门、公安、消防、卫生、环保等部门组成,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4. 技术支持小组由排水设施维护、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技术支持、排水设施修复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发现排水突发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3. 事故现场处置(1)疏散人员:立即组织疏散事故现场周边居民,确保人员安全。
(2)隔离事故区域: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应急抢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事故现场抢修,尽快恢复正常排水。
(4)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5)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防止污染扩散。
4.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赔偿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3)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资金,用于事故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应急预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曙光煤业主水仓排水
应急方案
为预防和减少因煤矿井下透水、井下异常涌水引起的重大事故,提高对煤矿水灾事故的快速抢险反应能力,尽可能控制或降低水灾造成各类损失,特制定此排水应急预案。
一、成立应急预案领导组
组长:机电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成员:机电、调度、安全、通风、生产、其它各掘、机运队队长
二、领导组职责
1、组长是整个排水应急预案的全权指挥者,全面领导指挥排水工作,制定抢险方案,下达各种命令。
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和总工程师是处理矿井排水和抢险方案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同时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对事故处理方案负责,安全矿长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监督,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2、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和上级部门。
3、机电科负责井下突水区域各工作面、泵房的停送电指挥;负责落实井下水泵、开关、水管等材料设备的数量、种类、型号;负责联系相邻单位设备状况,根据命令随时借用。
4、调度室负责在领导组直接领导下,组织指挥排水抢险撤人。
负责收集所有相关资料信息并向领导组汇报,传达指挥命令,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5、库房负责水泵维护保养所需的备品配件的储备和管理,包括阀门、逆止阀、弯头等材料设备,种类、型号、数量清楚。
6、地测科负责提供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及采掘工程平面图等有关资料图纸,监测水情水量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分析突水水源、突水特性等。
7、生计科负责提供水害威胁区域各生产队组摆布情况、各采掘工作面基本情况。
8、通风科负责对水害威胁区域进行有效监控,执行有关通风措施,防止通风系统紊乱,有害气体积聚。
9、安全科负责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准确掌握和提供井下各队组下井和出井人数及被困人数。
8、机运队负责提供井下非常仓库防突水应急救援设备和材料的储备情况,根据命令随时调用;负责井下各水仓泵房的排水及停送电;负责对每班水泵的巡回检查、维修检修等工作及相关记录本的填写。
9、井下各队组每班要认真检查各自工作面排水系统设施设备,保证所有排水设施完好正常运行;负责监测本工作面水情
水害,当工作面发生突水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负责组织展开工作面排水自救工作、负责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
10、抢险队由通风队负责组织成立抢险队伍,在接到抢险命令后,要立即到调度室集合待命,做好一切抢险准备。
当发生突水事故,而抢险队成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集合地点时,由矿调度室立即召集各相关科室及队组在矿人员组建临时抢险队到调度室待命,抢险队根据领导组指令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11、矿兼职救护队所有人员在接到命令后,要在15分钟内到调度室集合,要求所有救护队人员必须佩带好全套救护设备,主要负责应急救援工作,营救事故遇险人员,参与研究、制定并组织或协助实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具体措施。
12、矿医务室负责组织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和转移治疗工作。
13、井下发生突水时,领导组所有成员必须10分钟内到达调度室协调指挥,对出现的突发事故迅速采取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14、所有领导组成员及员工都应了解预案、熟悉预案、执行预案。
15、发生突水时,必须按以下程序汇报和通知相关人员:井下发生突水工作面→调度室调度员→值班领导、调度主任、机电科长、通风科长、安全科长、生产科长、机电矿长、总
工、生产矿长、通风副总、机电队长、各开掘队长、公司调度。
三、矿井排水系统现状
井底主水仓有MD155-30×7型水泵(扬程:210m,流量:155m³/h,电机功率:160KW)三台,通过Φ108mm管路将水直接排出井外;D85-45×3型水泵(扬程:135m,流量:85m³/h,电机功率:55KW)两台,通过Φ76mm管路将水排至回风斜井井底水泵房。
四、排水应急预案
㈠、一级排水预案
汛前或汛期,当气象部门预报有强暴风雨或强降水天气现象出现时,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降水量和矿井历年资料记录预测,矿井可能出现的最大涌水量接近排水系统的最大临界排水能力时,应进入一级水灾危机预警状态。
这时,应汇报领导组,应严格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增派值班人员,时刻确保排水设备和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㈡、二级排水预案
当井下某工作面发生严重突水事故后,要遵循以下程序:
1、工作面当班负责人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当前涌水情况。
2、矿调度室接到突水险情汇报后,调度室应命令工作面开启所有水泵进行排水,除排水点留人(专职水泵司机、维修
工)排水继续观察水情外其余人员全部撤到地面,如有险情水泵司机要立即汇报调度室。
3、当工作面水泵的排水能力小于工作面的涌水量,工作面水泵淹没前,工作面水泵司机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停止排水,并关闭电源,沿救灾路线撤到地面。
五、灾情排除后,应急预案领导组要及时对本次预案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步防范措施及对不能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的责任人进行追究。
六、避灾路线
1、:90105综采工作面——东皮带巷——集中胶带巷——地面
2、:90105综采工作面——回风联巷——集中胶带巷——主斜井——地面
3、:90105综采工作面——回风联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4、井底水泵房——回风斜井——地面
5、井底水泵房——副斜井——地面
附:领导组成员及其联系方式
领导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