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方案4.1
《4.1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能够独立进行数据采集,为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采集任务:收集校园内一周内各个时间段内的气温数据,并记录下来。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并将数据表格上传至班级群文件。
2. 操作步骤:a. 打开天气预报应用,获取一周内校园内各个时间段的气温数据;b. 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日期、时间、气温等信息;c. 将表格上传至班级群文件,并注明采集时间、数据来源等信息。
3. 注意事项:a. 确保数据来源可靠,避免虚假数据;b. 确保数据采集过程安全,避免意外伤害;c. 确保数据表格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按照要求提交数据表格,确保上传文件的规范性;3. 按时完成作业,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记录;4. 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工具,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a.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b. 作业提交的及时性和规范性;c.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以激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2. 教师将对作业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针对普遍问题和困难进行集中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和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为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独立完成作业和评价反思,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数据采集概念的理解;2. 提高学生利用相关工具和方法采集数据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其数据素养。
《4.1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21基础模块下册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采集数据的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能够:1. 理解数据采集的含义和过程;2. 掌握数据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3. 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采集数据。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数据采集实验实验内容:在校园内随机选取10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信息的采集,并记录在Excel表格中。
实验要求:(1)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实验;(2)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3)实验完成后,将表格提交给教师。
2. 任务二:数据采集实践实践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同学们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感受,包括课程难度、教师授课方式、课程内容等。
实践要求:(1)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每组至少5人;(2)设计问卷并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3)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并提交给教师。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2. 实验完成后,需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3. 实践任务需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数据分析和报告的电子版文档。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表格、问卷调查报告及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给出成绩和反馈意见;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2. 学生可根据教师反馈和指导,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作业,提高数据采集的能力;3. 通过反馈和指导,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采集处理项目技术方案

数据采集处理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数据采集处理项目1.项目背景数据采集和处理是企业决策和业务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采集处理项目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准确、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帮助企业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处理效率,从而支持企业的决策制定和业务优化。
2.项目目标2.1.建立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设计和实施一个全面的数据采集系统,从各种数据源中收集数据,并将其存储到适当的数据仓库中。
2.2.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有价值的见解和决策支持。
2.3.提供数据可视化和报告功能:通过可视化和报告工具,呈现数据分析结果,以便用户能够直观地理解数据和发现问题。
3.技术方案3.1.数据采集3.1.1. 数据源识别和连接:识别和连接不同的数据源,如数据库、文件系统、Web服务等,以便从中获取数据。
3.1.2.数据抽取和转换:设计和实施数据抽取和转换逻辑,将源数据转化为目标数据,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3.1.3.数据加载和存储:将转换后的数据加载到适当的数据仓库中,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数据处理3.2.1.实时数据处理:设计和实施实时数据处理模块,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满足用户的实时决策需求。
3.2.2.批处理数据处理:设计和实施批处理数据处理模块,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全面和深入的数据见解。
3.2.3.数据质量和清洗:设计和实施数据质量和清洗规则,检测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4.数据集成和整合:整合和联结不同数据源的数据,以获得全局视角和综合分析。
3.3.数据可视化和报告3.3.1.可视化工具选择:选择和实施适当的可视化工具,如数据仪表盘、图表和地图等,以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3.3.2. 报告生成和分发:设计和实施报告生成和分发功能,将数据分析结果生成为报告,并通过电子邮件、Web页面等方式分发给相关用户。
4.项目实施计划4.1.需求分析:与业务用户和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和收集数据采集和处理需求。
《4.1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数据采集基础知识学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任务二:实践操作数据采集学生需要使用指定的数据采集设备,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采集一组模拟数据。
要求记录下整个数据采集过程,并分析数据的有效性。
3. 任务三:数据整理与分析学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数据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份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方法、数据分析结果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各项任务,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
2. 操作规范: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提交作业: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所有作业,包括教学视频、教材阅读笔记、实践操作记录、数据分析报告等。
4. 报告质量:数据分析报告应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语言通顺,符合学术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结合教师评语和反馈意见,给出相应的成绩。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与教师互动,及时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教师的帮助和支持。
2. 教师反馈:教师将在批改学生作业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案和作业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3. 班级交流:各班级可组织定期的作业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促进班级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采集方法标题:数据采集方法引言概述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数据的过程,是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基础。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数据采集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方法会影响数据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数据采集的原理和应用。
一、爬虫技术1.1 爬虫原理:爬虫是一种自动化程序,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访问网页并提取其中的信息。
爬虫通过发送HTTP请求获取网页内容,然后解析HTML代码提取所需数据。
1.2 爬虫工具:常用的爬虫工具有Scrapy、BeautifulSoup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API,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搭建爬虫程序。
1.3 爬虫应用:爬虫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搜索引擎优化、舆情监控等领域,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大量数据。
二、API接口2.1 API概念: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一组定义的接口,用于不同软件系统之间的通信。
通过API接口,用户可以直接获取数据,而无需访问网页。
2.2 API类型:常见的API类型包括RESTful API、SOAP API等,它们提供了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接口规范。
2.3 API应用:API接口广泛应用于数据交换、软件集成、移动应用开发等领域,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共享。
三、传感器技术3.1 传感器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采集环境信息的设备,通过测量各种物理量来获取数据。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3.2 传感器类型: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它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和配置。
3.3 传感器应用: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可以帮助用户实时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问卷调查4.1 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并发放给被调查对象,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反馈。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

工业数据采集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数据采集方案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案,企业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优化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工业数据采集方案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其五个关键部份。
一、传感器选择1.1 传感器类型传感器的选择是工业数据采集方案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类型应与所需监测的参数相匹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传感器精度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
在选择传感器时,应注意其精度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通常情况下,精度越高的传感器成本越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1.3 传感器安装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也是工业数据采集方案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传感器应安装在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过程的位置,以便实时采集相关数据。
同时,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易于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数据采集设备2.1 数据采集设备类型数据采集设备是实现工业数据采集的关键组成部份。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数据采集设备,如数据采集卡、远程终端单元(RTU)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可以确保数据的高效采集和传输。
2.2 数据采集设备接口数据采集设备的接口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数据采集设备可能支持不同的接口类型,如摹拟接口、数字接口等。
在选择数据采集设备时,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的接口类型,并确保其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
2.3 数据采集设备的可靠性数据采集设备的可靠性对于工业数据采集方案至关重要。
在选择数据采集设备时,应考虑其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传输方式3.1 有线传输有线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通过有线传输,数据可以以稳定、高速的方式传输到数据中心或者监控系统。
有线传输的优点是传输稳定可靠,但受限于布线和距离限制。
《4.1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21基础模块下册

《采集数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数据采集软件使用练习a. 完成数据采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导入、筛选、整理等步骤;b. 练习在软件中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c. 记录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2. 任务二:实际场景数据采集a. 选择一个实际场景,如学校社团活动、运动会成绩统计等,进行数据采集;b. 使用数据采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提交作业报告,包括数据采集过程、结果分析和改进建议;4. 作业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a. 作业完成质量,包括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b. 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提出合理化建议;c.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各占50%。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可以通过作业报告或私下与教师交流,反馈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教师反馈:教师将对每个小组的作业报告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将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采集模拟数据学生需要使用采集设备,采集一组模拟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1.背景1.1 引言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获取实时数据的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厂自动化、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等。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和开发一个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将其实时传输到后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2.应用系统体系结构2.1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构架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构架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等组成部分。
3.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3.1 数据采集功能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
4.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技术特征4.1 数据传输方面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4.2 数据存储方面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高性能的数据存储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可靠的数据存储。
4.3 历史数据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4.4 图形仿真技术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利用图形仿真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
5.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特征5.1 数据具有实时性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
5.2 数据具有稳定性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5.3 数据具有准确性实时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高精度采集和传输。
1.背景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电力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响应市场,建立全厂统一的生产实时数据平台成为了电力企业今后生产信息化的关键。
2.项目目标实时数据采集系统”是为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综合优化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建立统一的企业数据模型,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不同电厂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和可信度,汇总、分析和展示企业历史的业务数据,让企业管理层能够直接根据各个电厂的真实数据进行统计数据、分析逐步钻取直到数据根源,透明底层的数据,监督统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规范企业业务的数据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采集方案目录一、工业环境背景 (2)1.基于“工业4.0”及“中国智造2025”的智慧化工业环境 (2)2.控制/执行层所需要的最优化的支撑环境 (2)二、智能控制过程中三大模块在MES/ERP的架构中的作用 (3)1.工业软件模块 (4)2.执行设备模块 (4)3.工业通讯路由控制器 (5)三、工业现场信息数据的采集方式 (9)1.传感器信息数据采集 (10)2.标准通信接口信息数据采集 (10)3.视觉识别信息数据采集 (11)四、基于SartAgent系统环境的信息数据采集架构 (11)1.解决方案宗旨: (11)2.信息数据采集系统整体架构 (12)1)一站式智能装备生态系统 (12)2)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特点 (13)3)系统整体架构拓扑图 (13)4)采用DW系列信息数据采集模式 (15)(1)通过标准通信接口获取信息数据 (15)(2)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数据 (15)(3)通过视觉识别获取信息数据 (16)3.系统构成 (17)1)Smart Agent统一开发平台 (17)2)SmartAgent支持的工业网络协议 (19)3)SmartAgent控制器 (20)(1)DW-59一体化控制系统 (20)a.参数配置 (20)b.编程环境支持 (21)c.应用场景 (23)d.优势 (23)(2)DW-79一体化控制系统 (24)a.参数配置 (24)b.编程环境 (25)c.应用场景 (26)d.优势 (27)(3)DW-28系列工业协议路由器 (28)a.参数配置 (28)b.编程环境支持 (29)c.应用场景 (29)d.优势 (30)一、工业环境背景1.基于“工业4.0”及“中国智造2025”的智慧化工业环境➢制造业从数字化到智慧化是发展趋势--智慧化和网络化是工业4.0的未来发展方向➢智慧工厂是工业4.0的最终形态--实现智慧工厂的前提是数字化工厂,而数字化车间是数字化工厂为基础➢数字化工厂的层次架构--大致可以分成5个层次:分别是企业层、管理层、操作层、控制层和现场层,各个层次之间通过工业通讯网络连接。
在数字化工厂的五个层次中,既包括硬件设备,也包括软件系统。
数字化工厂的每层都有独立的网络通道、网络连接协议、服务器和数据库。
可以形成独立的感知、决策行动,层与层之间的通讯方式、协议也不尽相同。
2.控制/执行层所需要的最优化的支撑环境数字化工厂的基础是控制层和执行层,是数字化工厂基础数据采集和执行的关键部分,是对MES等管理层的支撑层。
该层与目标设备、现场环境紧密相关,数据采集设备的部署和软件开发工具必须具备方便管理和易于开发的特性。
故,理想的工业软件的开发系统应具备如下优质属性:➢快速的组网方式和路由➢多样的数据采集模式➢便捷的二次开发环境➢远程的故障诊断职能➢跨平台的开发/发布/更新二、智能控制过程中三大模块在MES/ERP的架构中的作用从数字化工厂的层次架构可以看到,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二)采集原理1.信息采集原理:本案通过工业通讯路由控制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实现对既有工业现场的设备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报至MES等上层管理系统。
✓将设备按照分层分区组网的方式组网进行数据采集:--以生产班组、车间为管理层级进行组网;--以同一层级的不同类别的设备进行分区组网。
✓每层或每区可设立主站,主站汇集从站数据,并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主站可直连至服务器或者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设备信息采集局域网,主站下连的从站根据需要及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落实从站的分布;--从站之间、从站与设备之间可采用串行或星型形式联网,设备组网灵活、方便。
✓服务器上连企业网络,下连设备信息采集局域网,小规模网络也可以将企业局域网和信息采集局域网融合✓数据采集系统是执行设备与工业软件模块之间的连接桥梁,将采集的数据实时的通过网络传送到上层的管理系统以实现更精细的管理和精准的决策。
如图为智能智造系统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1.工业软件模块工业软件可以涵盖企业层的ERP到产品设计层的PLM,再到制造执行系统MES,甚至是更底层的数据监控软件和控制软件,将构成覆盖数字化工厂各个层面的软件系统;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管理层,工业软件模块提供了企业管理信息采集及融合、承载MES上传下达、生产管理等职能,尤其在工业控制传感层及设备现场执行层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执行设备模块执行设备是指工业现场前端智能加工设备,如数控设备、工业机器人等,这些智能加工设备在工业现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目前加工设备和企业管理软件之间相对孤立,他们之间的信息通信亟待加强,以提高管理的精细度和精准度。
为提高执行设备与工业软件之间的信息共享,执行设备需将设备的工作状态,加工工艺参数,生产效能等信息实时上报至MES/ERP层管理软件。
3.工业通讯路由控制器工业4.0 的目标之一是数字化工厂,即将企业的管理软件和智能设备集成、联网。
这些整合工作的重要职能是企业管理软件与执行设备之间的通信。
工业软件和执行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是解决执行设备和管理软件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符合工业通信标准软硬件设备是工业4.0应用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图为智能智造系统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我们所能支持的常见的工业标准协议为:2.信息数据获取原理拓扑图3.信息数据获取设备--将DW系列一体化控制系统连接到设备的通讯口,通过标准工业协议获取信息数据。
(对一部分没有标配通讯口的设备,可加装通讯卡,增设通讯端口。
)--将DW系列一体化控制系统的I/O端口连接到PLC接线端子、传感器等--通过系统信息侦测装置将DW系列一体化控制系统连接到侦测对象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如VGA、PLC触摸屏信息等)。
三、工业现场信息数据的采集方式现场数据采集的方式不外乎感知设备和通讯接口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具体如下:目前工业现场智慧生产线通常采用的信息数据采集的方式不外乎为几种形式:--通过通讯网络接口及标准的工业协议信息数据采集(如FANUC、海德汉等标准接口)--I/O采集(如PLC接线端子、传感器等)--系统信息侦听(如VGA、PLC触摸屏信息等)1.传感器信息数据采集采集传感器(部分场合需要加装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对工艺参数、运行状态的信息进行采集、监测,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将数据上传至管理层。
2.标准通信接口信息数据采集设备具有支持常见的、标准的工业协议的接口,通过协议连接到设备控制计算机系统,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加工工艺参数等。
3.视觉识别信息数据采集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对设备的状态和参数进行捕捉和检测。
如监视设备的显示屏、仪表指示、开关状态等,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将屏幕显示的信息识别成文字和数字信息、读取仪表指针和数字读数、开关位置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上传至上层软件,以便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
四、基于SartAgent系统环境的信息数据采集架构针对MES层、工业控制及传感层、设备执行层的功能要求,我们推出基于SmartAgent(以下简称SA)平台的数字化工厂智能设备组网及基础数据采集、检测,网络数据传输等应用的环境的解决方案。
1.解决方案宗旨:➢基于SA开发平台,可用于嵌入式应用、网络应用环境、手持设备移动应用,特别适合工业环境的数据采集、检测、控制的应用,以及工业环境的数据展示等➢可提供标准工业总线协议设备连接和路由功能➢可提供传统传感器(压力、温度、速度、时间、电压、电流等)数据采集模式➢可提供视觉识别数据采集模式,可识别所有可视数据,包括屏幕及仪表显示、开关位置等➢支持多种控制方式(如数字I/O、D/A等)2.信息数据采集系统整体架构1)一站式智能装备生态系统2)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特点3)系统整体架构拓扑图4)采用DW系列信息数据采集模式(1)通过标准通信接口获取信息数据将DW-28/DW-59/DW-79连接到设备的通讯口,通过标准工业协获取数据。
(2)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数据通过DW-59/DW-79及传感器(部分场合需要加装传感器),将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对工艺参数、运行状态的信息采集、监测,并将数据上传至管理层,以提高质量、成本控制的精准度。
(3)通过视觉识别获取信息数据视觉识别获取数据来源如:--获取屏幕数据信息--获取控制柜面板信息--获取其他常规手段难以采集的数据信息对于工业现场无网络接口以及无法加装传感器的设备,可以采用DW-79及摄像头,对设备的显示屏和仪表控制板等进行视觉识别获取信息数据及设备运行参数3.系统构成1)Smart Agent统一开发平台➢SA统一平台特点✓与操作系统无关,SA具备良好的扩平台能力,一套代码可以运行于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上面,无需代码移植工作✓具有单一平台、单一界面、单一语言的特点✓易于掌握,基于集成开发环境,提供可视化UI开发界面,基于JavaScript脚本语言,大大降低了开发者的技术门槛✓网络直接部署,应用软件可通过网络远程部署,并可通过网络远程进行配置和管理,便于远程维护和软件的更新和升级✓网络组态,基于DW系列硬件平台,SA具备硬件、软件、网络的高集成度的应用环境,方便现场的安装、调试和快速部署✓移动app,SA平台还适合开发移动应用,无论是Andriod、iOS还是Windows Mobile,SA开发的应用都可以直接运行,无移植✓桌面应用,基于丰富的UI控件,SA可快速开发桌面应用,特别是可以快速开发工业应用的UI界面✓后台应用,SA对数据库、Web等提供很好的支持,并可快速搭建后台应用服务器,SA同时合适前台和后台应用的开发。
➢SA的优势相比其他的软件开发平台,SA具备很多优势:✓功能完整的开发系统,SA具备集成界面的UI设计、项目管理,方便开发者使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SA平台同时适用于嵌入式设备、手持设备、桌面电脑等应用的软件开发✓支持异构平台(不同CPU架构、不同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和部署✓具备丰富的控件,如数据库组件、屏幕布局模板、UI控件、通讯协议、后台应用组件等,使快速开发应用软件成为可能✓面向工业4.0的开发包,支持视觉识别软件包、运动控制软件包、工业通讯协议包、ERP对接支持包等,使SA适合更广泛的工业应用场合✓支持异构、远程网络环境下应用网络部署和更新,满足复杂应用环境的应用。
2)SmartAgent支持的工业网络协议基于SA开发环境,可支持多种工业标准总线协议:3)SmartAgent控制器(1)DW-59一体化控制系统a.参数配置硬件配硬件名称配置参数处理器ARM Cortex-A9 CPU,工业级,主频1.0GHzFLASH工业级NAND FLASH,512/1024MB 可选RAM工业级,低功耗,DDR3L,512/1024MB 可选硬件图形加速引擎 1 x SGX530SD卡 1 x Micro SD卡接口音频输入 1 x 3.5mm Line in音频输入接口,1 x 3.5mm Mic in音频输入接口b.编程环境支持✓无移植直接部署:PC机、移动设备、嵌入式硬件✓2D/3D:基于硬件加速的2D/3D渲染和大规模场景管理,支持shader 编程等✓三维音效:指定音源速度、位置和方向,以及声音强度指定收听者的速度、位置和方向,以及全部声音的整体增益各种必要的计算,如距离衰减、多普勒效应等✓物理引擎:碰撞检测、物理动力等✓I/O及运动控制:多路数字输入输出, A/D采样多路运动控制驱动输出✓网络组合:支持多种电气和网络协议规程包括CAN,、485、以太网、TCP/UDP工业协议包括etherCAT、ethernet/IP、 Profinet/Profibus、CC-LINK、Modbus等✓虚拟设备:支持接入各种追踪设备、立体显示设备包括PhaseSpace、nVis nVisor HMDs、 Virtual Binoculars、SensAble PHANTOM OMNI and other、OpenHapticssupported haptic devices、WorldViz PPT、Sensics piSight、5DT Data Glove、Polhemus Patriot、Liberty、Fastrak,MinuteMan、Fakespace Labs Wide5、Immersion CyberGlove、Ascension Flock of Birds、MotionStar、Virtual Research VR1280、3Dconnexion SpaceBall、SpaceNavigator、MotionAnalysis EvaRT、A.C.T. Kern 3D display、Cedrus response pads、Xsens MT, Moven Studio、iZ3D Monitor、Arrington Research ViewPoint EyeTracker、InterSense InertiaCube2/3、IS-600、IS-900、IS-1200、eMagin Z800 3DVisor、ASL EYE-TRAC®、6 Series eye trackers、Vicon、Vuzix VR920 HMD、AuSIM 3D sound system、MotionNode、SEOS HMD 120/40、LaserAid SpaceGrips、Northern Digital Optotrak、5DT HMD 800、Virtual Binoculars、Any DirectX compatible joystick、VRPNtrackers、Immersive Display Solutions dome displays、VRCO trackd等;c.应用场景✓适合工业现场的设备智能控制系统支持多种工业协议可实现现场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