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整理与复习试题(含单元过关测试及解析)全册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单元知识梳理易混易错 分析易混点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任意的选择,即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比如判断公交车是否运动,要以地面或路边静止的建筑物、大树为参照物,如果以公交车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么公交车是静止的。
例:两辆并排行驶的汽车甲和乙,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 )的。
A 、向前运动B 、静止C 、向后运动解析:由于两辆车速度相同、方向相同,可以把两辆车当作一个整体,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那么乙车是静止的。
答案:B易错点一 描述物体的位置通常我们用方向各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看所要描述的物体在参照物的哪个方向,距离参照物有多远,用××在参照物的××方向××米处来描述。
例: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请以学校为参照物,描述书店和商场的位置。
解析:描述位置时,先确定参照物,本题中的参照物是学校。
其次确定方向,根据图示,上方为北方,则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最后确定距离,书店距离学校900米,商场距离学校1200米。
答:书店在学校的正西方向900米处,商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1200米处。
北易错点二滑动与滚动滑动与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方式。
滑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如滑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或滚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例:下列运动中,属于滑动的有(),属于滚动的有()。
A、行驶中汽车的车轮B、玩滑梯C、雪橇在冰上运动D、皮球从斜坡落下解析: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处于转动状态,是滚动;玩滑梯时,人体与滑梯的接触面没有改变是滑动;雪橇在冰上运动方式是滑行,属于滑动;皮球是球体,从斜坡落下时,会滚动。
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1.要精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________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是________。
2.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不断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________;温度不断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________。
3.在探究水在什么温度结冰的活动中,在碎冰里加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________。
4.冰融化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保持在________℃,直至冰全部融化成水。
5.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________,此时水需要________热量。
6.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________;持续加热时,水会沸腾。
7.空气中的________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________。
8.雪和霜是________态的水,它们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二、判断题。
9.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0.水结冰后有了固定形状,并且会沉在水底。
()11.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12.环境温度(高于0℃)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1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14.给水加热时,水上方出现的“白汽”是水蒸气。
()15.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16.早晨树叶上形成的露珠属于蒸发现象。
()17.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18.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三、选择题。
19.下面使用温度计正确的是( )。
A.B.C.20.下图中的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是( )。
A.31℃B.84℃C.-31℃21.下面对水结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向周围放热,周围温度升高B.水从周围吸热,周围温度降低C.水向周围放热,周围温度降低22.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 )。
A.凝结B.融化C.蒸发23.教室内的冰在( )的环境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
A.0℃B.10℃C.-10℃24.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质量检测卷带答案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20分)1.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
A.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方向不变B.月球能反射太阳光,月球哪一面都是一样的C.月球绕着地球转动,地球也绕着月球转动2.农历下半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由缺到圆B.由圆到缺C.先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3.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背光B.向光C.无法确定4.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A.球形的B.方的C.平的5.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是()。
A.一周B.一个月C.一年6.地球上的水资源大多数是以()的形式存在的。
A.固态B.液态C.气态7.如图所示,是一张世界地球,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地是方的B.地球是海洋占的面积比陆地大C.地球上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8.下面的现象能说明地球是圆的是()。
A.我们看到天空像一个大圆盖把地球罩住B.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C.发生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
9.关于地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绕着太阳转动B.太阳绕着地球转C.地球是不动的10.对于月球外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总是正面对着地球C.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一样的二、填空题(14分)11.太阳、地球、月球相比,体积最大的是( );(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12.影子的产生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随着月亮在星空中每天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我们看到它的_______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__________,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左右,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_________。
14.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先变_______后变_______,在______时候影子最短。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一、填空题(22分)1、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不同。
2、人在行走时,身体的运动形式是直线运动,手臂的运动形式是摆动。
3、车轮在地上的运动是滚动,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是滑动。
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5、六棱柱在斜坡上运动时,当坡度较低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是滚动,当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六棱柱的运动形式会变成滑动。
6、组装“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应先从起点开始组装,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终点,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又能提高效率。
二、判断题。
(10分)1、有的物体是永远不会运动的,如楼房、树木。
×2、参照物必须是绝对静止的物体。
×3、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只需说明方向即可。
×4、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是静止的。
×5、桌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6、橡皮、铅笔和乒乓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都是滑动的。
√7、高度越高,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慢。
×8、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9、组装“过山车“时高度够高就是好。
×10、要确定“过山车“的位置,首先确定方位。
√三、选择题。
(22分)1、“XXX家在XXX家正东方向300米处”在这句话中,300米是参照物。
A。
300米 B.XXX家 C、XXX家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选择另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A.假设不动的物体B.高大的建筑物 C、颜色鲜艳的物体3、滚动的易罐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A.曲线B.直线4、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分钟,乙用了38分钟,丙用了36分钟,丙的速度最快,甲的速度最慢。
A.甲B.乙 C、丙5、下列关于弹簧摇马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弹簧摇马人马身是摆动,弹簧是振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影子的形成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筒模拟的_____________,木圆柱模拟的_____________。
3.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都可以改变。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_____________有关。
6.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_____________有关。
7.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_____________,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_____________。
8.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_____________,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9.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_____________。
10.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_____________。
11.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_____________。
1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没有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
()2.只要有光照到物体上,就会产生影子。
()3.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得到的影子都一样。
()4.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5.物体影子的形状主要与物体和光源之间距离有关。
()6.物体离光源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7.月亮、萤火虫都是光源。
()三、选择题1.下面不是光源的物体是()。
A. B. C.2.下面()不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屏B.遮挡物C.电源3. 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A.向光B.背光C.无法确定4. 下列关于光源、遮挡物、屏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 总分______一、单选题1.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
A.陆地比海洋大B.海洋比陆地大C.两者一样大2.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形的”这一观点的是()。
A.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B.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C.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他星球也是球形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适合人类居住B.月球也像太阳一样会发光C.地球上的涨潮和退潮主要与月球的引力有关4.()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B.农历每月十五C.农历每月二十三5.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球B.镜子C.点亮的日光灯6.在模拟影子发生变化的实验中,下列方法可让影子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是()。
A.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B.改变光的照射角度C.改变光照的亮度7.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
A.海洋B.岩石C.空气8.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A.行星B.恒星C.卫星9.上午8时到11时,旗杆的影子会()。
A.变长B.变短C.一样长10.如下图,改变被照射物体的远近,影子的()会发生变化。
A.大小B.形状C.方向二、判断题11.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背面看不到环形山。
()12.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
()13.阳光强烈时,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否则太阳光很容易刺伤眼睛。
()14.地球上的水不断流入海洋,总有一天海洋中的水会溢出来。
()15.从地球仪上看,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16.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17.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6。
()18.只要有光照到物体上,就会产生影子。
()19.月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球上的一样,都有湖泊、山脉、盆地等。
20.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也随着发生变化。
三、填空题21.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三、问答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
不同点:冰有固定的形状、温度低,不会流动,很坚硬,是固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
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3、加快冰融化的三种方法:①把冰块放到手里②把冰块放到阳光下③把冰块放到台灯下。
4、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4、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看得见的小水滴。
5、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6、加快水蒸发的方法①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②增加空气流通速度,③扩大表面积。
四、温度的读写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二十摄氏度写作:20℃零下十七摄氏度写作:—17℃三十七摄氏度写作:37℃—2℃读作:零下二摄氏度2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9℃读作:九摄氏度—15℃读作:零下十五摄氏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12、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分)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
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一半)。
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氧气、水分、养分),保证动植物呼吸的(氧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湿度、光照)环境。
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全食),②是(环食),③是(偏食)。
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清晰);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模糊)。
二、判断题。
(10分)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
(√)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
(√)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
(√)三、选择题。
(20分)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C)。
A.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C)。
A.XXX→低→高B.低→XXX→低C、低→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12分) 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 )。
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 );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 )。
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 )。
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 ),保证动植物呼吸的( ),和适宜生存的( )环境。
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① ② ③ 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 );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 )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 ) 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 ) 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 )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_
学
号
_
_
_
_
_
_
_
_
__
_
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
()
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
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
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
()
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
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
A. 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
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
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
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 高→低→高
B. 低→高→低C、低→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
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
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
A. 能转动
B.很大C、有生命
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
B. 太阳是个气态的球体
C、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
6、端午节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A. B. C.
7、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最终我们发现()。
A. 陆地面积小
B.海洋面积小C、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
8、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麦哲伦C、哥伦布
9、下列自然现象与月球引力作用有关的是()。
A.太阳黑子
B.月食C、潮汐
10、月球背面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A. 以环形山为主
B.以月海为主C、一半环形山,一半月海
四、连线题(共5分)
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
有面积广阔的月海太阳
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地球
有动物和植物生存月球
会产生黑子和耀斑
五、简答题(18分)
1、两名同学各画了一幅画,名字叫“农历初三的月亮”,请你判断哪幅画画得
正确,并说明理由。
甲乙
2、制作以地球为主题的海报,应该如何选取资料?
3、古代的人们是通过哪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六、探究题。
(35分)
1、下面是4幅月相图。
(18分)
A B C D
(1)月相名称:A(),B(),C(),D()。
(8
分)
(2)出现的农历日期:A(),B(),C(),D()。
[填“初一”“初七”“十五”或“二十二”] (4分)
(3)月相变化是()、()和()三者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6分)
2、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17分)
在一个塑料盆中装入4厘米厚的沙子,先从20厘米的高处向
下面的沙子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球,然后取出玻璃球,观
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再弄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从
50厘米的高处扔下,最后取出玻璃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
形状。
(1)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球,玻璃球撞击沙子的速度会怎样?(7分)
(2)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有什么影响?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又有什么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太阳
2、短长
3、一半
4、液态水空气温度
5、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
6、小大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
(20分)
1、B
2、B
3、B
4、C
5、C
6、A
7、A
8、B
9、C 10、A
四、连线题(5分)
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
有面积广阔的月海
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地球
有动物和植物生存
会产生黑子和耀斑
五、简答题(18分)
1、解答:甲图正确。
农历初三的月相亮面在右侧。
2、解答: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
3、解答:(1)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
然后才看到船身。
(2)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六、探究题(35分)
1、(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初一初七十五二十二
(3)太阳地球月球
2、(1)解答:从更高处扔下玻璃球,玻璃球撞击沙子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2)解答:天体运行的速度越快,产生的环形山就越深;天体的体积越大,产生的环形山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