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播型网络 (2)点到点传播型网(pointto-point)
(1)电路交换网络 (2)报文交换网络 (3)分组交换网络 (4)混合交换网络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
(1)星型网络 (2)环型网络 (3)总线网 (4)树型网 (5)网状型网
按网络作用范围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远程联机系统 、计算机互连网络 、 标准化网络 、高速综合化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4 Internet 的发展与应用 1.5 网络标准化组织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60 年代初期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 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60 年代后期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 连的计算机网络; 70 年代中期的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遵 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90年代后的高速、综合化计算机网络。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2)城域网(Metropolis Area Network,简称MAN)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公共电话网 即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速度9600bps~28.8kbps,经压缩后最高可达 115.2kbps,传输介质是普通电话线。 综合业务数字网 即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专线 即Leased Line,在中国称为DDN。 X.25网。 帧中继 即Frame Relay。 异步传输模式 即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4)网际网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1. 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 计算机通信初期- 第一阶段:点对点连接(1960年前)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方式线或电报线实现两台计算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
- 第二阶段:多路复用技术(1960-1974年)多路复用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物理链路,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3. ARPANET与互联网诞生-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是美国军方资助下研究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广域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行并逐渐扩大规模。
- TCP/IP协议栈发明者Vint Cerf 和 Bob Kahn 提出TCP/IP 协议栈, 它定义了在ARPANET上如何封装、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并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到达目标地址,这也奠定了今天互联网基础架构所使用的核心协议。
4. 网络拓扑结构演进a) 总线型拓扑结构b) 星形拓扑结构c) 环状和网状拓扑结构5.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商业化网络服务提供商(ISP)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专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上网服务的ISP。
- Web浏览器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Tim Berners-Lee 发明了Web浏览器,并创建了WWW这一基于超文本的信息系统,这使得广大公众可以更方便地使用Internet资源。
6. 移动通信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影响a)2G、3G、4G移动通信标准7. 物联网(IoT)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演进8. 区块链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附件:1)ARPANET原始设计图纸(PDF格式)2)TCP/IP协议栈详解(Word文档)法律名词及注释:- ARPANET:美国军事部资助建立起来并运行至今最早期间接连接全球范围内各种类型电子设备之先驱性因特尔封包交换物理架構。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 其特点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 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 者,终端(指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 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 远程的主机。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量处理 信息为主要目的。 • 缺点:反应慢,可靠性低,计算机一旦发 生故障,整个网络系统都会瘫痪。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以资源共享 为主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 速公路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以数据通 信为主的阶段
• 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 的通信。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 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 • 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 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 协议。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以体系 标准化为主
• 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互连。 TCP/IP协议诞生,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 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系统日渐成熟。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 段:以INTERNET为核心
•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千 兆以太网。实现网化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NGN,普遍认为是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固定电话通信网络的融合,IP网络和光网络的融合;是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是业务驱动、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基于分组的网络。
在功能上NGN分为四层,即接入和传输层、媒体层、控制层、网络服务层。涉及软交换、MPLS、E-NUM等技术。
1972年,Xerox公司发明了以太网,1980年2月IEEE组织了802委员会,开始制定局域网标准。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利用ARPAnet协议建立了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骨干网络NSFnet,1990年NSFnet取代ARPAnet成为国家骨干网,并且走出了大学和研究机构进入社会,从此网上的电子邮件、文件下载和信息传输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广泛使用。1992年,Internet学会成立,该学会把Internet定义为
OSI/RM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此时的计算机网络在共同遵循OSI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OSI/RM参考模型把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并规定,计算机之间只能在对应层之间进行通信,大大简化了网络通信原理,是公认的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
两个主机间通信是对传送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的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约定,这就是“协议”。在ARPA网中,将协议按功能分成了若干层次。如何分层,以及各层中具体采用的协议总和,成为网络体系结构。
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建成的ARPAnet实验网开始的,该网络当时只有4个结点,以电话新路为主干网络,两年后,建成15个节点,进入工作阶段,此后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后期,网络结点超过60个,主机100多台,地理范围跨越美洲大陆,连通了美国东部和西部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而且通过通信卫星与夏威夷和欧洲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其特点主要是:1。资源共享,2。分散控制,3。分组交换,4,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5,分层的网络协议,这些特点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特征。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其能够互相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通信、商务还是娱乐,计算机网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从早期的局域网到如今的互联网,带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演变过程。
1. ARPANET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ARPA(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了解决军方间的通信问题,创建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
ARPANET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点对点的通信。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网络还比较简单,只能连接少数计算机,且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2.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民用计算机开始出现。
为了适应新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将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这就催生了互联网的概念。
在1974年,互联网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当时的互联网只是由少数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相互连接而成的。
1983年,互联网采用TCP/IP协议成为国际标准,实现了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
3. World Wide Web(WWW)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改变了互联网的使用方式,这就是World Wide Web的诞生。
WWW由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通过建立超文本系统,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浏览器访问各种网页资源。
WWW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也为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应用提供了条件。
4.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趋势。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Phone智能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时代。
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催生了大量的移动应用程序和服务,如社交媒体、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
5. 物联网和5G时代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史1、介绍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设备,使它们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的技术。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2、早期计算机通信最早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
当时的计算机设备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
通信主要通过方式线、电报和等手段进行。
这些网络主要是点对点的连接,通信速度较慢,数据传输容量有限。
3、分组交换网络20世纪60年代,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被引入。
这种网络是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分组),并通过网络传输。
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可以在网络中选择不同的路由。
这种分组交换网络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可靠性,成为后来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4、ARPANET的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推动了一项名为ARPANET的计划,目的是建立一种分组交换网络,用于连接大学和研究机构。
ARPANET于1970年正式建成,并逐渐发展为今天互联网的前身。
5、互联网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互联网经历了快速发展。
更多的组织和机构加入到互联网中,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络。
TCP/IP协议被广泛采用,成为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的标准。
互联网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传播。
6、万维网和浏览器的发明1990年,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引入了超文本标记语言()和超的概念。
随后,马克·安德森开发了首个图形化浏览器Mosc,使万维网的使用更加简单和普遍。
7、移动互联网的崛起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智能方式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
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相关图表和数据- 相关研究报告和论文- 相关技术文档和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ARPANET: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创建的计算机网络,为互联网的前身。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 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 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
• 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特点:主机负荷较重,响应时间 长,可靠性低,通信线路利用率 低,若主机发生故障,则系统瘫 痪。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 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 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 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 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 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 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苏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 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 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 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 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 ARPAnet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分组交换以网 络为中心,主 机都在网络的 外围
计算机网络历史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历史和发展1、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 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ARPANET ARPANET 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阶段主要技术成果:1972年,ARPAnet 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 ARPAnet 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 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1980年,年,ARPA ARPA 投资把TCP/IP 加进UNIX(BSD4.1版本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版本以后,TCP/IP ,TCP/IP 协议即成为UNIX 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1982年,年,Internet Internet 由ARPAnet ARPAnet,,MILNET 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 的早期骨干网,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 ARPAnet 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2、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MILNET MILNET、、USENET USENET、、BITNET BITNET、、CSNET 等,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 协议的诞生。
协议的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分组交换以网 络为中心,主 机都在网络的 外围
A
7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 特点:以网络为中心,通信子网承担通信工作,资源共享范围更广,通信 线路利用率更高,结构属于分步控制方式,可靠性高。
A
8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网络工程
A
1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第三 阶段
第四 阶段
诞生阶段
形成阶段 互联互通阶 高速网络技
(网络诞生阶 段)
(网络发展阶 段)
段(网络标准
化阶段)
术阶段
(Internet时
代)
A
2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 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 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A
3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特点:主机负荷较重,响应时间 长,可靠性低,通信线路利用率 低,若主机发生故障,则系统瘫 痪。
A
4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A
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四阶段:Internet时代(20世纪90年代开 始)
各网络之间需要路由器来连接,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可能要经多 种网络
A
12
•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 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 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 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
•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 ARPA网络发展史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80年 代)
•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 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 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
• 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A
9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80年 代)
A
10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四阶段:Internet时代(20世纪90年代开 始)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 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 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 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 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 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
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
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
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
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
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
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
A
5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 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苏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 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