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混凝土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土木2001—1.2班)一.设计资料某装配式T形简支粱梁高h=1.35m,计算跨径L=21.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拉钢筋为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梁控制截面的计算内力分别为:跨中截面:M j0。

5=2300KN·m,Q j0。

5=90KN,1/4截面:M j0。

25=1400KN·m,支点截面:M j0=0,Q j0=480KN。

二.设计要求1.正截面设计:包括截面尺寸,正截面纵向受弯钢筋的截面面积;2.斜截面设计:包括斜截面受剪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的截面面积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3.截面校核: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尺寸校核和强度校核(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4.绘图:包括内力计算图,正截面钢筋配筋图和全梁的纵向钢筋配筋图(至少两张2号图)。

三.时间安排1.正截面设计: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正截面纵向受弯钢筋的截面面积。

(2天)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校核。

(1天)3.斜截面设计:确定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和箍筋的面积及间距。

(2天)4.全梁承载力校核。

(1天)5.绘图。

(2天)6.整理设计说明书(2天)土木工程系2004 年5 月26 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二)(土木2001-6.7班)一.设计资料12m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型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所示,采用先张法台座生产,不考虑锚具变形损失,蒸汽养护,温差∨t=200C。

采用超张拉。

设钢筋松弛损失在放张前已完成50%,预应力钢筋采用Φs5刻痕钢丝,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 p t k,箍筋用H P B235级热轧钢筋,混凝土为C40,放张时f c u´=30N/m m2。

梁的计算跨径l0=11.65m,净跨径l n=11.35m。

均布恒载标准值g k=15K N/m,均布活载标准值q k=54K N/m,准永久值系数为0.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类型,具有对梁、柱等构件进行受力分析、设计计算及构造处理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在设计计算、规范规定的理解、提高专业绘图能力等方面获得必要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三)教学内容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支撑在370mm厚的砖墙上,跨度L1=8m,伸臂长度L2=2m,由楼面传来的荷载标准值g k=20KN/m(未包括梁的自重),活荷载标准值q k=45KN/m。

考虑两种抗剪方式:(1)只配箍筋;(2)箍筋+弯起筋。

2、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

要求计算书内容完整,书写清晰,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最后装订成册(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封底)。

3、施工图要求:图面布局匀称、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标注及说明用仿宋体,且与计算书一致。

严格按照国家制图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CB/T 50001-2001)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绘图,采用铅笔,不得采用硫酸纸或CAD绘图。

(四)教学时数(五)教学方式课堂二、参考书目1.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3.马芹永主编,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4.程文瀼、康谷贻、颜德姮主编,混凝土结构原理(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5.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76.朱彦鹏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087.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混合结构房屋楼盖及墙体设计一、设计资料某二层混合结构房屋(工业用仓库),主体结构平面及外纵墙剖面如图1、2所示(楼梯在此平面之外)。

采用现浇肋梁楼盖,墙体为普通粘土砖砌体。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地面,内墙面及天花板均为15mm厚混合砂浆抹面,外墙面为清水墙,原浆勾缝,窗户采用普通钢窗( kN/m2),屋面、楼面作法如图2所示。

屋面为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 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

楼盖混凝土可采用C20或C25;板内钢筋可采用HPB235级、HRB335级热轧钢筋,次梁和主梁钢筋可选用HRB335级、HRB400级热轧钢筋;砌体采用MU10普通粘土砖、混合砂浆γ)。

砌筑(3=kN/m19{二、设计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1.确定楼盖结构布置方案;2.板、次梁、主梁的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

(二)纵向承重墙设计1.高厚比验算;2.墙体受压承载力计算;3.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三)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板、次梁模板及配筋图,主梁弯矩包络图、材料图、模板及配筋图。

三、设计期限:两周四、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4.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 51:93)!5.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6.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7.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8.教材:砌体结构。

混凝土技术任务书范本

混凝土技术任务书范本

混凝土技术任务书范本1. 任务概述本任务书旨在介绍混凝土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包括混凝土的成分、配比、施工工艺等方面。

通过本任务书的学习,你将了解混凝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

2. 任务目标•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和配比原理;•熟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混凝土施工;•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3. 任务内容3.1 混凝土的成分和配比•学习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泥、砂、石子等;•了解混凝土的配比原理和方法,包括按体积比例和按重量比例配比;•研究不同配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强度、耐久性等。

3.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学习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掌握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如施工环境、温度控制等;•研究不同施工工艺对混凝土性能和施工质量的影响。

3.3 混凝土施工工具和设备•了解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搅拌机、浇注泵等;•学习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研究不同工具和设备对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3.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学习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评估指标,如强度、密实度等;•掌握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如取样、试验等;•研究不同施工因素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任务要求4.1 学习要求•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掌握混凝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参加混凝土施工实践,熟悉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基于实际案例,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分析。

4.2 实践要求•参与混凝土施工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实验和试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和结论。

5. 任务计划任务阶段时间安排任务内容第一阶段第1周学习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和配比原理第二阶段第2-3周学习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第三阶段第4-5周学习混凝土施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第四阶段第6-7周学习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第五阶段第8周撰写实验报告和总结6. 任务成果6.1 实验报告编写混凝土施工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其作用。

(3)了解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

(4)掌握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凝土设计计算。

(3)了解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能够进行现场施工指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工程专业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及外加剂等。

3.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

4.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

5.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及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混凝土工程的基本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挑战。

3.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测试,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混凝土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工程概况:非抗震设计。

①建筑地点:某市市郊。

(学生自定)②工程名称:某小学学生宿舍楼。

③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据学生自定地点而定。

④地面粗糙类别:据学生自定地点而定。

⑤抗震设防烈度/场地土类别/设计地震分组/抗震等级:据学生自定地点而定。

⑥建筑物安全等级:II 级。

⑦房屋的剖面图1,柱网的平面布置如图2,层高4.5m,室内外高差0.60m。

其他未知参数自选设定。

图1 剖面图图2 平面图2.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截面尺寸、材料选用;(2)竖向荷载计算;(3)对一榀框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及组合;(4)框架梁、柱构件截面设计。

3.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应装订成册,手写(严禁复印),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封面:如图②目录:应注意与设计计算书相对应,尽量细致划分、重点突出。

例如:1 工程概况2 设计条件3 结构选型4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初步估算5 框架计算简图6 荷载计算7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8 框架内力计算9 框架内力组合10梁、柱截面设计11参考文献12图纸③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专业:土木工程学号:姓名:张娜娜2015年06月 日④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设计计算书主要记录全部的设计计算过程,应完整、清楚、整洁、正确。

荷载简图、计算书中图表及公式必须完整。

⑤参考文献: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章、书籍等。

注意书写格式。

例如:[1]李昊,张园,刘冬梅.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M].(第1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9.[2]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3]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⑥封底。

4.设计参考进度及要求第1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

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带评分标准)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一)掌握混凝土单向板楼盖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尺寸估算方法;(二)掌握板、次梁、主梁荷载传递关系及荷载计算方法;(三)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四)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五)掌握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方法及配筋构造;(六)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拟设计某三层工业厂房车间的楼盖。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结构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一)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厚水泥砂浆抹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20mm厚混合砂浆梁抹灰。

2、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等,钢筋采用HPB300、HRB335或HRB400等;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 mm×350mm (或400 mm×400 mm或自定)。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按不同用途的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环境类别为一类,柱网尺寸见表2,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图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表1 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序号 1 2 3 4 5 6活载标准值(kN/m2) 4.5 4.8 5.2 5.6 5.9 6.4表2 柱网尺寸序号Lx Ly1 5700 69002 6000 69003 6000 72004 6300 72005 6300 75006 6600 7500表3 每位学生的设计方案跨度序号1 2 3 4 5 6学号活载标准值序号1 12345 62 7 8 9 10 11 123 13 14 15 16 17 184 19 20 21 22 23 245 25 26 27 28 29 306 31 32 33 34 35 36(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组成;2.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及设计原理;3. 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 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提出合理设计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2. 增强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意识,树立质量观念;3.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 培养学生具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包括混凝土的定义、性质及优点,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概述2. 混凝土结构受力特点与破坏形式: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不同破坏形式的成因。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学习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教授如何阅读和绘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教材章节: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6. 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培养学生进行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
姓名
题号
张 雷 电 话
1 3 8 9 5 1 0 4 1 6 1
高帅德 范建天 孟斌斌 王帆 白晓晴 雷平 朱天瑜 李韬 蒋帆 张雯淇 王震 刘海斌 郭钰净 岳新周 彭真虎 邓霆 陈舒 李海 杨思宇 蒋立民 杨佳伟 刘启元 王向阳 张磊 张倩 杨光 翟翼翀 刘国 张彬 卢建 赵宝柱 腾虎 郝巍伟 鹿珊 陈旭 李亚军 乔祎博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刘 科 元 电 话
1 8 2 9 5 0 7 2 1 9 1
朱 传 佩 电 话
1 5 0 0 9 6 7 2 7 4 5
张雷 编制
一、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整体式现 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内容:
1、结构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的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 、结构的平面布置图(1:200) (2) 、板的配筋图(1:50) (3) 、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 、主梁的配筋图(1:40,1:20)
3
张雷 编制
指导教师
姓名 闫强强 魏新倩 周欣海 王克鹏 代桂霞 徐敬 陶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 2 3 4 5

课程设计任务书(混凝土课设)

《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一)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二、设计主要内容(一)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进行结构平面布置,选择相关构件尺寸;2.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楼板、次梁:包括截面尺寸的选择、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及配筋计算等;3.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主梁:包括截面尺寸的选择、计算简图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及配筋计算等(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绘内力包络图等);4.书写设计计算书一份;5.绘制结构施工图2张(2#图):具体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分离式配筋)、板筋明细表;次梁配筋图(含断面图)、次梁抽筋图(要标明钢筋长度)、次梁钢筋明细表;主梁弯矩包络图、主梁配筋图(含断面图)、主梁抽筋图(要标明钢筋长度)、主梁钢筋明细表等。

(二)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1、计算简图的确定:确定计算模型及相应的计算参数。

2、荷载计算:竖向荷载考虑竖向恒荷载、竖向活荷载,不考虑竖向活荷载不利布置。

水平荷载考虑风荷载。

3、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计算。

4、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分别对框架梁、柱进行内力组合。

6、一榀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并满足相应的抗震措施。

7、书写设计计算书一份,计算书上画出一榀框架梁、柱的结构施工图。

要求:(1)A4纸打印或书写工整(不能用圆珠笔或铅笔),条理清晰,装订整齐;(2)图表应用得当,各种图形应按比例并用仪器绘制。

三、原始资料1. 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 ×350mm 。

2. 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m kN (见表1、2);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65.0m kN ;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 (4)平顶粉刷:2/25.0m k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混凝土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混凝土结构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汪洪菊
一、设计目的
1. 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 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3. 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
4. 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5. 掌握板、梁的配筋计算;
6.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如下图1所示。

1. 结构布置柱网尺寸详见图1,楼面活载大小详见表1;
2. 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面,容重17kN/m3;
3.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30,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设主梁与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4,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

4.结构做法
柱截面尺寸为:400×400mm
若设计成梁板直接搁置在砖墙上:
板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120 mm;
次梁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240 mm;
主梁在砖墙上搁置长度为370 mm。

5. 环境类别为一类。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 设计内容:按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
※主、次梁布置
※估算构件截面尺寸
(2)板设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正截面强度计算
(3)次梁设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正截面强度计算
※斜截面强度计算
(4)主梁设计(按弹性方法)
※绘制弯矩及剪力包络图
※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计算
(5)结构施工图绘制(手绘):
※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板的配筋图(1:50)
※次梁配筋图(1:50;1:25)
※主梁配筋图(1:40;1:20)
※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可以利用对称性只画一半)
2. 设计要求:
(1)计算说明完整、步骤层次分明采用A4手写。

可参照课本例题格式和顺序;
(2)计算结果准确无误,每一计算结果应有计算公式、过程、来源;
(3)图面匀称美观,线条清晰,字体端正,尺寸齐全,标注规范,满足施工要求;
(4)所有图纸均采用手绘,应清楚、整洁,图纸采用A2图纸,根据图幅进行布置。

四、设计成果
1. 设计计算书1份;
2. 板的配筋图;
3. 次梁配筋图;
4. 主梁配筋图。

五、时间安排
序号内容时间(天)
1 熟悉资料,结构布置 1
2 现浇板设计计算 2
3 次梁及主梁设计计算 3
4 施工图绘制及整理计算书 2
5 检查 1
6 总计7
六、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 混凝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沈蒲生,梁兴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
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
8.蓝宗建,朱万福.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表1荷载:每组按所选定的柱网尺寸由下表确定相应荷载
学号尾号
楼面活荷载(kN/m2 )
A
(学号0x)
B
(学号1x)
C
(学号2x)
D
(学号3x)
E
(学号4x)
F
(学号5x)
2 2.5
3 3.5
4 4.5
尾号0 5.4×5.4 5.4×5.4 5.4×5.4 5.4×5.4 5.4×5.4 5.4×5.4 尾号1 5.4×5.7 5.4×5.7 5.4×5.7 5.4×5.7 5.4×5.7 5.4×5.7 尾号2 5.4×6.0 5.4×6.0 5.4×6.0 5.4×6.0 5.4×6.0 5.4×6.0 尾号3 5.4×6.6 5.4×6.6 5.4×6.6 5.4×6.6 5.4×6.6 5.4×6.6 尾号4 5.7×5.7 5.7×5.7 5.7×5.7 5.7×5.7 5.7×5.7 5.7×5.7 尾号5 5.7×6.0 5.7×6.0 5.7×6.0 5.7×6.0 5.7×6.0 5.7×6.0 尾号6 5.7×6.3 5.7×6.3 5.7×6.3 5.7×6.3 5.7×6.3 5.7×6.3 尾号7 6.0×6.0 6.0×6.0 6.0×6.0 6.0×6.0 6.0×6.0 6.0×6.0 尾号8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6.0×6.3 尾号9 6.0×6.6 6.0×6.6 6.0×6.6 6.0×6.6 6.0×6.6 6.0×6.6 注:每位同学按照学号选定不同的柱距和活荷载进行计算。

图1 建筑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