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五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题.doc

(完整版)五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题.doc

五年级说明文阅读复习题班级姓名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有 9000 种,分为 27 个目, 160 多个科。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 120 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 12 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南极的鸟类只有 43 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

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

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这是因为,北极()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

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

南半球的许多候鸟()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来越冬,()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1、给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3.写出下列句子采用什么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

1)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 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 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2)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4、“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句中“几乎”—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金子——石油①石油被称作工农业生产中流淌着的黑色血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很多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等使用的汽油、航空煤油等都是石油产品,日常生活中部分电力的供应也来自石油。

美国有45%的能源供应来自石油;我国能源供应中石油所占比例约为 23%。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生活中有 6000 多种产品,例如润滑油、橡胶、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等等,都是石油产品。

石油像黑色的金子一样,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开采。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品来看。郦道元历来被认为是描写风景的高手。他不用前人的
陈词滥调,追求新颖的表达方式,比如描写河流的清澈,他用
的话是“鱼若空悬”。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
潭水清澈时,说道:“
”这就是化用郦道元的表述。书
中写景很少有雷同之处,皆因郦道元追求语言多变。以瀑布为
例,《水经注》里用过的指代词汇有“悬流”“悬水”“悬涛”“悬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清代学者沈德潜认为,在我国古代记载河流水道的 著述中,《水经注》可谓“不可无一,不容有二”。 引用和作比较,强调了《水经注》有极高的地理价值, 使说明更权威,更具有说服力。(共4分。说明方法2分, 表达效果2分)
-29-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
为什么石楠“花香”如求也越
来越高。但有些植物为人类美化环境的同时,却默默背
负了诸多骂名。例如石楠,因为开花时散发出特别的气
味,被极度嫌弃。
②其实石楠心里也挺委屈的,努力开花有错吗?生命 生生不息,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之道。
-20-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⑤除了自然地理,《水经注》繁征博引,留下了不少 人文地理的内容。凡一水流经之地,郦道元都会考察流 域内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记述逸闻轶事。古代的神话与 传说,往往赖以保存。
-21-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⑥不同于一般的旅行记载,《水经注》可当作绝美的文学作
-2-
说明文阅读 (跨学科试题训练)
③石楠,属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世界约有60余种, 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南部。我国约产40余种,是妥妥的石 楠属植物多样性分布中心。

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题复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题复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找出语言标志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列数字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举例子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分类别
做引用
⑶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
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
(4)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 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 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 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 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 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 本段主要运用了哪 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 一种说明方法? 电机启动。 ---《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3) 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行方式 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分类别 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了导弹的种类.
(4)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
举例子
具体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
• 1、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 答法:通过某甲和某乙的比较,突出了某甲的 某个特点。 • 2、列数字:使被说明的内容具体化。 • 答法: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地写出了某物的 某个特点。 • 3、举例子:使被说明的内容具体化。 • 答法:运用具体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某物的 某个特点,使人信服。 • 4、打比方:使说明的内容形象生动。 • 答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物的某个特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测评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测评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测评卷。

(含答案)天坛之美北京是中国的都城,历朝历代的帝王在城中建造各式各样的祭拜场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天坛了。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北京故宫的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

它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1998年XXX将其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的精神内涵,将意境之美融于建筑之中。

天坛的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中轴线上。

自南端向北,建筑高度连续性逐渐上升。

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比象征帝王的故宫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这出人意料的“高”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可见古人对“天”的无比崇敬。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因此,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建筑,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的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相融。

这“圆”的设计,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

黄帝内经》中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坛是祭天之地,建筑采用了深蓝色的琉璃瓦,园内大面积种植四季常青的柏树——整体色调可谓是“青”色。

墨绿的树、深蓝的琉璃瓦和浅蓝的天空形成了色彩的深浅对比。

你知道这“青”色又象征着什么吗?天坛和故宫相比,两者之美截然不同。

故宫建筑群庞大,以气势取胜,而天坛建筑群少而精,以宁静著称;故宫的空间图形是方形的,而天坛的空间图形是开放式的一个个圆;故宫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而天坛以青色为主;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面面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圆形为特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B)。

A.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B.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坛墙南北形状不同。

C.天坛的琉璃瓦采用深蓝色,是为了与浅蓝的天空相融合。

2.结合短文选择恰当的内容,将序号填在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

中考说明文复习

中考说明文复习

常见说明文题型及解答方法
3、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生动性。 ①语言的准确性 ②语言的生动性 ③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之比较
④注意事项:语言的准确性可以从程度的轻重、范围 的大小、判断的准确等方面加以考。语言的生动性 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摹 状)、炼字、形容词与动词的效果(层次清楚、生 动风趣、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动为静、化静为动、 增强气势等)等方面考虑。平实说明的文字,客观、 准确、简洁凝练,不带感情色彩;生动说明的文字, 在客观说明之外,还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增强 文章的趣味性,增强了可读性。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 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 屏、锦屏、画屏……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 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所归的属(统筹方法)
二者下作的定诠区义 释别: :可甲 甲用是 是图乙乙示,,表乙乙示是是。甲甲;。√×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 例题解析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c.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 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 植物来生活。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换)。2、解释词义或 句子的语境意义和作用。3、若删去,句子 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 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结论+词的语境意义和作用(正面)+去 掉后语意的变化(反面)+结论)
指示代词“这”“此”的作用

说明文的阅读复习

说明文的阅读复习

说明文的阅读复习说明文是一种阐述事物特点、定义、使用方法或者原理的文体。

阅读说明文常常涉及到理解各种专业术语,把握文中的过程、原因和结论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一、理解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门牌号”,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理解标题。

在阅读说明文时,标题通常会出现包含特殊术语、符号和代号等的情况,需要通过查询词典、百度等工具来理解。

二、把握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主体和结论。

引言一般介绍文章的主题,主体部分则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详细阐述,结论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

在阅读说明文时应把握文章结构,清楚主体部分的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理解关键词说明文通常会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是文章的关键词。

了解术语的含义是阅读说明文的关键。

阅读时应该注意这些专业术语,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这里一般会提供相关的术语解释。

四、分析文章主旨在阅读说明文时,需要分析文章的主旨。

主旨一般会在文章开头交代清楚,这样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时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出主旨。

在阅读说明文时,要时刻关注作者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五、注意关联词说明文的篇幅较长,关联词的使用是串联上下文的重要方式,常常出现的关联词有“但是”、“然而”、“因此”、“所以”等。

通过关联词可以从前一个观点过渡到后一个观点,把不同观点和信息串联起来,因此在阅读说明文时应注意关联词。

六、细读图片和图表说明文中图表的选择通常是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内容,读者在阅读说明文的同时,可以细读图片和图表,理解其搭配方式和补充的信息。

有些时候,图表的信息会比文字更直观。

七、举一反三,拓展思路在阅读说明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把文章中的知识与其他的实践结合起来,探索知识的更多应用场景,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

综上所述,阅读说明文需要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关键术语,掌握关联词,进一步理解图片和图表,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举一反三展开思路。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复习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复习

要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术语如下: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的特点。
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作比较:突出了事物的……(寻找比较点) (地位、 影响、成因、结构等)。
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的……。增强 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事物 的……特点
有时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本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说明方法及作用
下定义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 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加工工业等。 分类别 ③ 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 画、文本等文件。 举例子 ④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 台。 打比方 ⑤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 化碳分子。 列数字 作比较 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我总结,我提升
本节课你掌握了说明文阅读的哪些知 识?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实战演练:
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 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 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作用分析: 这里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 举秦始皇批阅文书用简片之重和东方朔给汉武 帝写的文章用简之多为例,具体、真切而又准 确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读者留下 鲜明、深刻印象。
1 哈勃望远镜 2. 分类别,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的说明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 列数 字,通过列举1弧秒,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 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3.体现了材料的权威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突出 了哈勃望远镜的意义和价值。 4. 不能。“以外”是在....之外的意思。原文的意思 是 不能辨别在140亿光年之外的物体。表明哈勃望远镜 观测的距离是不确定的数字,去掉后成为准确数字, 句意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名了说明的对象,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哈勃望远镜的独特,新颖,引起读 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题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题

说明文阅读复习题一、把握语段的主要内容1.在地层中、大气中以及动植物的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例如,人体含水量约占人体的三分之二,鱼体含水量达百分之七十,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百分之九十。

⑴这段话有中心句吗?⑵说明对象是?它的特点是?⑶这个语段的主要内容就是:2.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⑴这段话有中心句吗?⑵你们能找出说明的对象吗?它的特点是?⑶这个语段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二、判断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师:你们能判断出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吗?1.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2.在水泥厂内距污染源200米---250米处,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滞粉尘4042克。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4.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5.花朵的形状多种多样,例如牵牛花的花朵像一只小喇叭。

6.它们大多分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房间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7.这种杉树可高达100多米,相当于三十多层楼的高度。

三、阅读练习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_”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文中加点的“大多”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城市的出现,往往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各位光临指导
整理ppt
1
中考复习之
说明文阅读
整理ppt
2
课标要求
1、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了解课
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及说明的事理,正确 判断说明方法及其作 用。
2、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表现 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对说明的内容 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和严密。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 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 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 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 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 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 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 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 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 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 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 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 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 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 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 性。
整理ppt
10
说明语言(1)解释加点词本义。(2)联系句子解 释语境义,扣句子作答。
2、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思路:(1)不能。(2)分析表达效果:起…… 作用或去掉后语义变为……与事实不符。(3) 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3、加点词可否换为……为什么? 思路:(1)不可以。 (2 )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 3)所换词的意思或内容。 ( 4)换了之后的意思整有理ppt何改变,不符合实际11。
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整理ppt
8
练一练:
1、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 之为“风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 法,其作用是什么?
2、细菌的营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养;一 种是异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整理ppt
9
3、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拓展运用:关键词、句+实际+观点看法 (想象)
整理ppt
13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 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 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 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 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 区。
整理ppt
5
链接中考
1.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 温馨提示:抓文中关键词、句
小巧玲珑,体态优美,矫健有力;有非常强 的生命力,有非凡的飞行能力;争强好斗, 勇猛无比。
整理ppt
6
2.第②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思路:这段文字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
分析),准确、具体、生动清楚地说明了(某物)的
整理ppt
3
聚焦中考 北极燕鸥
1、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 2、第②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
么? 3、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自然万物,往往带给人以生活的启迪。阅读了
这篇文章,你从北极燕鸥身上感受到哪些值得人 类崇敬的品质?
整理ppt
4
中考常见命题类型:
1、整体感知题。 2、深入理解题。 3、语言品味题。 4、拓展运用题。
生命力强的特点。
整理ppt
7
知识链接:说明的常用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的……特点。 2打比方形象生动具体地说明了……(物)的……特
点。 3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物)的……特点。 4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物)的……特点。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物)的……特点。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完整、科学、准确地揭示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 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 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 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 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 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整堆理积ppt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14形成 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4.自然万物,往往带给人以生活的启迪。阅读了 这篇文章,你从北极燕鸥身上感受到哪些值得 人类崇敬的品质?
点燃思考: 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特征或道理)+联系 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想象。
整理ppt
12
备战中考
智慧锦囊:
1、感知内容:抓关键词、句
2、分析方法: +作用
说明方法(具体分析)
3、品味语言:准确;生动(平实)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 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 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___特征。
①作比较。用飞机往返南极不易与北极燕鸥作比较,突
出地说明了北极燕鸥具有不怕艰险,追求光明的精神和
勇气。
②列数字。文中列了“行程数万公里”的数字,具体准
确地说明了北极燕鸥迁徙路途之长的特点。
③举例子。本文举了“1970年,有人捉到一只至少活了
34年的北极燕鸥”的例子,具体详细地说明了北极燕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