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野生枫香活性成分提取及鞣质含量研究
关于侧柏叶炮制前后鞣质的含量测定

关于侧柏叶炮制前后鞣质的含量测定【摘要】:目的比较侧柏叶生品和炭品中鞣质的含量。
方法采用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即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测定侧柏叶生品和炭品中的鞣质含量。
结果线性范围为0.026~0.26 m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5%,RSD=1.07%(n=9)。
结论该方法结果可靠,可用于侧柏叶生品及炭品的鞣质含量测定。
【关键词】侧柏叶鞣质含量测定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annin content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and its carbonisatus. Method A tungsten molybdophosphate-casein colorimetric method was used withgallic acid as reference substance. Results The standard curve in the range of 0.026~0.26 mg (r=0.999 4),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97.85%, RSD=1.07% (n=9).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reliable 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tannic of and its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Key words: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tannic;content determine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1],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止血、镇咳、祛痰和抗结核。
枫香树叶黑色素粗产品提取工艺的优化

枫香树叶黑色素粗产品提取工艺的优化作者:谢宇奇零学仕周作树等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11期摘要:以枫香树叶为原料提取黑色素粗产品。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提取得率作为响应值,对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枫叶黑色素提取得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 g ∶40 mL、最佳提取时间4 h,此条件下初步干燥的枫香树叶黑色素粗产品的提取得率为41.47%。
关键词:枫香树叶;黑色素;优化;提取工艺;工艺参数;响应面分析法中图分类号: R28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348-04收稿日期:2014-10-24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LX2014441)。
作者简介:谢宇奇(1979—),男,壮族,广西靖西人,硕士,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及化学分析研究。
E-mail:xiekey@。
黑色素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界的保护性色素[1-2]。
天然黑色素具有抗病毒、抗辐射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能抑制艾滋病毒复制[3]、解蛇毒[4],还能治疗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症等与黑色素缺乏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5]。
天然黑色素虽然存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染色工序相对复杂,染色效果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原因,违规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制造有毒“黑色”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致病安全隐患。
从不同来源提取天然黑色素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人们已成功从黑米[6]、黑木耳[7]、花椒籽[8]等天然食品中提取出黑色素。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叶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类黑色素,具有有祛风湿、行气、解毒等功效[9],常用于治疗疮疖肿痛及外伤出血等症[10-11],在药用研究方面有重要开发价值[12-13]。
木麻黄树皮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木麻黄树皮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木麻黄树(学名Ephedra sinica Stapf)是一种常见的藤本灌木,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和我国西北地区。
其树皮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药物,并且在现代医药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木麻黄树皮作为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哮喘、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药理作用主要归功于其活性成分,因此分离和鉴定木麻黄树皮中的活性成分对于深入了解其药理作用以及开发具有更好疗效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木麻黄树皮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研究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溶剂提取、分液和纯化分离等方法,然后通过色谱技术(如薄层色谱、柱层析等)进一步纯化。
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方法如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等进行分离和纯化。
这些分离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将混合物中的活性成分逐步分离出来,便于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药理作用。
在分离得到木麻黄树皮中的活性成分后,下一步是鉴定这些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
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质,可以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
对于有机化合物,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核磁共振(NMR)技术、红外光谱(IR)技术、质谱(MS)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确定木麻黄树皮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
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木麻黄树皮中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活性测试。
常用的活性测试包括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抗炎活性测试、抗菌活性测试等。
这些活性测试可以帮助研究者评估木麻黄树皮中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并为进一步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木麻黄树皮中的活性成分分离与鉴定是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步骤。
通过分离出活性成分并鉴定其化学结构,可以为进一步了解木麻黄树皮的药理作用、开发新药物等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活性测试评估其生物活性,也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Wooden Ephedra bark acts as a widely use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has also fou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medicine for various respiratory ailments such as asthma, cold, and cough.To isolate the active components present in Wooden Ephedra bark, researchers can utilize various methods. Traditional methods involve solvent extraction, partitioning, and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followed by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such as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to obtain purified compounds. Modern techniques lik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gas chromatography can also be employed fo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hese techniques aid in separating the active components from the mixture, facilitat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ir structure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Once the active components are isolated from Wooden Ephedra bark, the next step is to identify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can be employe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compound. Common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organic compounds includ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and mass spectrometry (MS). Through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Wooden Ephedra bark can be determined.Furthermor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Wooden Ephedra bark, a series of bioactivity tests can be conducted. Common bioactivity tests include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test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es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tests. These tests help assess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Wooden Ephedra bark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further drug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In conclusion,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Wooden Ephedra bark is an essential step in understanding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By isolating and identifying the active components and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Wooden Ephedra ba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drugs. Additionally, evaluating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rough bioactivity tests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枫香天然林生产力研究

O2
0
4 O 7 29 3 0 jI jZ 3j j4 jj
年 龄
32 枫 香 天然 林 分的直 径结 构 .
天 然 次 生 林 的 直 径 结 构 规 律 受 林 分 自身 的演
图 2 枫香胸径近 1 O年 的平 均 生 长 量 和 连 年 生 长 量 曲线 图
替 过 程 、 种 组成 及 树种 特性 、 地 条件 、 新 过程 树 立 更
以及 自然 灾 害 、采 伐 方式 及 强度 等 因 素 的影 响 , 使
34 林 分总 蓄积 及 年平 均生 产情 况 .
枫香 林 分 的单 株 材积 计 算 公 式为 V=r  ̄ D ( H+ 3 f ,其 中 D 为林 木 的胸 径 , 为林 木 的 树 高 , )4 / H 枫 香形 数 f 04 过计 算枫 香 林 分蓄积 为 268 / 为 .。通 8. m3
2 5 厘 柬 3 O 3 5 4 0 4 5
冈栎 、 桐 , 。林 下植 被 丰富 , 杨 等 盖度 较 大 , 木 层主 灌
要 有 山花 梅 、 桐 、 杨 木梅 、 鹃 、 杜 雪藤 , 。 等 样 地 离村 庄较 远 , 到 人 为破 坏 较 轻 , 原 生 受 为 群 落 。 以 金 缕 梅 科 为 主 组 成 的 常 绿 阔 叶林 , 于 是 处 演 替 高 级 阶 段 , 木层 高 达 2 m, 中 第 一 林 层 的 乔 5 其 枫 香 树 高可 达 2 m 以上 , 径达 4 c 以上 。 生枫 9 胸 2m 原 香 群 落 受 人 为 干 扰 的情 况 下 , 林 中空 地 、 缘 会 在 林
势树 种 , 局部 地 区 形成 纯林 。本 文 旨在 了解 枫香 的
在枫 香天 然 林分 内 , 置 3 mX 36 m 的样 地 , 设 0 2. 4
黔产枫香树叶黑色素的生物活性研究

黔产枫香树叶黑色素的生物活性研究
方玉梅 , 张萍 。 王毅红 。 谭萍 , 王盼 。 赵宗城
( 六盘水 师范学 院 , 贵州 水城 5 5 3 0 0 4 )
摘 要: 采用纸片法测定其抑茵作 用, 并 同时采 用水杨酸 比色法和 D P P H 法测 定其 抗氧化能 力, 来评价黔 产枫 香树
究, 2 0 0 7 , 2 8 ( 9 ) : 6 1 — 6 3
在1 2 1 c I = 高压 灭菌锅 内灭菌 2 0 m i n后 , 加入 含有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的液 体培养基 内 , 培养 后在分 光光度计 下
观察 ,结果 与图 8中 9%芦荟 提取液对金黄 色葡萄球
菌 的吸光度基本 相同。说 明高 温作用后芦荟 提取液 的 抑菌能力没有影 响。芦荟具有 良好 的热稳定性 。
3 讨论
[ 4 】 华春. 库拉索芦荟 的抑菌作用叨. 南京师大学报( 自 然科学版) 2 0 0 4 ,
2 7 ( 1 ) : 9 0 - 9 3
[ 5 】 余芳 , 胡 云, 彭 常安, 等. 芦荟 汁 的抑菌作 用【 J 】 . 食 品科 学, 2 0 0 4 , 2 5
【 6 】 杨革.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f M 】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2 0 0 4 : 7 - 1 0
【 7 】 顾文祥. 芦荟种养与家庭利用 【 M 】 . 北京 : 中国林 业出版社, 2  ̄1 : 1 —
2
[ 8 ] 柏 玉萍 . 芦荟 的药 、 食、 美三用叨. 本溪 冶金 高等专 科学 校学报 ,
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 1 ] 聂凌鸿. 芦 荟的开发利用 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 0 0 6 , 2 7 ( 2 ) : 1 4 4 - 1 4 8 【 2 ] 周家琪. 花卉学【 M E 京: 中国林业 出版社, 1 9 8 8 : 6 o 2 — 6 o 3 [ 3 】 谢宗波, 姜 国芳, 钟少 林, 等. 芦荟 提取物抗菌 作用研究 [ J 】 . 科学研
枫香树材硫酸盐法蒸煮历程

枫香树材硫酸盐法蒸煮历程熊林根;曹云峰;刘祝兰;杨洋【摘要】研究了枫香树材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木素、戊聚糖和纸浆得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枫香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升温到155℃,属于初始脱木素阶段,木素脱除率达到22.5%左右,戊聚糖溶出30.16%,得率为70.48%:第二阶段,从155℃开始到165℃保温60 min,属于大量脱木素阶段,木素脱除率达93.74%,戊聚糖溶出48.31%,得率为47.43%;第三阶段,从165℃保温60 min后到蒸煮末期,属于残余脱木素阶段,木素脱除率达到98%左右,戊聚糖溶出51.04%,得率为43.87%.【期刊名称】《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0(018)004【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枫香树;硫酸盐蒸煮;蒸煮历程;脱木素率【作者】熊林根;曹云峰;刘祝兰;杨洋【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749.1枫香树又名枫树(Liquidambar Formosans Hence)是我国重要的优良乡土速生阔叶树种,近年来已成为浙江、湖南、安徽、福建、江西等地最主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1]。
纤维的长度与木材的品质有着极强的相关性,是衡量纸浆材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枫香木纤维平均长度为1400 μm左右[2]。
纤维素长宽比与木材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是纤维重要指标,纤维长宽比大的木材,获得的纸张抗张强度和撕裂度都好,适宜做造纸原料[3],枫香木纤维长宽比的平均值为50.55[2]。
枫香是制浆造纸行业一种较为理想的纤维资源。
目前,研究者主要研究了枫香树材在木材工业和医药行业中的应用[4-7],而在制浆造纸行业的应用研究[8]比较少。
以五倍子为原料摸索提取"乙肝宁"中鞣质提取方案

颗粒 的吸 湿性 或直接 测 所 提取 出 的鞣 质 的 吸湿性 。 验 以除 实 黄芪 以外【 l I 他 1 中药 按复 方 比例打 粉 , 照 摸索 出 的 的其 2味 按
最 佳 提取 方 案提 取鞣 质 。 五倍 子 是 瘿 棉 虫科 的蚜 虫 寄 生 于漆 树 科 盐 肤 木 属植 物
Ex o e t x r c i n o e so a ni n g nn ng g a ul sng t pl r he e t a to pr c s ft n nsi Yi a i r n e by u i he
Gal h n n i sm a e ilf rt n i x r ci n l c i e ssa t ra o a n n e ta to a
放 置 2 , 面 出现 糖浆样 黏稠严 重 吸 湿现 象 。在 壳 聚糖 处 4h 表
理后 其 明显 的 吸湿作 用 得 到 了很 好 的改 善 。 了探 明颗粒 的 为 吸湿 性 改善 . 否 是壳 聚糖 与 药物 水 提液 中无效 成 分鞣 质 相 是 关 . 以设 计 实验 先 提 取 出处 方 中的 鞣 质 , 所 再测 不 含 鞣 质 的
Gal hn n i.W efn ti to lw oa c u tfrl tr or d c h y rs o ii fYia nn r ue . l c ie ss a d i s o o t c o n o t e u et eh go c pet o g i ie t y n iggn ls
的进 行 纯度 考查 ; 五倍 子鞣 质提 取 的最 佳方 案 运用 于乙肝 宁 颗粒 处 方 , 把 提取 出含 鞣质 的浸 膏 , 照 标 准 曲线 法在 按 相应 波 长下测 提 取液 的 吸光 度 ; 提取 液 吸光 度 值代 入标 准 曲线 的 回归方 程 , 出其 鞣 质含 量 。 结 果 以 7 %丙酮 把 求 0
天然药物提取与品质分析

天然药物提取与品质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品质分析。
天然药物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资源中提取的含有药用成分的物质。
它具有低毒性、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探讨天然药物的提取方法和品质分析。
一、天然药物的提取方法1、浸提法浸提法是一种传统的天然药物提取方法,通常是将药材放入特定的溶剂中,待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后,再进行分离、浓缩等步骤。
浸提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适用于大多数药材。
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取率低、提取时间长、易污染等。
2、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天然药物提取方法,它可以通过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促进药材中活性成分的释放和扩散。
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速度快、提取率高、对药材损害小,因此逐渐成为了天然药物提取的重要手段之一。
3、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微波辐射的能量,快速提高溶剂中药材成分的温度和压力,使其出现微波效应而被迅速分离。
该方法操作简单,提取速度快,适用于高密度药材的提取,但需要注意药材的烘干程度和微波加热的功率。
二、天然药物的品质分析为了保证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品质,需要进行有效的品质分析。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天然药物品质分析方法。
1、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它可以对天然药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色谱分析法包括两种主要类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
两者各有各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
2、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它可以对天然药物中的成分进行精确的质量分析和结构鉴定。
质谱分析法主要包括质谱仪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仪(MALDI-TOF)等。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可以用于测定天然药物中的色素含量、酚类化合物含量等,并可以判断药材的质量和加工是否合格。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对大批量天然药材的品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野生枫香活性成分提取及鞣质含量研究郑 毅 张 青(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应用化学系 330013)摘 要:目的 研究我省野生枫香(Liquidambar F orm osana Hance)树皮、树叶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对鞣质含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提取液中鞣质含量,以分析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
实验结果:枫香树皮、树叶中鞣质含量因提取方法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液中鞣质含量分别为12.35%、11.35%。
有机溶剂提取比水溶液提取效果更好,枫香树叶中鞣质含量比树皮高。
关键词:野生枫香 鞣质 络合滴定 野生枫香又名枫树,大叶枫,三角枫,系金缕梅科枫香属植物(Liquidambarform osana Hance)。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带,西至四川、贵州,南至广东,东至台湾等地。
据文献资料表明[1]:该属植物共有五种,我国有2种及1变种。
枫香树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枫香树,苏合香和胶皮枫香树三种植物上,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大致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苯丙素类、挥发油和其它。
枫香树全株均可入药。
树皮、树根、树叶、味辛、微苦、性温、气香,有祛风湿、行气、解毒的功效[2]。
对枫香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对该属植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省金缕梅科枫香属植物野生枫香树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并根据鞣质的性质对提取液中的鞣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以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鞣质提取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为下步再选取一种工艺提取液进行药用效果试验,为枫树开发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1 实验原理及方法简介1.1提取工艺方法一般常用的植物药用成分提取方法有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和水煮法三种,在工业生产上常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但若用溶剂萃取法(如乙酸乙酯为溶剂)的得油率往往高于水蒸气蒸馏,单萜化合物的得油率提高更为明显,由于溶剂萃取法不使精油组分发生较大变化更符合枝叶中精油组分提取。
1.2鞣质含量测定方法中草药中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较多,根据鞣质的性质而有皮粉吸附法、重量法、高锰酸钾法、络合滴定法与比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本文主要采用锌离子络合滴定法,此法测定鞣质的含量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2 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2.1实验材料 枫香树皮、树叶,采于江西南昌市下罗郊区,经鉴定为三角枫,采后水洗于太阳下晒干,置于阴处粉碎成粉末备用。
2.2实验仪器 H L一26型多功能食品粉碎机(上海海菱电器责任有限公司);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HH—SH—2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2XZ—0.5型旋片式真空泵(浙江黄岩医疗器械厂):RO—M B—20D高纯水机(杭州永洁达膜分离设备厂)2.3标准溶液试剂 醋酸锌、氨水、铬黑T、乙二胺四乙酸乙钠、氯化铵、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3 枫香树叶、树皮样品提取液的制备3.1水煮法 精密称取5.0000g粉末,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60ml去离子水,置于80±2℃的水浴中,加热1小时,并不断搅拌,然后冷却至室温,将水煮液进行抽滤,滤液再次过滤得提取液。
3.2水蒸气蒸馏 精密称取5.0000g粉末放入150ml烧瓶中加入60ml去离子水,置于水蒸气蒸馏提取装置中蒸馏1小时,并定期搅拌, (溶液易生成泡沫,妨碍蒸馏正常进行)。
然后冷却至室温。
将烧瓶中的溶液进行抽滤,滤液再次过滤得提取液。
3.3乙醇回流法 精密称取5.0000g粉末,放入1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60ml无水乙醇置于80±2℃的水浴中,回流1小时,并不断搅拌,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回流液进行抽滤,滤液再次过滤得提取液。
3.4乙酸乙酯萃取法 精密称取5.0000g 粉末,放入1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60ml乙酸乙酯置于80±2℃的水浴中,回流1小时,并不断搅拌,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回流液进行抽滤。
然后加入60ml去离子水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温度控制在50±2℃间,至无蒸馏液流出,然后冷却至室温,抽滤得提取液。
4 样品液的制备及鞣质含量测定4.1样品液的制备[3] 分别精密吸取10. 00ml.1M的醋酸锌溶液于四个250ml容量瓶中,加入7mi氨水,摇匀至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往上述四种提取液中各加去离子水到200ml,在35±2℃的水浴温热5min,定量移入容量瓶中与醋酸锌溶液反应,并置于35±2℃的水浴中反应30min,边反应边振荡,使反应充分进行。
然后取出容量瓶冷却至室温,滴加去离子水至250ml,过滤得四份样品液。
4.2鞣质含量的测定[4] 分别取20.00ml 样品液于锥型瓶中,加去离子水至150ml,在滴入12.5ml氨一氯化铵缓冲液(PH=10),振荡,得白色浑浊液变澄清,加入铬黑T指示剂少许,用0.05M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 DA)标准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成蓝色,既为滴定终点。
以下二式计算结果:鞣质含量=0.1556VW×100%V=10M zn-12.5M E×Q式中:0.1556:由实验求得的比例常数M zn:醋酸锌标准液的摩尔分子浓度Q:乙二胺四乙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量(m1)M E:乙二胺四乙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分子浓度V:I M醋酸锌标准溶液络合滴定消耗量(ml)W:样品重量(g)5 实验数据记录5.1枫香树叶提取物络合滴定数据:见表15.2枫香树皮提取物络合滴定数据:见表25.3枫香树叶提取液颜色;见表36 结果与讨论6.1由表1枫香树叶提取液中鞣质定量测定可知,枫香叶中含有丰富的鞣质。
有机溶剂提取的效果比水溶液提取法的效果更好。
其中乙醇提取鞣质含量达到12.35%。
6.2由表2枫香树皮提取液鞣质定量测定可知,枫香树皮中虽含有鞣质,但比树叶中的鞣质含量要低。
6.3由表3可知,提取方法不同,其提取液颜色也不同。
有机溶剂提取液颜色更深。
这主要是有机溶剂提取效果好,而水溶液提取物因鞣质部分水解使产物颜色变浅,含量减少。
6.4鞣质具有多酚羟基结构,表现出较强的化学和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止血、抗病毒、抗衰老等。
6.5由于鞣质不是易挥发性化合物,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在接受瓶中不能得到鞣质,故本实验只能采用蒸馏瓶中的提取物进行鞣质含量络合滴定。
6.6本实验所测结果对枫香叶提取物化学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及药用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表1 枫香树叶提取液络合滴定数据表提取方法批次Q(ml)V(ml)鞣质含量(%)平均值(%)水煮法112.10 2.447.59%212.15 2.417.50%7.56% 312.10 2.447.59%水蒸气蒸馏112.10 2.447.59%212.13 2.427.53%7.56% 312.12 2.437.55%乙醇回流法19.65 3.9712.35%29.80 3.8812.06%12.35% 39.50 4.0612.64%乙酸乙酯萃取110.14 3.6311.30%210.26 3.5911.17%11.35% 310.05 3.7211.58%表2 枫香树皮提取液络合滴定数据表提取方法批次Q(ml)V(ml)鞣质含量(%)平均值(%)水煮法112.30 2.317.19%212.35 2.287.10%7.13% 312.35 2.287.10%水蒸气蒸馏112.40 2.257.00%212.38 2.267.03%7.04% 312.36 2.287.09%乙醇回流法111.61 2.748.54%211.78 2.648.21%8.47% 311.55 2.788.67%乙酸乙酯萃取111.52 2.808.71%211.76 2.658.25%8.60% 311.46 2.848.84%表3 枫香树叶提取液颜色表提取方法水煮法水蒸气蒸馏法乙醇回流法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液颜色橙色棕黄色浅(墨)绿色墨绿色参考文献[1]容箬枫香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国 中医药报总1929期2003.4.9[2]谢文生枫香树叶中某些水溶性微量元素的分析[J]广西师院学报2000.917(3)P5-P7[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50[4]江发寿沙枣中鞣质的含量的测定[J]基层中药杂志,2002. 16(2)26-29[5]石碧、狄莹等著植物多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Extraction and Cmplexometric Titration Analysis of T anninin the B arks and Leaves of Liquidambar Formosana H anceZheng Y i Zhang Qing(Department o f Applied chemistry,JiangXi scienceand Technology Normal College,NangChang330013)Abstract:The effect of extracting methods on the cntents of tannin in the barks and leaves of wildness Liq2 uidambar F orm osana Hance in Jiangx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 that it content, whch was analysed with com plex ometric titration,in the extracted s olutions varies with the different s olvent,eg.12.35%by abs olnte ethanol and11.35%by ethyl acetate,respectively.M oreover,the leaves contain m ore tan2 nin than it barks.K eyw ords:Liquidambar F orm osana Hance T annin com plex ometric T i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