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学考试《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A.西周B.东周C.汉朝D.明朝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两宋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A.黄帝B.高车部C.鲁班D.伏羲7.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A.西周B.战国C.秦朝D.唐朝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A.24个B.20个C.16个D.12个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A.章炳麟B.吴稚晖C.鲁迅D.钱玄同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B.梁赖溟和熊十力C.唐君毅和牟宗三D.余英时和杜维明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2018期末考试答案(96分)

中国文化概论2018期末考试答案(96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教化论的根源是()。

(1.0分)1.0 分A、西周的礼乐文明B、诸侯纷争的社会现实C、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 2在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是()。

(1.0分)1.0 分A、帝喾B、尧C、夏启D、周武王我的答案:C 3诸夏意识诞生于()。

(1.0分)1.0 分A、夏B、商C、西周D、汉我的答案:C 4隋唐时期的官僚制度是()。

(1.0分)0.0 分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中书行省制我的答案:B 5礼乐文明首先遵循的是()原则。

(1.0分)1.0 分A、政治B、经济C、文化D、德行我的答案:C 6周武王接起了五帝时期被殷商斩断的老传统,即上天崇拜,同时赋予了上天新的含义,新的含义指的是()。

(1.0分)1.0 分A、权力B、教化C、德行D、审判我的答案:C 7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1.0 分A、君无不为,臣无为B、君无为,臣亦无为C、君无为而臣下无不为D、君无不为,臣无不为我的答案:C 8春秋后期收买民众的现象导致了()。

(1.0分)1.0 分A、圈地运动B、民族分裂C、收买夺权D、贵族勃兴我的答案:C 9下列关于大蒐礼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0.0 分A、大蒐礼是原始民主色彩下的一种典礼B、大蒐礼使每一个公民都有资格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C、大蒐礼是选定国家政务人员的集体活动D、大蒐礼兴起于五帝时期我的答案:B 10下列关于陶寺遗址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 分A、大约建立于公元前2350年,距今四千多年B、建立于五帝时代C、陶寺遗址的修建是为了测节气D、陶寺遗址在今天仍然能准确测出所有节气我的答案:D 11中国古代文化强调“和”,下列对“和”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1.0分)1.0 分A、盐梅和羹B、和而不同C、天下一家D、天下大同我的答案:A 12黄老政治在汉初实行的原因是()。

20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尔雅

20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尔雅

一.单选题(50题,50.0分)1、封建制在周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其原因是()。

A.周代是礼乐文明兴盛的时期B.周代的诸国纷争的社会现实C.周代异族林立的社会现状D.周代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1.0 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2、鲁国分封时的族群包括()。

A.条氏、徐氏B.萧氏、索氏C.长勺氏、尾勺氏D.以上都对1.0 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3、东林党指的是明代晚期以()为主的政治集团。

A.朝廷宦官B.内朝外戚C.江南士大夫D.皇权继承者1.0 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4、在西方语境中,奴隶来源于()。

A.破产农民B.战争俘虏C.等级制度D.封建制度1.0 分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5、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观念在科学上表现为追求法度,而法度是取法于()。

A.人B.君C.天D.占1.0 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6、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夫子的这句话是批判()。

A.祭祀活动B.占筮活动D.人殉现象1.0 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7、宋代长官财政大权的三司包括()。

A.户部司、盐铁司、枢密院B.户部司、中书省、枢密院C.户部司、盐铁司、考课院D.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1.0 分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8、文治政府在古代的优点是()。

A.实行仁政百姓安居B.任用下层精英分子C.道德至上的政治理想D.统一的国家政权1.0 分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9、二重证据法指的是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由()提出。

A.鲁迅B.王国维C.陈寅恪D.钱谦益1.0 分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10、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测定时节。

()A.鸟的迁徙B.花开花落C.天体运行D.河水流向1.0 分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1、五帝时期崇拜上天的观念到殷商时期被()取代了。

A.自然神崇拜B.祖先崇拜C.鬼神崇拜D.生殖崇拜1.0 分正确答案:B12、孔子对季康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由此推之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

2018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A. 战国B. 唐代C. 北宋D. 明代【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A. 戴震B. 魏源C. 顾炎武D. 俞樾【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 日坛B. 月坛C. 天坛D. 地坛【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 吴道子B. 米芾C. 赵孟D. 张择端【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A. 张衡B. 沈括C. 葛洪D. 王桢【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A. 河姆渡文化时期B. 屈家岭文化时期C. 仰韶文化时期D. 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A. 原始公有制时期B. 家族宗亲制时期C. 中央集权制时期D. 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A. 道安B. 慧远C. 道生D. 僧肇【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B. 北宋C. 南宋D. 元代【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A. 道家学说B. 魏晋玄学C. 宋明理学D. 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A. 唐尧B. 虞舜C. 夏禹D. 商汤【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文学与历史相比更注重【】A.事实B.认知C.理智D.虚构正确答案:D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C.作品、作家、现实、历史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正确答案:A3.“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观点出自【】A.《周易·系辞》B.《庄子·齐物论》C.《荀子·乐论》D.《礼记·乐记》正确答案:A解析:《周易·系辞》:“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

”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A.题材B.主题C.美D.真正确答案:C解析:林语堂注意到中国文学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汉语的单音节性”。

这种极端的单音节性造就了极为凝练的风格,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美。

5.将典型性格视为十分独特的“这一个”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胡塞尔正确答案:C解析:黑格尔认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

”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宝钗的世故圆滑,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

6.下列作品中,完全属于象征意象范畴的一组是【】A.《阿Q正传》《祝福》《故乡》B.《边城》《围城》《城堡》C.《荷塘月色》《雨巷》《日出》D.《天狗》《死水》《老马》正确答案:D7.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是【】A.文本时间B.叙述时间C.故事时间D.阅读时间正确答案:C解析: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是虚构出来的、只存在于作品世界中的时间关系。

8.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典型文学体裁是【】A.戏剧文学B.民间故事C.报告文学D.纪实小说正确答案:A解析:隐在叙述者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最典型的例子是戏剧文学,即剧本。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北方农业的农耕文化是BA.稻作型B.麦黍型C.菽稷型。

D.稻谷型2.“三纲五常”伦理思想的提出者是DA.孔子B.孟子C.苟子D.董仲舒3.我国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是BA.《诗经》B.《周易》C.《尚书》D.《大学》4.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D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5.就汉字构造形体的依据来说,汉字是一种CA.表音文字B.拼音文字C.表形文字D.表意文字6.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形成的时期是C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7.中国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是CA.什伍里甲制度B.三公九卿制C.户籍管理制度D.连坐制度8.《说文解字》的作者是BA.王阳明B.许慎C.钟嵘D.朱熹9.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基础是BA.手工业经济B.农耕自然经济C.市商贸易D.佃农经济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诗经》组成部分的是AA.诗B.风C.雅D.颂11.“汉语共同语”在明清时期被称为AA.官话B.国语C.通语D.雅语12.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宗派是DA.天台宗B.华严宗C.净土宗D.禅宗13.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DA.文化思潮B.文化现象C.文化政策D.文化事项14.历来有“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BA.山东B.山西C.陕西D.河南15.后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BA.管仲B.韩非子C.吴起D.商鞅16.为中国封建官僚体制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的是CA.察举制B.世家制C.科举制D.选举制17.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CA.二百年B.三百年C.五百年D.六百年18.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是CA.周朝B.秦朝C.唐朝D.元朝19.曾受汉语极大影响的所谓“域外方言”不包括CA.朝鲜语 B.日本语C.蒙古语D.越南语20.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B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宋明理学21.中国的农耕知识有自己的“书库”,即历代方志。

(全新整理)10月中国文化概论全国自学考试

(全新整理)10月中国文化概论全国自学考试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A.大兴水利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1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实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2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文化概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文化概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摩尔根1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A.《四民月令》B.《四时纂要》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A.太师、太保、太尉B.太师、太傅、太保C.太师、太保、太宰D.太师、太傅、太史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B.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丞相B.太宰C.太尉D.御史大夫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自学考试《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 C )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事象
D.文化观念
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B )
A.“世界高原”
B.“世界屋脊”
C.“高原世界”
D.“屋脊世界”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 C )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
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
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 D )
A.归宿
B.过程
C.发展
D.资源
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 C )
A.文化内涵
B.文化外延
C.文化经历
D.文化结果
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C )
A.郭沫若
B.于省吾
C.陈梦家
D.徐中舒
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 C )
A.三藩之乱
B.永嘉之乱
C.八王之乱
D.五胡之乱
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 B )
A.天象观
B.勤农观
C.占验观
D.地利观
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C )
A.蒙古族
B.匈奴族
C.汉族
D.高车族
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 A )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1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D )
A.张衡
B.毕昇
C.祖冲之
D.蔡伦
1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 B )
A.夏代
B.周代
C.商代
D.秦代
1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 C )
A.秦代
B.汉代
C.隋唐
D.明代
14.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D )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 C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
D.生产生活文化
1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
A.《孙子》
B.《尚书》
C.《春秋》
D.《诗经》
1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B )
A.孝
B.仁
C.义
D.礼
1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 C )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1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B )
A.木结构
B.左右对称
C.讲究装饰
D.廊柱结构
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 B )
A.《书》
B.《乐》
C.《礼》
D.《易》
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B )
A.汉藏语系
B.蒙古语系
C.阿尔泰语系
D.南岛语系
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B )
A.禁忌
B.崇拜
C.恐惧
D.避讳
2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 A )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2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 B )
A.1482年
B.1582年
C.1682年
D.1782年
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杂家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AE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E.长江三角洲平原
27.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偏向东北一支和偏向东南一支的包括( AB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广济河
D.惠民河
E.金水河
28.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BCE )
A.孝廉
B.征辟
C.考试
D.举人
E.察举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 ACDE )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 ABCDE )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莫以历史时期、某一公斤(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32.九流十家---其为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是由汉代人总结出来的,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和刑名家等派别。

33.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个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庭制度。

34.家天下—所谓家天下,使之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带兴与衰亡,从秦始皇开始,他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庭子孙世代传袭皇位,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是宗法观念队国家政治影响的表现之一。

35.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意为
两层,一是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法典,二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答:(1)华北平原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利于舟楫之便和人民的交流,(2)东北有泰沂山地山地,有利于人民的文化创造,(3)该地区历来就是发达的农业区,有利于农业文明的创造与发展,(4)该地区在很长时期内人口最为稠密。

37.简述敬顺吴天的宗教现实功能。

答:1.其现实功能是“敬授民时”,2.其关系农业大事,是皇帝的后代建立宗教凝聚力的根源3.其之所以的以聚族,是因为该宗教中涵盖着先进的文化。

因此,五帝时代的历史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力。

38.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1.交通设备的习俗传承;2.交通工具的习俗传承;3.交通行旅行也的习俗传承。

39.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答:1.“天人合一”,起源于西周,这是天人关系的一种全面的观点,2.“天人交胜”,由唐代刘禹锡提出。

3.“天人之分”,有战国笱子在《天伦》中提出。

40.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

答:对汉字的认识是与中华民族命运的盛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从古到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