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七大动物活化石

合集下载

活化石的资料

活化石的资料

活化石的资料引言:活化石是指存在了很长时间,外貌、生存方式等方面几乎没有变化,起到了一个活物化石的作用。

它们是地球生物演化历程中的珍贵遗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地球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线索。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活化石,并探讨它们的意义。

一、腔肠动物门:1. 齿轮虫 Gyrinus齿轮虫又称为水蚤,是一种双壳纲动物。

它们的双壳外形特殊,像两片排齿的歯轮,因此得名。

“齿轮虫”这一称呼源于这种特殊外形。

齿轮虫在地球演化历程中保存了上亿年的稳定特征,是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标本。

2. 角兽 Brachiopod角兽是一类特殊的无脊椎动物,生物学家常常将它们与双壳贝类混淆。

然而,角兽是一种更古老的生物形态,其外形与早期海洋生物相似。

角兽的化石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现,这些化石记录了早期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环境变迁的线索。

二、软体动物门:1. 菊石 Ammonite菊石是软体动物如蛞蝓和章鱼的古代祖先。

它们的化石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地层,从五叠纪到白垩纪。

菊石的化石形状多样,亦是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证据之一。

2. 蛾 Moth蛾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被认为是蝴蝶的祖先之一。

蛾类的化石记录包括了上百万年前的羽状触角,这些触角在现代蛾类中已经减少或消失。

蛾的化石提供了研究昆虫进化和生态学的重要线索。

三、植物门:1. 裸子植物 Naked Seed Plants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由于其古老的特征与现代的裸子植物相似,被称为活化石。

裸子植物的化石遍布世界各地,向我们展示了地球植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2. 石松 Fern石松是古代植物的代表,它们最早出现在约四亿年前。

石松的化石被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地,形态保存良好。

石松的存在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植物的了解,也为植物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结论:活化石是地球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遗存,不仅提供了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还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环境变迁和生物多样性的历程。

通过研究这些活化石,科学家们可以揭示生命的奥秘,为人类认识生物进化、生态系统演化等提供重要的指导。

活化石的资料

活化石的资料

活化石的资料
活化石是指一些在地质历史长时间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生物,过去的现象在今天仍然存在。

以下是一些活化石的常见资料:
1. 蛇目螺(Nautilus):蛇目螺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类似于现代的鸦螺,生活在深海中。

它们在地质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可以追溯到约5亿年前。

蛇目螺的化石经常被发现,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古地理和古海洋环境的重要线索。

2. 若贝(Ginkgo biloba):若贝是一种古老的落叶乔木,被认为是活化石之一。

它生长在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并一直延续到现代。

若贝的叶子形状特殊,双分叉的叶脉构造是其显著标志,这也是为何若贝在化石记录中很容易被识别的原因。

3. 山毛榉(Metasequoia):山毛榉是一种树木,也是活化石之一。

它起源于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并在地质历史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山毛榉的化石记录非常齐全,科学家利用这些化石可以了解古代气候和地质环境。

4. 鳄鱼(Crocodylia):鳄鱼是一类爬行动物,也是活化石之一。

在地质历史中,鳄鱼的形态几乎没有变化,并一直存在至今。

许多种类的鳄鱼化石已被发现,这些化石对于了解古生物学和生态学非常有价值。

这些活化石提供了关于地球上古老生物和过去环境的珍贵信息。

研究这些化石可以帮助科学家重建地球历史上的生态系统,并对地球未来的变化进行预测。

海中所有活化石

海中所有活化石

海中所有活化石1、肛棘鱼:肛棘鱼有着“活化石”的称号,它们是至今存活的最古老动物之一。

它们一度被认为曾在白垩纪就灭绝了,但是在1938年,一只活着的标本在南非被抓到。

肛棘鱼是大型食肉动物,长约2米左右,它们捕食小鱼,包括小型鲨鱼,经常出没在较深的漆黑海域。

尽管由于它口感不好很少被捕捞,但是目前它也濒临灭绝。

2、塞内加尔多鳍鱼:塞内加尔多鳍鱼有着“恐龙鳗”的称号,这种鱼的长相飞铲怪异,属于远古动物,据称最早出现白垩纪时期,它的生活习性很特殊,是可以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的。

3、鳄雀鳝:鳄雀鳝是在白垩纪时期出现的古老鱼类,体型非常的庞大,性格也很凶猛,会攻击人类,它身长能够达到4米以上,身上还有着密集的鳞片,目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地区。

4、锯鳐:锯鳐起源于白垩纪时代,这种鱼的生活范围很广泛,不仅是海水,也可以在江河、小溪等地方生活。

这种鱼的体型是很庞大的,一场最长能够达到7米,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这种鱼在当时很有可能是荆背龙的食物。

5、巨骨舌鱼:巨骨舌鱼就是堪称活化石的一种大型淡水鱼,主要生活在亚马逊流域,成年鱼有2到6米长,体重可达100千克。

巨骨舌鱼虽然行动缓慢,却拥有很强的弹跳力。

它们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早就衍生出了直接吞咽空气来呼吸的能力。

6、鲟鱼:鲟鱼是源自侏罗纪时期的古老鱼类,鱼子酱就是用它的鱼卵做成的。

这种鱼的体型很庞大,能够长到6米长,没有什么攻击性,但是由于过度捕捞的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濒危的情况。

7、皱鳃鲨:皱鳃鲨起源于白垩纪时代,属于史前鲨类,为食肉鱼类,以鱿鱼作为主要食物。

由于皱鳃鲨喜欢生活在深海之中,所以很少被人发现。

8、龙鱼:龙鱼是起源于侏罗纪时期的一种鱼类,在非洲和亚马逊等地区是比较常见的,这种鱼的性格特别凶猛,目前主要是作为“观赏鱼”,这种鱼在中国又被叫做“金龙鱼”,是美好的象征。

9、帆蜥鱼:帆蜥鱼是一种来自于史前时代的鱼类,看帆蜥鱼的样子长得凶神恶煞的,剑状的牙齿,加上2米多的体长,性情又是十分的凶猛,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几乎照单全收,帆蜥鱼一般都生活在大洋的深处,很少会被人们发现。

地球上仍然存活的“活化石”动物

地球上仍然存活的“活化石”动物

地球上仍然存活的“活化石”动物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7期鹦鹉螺鹦鹉螺是鹦鹉螺目亚纲唯一存活的物种。

鹦鹉螺属于头足类动物,但是它与乌贼和章鱼等头足类动物不同,仍然保留了外壳。

由于外壳的存在,鹦鹉螺的化石很容易区分。

化石爱好者已经发现了至少有着5亿年历史的鹦鹉螺贝壳。

沙丘鹤许多鸟类的血统都能够追溯到恐龙,但化石表明沙丘鹤自身就能够追溯到250万年以前。

古代的沙丘鹤与现代的个体相比体型发生了变化。

现在北美地区生活着几个沙丘鹤的亚种,其中一些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

科莫多龙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是世界上没有任何蜥蜴看起来能够比科莫多龙更加古老。

它们能够追溯到大约4000万年前的巨蜥属。

科莫多龙最早出现在亚洲,后来迁徙到了澳大利亚,并且长到现在这样的体型。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的蜥蜴。

大蜥蜴它们看起来与蜥蜴很像,但是大蜥蜴事实上是喙头目的一个不同物种。

如今只有两个大蜥蜴物种存活,它们与2亿年前存活的古老祖先几乎一样。

这些爬行动物是真正的史前动物。

现如今,有一些大蜥蜴的存活时间已经超过了100年,有专家认为,如果生存环境合适它们能够活到200年以上。

小熊猫这些可爱的动物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温带森林中,它们是小熊猫科唯一存活的物种。

它们代表的血统混合了熊、臭鼬、鼬鼠和浣熊4个物种。

它们与大熊猫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以竹子为食,但是从进化角度来说关系不大。

土豚(非洲食蚁兽) 土豚是一种夜行性的穴居动物,而且是管齿目唯一存活的物种。

这一物种之所以被视作一种活化石是因为它们染色体的古老排列方式。

土豚是高超的挖掘工而且长相异常古怪,大象是它们最近的活体亲属之一。

紫蛙这种活化石动物发现于2003年,它们被研究人员描述为“长着短粗腿和尖鼻子的肿胀甜面圈”。

尽管这一物种发现于印度,但是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存活在塞舌尔群岛上。

这意味着它们在那里存活了至少1亿年,也就是印度、马达加斯加和塞舌尔仍然属于同一个大陆板块的时代。

自然界现存的十大动植物活化石

自然界现存的十大动植物活化石

自然界现存的十大动植物活化石对于所谓的活化石,“如果没坏就不要去修”这句谚语可能再适合它们不过了。

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它们得以生存下来并且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它们是非常独特的植物和动物,成功寻找到一个适于自己生存的生态位并安家落户和繁衍生息。

在这些活化石中间,有我们熟悉的海百合和鸭嘴兽,也有相貌丑陋的恶魔鲨和名字怪异的猴迷树。

1.猴迷树猴迷树猴迷树也被称之为“智利松”,是一种古针叶树图片来源于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系列节目《与恐龙同行》,图片中的庞然大物便是异龙。

猴迷树也被称之为“智利松”,是一种古针叶树,现在只能在阿根廷和智利一些地区发现它们的身影。

这种树长有怪异的带鳞片(实际上是树叶)树枝,树皮也非常与众不同,与爬行动物的皮肤类似。

猴迷树质地坚硬,高度可达到130英尺(约合40米),直径最大可达到6英尺(约合1.8米)。

19世纪初,猴迷树被首次引入英国,截止到19世纪50年代,这种古树开始在植物园安家落户。

至于“猴迷树”这个奇特的名字,据说与造访康沃尔彭卡罗植物园的一名游客有关。

他在观察这种怪树时说:“我很迷惑,猴子怎么才能爬到树上呢?”在描绘史前景象时,画家通常会请出猴迷树,让自己的作品更加有血有肉。

最后一幅图片来源于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系列节目《与恐龙同行》,图片中的庞然大物便是异龙。

2.马尾马尾马尾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植物,通过孢子繁育下一代而不是种子马尾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植物,通过孢子繁育下一代而不是种子。

现在的马尾是一个单一物种,但在史前世界,它们也一度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植物。

大约3.75亿年前,马尾第一次在泥盆纪出现。

令人感到怪异的是,虽然名叫“马尾”,但当前的这种植物对马来说却具有毒性。

马尾的古代近亲是石炭纪时期的王者,当时巨型蜻蜓和身长6英尺(约合1.8米)的马陆龙在大气氧过饱和的地球上繁衍生息。

它们的近亲被称之为“芦木”,高度最高可达到90英尺(约合27米),与地球上最为早期的树木争夺阳光。

什么是活化石

什么是活化石

什么是活化石?
活化石是指一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

如水中活化石—中华鲟、扬子鳄、国宝—大熊猫、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被人们称为为“活化石”。

中华鲟,又称鲟鱼。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鲟鱼,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又称鱣(zhān)、鮪(wěi)、鱏(xún或yin)等,是古老而珍贵的活化石鱼类,因而有不少人把它们形容为“水中熊猫”。

目前现生的鲟鱼总共还有2科6属27种,我国有3属9种。

我国境内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还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称为“古生物活化石”,因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扬子江畔而得名。

在地球上现存的21种鳄类中,我国扬子鳄与美国密西西比鳄是仅有的两种温带淡水鳄。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危及扬子鳄的生存。

70年代,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广大地区的扬子鳄只剩安徽宣城地区及邻县南陵丘陵地带的不足500条,濒临灭绝。

这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银杏是与恐龙同时代地球的统治者,在自然界变化中恐龙成“化石”而银杏幸存下来,成了“活化石”,与大熊猫具同等价值。

故称为植物界大熊猫。

活化石

活化石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一、什么是“活化石”亿万年来,地球的环境沧桑多变,一些动物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被淘汰,埋藏在地下形成了化石;一些动物则在生存斗争中,改变了自己的形态、结构和习性,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来;还有一些动物仍然保持了祖先的相貌,成了地质时代动物界的“遗老”——“活的化石”。

迄今为止,1938年在非洲东南部海中,首次发现残存的总鳍鱼类矛尾鱼,是世界闻名的1种活化石。

世界上发现了许多属于“活化石”的生物,比较著名的有鹦鹉螺、鲎、大鲵(娃娃鱼)、鸭嘴兽、大熊猫、文昌鱼、裸子植物银杏、水杉、珙桐,香果树等。

二、植物“活化石”1、银杏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

远在二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的祖先就开始出现了,和当时遍布世界的蕨类植物相比,它还是高等植物。

到了一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已和当时称霸世界的恐龙一样遍布世界各地,后来,绝大部分银杏像恐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十大动植物活化石

十大动植物活化石

十大动植物活化石2.2大蜥蜴大蜥蜴是目前地球上所知的恐龙时代唯一存活下来的一种爬行动物,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但由于全球持续变暖,这种被称为新西兰活化石的大蜥蜴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研究表明,温度升高促使大蜥蜴的雄性比例大幅提高,最后可能因为缺少雌性无法繁衍而灭绝。

2.3海百合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石炭纪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

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象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也叫腕。

这些触手就象蕨类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

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

2.4猴迷树猴迷树也被称之为“智利松”,是一种古针叶树.这种树长有怪异的带鳞片(实际上是树叶)树枝,树皮也非常与众不同,与爬行动物的皮肤类似。

这种树长有怪异的带鳞片(实际上是树叶)树枝,树皮也非常与众不同,与爬行动物的皮肤类似。

猴迷树质地坚硬,高度可达到130英尺(约合40米),直径最大可达到6英尺(约合1.8米)。

2.5腔棘鱼腔棘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也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活化石。

曾经被认为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灭绝,但是1938年开始被人类陆续发现踪影,从此腔棘鱼便被称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

2.6马尾马尾,木贼属植物,马尾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植物,通过孢子繁育下一代而不是种子。

2.7马蹄蟹马蹄蟹(Horseshoe Crab)其实并非真正的螃蟹,而是原始的节肢动物。

它们有宽大的盘状身躯,细长的针状尾巴。

它们的祖先可追溯回寒武纪时期,但一直要到侏罗纪时期,才发展出马蹄的外型。

虽然现今仍存有五种马蹄蟹,但从後白垩纪时期开始,它们就较不常见。

2.8鸭嘴兽鸭嘴兽是世界驰名的珍稀动物,产于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

它的尾巴扁而阔,前、后肢有蹼和爪,适于游泳和掘土。

鸭嘴兽穴居在水边,以蠕虫、水生昆虫和蜗牛等为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熊猫
熊猫无疑是动物活化石的最佳代表,是我国特有的国宝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至今已在地球上生存了800多万年历史,甚至有考古学家在欧洲发现1000万年大熊猫化石,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

大熊猫的数量在慢慢减少,全世界都不到1000只。

其实大熊猫的真名在历史上并不叫熊猫,而是叫猫熊。

2、七鳃鳗
在海洋中有一种极其恐怖的吸血鱼类叫做北极七鳃鳗,它们长相古怪,天生就是以吸血为生,只要被咬住就会掉一块肉,所以民间又把这七鳃鳗叫做僵尸鱼,因为它们就像僵尸一样。

别看北极七鳃鳗的体型不大,但是它们距今已经有3。

6亿年的历史了,所以在吸血的能耐上简直无鱼能及,是动物活化石之一。

3、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

中华鲟有一亿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此古老鱼类已经不多。

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动物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400—500公斤。

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

4、扬子鳄
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土龙,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是古老的,又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动物活化石。

5、鲎
鲎是一类与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其祖先出现在4.06亿年前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动物活化石”之称,生活在中国水域。

6、三眼恐龙虾
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在中国各地又俗称马蹄管子、王八盖子、翻车车、屎壳郎崽、数钱锁等,是已知鲎虫中唯一在中国发现的一种。

出现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经历了三次地球大灭绝,至今仍有数种品系存活。

7、三眼甲虫
三眼甲虫属鞘翅目昆虫,最早出现于4.06亿年前的泥盆纪,有些科学家认为,西伯利亚的“三眼甲虫”有三只眼睛,是所有的有翼昆虫的祖先。

多以动、植物为食,但也有以腐败物质为食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