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前搜集: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习俗、故事、来历、古诗、谚语、歌曲等。一小组一个节日,课前读主题丛书《‘年’的来历》、《元宵节的故事》、《七夕节的传说》、《重阳节的传说》了解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会背和这些节日有关的古诗,能讲节日的故事。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一、歌曲导入,感受节日

师生同唱歌曲《新年好》。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走进课文,继续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复习回顾,回忆节日

1.复习字词。课件出示文章,生字标红。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标红的生字。开火车一人一行;齐读。

2.回忆节日。通过上节课的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指名说,齐说,课件出示表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3.知道日期。每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指名说,出示。除了清明节是阳历,其他都是农历。

三、读背课文,了解节日

1.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指名说。

2.接读课文,老师读节日,你们读对应的习俗。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叫传统习俗,板书:传统习俗。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时间顺序。根据时间顺序的提示,自己尝试着背诵一下吧(填空背)。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指导朗读,配乐背诵。同桌拍手背诵。清明感情基调(顺势拓展古诗《清明》理解人如潮会鹊桥。)多种形式诵读。

四、品读课文,展示节日

1.了解春节。

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春节还有哪些习俗?(指名说)吃年夜饭、贴倒福、拜年、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歌曲《过年啰》进一步了解春节习俗。(学生春联和吃年夜饭照片)

(2)春节文化知多少。闯关游戏。

第一关:讲一讲年的故事。

第二关:背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或者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世世代代相传的古诗、故事、谚语、歌曲、对联等就是节日的传统文化。板书:传统文化。

2.了解其他节日。

那其他节日又有怎样的文化呢?今天咱们进一步了解这些传统

节日。

(1)小组合作。

利用搜集的资料展开节日文化的学习。组内交流资料,可以集体展示,也可以小组长选出展示的同学,进行展示。

(2)展示交流。

展示要求:先集体背诵节日句子,再分别展示节日文化

在学生展示时适当补充资料:清明节(古诗)端午节(屈原传说)中秋节(《嫦娥奔月》,讲一讲家里怎样过节。)

五、补充拓展,延伸节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文化

总结: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心理的有力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希望同学们会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究丰富多彩的节日,了解有关传统节日更丰富的内容,也希望下节课我们能有更多的收获!

六、结合节日,书写生字

大部分节日是非常热闹的。

1.看。出示生字:热、闹,学生观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