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合集下载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注意事项:
(1)栓塞支气管动脉后应行靶血管造影,充 分显示血管栓塞后旳显影情况,如支气管动脉 造影时显示中断,证明栓塞成功,不然采用补 救措施或更换栓塞剂再行栓塞,直至将靶血管 完全栓塞为止;
(2)注意导管头进一步靶血管旳位置及靶血 管有无脊髓动脉分支,严防栓塞剂造成脊髓损 伤;
(3)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3天,同步嘱患者轻 咳,预防栓塞剂脱落。
(2)明胶海绵采用1㎜大小颗粒进行栓塞,栓子能 够进入小旳病灶使之栓塞,降低侧支循环旳形成, 且分布均匀,又能防止液体栓塞剂所致旳广泛支气 管粘膜坏死。但明胶海绵在一定时间内会被吸收, 而使栓塞旳血管再通,可采用与末梢栓塞剂鱼肝油 酸钠联合应用,鱼肝油酸钠已被证明为一种有效旳 末梢栓塞剂。
(3)先用明胶海绵颗粒(1㎜x1㎜x1㎜)行末梢栓 塞,再用明胶海绵条(1㎜x1㎜x10㎜)行主干栓塞, 从而作到栓塞长久,稳定旳效果,明胶海绵经高温 消毒后变性,在体内停留可达180天 。
多谢!
右侧支气管动脉起源于
右侧肋间动脉(44.9%) 主动脉降部(30.6%) 主动脉弓(14.3%) 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
主动脉降部 (86.5%) 主动脉弓(10.9%)。
另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 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冠状动脉 等。
详细体现为:(1)肺实质内有造影剂渗出 形成片状或斑点状出血;(2)同侧同叶三、 四级支气管腔内有造影剂涂抹。
另一方面可显示间接出血征象:(1)患侧 支气管动脉增粗;(2)病灶血管增多、紊 乱;(3)动脉瘤样变化;(4)支气管动 脉—肺动脉瘘形成;(5)病灶旳肺实质内 存在较弥散旳浓染区.
2)支气管动脉栓塞(BAE)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护理流程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护理流程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护理流程
一、介入术前护理流程
1、用物:备皮包。

2、操作步骤
(1)接到医嘱,双人核对,到患者床边行术前宣教。

(2)备皮:腹股沟区备皮。

(3)督促患者准备盐袋、便器,缴纳足够的介入费用,签署知情
同意书。

(4)训练指导床上排便。

(5)术前更换清洁病员服,进介入室前排空大小便。

(6)护士携带病历,护送患者至介入室,与介入室交班。

二、介入术后护理流程
1、用物:盐袋。

2、操作步骤
(1)责任护士应与手术医生交接班,详细了解手术类型,术中经
过是否顺利,送患者回病房。

(2)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咯血情况和有无下肢麻木乏力等脊髓损
伤的表现。

(3)观察皮肤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及血肿情况;同时观察肢端
皮肤色泽、温度,判断有无足背动脉搏动。

腹股沟区加压包扎24 小时。

(4)健康教育:鼓励多饮水、进食,促进造影剂排泄,绝对卧床24 小时,术侧下肢制动,局部采用 l 千克盐袋压迫 l0-12 小时。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必要时吸氧。

(7)行肢体被动按摩。

(8)遵医嘱用药。

(9)术后 24 小时解除加压包扎绷带,换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姜征宇)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姜征宇)
B穿刺肢体观察:A.穿刺部位指压2小时后,如无出血及皮下血肿改用沙袋压迫6-12小时;B.术肢绝对制动8小时;C.观察术肢肢端循环情况:皮温、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感觉有无异常等。
C观察有无咯血:术后2-3天咯少许暗红色血液是因为陈旧性出血所致,如出现咯鲜血及咯血量增加,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术后应嘱患者无剧烈咳嗽,以免栓塞物脱落而造成再次咯血,并常规应用止血药物。
(3)脊髓损伤致下肢轻瘫或截瘫,肋间皮肤坏死,食道—支气管瘘,肠系膜上、下动脉栓塞;
(4)栓塞后数月内再咯血,是因栓塞不彻底或栓塞剂吸收造成部分再通或侧支血管再生所致,可经重复造影证实后再行栓塞术,必要时择期外科手术治疗;
(5)造影剂过敏等。
7、术后观察及护理:
A体位:平卧位休息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非术侧肢体可轻微活动调适,予以软枕放于腹部抱压,协助按摩腰腿、远端肌肉,促进循环,增进舒适,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术前准备: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为准确栓塞提供可靠的资料。并完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检查。
7.术前应行造影剂敏试。
8.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解便。
5、方法:
1)术前双侧股动脉区进行备皮及常规消毒;
置管 寻找支气管开口
2)股动脉-----胸4→胸6水平-----------------(嵌顿感)插入支气管动脉-----注射2.3ML造影剂证实。(反之,应扩大范围寻找,以防遗漏变异支气管动脉。)
注意:1)肺癌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前应先注射化疗药物。 2)被栓塞血管必须准确无误。如导管不能深入血管,试注造影剂当出现返流时即禁止栓塞。
6.并发症:
(1)支气管动脉内膜损伤,支气管动脉穿孔,栓塞剂逆流入主动脉;
(2)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感,肋间痛,吞咽疼痛或困难,肩背痛,穿刺部位血肿,对症处理一周内基本能缓解;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课件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课件
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注意事项:术 后应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及时 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出血、感
染等。
手术步骤
01
术前准备:包 括麻醉、消毒、 穿刺部位选择

02
穿刺:在X线 引导下进行穿 刺,将导管插 入支气管动脉
03
栓塞:将栓塞 材料注入支气 管动脉,阻断
血流
04
术后处理:包 括止血、抗感 染、观察病情
成功案例
患者情况: 男性,50 岁,患有支 气管动脉栓

手术方法: 采用支气管 动脉栓塞术
进行治疗
手术效果: 术后患者症 状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提

术后随访: 患者恢复良 好,无并发
症发生
失败案例
A
患者病情复杂,栓塞效 果不佳
B
栓塞材料选择不当,导 致栓塞失败
C
操作技术不熟练,导致 栓塞失败
D
术后并发症,如出血、 感染等,导致栓塞失败
03 操作步骤:导管定位、栓塞剂注 入、观察效果
04 注意事项: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防止栓塞剂误入其他血管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支气管动 脉栓塞术适用于支 气管动脉瘤、支气 管动脉瘘、支气管 动脉狭窄等疾病。
禁忌症:支气管动 脉栓塞术禁忌症包 括严重心肺功能不 全、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高血压等。
适应症和禁忌症的 选择: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适应症和禁忌 症,确保手术的安
适用人群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适 用于患有支气管动脉 瘤、支气管动脉狭窄、 支气管动脉瘘等疾病 的患者。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适 用于患有支气管动脉 瘤破裂、出血等紧急 情况的患者。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适 用于患有支气管动脉 瘤、支气管动脉狭窄、 支气管动脉瘘等疾病, 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的患者。

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患者的护理

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患者的护理
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患者的护理
1
概述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起源于1964年,随 着数字减影及血管造影系统的不断升级,成 像更加清晰,而导管材料及插管技术的进一 步提高,不仅使得这项技术在临床诊断上具 有重要价值,而且还可以在造影技术的基础 上经导管注入药物或栓塞剂、用于治疗咯血, 肺癌等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内 外得到广泛应用。
10
术后观察和护理(2)
穿刺侧肢体的观察 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 24小时。观察穿刺侧下肢温度、颜色、感 觉,定时监测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咯血观察 由于侧枝循环的建立,局部炎 症慢性侵蚀及肺动脉损伤破裂,患者有不 等量的少量暗红色血块或血痰咯出。
11
术后观察和护理(3)
栓塞综合征的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 胸闷、胸骨后烧灼感、肋间痛等症状。 脊髓损伤的观察 这是SBAE最严重的并发症, 常在术后数小时开始,发展为横断性截瘫伴感 觉障碍和尿潴留等,一般2-3天内达高峰,绝 大部分患者在数天至2个月内可完全或部分恢 复.尤其应注意患者下肢的反应、肌张力和躯 体的感觉功能是否丧失,这是估计脊髓损伤最 可靠的方法。
急性大咯血危及生命,暂不具备 手术条件者。
反复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肺 功能低下不宜手术切除者或其他 原因不能手术者。
咯血经手术治疗复发者。 拒绝手术治疗的大咯血病人。
7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禁忌症
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大咯血介入治疗 没有禁忌症。血管造影禁忌均为相对 禁忌
8
术前准备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栓塞治疗的目的、 过程,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心理,取 得患者的合作。
12
3
动脉造影入路 穿刺点首选股动脉-髂外动脉右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 脉-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指南解读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指南解读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指南解读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支气管动脉瘤、支气管动脉瘤样扩张、支气管动脉瘤样扩张性骨质病等疾病。

该手术通过封闭或破坏异常扩张的支气管动脉,以停止异常血流,减轻相关疾病的症状。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迅速、有效且低创伤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开放性手术,在减轻疾病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此外,与传统手术相比,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恢复期相对较短,患者能够较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该手术的过程通常是在血管内(介入室)进行的。

首先,医生会在患者的腹股
沟或手臂静脉插入导管,然后将导管引入到异常扩张的支气管动脉位置。

通过血管内放置导管,在 X 射线或其他影像的指导下,医生会向异常扩张的动脉内注入栓
塞剂,例如微小颗粒、酒精或其他凝固物质。

这些栓塞剂会限制血液的供应,从而缩小或完全封闭异常扩张的血管。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疼痛、不
适感、过敏反应和刺激性咳嗽等。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总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与异常扩张
的支气管动脉相关的多种疾病。

该手术具有快速、低创伤和较短恢复期等优点,但在使用前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护理要点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护理要点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护理要点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护理要点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要点,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正确进行护理。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床位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介绍相关的护理要点。

一、床位护理1.患者在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或半卧位,避免突然转身或坐起,以免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

2.定期翻身,每2小时左右翻身1次,以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生活护理1.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引起血压升高和心脏负担增加。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室温适宜,避免过度寒冷或过度炎热。

3.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预防感染。

三、饮食护理1.术后患者需要逐渐进食,但要避免过度饱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2.饮食宜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等。

3.避免饮食中含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刺激胃黏膜。

4.多饮水,保持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四、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护士要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提供安全感。

2.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苦,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3.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和活动,增加自信心。

五、并发症预防1.术后患者需要继续使用抗凝药物,按医嘱定时服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

2.定期复查血凝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以评估抗凝治疗效果。

3.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避免外伤和感染,以减少血栓再形成的风险。

4.定期复查肺部CT或超声心动图,以监测肺动脉血栓的变化。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床位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耐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讲稿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2)讲稿
天性心血管病患者;
(3)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沟通,
在造影或栓塞时,将引起脊髓损伤而致截瘫者;
(4)导管在靶血管固定困难或者试注对比剂
明显返流者。
栓塞方法:
• 文献所述病例均为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
动脉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先行BAG确 定出血部位、程度,再行治疗性BAE栓塞出 血血管。且BAG显示完整的动脉结构,为栓 塞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提供途径,是进行BAE 的先决条件。
右侧肋间动脉(44.9%) 主动脉降部(30.6%) 主动脉弓(14.3%) 右锁骨下动脉(10.2%)
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源于
主动脉降部 (86.5%) 主动脉弓(10.9%)。
此外支气管动脉尚可起自头臂干,甲状颈干,胸廓内动
脉,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腹主动脉,甚至冠状动脉 等。
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较大
• 胸部摄片及CT尤其是HRCT对出血部位的确
定明显优于支气管镜,
• 当BAG也未发现异常时(65%),可根据临床
检查确定可能的出血部位进行栓塞。
支气管动脉造影(BAG):
可采用5F或6F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等,
在DSA监控下,将导管插至胸主动脉弓处并成 形,拉至胸主动脉相当于支气管隆突水平,上 下滑动,当导管尖滑入支气管动脉入口部时, 用手推非离子型造影数毫升确定为支气管动脉 后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右肺病变发生率高于左 肺,尤右肺上叶易受侵犯,在活动性咯血期间, 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应用DSA能更清晰地显 示出血病灶的部位。造影一方面可显示病灶的 直接出血征象(病灶区支气管动脉内造影剂外 溢,当出血量≥0.5—1.0ml可显示外溢),动 态观察更为明显,为最可靠的定位指标,但显 示率不高,为2%--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C hapter Summary
B ackground
• C F most common cause of hemoptysis (see Table 6.5)
• M edical therapy often successful:
–S top chest physiotherapy and penicillin
–V itamin K, tranexamic acid
–V asopressin, octreotide
–A ntibiotics
• E ndoscopic and surgical treatment possible • E mbolization—fi rst-line treatment
• S ystemic supply usually:
–B ronchial—variable anatomy
–C ollaterals:
∘Subclavian branches
∘Intercostal
∘Phrenic
∘Left gastric
∘Esophageal
• S hunts possible:
–S pinal cord, carotid/vertebral circulation
–U p to 325 μm in size
I ndications
• M edical management failed
• M assive/moderate hemoptysis
• C onsider in chronic/recurrent when:
–P revious massive hemoptysis
–R ecurrent hemoptysis <2 weeks post-treatment
–N ot responding to treatment
–B ridge to transplantation
P reprocedure Evaluation
• H ematology and coagulation profi le
• A ttempt to identify site:
–C linical history
–I maging—CXR, CT
–B ronchoscopy
E quipment
• C atheters, 4–5 Fr:
–R everse curve (Sos, Simmons, etc.)
–A ngled (vertebral)
–M icrocatheters
–P igtail • E mbolic agent:
–P V A, gelatin sponge, spherical, glue
–C oils not recommended unless very distal • 4–5 Fr vascular sheath
T echnique
• U sually GA (especially younger patients) • F emoral access
• A uthor’s suggested order of investigation:–B ilateral subclavian arteries and branches (if indicated)
–R ight intercostal bronchial trunk (switch to reverse curve catheter if necessary) –O ther bronchial arteries
–A ortogram
• P V A common embolic material:
–300–500 μm size
–U p to 1,000 μm used when large shunts seen • M onitor for collaterals to spine and cerebral circulation (consider higher fl uoroscopy rate during embolization)
P ostprocedure Care
• S upportive care
• P ost-embolization syndrome can occur
• D/C home average 2 days post
O utcomes/Complications
• >90 % successful
• R ecurrent hemoptysis common
• D eath—10–40 %
–O ften complication of anesthesia:
∘Consider potential for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f high risk
• N ontarget embolization:
–S pinal ischemia:
∘Can be self-limited
∘Avoid small particles!
–M yocardial infarction
–S troke, cortical blindness
–P hrenic nerve palsy
–I schemic colitis
–P eripheral ischemia
• P ain
• D ysphagia
• E sophageal fi stula
• P ulmonary/bronchial infarction
• A rterial dissection
6 Bronchial Artery Interventions in Childr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