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陕西省延安市考察报告【可编辑版】
延安考察报告

延安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延安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及其对今天中国的影响,我们特地组织了本次延安考察行动。
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我们希望深入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领略延安革命精神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这个历史名城的丰富文化内涵。
二、文化遗迹考察1.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个全面展示延安革命史、革命精神的纪念性博物馆。
馆内设计精美、布局合理,展出内容丰富,集中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从地下党的建立到延安的初步发展,再到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从延安东迁到陕甘边区,整个展览贯穿了那个时代的每个重要节点。
除了大量的图片、文献、实物展出外,还有很多诸如时空隧道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参观者仿若穿越时空,亲临历史现场。
2.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局和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机关所在地。
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无数革命烈士的足迹。
保留下来的陈列馆展出了党的七大、八大的首要指挥所排山倒海的场面,有那些早已逝去的英雄的形象,让参观者深切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英雄气概。
3.延安民居古朴的延安民居是一个让人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的地方。
如现存的张家大院、韦庄、韦小宝等老宅子都做了精细的修缮,街巷周围都围绕这些民宅展开。
这些民居古朴素雅,展现出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与延安的历史背景相互协调,更能够体现出中华大地的各个文化气质。
三、考察收获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摇篮。
这是一个充满着党和人民斗争传统的地方,也是革命斗争的标志性地区。
延安革命遗址集中反映了中共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奋斗和胜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这次考察行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延安这个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及其重要性,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伟大精神力量。
这次延安之旅必将让我们一生难忘,永恒铭记。
工作报告之赴延安考察报告

赴延安考察报告【篇一: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1】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一、赴延安考察基本情况根据市委党校教学计划的安排,2012年秋季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赴延安进行异地教学,在市委党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副院长王立亚和组织员吴娟老师的带领下,在兰德培训中心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下,于2012年9月16日至21日赴延安开展了为期6天的培训考察活动。
学习考察期间,认真聆听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贺海轮教授作的《辉煌的历史时期峥嵘的红色岁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宋炜教授所作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两场专题教学,参加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之情》、《延安窑洞有马列主义》、《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三场现场教学,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历史纪念地。
这次赴延安圣地考察学习,我从心灵深处得到了一次洗礼,震撼了心灵,坚定了斗志。
二、赴延安考察的主要收获1.学习延安精神,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考察期间,全体学员参观“七大”会址,探访党中央机关旧址,瞻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徜徉枣园,漫步杨家岭,驻足延河边,远眺宝塔山,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艰苦卓绝奋斗历程。
在简陋的窑洞里毛主席挑灯夜著,高瞻远瞩,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光辉篇章,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在延安,党中央开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在这里,形成了“抗大、南泥湾、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延安圣地学习考察报告

延安圣地学习考察报告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长达13年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自十四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领中央机关和部队一直驻扎在这里。
延安圣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安历史文化和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我进行了一次延安圣地学习考察。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了解延安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从纪念馆的大门进入,就能看到一尊角逐长沙的半人高的毛泽东塑像,展厅左边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的展区,右边是中共中央及各部委、全国人民大会、全国政协等单位的展区,同时展示了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林彪等中央领导人的事迹和实物。
长长的展厅内有大量的图片、文件、器物、雕塑等展品。
展品以时间线索为主线,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姓反抗封建余孽和抗日战争的艰苦斗争。
展厅中主要内容有延安整风运动、抗战、土地改革、根据地的建设、精神文化活动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安精神文化,我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外的唐家山。
唐家山是延安八大的召开地,是中国革命的名胜和重要场所之一。
唐家山还是中国革命文化研究的基地,名家荟萃,是举办学术研讨和文艺创作的重要场所。
唐家山的大门口靠右处是真理广场,广场上有一座从天而降的大铜字“真理”。
据导游介绍,这铜字是由华罗庚设计、铸造的,高四米,宽4.6米,厚28厘米,重达6吨多。
大型唐家山雕塑群刻画了中国民族解放和独立斗争的画卷。
唐家山还有许多古建筑,如天桥、毛泽东故居、邓小平故居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参观了唐家山之后,我又去了枣园。
枣园位于延安市区北部,是中央党、政、军机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所在地,也是毛主席的办公和工作地。
我首先来到了毛泽东纪念堂,通过展览、图片和文字材料,全面了解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迹,也在心中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随后,我游览了毛泽东的旧居、书房和耳熟能详的毛泽东像,深刻感受到了毛泽东精神的伟大和其思想的深刻。
延安的调研报告

延安的调研报告
延安调研报告
延安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名城,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据点。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对延安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延安市坚持以发展农业为主导,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延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农业产业发达,延安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黄豆、土豆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
此外,延安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延安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
其次,延安作为中国的红色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
延安有一系列的红色旅游景点,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正韩启动纪念馆、中央苏区首府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而延安的红色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繁荣。
另外,延安市还注重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延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陕北民间艺术为代表,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延安市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打造文化品牌。
延安的文化产业涵盖了传统艺术、手工艺品、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为延安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延安在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国家对中小城市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延安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相信,延安将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魅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延安圣地学习考察报告

延安圣地学习考察报告延安圣地学习考察报告篇一: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1 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一、赴延安考察基本情况根据市委党校教学计划的安排,201X 年秋季科级干部理论进修班赴延安进行异地教学,在市委党校副校长、市行政学院副院长王立亚和组织员吴娟老师的带领下,在兰德培训中心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下,于201X年9月16日至21日赴延安开展了为期6天的培训考察活动。
学习考察期间,认真聆听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贺海轮教授作的《辉煌的历史时期峥嵘的红色岁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宋炜教授所作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两场专题教学,参加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之情》、《延安窑洞有马列主义》、《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三场现场教学,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历史纪念地。
这次赴延安圣地考察学习,我从心灵深处得到了一次洗礼,震撼了心灵,坚定了斗志。
二、赴延安考察的主要收获1.学习延安精神,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考察期间,全体学员参观“七大”会址,探访党中央机关旧址,瞻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徜徉枣园,漫步杨家岭,驻足延河边,远眺宝塔山,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艰苦卓绝奋斗历程。
在简陋的窑洞里毛主席挑灯夜著,高瞻远瞩,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光辉篇章,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在延安,党中央开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在这里,形成了“抗大、南泥湾、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考察报告:延安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延安红色之旅考察报告红色之旅是我县开展读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县读书教育活动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它就是通过组织上一年度在读书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部分宣传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参观考察红色旅游圣地,以兹达到表彰奖励的目的,从而有效推进全县读书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目前,这项活动我县已开展了三届,去年参观考察了仪陇和广安,今年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效果非常明显。
现将这次延安之行考察情况报告于后:一、参加人员这次延安之行总共有22人参加,其中宣传部4人、教育局4人、新华书店4人、中小学校长7人、驾驶员2人、导游1人。
二、具体行程这次延安之行原定三天时间,由于途中情况变化,20座以上客车不允许从光雾山到汉中,只有绕道广元,往返旅程增加了300余公里;加之**旅行客车有规定,在高速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80公里,否则驾驶员回去就要写检讨、受处罚,所以我们这次旅行坐车的时间相对延长,日程也不得不做相应调整。
1、8月10日,我们一行从南江出发经广元、穿秦岭、过汉中、到西安,整整坐了12个小时的车,晚上观看了雁塔音乐广场后入住西安。
2、8月11日,从西安出发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1—4号坑和皇帝陵后抵达延安,住王家坪窑洞宾馆。
3、8月12日参观了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旧址和杨家岭、枣园中共中央旧址,远眺宝塔山后返回西安。
4、8月13日,在西安返回南江途中受汉中办事处主任何波邀请,到汉中在几个南江老乡的陪同下,参观了汉王台、拜将坛、龙岗中学,晚上住汉中南江宾馆。
5、8月14日,在汉中小憩后,下午乘车经光雾山返回南江。
三、主要收获这次延安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我非常珍惜,每到一处总是留心观察、仔细倾听、深入思考,所以感触很多,印象很深,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经受了一次难得的集训锻炼。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是采取跟团的形式开展的,时间安排相当紧凑,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白天不是坐车就是走路,几乎没有任何空隙,可以说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吃得比“猪”孬、跑得比“狗”快。
赴延安培训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赴延安培训学习考察报告一、背景介绍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党建水平,我有幸参加了由单位组织的赴延安培训学习考察活动。
本报告将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及对个人学习成果和感悟的分享。
二、培训学习考察活动安排活动期间,我们全体参与者按照安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参观学习不同的地点和项目。
具体安排如下:1.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介绍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我们参观了馆内各个展览厅,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和理论创新。
2. 学习毛泽东思想在延安期间,我们组织了专题研讨会,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理论内容。
通过座谈和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3.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是延安的一个小山村,但它却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
我们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在基层的艰苦实践和英勇抗争。
4. 深入延安革命纪念广场延安革命纪念广场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英雄的庄严纪念场所。
我们在广场举行了集体庄严宣誓仪式,向革命先烈表示敬意,并且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个人学习成果和感悟通过参与这次培训学习考察活动,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深受启发,获得了一系列的学习成果和感悟。
首先,我进一步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和理论创新。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示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让我对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决心。
其次,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我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总结经验、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财富。
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此外,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广场让我深受感动。
这些地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先烈的英勇抗争和牺牲精神。
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自觉承担起继续革命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延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延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24标题:延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24摘要:本报告基于对延安市2024年社会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总结了延安市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报告主要围绕人口、经济、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以期为延安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人口和就业状况1. 人口规模:延安市人口规模有所增长,达到X万人。
2. 就业率提高:延安市就业率稳定提高,就业机会较为丰富,大部分劳动力得到了合理安排。
二、经济发展1. GDP增长:延安市GDP持续增长,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2. 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逐渐改造升级。
3. 乡村振兴:农村经济脱贫致富水平较高,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
三、教育和人才培养1. 教育资源改善:延安市的教育设施逐渐完善,教育资源不再集中于主城区,人民群众普遍受益。
2. 人才培养和引进:延安市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四、环境保护1. 空气质量改善:延安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大气污染状况有所减轻。
2. 生态环境保护:延安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问题与建议:尽管延安市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3. 加强环境监测,深化污染治理,保护好生态环境。
4. 积极推动延安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经济效益。
5. 加强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论:通过延安市2024年的社会实践调查,可以看出延安市在经济发展、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希望延安市能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陕西省延安市考察报告赴陕西省延安市考察报告一、考察地区的基本情况(一)XX市基本情况。
XX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辖1区12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万。
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4亿吨,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
延安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苹果、红枣等农产品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
“延长石油”、“洛川苹果”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延安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简称XX区或杨凌示范区,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7月成立,由陕西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具有地级行政级别,管辖县级杨陵区。
示范区管委会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
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面积212平方公里。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较短,行程安排紧凑,但收获颇丰。
同志们对考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印象深刻,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增强了加快XX旗发展的责任感。
特别是考察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坚持艰苦奋斗,传承发扬了延安精神。
考察组成员在杨家岭、王家坪、宝塔山等重要党史发生地回顾了党的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历史,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览,重温了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从困苦走向了强大,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了胜利,延安记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时代精神,是我们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它的原生形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XX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每个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都有它特有的科学含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进行研究、提炼和归纳。
江泽民同志把延安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和善于夺取胜利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我们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坚持优化结构,促进了产业升级转型。
考察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延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探索的创新魄力,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
延安经济虽居于陕西省第一方阵,但长期以来对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过度依赖,导致经济结构相对单一,gdp增长乏力,增速连续三年位列全省末位。
201X,XX市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坚持园区化承载、大项目带动、集群化发展,加快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稳定发展能源工业,大力发展油煤气盐化工,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
加快南北两大化工园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XX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建成一批重大能源化工、轻工业和新兴产业项目。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名优特农产品加工营销基地和5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
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201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71亿元,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位居陕西前列。
财政总收入44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3亿元,人均财力位居陕西前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48元和7655元,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坚持产业经营,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两地的农业发展,都充分体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一突出特点。
XX市按照“产业复合开发、园区示范引领、科技进步支撑、项目建设带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创新保障”的总体思路,以优势特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为重点,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X年,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地级市整市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延安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对合作,已建立洛川苹果试验站、延安小米研发中心、延安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等6个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平台。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9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2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达到1366个,社员达到7.36万户,有4个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
延安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快速发展,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一期建设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安塞-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主要功能区完成建设,即将投入运行。
延安启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3个,其中省级14个。
示范园区建成后,将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及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为XX市乃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和典型样板作用。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占地83000亩。
由“一轴、一心、八园”组成,“一轴”即建设一个景观轴,“一心”即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八园”指园区分为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8个园区。
考察团重点考察了现代农业创新园。
该园区以展示国内外农业及其相关学科高新科技和创意农业的新成果、新技术为内容,以科技成果转化与旅游观光为经济增长点,以农业专家与企业技术部门为主体,展现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
(四)坚持生态治理,再造了秀美陕北。
过去只要提起延安,人们自然会想到窑洞,想到那漫无边际的黄土高原。
但是今天,当你走入延安,你会发现,黄土高坡已被青山绿水所替代,“黄土高坡”彻底变为了历史。
从1999年开始,延安开始实施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实践中延安人创造了退耕还林“五个一”经验: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的规划与实施;一套好的措施,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沼气、生态移民、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一种好的模式,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一种优良的传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据统计,1999年发来,XX市累计退耕还林面积达910.06万亩。
除积极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外,还实施了“身边增绿”工程,通过这几项工程的实施,总共增加林地面积达1573.47万亩。
现在,延安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5%,比1999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的治理程度提高了28个百分点,市区优良空气的天数由238天增加到316天。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XX市由本级财政负担,参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继续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治理。
如XX区甘谷驿镇采取治沟造地、退耕还林、移民搬迁、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的模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顾屯流域,规划造地7879亩,新增土地2525亩。
该镇对顾屯流域内3271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挖育林坑61.2万个并全部完成苗木栽植。
(五)坚持立足实际,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自2006年以来,XX 市各级政府按照“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以发展绿色产业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该市高度重视规划的龙头作用,组织编写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等,明确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各县区也制定了适合本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各县区积极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
从发展模式上看,主要是是旧村改造型、异地安置型、城镇扩充型三种模式。
如XX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1992年抓住鲁陕干部交流的机遇,从山东引进了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经过逐年发展,种植规模由当初的6棚发展到现在的439棚,大棚棚均纯收入稳定在12000元以上,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村上成立了专业经济合作社,组建了农民营销队伍,形成了产地市场成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该村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全村旧院全部进行了改造,新修平房120间,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硬化主侧巷道22条,新修了公厕和垃圾屋,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配备了卫生保洁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新建了农民文化休闲广场,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
建起了农业科技信息站和农民科技图书室。
新建了高标准计划生育服务室和医疗卫生室,配备了卫生员,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侯沟门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是党员承诺制的发起地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曾两次来视察。
该村投资30多万元,扩建了村党支部办公场所。
进一步深化了党员承诺制,全面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渠道,为发挥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提供了新平台。
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该村由二类村晋升为一类村。
(六)坚持红色文化,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
很长一段时期,来延安旅游的人们在游览了宝塔山、清凉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历史文物和革命旧址后,基本就看不到更让人感兴趣的景点了。
由于旅游项目单调、开发后续产业滞后等原因,延安的红色旅游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
XX市及时调整思路,大手笔、大动作地发展旅游产业,运作旅游市场,使延安的旅游项目由一枝独秀变为遍地开花,管理工作实现了从低层次向高水平的整体迈进。
一是开发景点,推动产业化发展。
从201X年起,XX市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对宝塔山景区进行综合治理,将景区内居民全部搬迁。
投资5.7亿元,兴建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的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广场和瓦窑堡、保安、吴起等革命旧址陈列展室陆续与游人见面。
二是好戏连台,增强旅游软实力。
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及《信天游永世唱不完》亮相延安旅游市场后倍受广大游客的青睐。
201X年,XX市投资500万元,对《梦回延安保卫战》这一红色经典演出项目进行重新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