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3.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了解凹透镜与凸透镜在成像上的异同。
4.强调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判定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成像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透镜知识,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光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活中的透镜这一章节的学习将更加具体和深入。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探究欲望,因此,将透镜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透镜的基本概念、光学性质、成像规律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强调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摄像机等光学仪器的原理。
3.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让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3生活中的透镜》公开课(教案)

6.3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中,像大小的调节课前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引导孩子带着以下几点预习新课1、投影仪主要由哪几局部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什么?屏幕相当于什么?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投影片在银幕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2、照相机主要由哪几局部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什么?胶卷相当于什么?物体在胶卷上成的像有什么特点?3、实像和虚像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区分物体所形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二、知识讲解: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可照图所示。
本制作所用材料比较简单,可由学生自己去找,也可由教师准备。
最好每人一套。
一、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片图案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照图介绍投影仪的构造。
让学生仔细观察投影仪的投影镜头,演示利用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放大的像:把投影仪上的反光镜取下,使光线直接照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也可用幻灯机演示。
通过演示,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有较深的印象。
以下图所示的投影仪,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物体〔投影片〕离镜头比较近,屏离镜头比较远,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二、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感光物质,它能把这个像记录下来,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用底片洗印就得到相片。
北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章 三、生活中的透镜

A.正立、等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返回首页
4.小张用相机拍摄某公园的“十二生肖”群雕全景照,要使底片上得到清晰 的像,照相机镜头与群雕的距离应为( )。 A.大于2倍焦距 B.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C.小于1倍焦距 D.等于2倍焦距 答案:A
返回首页
知识点三、望远镜
5.由双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
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通过望
远镜看很远的物体,我们观察物体的
变大,从而看清物体。
答案:焦点 放大镜 视角
返回首页
知识点四、显微镜 6.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2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10×,物镜20×
原理 当u>2f时成 倒立 、 缩小 的实像
显微镜由 目镜 结构
和 物镜
组成, 目镜 和 物镜 相
当于两个凸透镜
原理
物体经物镜成 倒立 、 放大 镜成 正立 、 放大 的虚像
的实像,这一实像经目
返回首页
项目
主要内容
开普勒望远镜由 目镜 结构
和 物镜
组成, 目镜
和
物镜 相当于两个凸透镜
物体经物镜成 倒立 、 缩小 原理 成 正立 、 放大 的虚像
答案:C
返回首页
7.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物镜的作用是
。
答案:放大镜 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课结束
返回首页
2.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如图6-3-2所示,请按要求回答。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三、生活中的透镜年级八科目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三、生活中的透镜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学情分析《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三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理性的认识。
这样安排顺序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
(2) 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发展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 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
教学难点虚像的成像原理。
五、教法学法观察法、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镜头”留下美景,同时也记录了世界。
请同学们欣赏“镜头之美”:(ppt图片)二、新课讲授:导语:同学们,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
你们想了解照相机吗?又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一、照相机(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1.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教师:同学们看,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那么在胶卷上会成一个像。
北师大物理八下6.3《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

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3.掌握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课前复习: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2、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合作探究:一.照相机:观察课本94页图5.2—1回答1.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镜?2.照像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景物大还是小?3.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4.像和物与凸透镜的距离谁大?对应练习:1.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分析:从拍半身像改为拍全身像,实际上像了,此时像距应该__ ,同时增大物距(人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
(填"缩小"或"放大")答:人应该相机,同时使胶片镜头。
(填"远离"或"靠近")2.晓晨同学在校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答:.二.投影仪: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参照课本P95知识)1.投影仪上安装的是什么透镜?2.幻灯片与投影幕上的像哪个大,哪个小?3.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4.为使银幕上获得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幻灯片应如何放置?5.平面镜的作用是6.要使投影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如何调节投影仪?对应训练:1.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正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2.要使幻灯片在幕布上的清晰象更大一些,则应该将()A.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后移动B.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后移C.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前移动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移三.放大镜: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参照课本P64知识)动手实验:用放大镜看一看书本上的字.分析讨论:(结合成像光路图)1.放大镜是什么透镜?2.放大镜成怎样的像?3.在什么情况下才看到清晰的像?4.为使看到的像是更大些,应如何放置?四.实像和虚像提出问题: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与用放大镜所看的像有何不同?交流讨论:1.哪些像是用光屏得到的, 哪些像是用光屏得不到的?2.实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小结: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像。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4.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镜的功 能,形成了放大放的大__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射现象的虚结果。
折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课堂小结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的作用
目镜的作用
增大视角的方法
使被观察的 物体成一个 倒立的放大 的实像
3.放大镜
生活中的放大镜
放大镜成像原理
F
f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 处。
放大镜成像特点 思考:
小结: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放大镜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物距小于像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照相机成像特点 思考: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 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
照相机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人是怎样做到的?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 长度)。
2.照相机的结构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照相机成像原理
物距(u)
像距(v)
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 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 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新课教学课件

8、甲、乙、丙、丁是焦距不同的 四架相机,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 拍摄同一景物,则甲、乙、丙、丁 分别拍的照片为 D B A C 。
甲
乙
丙
丁
A
B
C
D
9、如图,a 和b 是一个物体两张清晰程度 相同的照片底片,用的是同一照相机, 则( D ) A、拍b 时曝光时间短。 B、拍b 时曝光时间长。 C、拍b 时胶片与镜头距离大。 D、拍a 时,相机与物体距离较小。
四、望远镜
1、实物图片:
2、主要结构:
都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 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
五、显微镜
1、实物图片:
2、主要结构:
由两组镜片构成,每组镜 片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焦 距短,目镜焦距长。物体先通 过物镜在目镜焦点附近生成一 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通 过目镜观察这个实像,就相当 于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一样。
14、李奶奶用放大镜看书时,觉得字太小, 为将字的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A ) A、眼睛和书不动,让放大镜距离书 稍远一些。 B、放大镜和书不动,让人眼距离放 大镜稍近一些。 C、放大镜和书不动,让人眼距离放 大镜稍近一些。 D、放大镜和书不动,让人眼距离放 大镜稍远一些。
15、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放大镜距被观察物体越近,看得 越清楚。 B、放大镜距被观察物体越远,看得 越清楚。 C、放大镜在某一位置时,看得最清 楚。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只能看到放 大的:
物距u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物像位置 像距v
U>2f U=2f 2f>u>f
倒立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异侧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3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三、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型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领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归纳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时,像变小或变大时的调节。
教具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显微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
新课引入给每一实验小组发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重叠后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问:看到的物体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把两个凸透镜的位置对调,有什么新的发现?总结:这就是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原理。
引入新课。
知识点一幻灯机和投影仪观察:如图所示。
首先,请学生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找到凸透镜镜头,投影片通过镜头成像。
其次,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
提出问题:1.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同时介绍便携式投影仪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2.通过以上观察同学们认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强调物距小于像距)归纳总结: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
2.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来工作的。
知识点二照相机观察:如图所示。
(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照相机的结构)介绍照相机:①用课件展示照相机,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圈控制进光量,快门控制胶卷什么时候感光;②介绍照相机如何成像,以及如何冲印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鱼的缩小的
实像 D.实际的鱼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A.眼 B.眼睛不能直
接看到实像
C.能用光
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
的像一定是实像
6、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
露珠产生了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凸大透的____像,这是
二、照相机
1、照相机的构造
2、照相机的原理
A B’
A’ B
底片----光屏 镜头----凸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3、生活中的照相机——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用图象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 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其他的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
牛顿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
四、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B‘
A‘
AB
小孔成像.
照相机的像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课堂练习
1.下列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 成像特点。 3.了解望远镜、显微镜。
自主学习
1.观察图6-14幻灯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并结合凸透 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说明它的什么相当于凸透镜?什 么相当于光屏?什么相当于蜡烛?并说明幻灯片在银幕上 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2.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些,应该 如何调节?
把物镜成的实
像,再一次放
大成虚像
把物体的像放大
使远处的物体 在焦点附近成 倒立的缩小的 实像
把物镜成的实像 ,放大成虚像 把物体的像移近
把物体的像放大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1、调焦环是调节什么? 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调焦环 是相机上控制镜头伸缩的装置。
2、光圈和快门分别控制什么? 光圈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通量的装置。 快门是相机中控制暴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3、快门和光圈共同控制什么? 共同控制暴光量。
三、放大镜
1、放大镜实质就是一个凸 透镜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一、投影仪
1、投影仪的构造
镜头
平面镜 投影片
2、投影仪的原理
B‘
A‘
A
B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3、投影仪的使用
B‘
A‘
A
B
1、平面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像 出现在投影机前方的屏幕上 2、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 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投影片要倒放
由于光的____射现象虚的结果。
7、折用放大镜观察指纹,看到的指纹是
(填“放大”或“缩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
的树,可以看到树的 放大的
的像。
缩小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课堂小结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的作用
目镜的作用
增大视角的方法
使被观察的 物体成一个 倒立的放大 的实像
D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可以成放大的实像的是: (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
3.现在市B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所看到
人参应该是( )
A.人参的实物 B.等大
的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C
4、从圆形装水的鱼缸侧面看缸中游动的鱼,所看到的像是
显微镜的结构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通光孔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反光镜 镜柱 镜座
显微镜的成像过程
di
di F2
物镜
F2 目镜
望远镜的成像过程
偶然的发现
相传,荷兰的眼睛商人里帕席有个学徒, 一天,他趁师傅不在的时候,拿了两块透镜,一 前一后放在眼前玩耍. 忽然,他发现远处教堂 顶上的风标变得又近又大了. 里帕席知道以 后,非常重视这个发现. 他把两片透镜装进一 只金属筒,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