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焊接检验规程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一、引言建筑钢结构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工程材料,由于其具有轻便、强度高、施工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
而钢结构的焊接技术作为钢结构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焊接技术,其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钢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还与建筑的耐用性、延寿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证钢结构工程的安全、经济、实用,促进其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钢结构焊接的基本要求1.焊接工艺应符合规范,焊缝应符合设计要求;2.焊接必须进行预热和冷却等温处理,避免焊渣残留,防止开裂;3.对于重要结构和隐蔽部位,应采用非破坏性检测,确保焊接缺陷不影响工程质量。
三、钢结构焊接的工艺要求1.钢材选择:焊接用钢材应符合标准,涂层应清洁干燥,没有油脂、灰尘等有害物质;2.工人技术: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焊接技术,对焊接材料、工艺参数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3.焊接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焊接的设备和材料;4.焊接工艺选择:选择符合规范的焊接工艺,如MIG、TIG、电弧焊等。
四、钢结构焊接的主要问题1.焊接缺陷:尤其是焊接缝隐蔽的部位,容易出现气孔、裂纹等缺陷;2.焊接温度:焊接温度必须严格控制,避免过高、过低等情况;3.焊接材料:选择符合标准的焊接材料,避免不合格材料引起的质量问题;4.环境污染:避免环境污染,确保焊接现场的通风、防尘等措施得到科学有效的实施。
五、钢结构焊接的质量控制1.焊接前期控制:选择合格的焊接材料、建立完善的焊接工艺、预防焊接变形、控制倾斜度等;2.焊接中期控制:控制焊接质量、焊接缺陷、焊缝高度、洞口尺寸等;3.焊接后期控制:对焊缝进行全面检验、防止出现缺陷、检测焊接质量、作出焊接评价等。
六、钢结构焊接的检验标准1.焊缝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应符合规范要求,焊缝必须平直、无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2.焊接材料检验:焊接材料必须符合标准,如焊条、电极等焊接材料;3.力学性能检验:通过对焊接件的抗拉、抗弯能力的测试,来确保其焊接质量和结构的强度。
钢结构检测技术规程

钢结构检测技术规程钢结构检测技术规程是针对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等环节的检测和评定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份相关参考内容,共500字。
第一章引言1.1 本规程的编制目的和依据1.2 适用范围1.3 术语和定义1.4 检测目标和检测要求1.5 检测方法和步骤第二章检测前准备2.1 检测方案和检测准则2.2 检测计划和进度安排2.3 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准备和校准2.4 检测人员的资质和技能要求2.5 检测样品和取样方法第三章钢材检测3.1 钢材的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3.2 钢材的外观检验和尺寸测量3.3 钢材的力学性能检测3.4 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3.5 钢材的无损检测方法第四章焊接缺陷检测4.1 焊接工艺的评定和控制要求4.2 焊接缺陷的外观检测和尺寸测量4.3 焊接缺陷的非破坏检测方法4.4 焊缝的力学性能检测4.5 焊接材料的质量检验第五章表面处理和防腐检测5.1 表面处理的要求和方法5.2 防腐涂层的检测评定5.3 防腐材料的性能检测5.4 表面清洁度和平整度检测5.5 防腐工程的验收标准第六章构件安装和固定检测6.1 构件的安装质量控制要求6.2 构件的预紧和固定要求6.3 构件的偏差和位移检测6.4 构件连接的强度和刚度检测6.5 构件的防震和防风检测第七章校核和评定7.1 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校核7.2 结构各部位的应力和变形评定7.3 结构的结合和连接性能评定7.4 结构可靠性分析和安全评定7.5 结构的防腐和耐久性评价第八章检测报告和记录8.1 检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8.2 检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8.3 检测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分类8.4 检测记录的保存和管理要求8.5 检测报告的审核和归档附录1 钢结构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说明附录2 各类钢材和焊接材料的国家标准附录3 钢结构相关标准和规范列表附录4 检测样品的取样标准和方法附录5 钢结构无损检测方法说明该例参考内容中包含了钢结构检测技术规程的各章节和附录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从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到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步骤,以及校核和评定等环节。
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标准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标准旨在确保钢结构焊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方法和程序。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钢结构焊接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密封性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
二、术语及定义1. 钢结构焊接:在钢结构元件上采用熔化电弧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2. 焊缝分类:根据焊接部位和焊缝形状进行分类,如矩形焊缝、T 型焊缝等。
3. 焊接工艺评定:确认焊接工艺的技术文件和程序符合标准和要求。
4. 焊接接头:由熔化金属形成的连接节点,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
5. 可视检查:通过目视观察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焊缝的缺陷和变形情况。
6. 放射检测:利用射线或射线线组对焊接接头进行缺陷检测。
7. 弯曲试验:对焊接接头进行弯曲试验,评估其强度和韧性。
8. 焊接质量等级:根据检验结果和焊接质量要求,将焊接接头划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
三、焊接质量控制要求1. 焊接工艺评定:对每种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包括焊接参数、焊接材料和设备要求等。
2. 焊工资质要求:明确焊工的资质要求,包括技术证书、经验和培训记录等。
3. 作业环境要求:确保焊接作业环境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包括通风、防火措施等。
4. 材料质量要求:确保焊接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包括焊条、焊丝等。
5. 检验设备要求: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如放射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等。
四、焊接质量检验程序1. 准备工作:对焊接接头进行前处理,包括清洁、除锈、装配等。
2. 检验计划制定:根据焊接接头的类型和要求制定检验计划,包括检验方法和检验位置。
3. 可视检查:对焊缝进行可视检查,包括检查焊缝的完整性、尺寸和外观质量等。
4. 放射检测:对焊接接头进行放射检测,发现焊缝内部的缺陷,如气孔、夹杂物等。
5. 弯曲试验:对焊接接头进行弯曲试验,评估其强度和韧性。
6. 拆除试样:根据检验要求,拆除部分焊接接头作为试样进行检验。
钢结构工程中焊接质量检测规定

钢结构工程中焊接质量检测规定一·钢结构工程中焊缝质量分级(1)焊缝质量级别分一、二、三级。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附录A中表A.0.1的规定。
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3)焊接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附录A中表A.0.2的规定。
(4)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5)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二·焊接质量检测(1)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2)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 形节点相关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级法》JBJ/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理分级法》JBJ/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
(3)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焊缝进行探伤;(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接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小于1条焊缝。
DB32 T 948-2006 公路桥梁钢结构焊接质量检验规程

所有焊工。 5.2.3.1.2 监理检查
随机抽查,不少于 5 人。 5.2.3.1.3 业主、政府等检查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T948—2006
目次
前言...............................................................................................Ⅱ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基本规定........................................................................................2 5 人员资格审查....................................................................................2 6 设备、仪器检验.................................................................................5 7 原材料检验.....................................................................................7 8 焊接工艺评定检验...............................................................................10 9 焊前检查.......................................................................................13 10 焊接过程检查..................................................................................15 11 焊缝外观检查..................................................................................18 12 焊缝无损检测..................................................................................20 13 产品试板检验..................................................................................23 14 资料检查......................................................................................24 附录A 常用钢材及焊接材料......................................................................... 25 附录B 常用标准目录............................................................................... 26 附录C GB/T 12469-90 中焊缝缺陷分级规定........................................................... 28 附录D 超声波检测报告格式......................................................................... 30 附录E 射线检测报告格式...........................................................................31 附录F 磁粉检测报告格式...........................................................................32 附录G 渗透检测报告格式...........................................................................33
钢结构焊接检查方案

钢结构焊接检查方案
1.1 焊工标识:
焊工在焊缝外观自检合格后,在焊缝端部50mm处,距焊缝200mm打上焊工钢印号标识。
1.2 焊接外观检查:
1.2.1 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mm):
1.2.2 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mm):
1.2.3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mm):
➢全熔透一级焊缝:按焊缝条数及长度进行100%UT检测,内部缺陷评定等级不低于《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11345-89)标准规定的BⅡ级。
➢全熔透二级焊缝:按焊缝条数进行100%检测,检测比例按焊缝长度进行不少于20%UT检测,且检测长度不小于200mm,小于200mm长度的焊缝进行100%检测,内部缺陷评定等级不低于《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11345-89)标准规定的BⅢ级。
1.4 栓钉焊接检查(SW):
➢栓钉四周应焊脚饱满。
➢焊缝咬肉深度应小于0.5mm。
➢栓钉焊后高度偏差应在±2.0mm以内,垂直度偏差应在5°以下。
➢主要构件的栓钉焊后应按1%的比例进行30°打弯检查,焊缝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被打击
弯曲的栓钉保持现状。
钢结构焊接检验规程

焊接检验规程1 目的规范焊接件的检验2 适用范围2.1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通用产品的焊接检验,外购焊接件的进厂验收标准可参照本规程7、8、9、 10 条款。
2.2 本规程不适用于冲压件的焊接检验也不适用于铸件、锻件等原材料焊补的检验。
3 引用标准GB10854-8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GB/T1246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GB-T19804-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和形位公差4 检验工具检验用焊缝尺寸测量尺、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应经计量室检定或校准,量具上应有检定或校准合格标志并在合格有效期内。
5 焊前检验5.1 焊前检验的定义:当天生产开始、更换产品、更换设备、维修设备生产中断、换操作人员等情况均应首检。
5.2 焊接操作前焊工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由焊工对下列项目自检后报焊接检验员检验进行焊前检验,焊前检验合格后在零件醒目位置上做合格标识,焊前检验不合格焊工不得继续操作。
5.3 焊前检验项目:—图样、工艺、派工单等文件的适用性;—焊工操作证书的适用性、有效性;—仪表、量具的有效性;—母材及制备的检验(如坡口形状、尺寸等);—焊接材料的检验;—工装、夹具及定位;—工艺文件、操作规程的特殊要求,如防止变形;—焊接工作条件的适宜性。
6过程巡检6.1 在焊接过程中检验员应不断的对各工位按下列项目进行巡检,一般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小时,巡检过程如中发现影响后续焊接质量的因素操作人员应立即停工整改。
6.2 巡检项目:—主要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如工艺文件有要求);—焊接顺序(如工艺文件有要求);—焊接材料和正确使用及保管;—变形的控制;—中间检查,如尺寸检验。
7最终检验7.1 按照图纸检查焊缝是否焊接完毕。
7.2 焊缝的外形尺寸7.2.1 焊缝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的差值,在任意 50mm焊缝长度范围内不得大于4mm,整个焊缝长度范围内不得大于 5mm 。
钢结构的施工检验规范

钢结构的施工检验规范1. 引言钢结构施工检验是确保钢结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提供钢结构施工检验的规范,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检验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要求施工方提供施工图纸、设计规范和相关合同文件。
•审查施工计划和施工工艺,包括焊接、切割、连接等工艺。
•与施工方沟通,了解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时间表和材料供应情况。
3. 检验内容钢结构施工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材料检验施工前需要对钢材和焊材等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对于钢材,主要进行以下检验:•外观检查:检查钢材表面是否有锈蚀、压痕、磨损等缺陷。
•尺寸检查:检查钢材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钢材的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机械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检测钢材的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焊材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焊缝性能试验等。
3.2 施工工艺检验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对于工程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检验:•切割工艺:检查切割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产生过多的热变形和剪切毛刺。
•焊接工艺:检查焊接工艺是否正确执行,焊缝是否牢固、均匀。
•上下料工艺:检查上下料的方法和设备是否安全合理。
•整体安装工艺:检查钢结构的整体安装过程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3.3 焊接缺陷检验焊接缺陷会对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焊缝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尺寸检查:检查焊缝的尺寸是否满足要求。
•焊缝性能试验:对焊缝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以确保其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3.4 连接件和固定件检验连接件和固定件在钢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影响重大。
检验内容包括:•连接件的焊接质量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检验规程
1 目的
规范焊接件的检验
2 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通用产品的焊接检验,外购焊接件的进厂验收标准可参照本规程7、8、9、10条款。
2.2本规程不适用于冲压件的焊接检验也不适用于铸件、锻件等原材料焊补的检验。
3 引用标准
GB10854-8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T1246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GB-T19804-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和形位公差
4 检验工具
检验用焊缝尺寸测量尺、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应经计量室检定或校准,量具上应有检定或校准合格标志并在合格有效期内。
5 焊前检验
5.1焊前检验的定义:当天生产开始、更换产品、更换设备、维修设备生产中断、换操作人员等情况均应首检。
5.2焊接操作前焊工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由焊工对下列项目自检后报焊接检验员检验进行焊前检验,焊前检验合格后在零件醒目位置上做合格标识,焊前检验不合格焊工不得继续操作。
5.3焊前检验项目:
—图样、工艺、派工单等文件的适用性;
—焊工操作证书的适用性、有效性;
—仪表、量具的有效性;
—母材及制备的检验(如坡口形状、尺寸等);
—焊接材料的检验;
—工装、夹具及定位;
—工艺文件、操作规程的特殊要求,如防止变形;
—焊接工作条件的适宜性。
6 过程巡检
6.1在焊接过程中检验员应不断的对各工位按下列项目进行巡检,一般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小时,巡检过程如中发现影响后续焊接质量的因素操作人员应立即停工整改。
6.2巡检项目:
—主要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
—预热温度(如工艺文件有要求);
—焊接顺序(如工艺文件有要求);
—焊接材料和正确使用及保管;
—变形的控制;
—中间检查,如尺寸检验。
7 最终检验
7.1按照图纸检查焊缝是否焊接完毕。
7.2焊缝的外形尺寸
7.2.1焊缝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的差值,在任意50mm焊缝长度范围内不得大于4mm,整个焊缝长度范围内不得大于5mm。
7.2.2除图样或工艺规范有特殊要求,埋弧焊焊缝余高为0~3mm,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
焊缝余高平焊为0~3mm,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焊缝余高其余焊法为0~4mm 。
焊缝表面凹凸,在焊缝任意25mm长度范围内,焊缝余高的差值不得大于2mm。
7.2.3焊缝边缘直线度,在任意300mm连续焊缝长度内,焊缝边缘沿焊缝轴向的直线度,埋弧焊不得大于4mm,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不得大于3mm。
7.3焊缝缺陷
7.3.1各单位应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焊接缺陷检验标准,如图样或相关技术文件无特殊要求,焊接缺陷不得超过下表Ⅲ级。
b)除注明角焊缝缺陷外其余均为对接、角接焊缝通用。
C)咬边如经磨削修整并平滑过渡则只按焊缝最小允许厚度值评定。
D)特定条件下要求平缓过渡时不受本规定限制
7.3.2当要求检测焊缝内部缺陷时,应制订相应检测规程,在检测规程中应规定内部缺陷级别。
7.4 焊接结构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7.4.1焊接结构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应符合图样、工艺文件或各单位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如无特殊要求则按7.4.2、7.4.3、7.4.4中Ⅰ级公差。
7.4.2线性尺寸公差
8.1焊接零件不符上述规定时可进行返修,可通过采用修磨或补焊等方法进行,如补焊,补焊的焊缝应与原焊缝间保持圆滑过渡,返修后应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不得低于本规程。
8.2常规零件的第一次返修由焊工按原焊接工艺进行操作,检验员监督。
如第一次返修未达到质量要求,第二次返修前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返修方案,焊工、检验员按方案实施。
8.3特殊零件,当常规返修方法不足以保证缺陷返修的质量时,需专业技术人员制订专用的返修工艺文件。
8.4有去应力要求的零件,补焊应在去应力处理前进行。
9 焊后处理
9.1图样或相关文件有去应力要求时应按要求进行处理。
9.2去应力处理应按相关规程进行,处理过程须做记录,记录应显示操作按规程执行。
10 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