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焊接规范

合集下载

钢结构焊接工艺规范

钢结构焊接工艺规范

钢结构焊接工艺规范一、前言钢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焊接工艺规范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钢结构焊接工艺规范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焊接参数的确定、焊接工艺的控制等方面。

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焊接前应检查钢结构的尺寸、表面质量、材质、焊缝形式等是否符合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应及时进行整改。

2. 焊接前应对钢结构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锈蚀、油污等杂质,确保焊缝的质量。

3. 焊接前应进行材料的检验,包括焊接材料和填充材料,如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更换。

4. 焊接前应确定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顺序、预热温度、热输入量等。

三、焊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1. 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等。

2. 焊接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焊接机、气体保护设备、预热设备等。

3. 焊接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焊接设备应符合环保要求,选择低噪音、低污染的设备。

四、焊接参数的确定1. 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结构的材质、厚度、焊缝形式等确定,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体流量等。

2. 焊接参数的确定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AWS D1.1等。

3. 焊接参数的确定应进行试焊和质量检验,如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调整。

五、焊接工艺的控制1. 焊接过程应进行记录,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焊接顺序、焊接位置等。

2. 焊接过程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焊缝外观、尺寸、力学性能等。

3. 焊接过程应进行保护,包括保护气体、防止风吹等。

4. 焊接过程应进行安全控制,包括防火、防爆、防中毒等。

六、总结钢结构焊接工艺规范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焊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钢结构的检查和清洗等;焊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结构的要求进行确定;焊接过程应进行记录、质量检验、保护和安全控制。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钢结构焊接规范是指在钢结构工程中对焊接工艺、焊缝质量以及焊接材料的要求和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焊接工艺的安全可靠,焊缝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钢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首先,钢结构焊接规范对焊接人员的资质有明确要求。

一般而言,焊接人员必须具备合格的焊接证书,掌握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熟悉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了解焊接缺陷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焊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焊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钢结构焊接规范对焊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有明确规定。

焊接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需经过合理的保管和检验。

焊接时,应根据工程要求采用适当的焊材进行焊接,确保焊接后的构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钢结构焊接规范还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焊接参数的选择应根据焊材和钢材的特性,以及焊缝类型和尺寸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以保证焊缝的充分填充,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

钢结构焊接规范还对焊缝的质量和外观进行了明确要求。

焊缝的尺寸、形状和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缝的焊后质量和焊缝形态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此外,焊缝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裂纹、气孔和夹杂物等缺陷。

最后,钢结构焊接规范对焊接缺陷的检测和处理也有相应的规定。

焊接缺陷的检测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射线检测等。

对于检测出的焊接缺陷,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焊缝的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综上所述,钢结构焊接规范是确保钢结构焊接工艺、焊缝质量和焊接材料符合相关要求的重要依据。

遵循钢结构焊接规范可以保证钢结构工程的安全可靠,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抗载能力,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因此,钢结构焊接规范的有效实施和监管对于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钢结构拼接相关规范要求

钢结构拼接相关规范要求

钢结构拼接相关规范要求一、《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8.2.1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9.2.1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m。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9.2.2箱型构件的侧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相邻两侧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m,侧板在宽度方向不宜拼接,当宽度超过2400mm确需拼接时,最小拼接宽度不宜小于板宽的1/4。

9.2.3设计无特殊要求时,用于次要构件的热轧型钢可采用直口全熔透焊接拼接,其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

9.2.4钢管接长时每个节间宜为一个接头,最短接长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钢管直径d≤500mm时,不应小于500mm;2.当钢管直径500mm<d≤1000mm时,不应小于直径d;3.当钢管直径>1000mm时,不应小于1000mm;4.当钢管采用卷制方式加工成型时,可有若干个接头,但最短接长长度应符合第1~3款的要求。

9.2.5钢管接长时,相邻管节或管段的纵向焊缝应错开,错开的最小距离(沿弧长方向)不应小于钢管壁厚的5倍,且不应小于200mm。

9.2.6部件拼接焊缝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全熔透等强对接焊缝。

三、《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5.1.5焊缝质量等级应根据钢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列原则选用:1.在承受动荷载且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连接的焊缝应焊透,其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不应低于二级。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

焊接质量检验的方法
外观检验
通过目视或低倍放大镜对焊缝表面进 行观察,检查是否有裂纹、气孔、夹 渣等缺陷。
无损检测
利用超声波、射线、磁粉等方法检测 焊缝内部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等。
力学性能检验
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 试验,检测其力学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
焊接试板检验
制作焊接试板,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和 力学性能检验,以评估焊接工艺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休息和休假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和休假,避免过度疲劳和职业 病的发生。
焊接环境保护措施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01
采用低烟、低毒的焊接材料,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
控制噪声和振动
02
采取有效的隔音、消音措施,降低噪声污染;同时采取减震措
施,减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
03
合理处理焊接废弃物,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确保废弃物
钢结构焊接规范
汇报人: 202X-12-27
目录
• 焊接材料 • 焊接工艺评定 • 焊接工艺 • 焊接质量检验 • 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 焊接安全与环境保护
01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的选择Leabharlann 010203
钢材的匹配性
选择与母材相容的焊接材 料,以保证焊接质量和结 构的力学性能。
强度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具有足 够强度的焊接材料,确保 焊缝能够承受载荷。
焊接质量检验的程序
制定检验计划
焊前检验
根据工程要求和焊接工艺特点,制定焊接 质量检验计划,明确检验项目、方法、频 次和合格标准。
对焊接材料、焊缝坡口、装配精度等进行 检查,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焊接过程监控

最新钢结构焊接规范讲解

最新钢结构焊接规范讲解

最新《钢构造焊接规范》讲解一、序言钢构造焊接规范出台旳背景1、中国经济发展旳规定(钢构造建设旳历史回忆、钢产量旳发展势头、都市化进程旳规定)2、与之建设配套旳技术规定(从业队伍较年轻、技术力量缺乏、人员流动性较大、建筑发展旳时效性强——板、管、铸、锻)3、长远旳战略考量(节能、环境保护、抗灾害、资源)4、从钢构造使用范围旳扩展考虑(将原原则JGJ81-2023《建筑钢构造焊接技术规范》改编和提高为国标GB50661《钢构造焊接规范》)伴随名称旳变化也带来了内容、规定旳对应变化二、新老原则在构造上旳差异1、目录JGJ81原则 GB50661原则总则总则基本规定术语和符号材料基本规定焊接节点构造材料焊接工艺评估焊接连接构造设计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估焊接质量检查焊接工艺焊接补强与加固焊接检查焊工考试焊接补强与加固附录A(钢板厚度方向性能级别附录A(钢构造焊接接头及其硫含量、断面收缩率值)坡口形式、尺寸和标识措施)附录B(建筑钢构造焊接工艺评估附录B(钢构造焊接工艺评估汇报格式)汇报格式)附录C(箱形柱(梁)内隔板电渣附录C(箱形柱(梁)内隔板电焊焊缝焊透宽度旳测量)焊焊缝焊透宽度旳测量)附录D(圆管T、K、Y节点焊缝旳本规程用词阐明超声波探伤)引用原则名目附录E(工程建设焊工考试成果登记附:条文阐明表、合格证格式)本规程用词阐明三、新原则旳详细章节阐明与其他原则旳有关性1、总则1.01、强调新原则在对应科研、实践基础上形成旳(1985年发展中心开始至今)1.02、载荷条件参照AWS等有关原则分为静载和动载,对其他构造也能参照执行1.03、强调安全(以人为本、吸取上海胶州路大楼、北京央视大楼失火教训)1.04、强调原则旳互补与强制性原则旳执行2、术语和符号该章节旳术语和符号相比老原则都是新增长旳,术语共8个、符号29个,这里强调都是与焊接技术有关旳。

检测——强调采用一定旳试验和测试处理所进行旳技术操作检查——强调对材料、人员、工艺、过程或成果旳核查,并确定其符合性(CNAS也有对应旳机构)2.2符号强调在使用该原则中旳某些有关符号时,为了防止力学性能符号旳引用混乱,提议在检测汇报中,力学性能名称后,用括弧标出符号。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钢结构从下料、组对、焊接、检验等工艺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1《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JBJ/T3034.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手工电弧焊焊接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电焊条:其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按要求施焊前经过烘焙。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设计无规定时,焊接Q235 钢时宜选用E43系列碳钢结构焊条;焊接16Mn钢时宜选用E50系列低合金结构钢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时宜采用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

按说明书的要求烘焙后,放入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准混杂使用。

2.1.2引弧板:用坡口连接时需用弧板,弧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2.1.3主要机具:电焊机(交、直流)、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焊条保温桶、钢丝刷、石棉条、测温计等。

2.2作业条件2.2.1熟悉图纸,做焊接工艺技术交底。

2.2.2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有效期限,应证明焊工所能承担的焊接工作。

2.2.3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2.4环境温度低于0℃,对预热,后热温度应根据工艺试验确定。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电弧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焊缝检查。

3.2钢结构电弧焊接3.2.1平焊3.2.1.1选择合格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电弧长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3.2.1.2清理焊口: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锈物。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
表5.1.6-2 常用钢材分类
类别号
钢 材 强 度 级 别

Q215、Q235

Q295、Q345

Q390、Q420

Q460
注:国内新材料和国外钢材按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归入相应级别
JGJ81相应规定
四、条文理解、常见问题释疑
第5章 焊接节点构造
根据钢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应按下列原则选用不同的焊缝质量等级: 1 在承受动荷载且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连接的焊缝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1 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 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3)铁路、公路桥的横梁接头板与弦杆角焊缝应为一级,桥面板与弦杆角焊缝、桥面板与U形肋角焊缝(桥面板侧)应为二级;
四、条文理解、常见问题释疑
第5章 焊接节点构造
表5.4.2 角焊缝最小焊脚尺寸
母材厚度t(mm)1
角焊缝最小焊脚尺寸2
t≤6
33
6<t≤12
5
12<t≤20
6
t>20
8
注:1. 采用不预热的非低氢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时,t等于焊接接头中较厚件厚度,应使用单道焊; 采用预热的非低氢焊接方法或低氢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时,t等于焊接接头中较薄件厚度; 2. 焊缝尺寸无需超过焊接接头中较薄件厚度的情况除外; 3. 承受动荷载的角焊缝最小焊脚尺寸为5mm。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

钢结构焊接规范XXX XXXThe process of steel structure n。

grouping。

welding。

and XXX is regulated by this standard for manual arc welding.This standard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s:Unified XXX" GB-2001XXX" GB-2001XXX" GBgraphic Photography and XXX" GB3323Ultrasonic Testing Method and XXX" JBJ/T3034.1Ultrasonic Testing Method and XXX" JBJ/T3034.2XXX" 811.ScopeXXX.2.n n2.1 Materials and Main Tools2.1.1 Welding Rods: The type of XXX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must have a quality certificate。

They must be baked before XXX。

When there are no specific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E43 series carbon steel structure welding rods should be used for welding Q235 steel。

and E50 series low-alloy structure steel welding rods should be used for welding 16Mn XXX important structures。

XXX hydrogen type welding rods (alkaline welding rods) should be us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焊接规范
焊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时间:2007-8-31 14:51:40 浏览次数:548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水轮发电机组及水工金属结构件设计图中规定的一、二类重要焊缝(一般是指要做射线检查或超声波检查的焊缝)的焊接。

本规范不能包含的特殊焊缝的焊接按特殊制定的焊接工艺焊接。

2 一般要求
2.1 焊工资格
2.1.1一、二类重要焊缝应根据母材材质、板厚及焊接方法等主要内容由按SL35-92《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具有相应合格项目的合格焊工进行焊接。

2.2 焊接材料
2.2.1使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质量保证书。

2.2.2焊接用CO2气体的纯度必须≥99.5%
2.3 焊接设备
2.3.1焊接设备必须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和安全可靠等性能,并能满足焊接规范的需要。

3 焊前准备
3.1 焊接坡口
3.1.1焊接坡口一般应符合GB985、GB986规定的要求。

3.1.2坡口用气割方法加工时,其坡口的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ZBJ59002.3-88规定的Ⅰ级。

3.1.3焊接前,坡口内的水、油、锈其它污物必须清除干净。

3.2 焊件组装
3.2.1同厚度焊件的对接允许对口错位如下:
拼板焊缝不大于1mm,组装焊缝不大于2mm。

3.2.2坡口间隙过大时,不允许在坡口间隙内垫钢筋或钢板,焊件组装时坡口间隙超过5mm时,但长度≤焊缝全长的15%时,允许作堆焊处理,堆焊后焊缝坡口应修磨至原要求。

3.2 定位焊
3.2.1定位焊的焊接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与正式焊缝相同,定位焊的焊接应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3.2.2定位焊的焊缝应有一定的强度,但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正式焊缝的二分之一,通常为4-6mm,定位焊缝的长度一般为30-60mm,间距以不超过400mm为宜。

3.3 焊接垫板、引弧板和引出板的设置。

3.3.1技术文件要求规定设置垫板的焊接接头,其焊接垫板应与母材表面贴实,坡口应有适当的间隙以保证焊缝的焊透。

3.3.2埋弧自动焊接时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3.4 焊接材料的使用
3.4.1焊条和焊剂必须按使用说明烘干,烘干后的焊条和焊剂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焊工焊接时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4 焊接工艺
4.1焊接方法
4.1.1根据本厂情况、焊接方法按以下原则选用:
a.母材为Q235-A、16Mn、20SiMn时除了用手工电弧焊外,可以用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焊接。

b. CO2气体保护罩和埋弧焊只能用于平焊和平角焊的焊接。

c.其它焊接一般用手工电弧焊接时。

4.2焊接材料的选用
4.2.1焊接材料原则上根据工艺卡的要求使用,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焊接时,按以下原则选用焊接材料焊接方法
母材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埋弧焊
焊条焊丝焊丝、焊剂
Q235-A E43××、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16Mn 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20SiMn E5015 H08Mn2SiA H08MnA、HJ431
*注:在钢板较厚或工件刚度较大时可以用E5015。

4.3预热
4.3.1常用钢材焊接预热温度的按下表选择:
钢号钢板厚度( mm ) 预热温度( ℃)
Q235-A ≤50mm 不规定
>50mm 80-100
16Mn和20SiMn ≤35mm 不规定
>35mm 100-150
4.3.2当环境湿度不低于0℃时,不规定预热的焊件在焊接区的温度应局部加热到20-50℃左右方可焊接。

5 焊接操作
5.1焊接规范
5.1.1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一般按以下规定选用:
焊条直径
(mm) 焊接电流(A)
平焊时立焊时横焊时仰焊时
φ2.5 60-80 50-65 60-70 50-65
φ3.2 110-140 80-100 90-120 80-100
φ4.0 180-220 150-180 160-190 140-160
φ5.0 200-280
5.1.2打底焊道一般焊条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
5.1.3 CO2气体保护罩工艺参数按以下规定的选用:
钢板厚度(mm)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气体流量(L/min)
<10 φ1.0、φ1.2 100-200 18-25 10-15
10-25 φ1.2 150-250 20-28 15-25
>25 φ1.2、φ1.6 200-350 25-35 20-30
5.1.4埋弧自动焊焊接规范
埋弧自动焊焊接规范的焊接规范以下选用:
钢板厚度(mm) 焊丝直径(mm)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4-10 φ3.0、φ4.0 350-450 28-32
12-25 φ4.0 400-550 30-35
>26 φ4.0、φ5.0 500-700 32-38
5.2操作要求
5.2.1双面焊的焊缝,一侧焊到一定厚度以后,另一侧应采用碳弧气刨和铲磨方法清根并磨去渗碳层后方可焊接。

5.2.2每层焊道的焊缝厚度:平焊位置一般不大于4mm,其它位置一般不大于6mm。

5.2.3焊条摆动宽度应小于焊条直径的3-4倍。

5.2.4多层多道焊时应将每道的熔渣、飞溅物仔细清理,自检合格后再进行下道焊接;层间接头应错开30mm以上。

5.2.4焊接完毕后,焊工应仔细清理焊缝表面,必要时可作局部修补,并自检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厂标Q/FCJ003-86的规定;并在附近打上操作焊工的钢印号。

自检合格后交质检科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查。

6 焊缝质量的检查
6.1首先应对焊缝的全长由质检科专职焊接检验员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用焊缝量规和5倍放大镜进行,焊缝的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厂标Q/FCJ003-86的规定。

6.2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由分厂根据图纸和工艺卡规定的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要求向质检科提出报验单,由质检科对焊缝作内部质量的检查,具体按以下要求:
6.2.1分厂提出的焊缝内部质量报验单中,焊缝号按照以下规定编号:以图纸中的件号为依据编号:
a. 对于同一件号的拼板焊缝编号为Wm-n (m-为件号;n-为第n条焊缝)
b. 对于两件连接的焊缝编号为W(1+m)-n(1、m-为件号;n-为第n条焊缝)
例如:某一部件上件2的第1条拼板焊缝应编号为W2-1、件1和件2的第2条焊缝应编号为:W(1+2)-2
6.2.2焊缝的内部质量检查应在焊缝完成焊接后24小时以后进行。

6.2.3焊缝的内部质量按设计图纸和工艺卡的要求检查验收,当图纸和工艺卡要求不明确时,一般按以下要求检查验收:一类焊缝按GB11345-89B Ⅰ级,检查范围为焊缝长度的60%;二类焊缝按GB11345-89BⅡ级,检查范围为焊缝长度的40%。

6.2.4当第一次焊缝检查不合格,应在发现有不允许缺陷的位置的延伸方向或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查,如补充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焊缝全部作检查。

6.2.5焊后要进行热处理的工件,焊缝的内部质量以热处理后的状态为准,除了工艺卡明确热处理后不要求对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进行抽检外,一般
一、二类焊缝在热处理以后,应在焊缝长度的20%范围内检查要求作焊缝内部质量抽检,抽检不合格,应在发现有不允许缺陷的位置的延伸方向或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查,如补充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焊缝全部作检查。

7 焊缝的修补
7.1焊件表面被电弧、碳弧气刨及气割损伤处和焊疤必须修磨平整。

7.2焊缝上发现有不允许缺陷,应按以下要求进行修补。

7.2.1焊缝有不允许的一般表面缺陷,允许焊工自检后自行修补,但表面裂纹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申报技术部门。

7.2.2内部缺陷、表面裂纹修补前,应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修补方案。

7.2.3焊缝缺陷可用碳弧气刨、风铲、砂轮或其它机械方法清除,不允许用电弧或气割火焰熔除。

7.2.4修补时焊缝缺陷必须彻底清除,不允许有毛刺和凹痕,坡口底部应圆滑过渡,碳弧气刨糟应磨去渗碳层。

7.2.5焊缝同一位置修补次数不应超过两次,第三次修补必须经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将修补情况记入产品质量档案。

7.2.6修补后,应按原焊缝的质量要求对修补处及其附近进行质量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