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doc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8课 色彩对“印”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8课  色彩对“印”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8课色彩对“印”教学目标: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

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2、师问:这是什么?像什么?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

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r美的形象。

二、认知了解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

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

(板书课题)三、方法指导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

(师生共同完成)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

2、点水渗化开来。

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

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12.一模不一样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12.一模不一样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12课一模不一样一.教学目标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l.重点: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2.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三.达标规程概念;基本要素;基本形;构成方式四.教学准备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新课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

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板书《一模不一样》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五)导学达标l.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

(图示)4.构成方式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

(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规律性排列式重复渐变发射非规律性排列式特异对比六.作业要求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

(出示4条要求)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8课 色彩对“印” (1)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8课  色彩对“印” (1)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8课色彩对“印”教学目标: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

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2、师问:这是什么?师问:像什么?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

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r美的形象。

二、认知了解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

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

(板书课题)三、方法指导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

(师生共同完成)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

2、点水渗化开来。

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

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一、色彩的世界。

1. 三原色。

- 红、黄、蓝是三原色。

这三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但它们可以混合出许多其他颜色。

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2. 三间色。

- 由三原色中的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叫三间色,即橙色(红 + 黄)、绿色(黄+蓝)、紫色(蓝 + 红)。

3. 色彩的冷暖。

- 色彩有冷暖之分。

红色、橙色、黄色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蓝色、绿色、紫色等给人以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

在绘画中,合理运用冷暖色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氛围,比如用暖色表现热闹、欢快的场景,用冷色表现宁静、寒冷的场景。

二、线条的魅力。

1. 线条的种类。

- 直线:包括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水平线给人平稳、安静的感觉;垂直线有挺拔、庄重之感;斜线则富有动感和活力。

- 曲线:曲线有优美、柔和、流畅的特点。

例如,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曲线形态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

- 折线:折线有转折、生硬的感觉,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棱角或者不稳定的感觉。

2. 线条的组合。

- 不同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效果。

例如,将直线和曲线组合,可以表现出刚柔并济的感觉;多条线条的疏密排列也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疏的线条给人轻松、开阔的感觉,密的线条则给人紧凑、厚重的感觉。

三、美丽的校园。

1. 取景构图。

- 当描绘校园景色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取景。

可以采用平视、仰视或俯视的角度。

平视构图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仰视构图能突出主体的高大;俯视构图可以展现出较大的场景范围。

- 在画面布局上,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要突出,可以通过大小、颜色等对比来实现。

2. 表现校园建筑。

- 校园建筑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在绘画时,要注意建筑的比例关系,例如教学楼的长、宽、高的比例。

可以用线条来表现建筑的轮廓,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建筑的不同部分,如墙面、屋顶等。

- 对于建筑上的细节,像窗户、门等,可以用简单的形状来概括表现。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精编文档).doc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1、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2、第五页的“学习屋”。

3、国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4、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5、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绘画步骤:构思—打轮廓—涂色.7、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它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漂亮优美的文字,醒目、美观的版面,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传递正能量。

8、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报头是黑板报的核心,报头由标题字、单位名称、日期和一定的装饰纹样组成。

字与画相辅相成,报头标题字应大而醒目、美观、突出板报主题,报头画面应结合板报标题和文章内容来画,色彩鲜艳。

9、黑板报设计步骤:(1)组织相关稿件。

(2)绘制版面设计图。

(3)版块布局画格子(4)分工合作完成10、黑板报要求:(1)正文设计要求:每个板块的标题文字比报头文字要略小,字体、颜色应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一致,版面正文书写要规范工整。

(2)插图图案的设计要求: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烘托主题。

(3)黑板报四周要留等宽的空白。

1、《开国大典》是1952年董希文的油画作品,画面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

画家用带有装饰性的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与激情。

3、设计黑板报时应考虑黑板的长宽比例以及板块之间的协调性。

报头时黑板报版面设计中的重点。

4、黑板报的基本要求是:A、每一个板块标题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

B、报头的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突出板报主题,大而醒目。

C、板报四周要留有空白。

D、每一个板块边框各不相同。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花儿朵朵 (6)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实用资料花儿朵朵 (6)
夸张是对自然形象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强化、渲染。
简化
简化即概括,是一种简省提炼,略去细节,抓住 主要特征。
试一试:
运用简化 的方法快速地 画出这朵花的 形态。
添画
运用点、线、面进行适当的添画,增加美感。
同一种花可以设计出多种不同形式的纹样
丰富素材—不同类型花卉欣赏
范作欣赏
学习活动:
抓住花形特点,运用夸张、 简化、添加等方法设计一种花 的单独纹样。
花卉纹样 应用广泛。早 在很久以前, 古人就已经懂 得运用花卉纹 样来装饰瓶瓶 罐罐。
花卉纹样还成为民间工艺中常用的纹样。
精品课件
小学美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 实用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6课
花瓣
花 花蕊
花的纵剖面
花萼 花托 花柄
பைடு நூலகம்
花冠的类型
你能从花瓣、花冠、花 蕊、花萼、花托等方面说说 它们的不同特征吗?
根据花儿的特 点,我们可以利用 夸张、简化、添画 等方法,大胆自如 地变化。
夸张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每课知识要点汇总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每课知识要点汇总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每课知识要点汇总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1、1949年8月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五星红旗的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配以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星代表广大人民,象征人民紧紧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走向胜利。

2、开国大典是一幅油画,是由董希文1952年画的,画面表现了1949年陈正青所作摄影作品《开国大典》,画面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画家用带有装饰性的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与激情。

3、报头的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突出主题,大而醒目。

板报四周要留有空白,版面文字书写要规范工整,插图烘托板报主题。

每一个板块标题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每一个板块边框各不相同,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合。

4、《万众一心》(漆画)2004年尚可、张承志等作。

5、板报设计流程:1、组织稿件;2、画版式草图;3、板块布局;4、分工合作完成。

第2课:时间告诉我1、制作钟表时要做到钟表面突出,指针指向正确。

2、《记忆的永恒》是一幅油画,1931年由西班牙达利所作。

3、绘画一幅图画时,要做到主题要突出,场景要有细节,组合要有主次。

4、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是依靠日晷来测定时间的,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出的光产生的影子来测定或划分时刻的一种装置。

第3课:周末日记1、芭蕾舞彩排是一幅布面油彩,是1875年德加画的。

2、周末的生活丰富多彩,许多有趣或感人的瞬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它们写成日记。

描绘故事要注意人物神情状貌的表达。

3、艺术家经常把一些有趣的物体描绘到日记或速写本中,用这种方式既能(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也能积累创作素材,加深对世间万物的理解。

第4课:纸品乐陶陶1、用(撕)(揉)(扭)(卷)(搓)的方法制作纸绳和纸团。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复习题(考试题)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复习题(考试题)

四年级(上册)美术复习题姓名:一、填空题。

1、书籍的封面一般是由、、等组成。

2、少先队队角应有的标志。

可有选择的设计、、、簿、等内容。

3、展示了班级师生的安排。

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用来表示,用最简练的(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使我们的更富和。

4、可以借助的、、和等来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的。

5、运用不同的和,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图案。

6、染色的方法有和。

7、,即。

捆扎的或以及捆扎的对染色后的效果起作用。

8、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1)(2)(3)。

9、扎的方法:、、、。

10、、、一起被称为“”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

11、小纸团一点点,一点点。

12、纸绳可以根据粘贴。

13、用纸绳、纸团粘贴装饰画时先,再。

14、将卡纸裁成纸条,运用、、、等方法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15、钟面,指针,便于大家的看清时间。

16、晚上八点,我在、妈妈在、爸爸在。

17、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是依靠和来记录时间。

日晷是通过来记录时刻,而沙漏是通过沙子的下流量来记录时间。

18、根据蔬菜、瓜果的、、和给你带来的丰富的联想,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生动有趣的作品。

19、操作时正确使用和,注意安全。

20、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出作品的,可以用、等方法来表现,有的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和。

21、生活中有的物象之间有很的地方,使人产生。

就巧妙地利用自行车的与的形状创作了一件作品。

22、用、、、、等都能产生好看的效果。

23、玻璃水彩的一般方法步骤:(1)(2(3)(4)24、双手玻璃,使水彩产生有趣的。

25、用白纸从玻璃转印水彩,揭纸时、的变化均会产生不同的。

26、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使和相映生辉。

27、美丽的和的风格。

28、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2);(3);(4)。

29、组合剪刻人物要注意和,做到与设想的相符。

30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

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有用和两种形式,统称“”。

剪纸艺术表现了人们的和,装扮着人们的生活。

31、为了表达新年的和,人们创造了很多,于新年吉庆之际张贴在之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祖国在我心中》1、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2、第五页的“学习屋”。

3、国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4、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5、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绘画步骤:构思—打轮廓—涂色.7、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报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

它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漂亮优美的文字,醒目、美观的版面,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传递正能量。

8、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报头是黑板报的核心,报头由标题字、单位名称、日期和一定的装饰纹样组成。

字与画相辅相成,报头标题字应大而醒目、美观、突出板报主题,报头画面应结合板报标题和文章内容来画,色彩鲜艳。

9、黑板报设计步骤:(1)组织相关稿件。

(2)绘制版面设计图。

(3)版块布局画格子(4)分工合作完成10、黑板报要求:(1)正文设计要求:每个板块的标题文字比报头文字要略小,字体、颜色应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一致,版面正文书写要规范工整。

(2)插图图案的设计要求:插图图案较小,一般用来补空,可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案烘托主题。

(3)黑板报四周要留等宽的空白。

1、《开国大典》是1952年董希文的油画作品,画面表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盛况。

画家用带有装饰性的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与激情。

3、设计黑板报时应考虑黑板的长宽比例以及板块之间的协调性。

报头时黑板报版面设计中的重点。

4、黑板报的基本要求是:A、每一个板块标题的字体大小基本一致。

B、报头的颜色要鲜艳,内容要突出板报主题,大而醒目。

C、板报四周要留有空白。

D、每一个板块边框各不相同。

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合。

E、版面文字书写要规范工整。

F、插图烘托板报主题。

5、出好黑板报的几个步骤:(1)组织稿件(2)画版式草图(3)板块布局(4)分工合作完成6、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它的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配以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星代表广大人民,人民紧紧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走向胜利。

国旗是1949年由曾联松设计的。

7、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为清华大学梁思成和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

8、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第二课《时间告诉我》1、制作钟表时要做到钟、表面突出,指针指向正确。

指针、刻度的颜色与钟面花纹色彩选择强烈的对比色,钟面花纹的设计不能过于花俏,尽量避开刻度位置。

2、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是依靠日晷(gui)来测定时间的,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出的光产生的影子来测定或划分时刻的一种装置。

古代测定时间的装置还有沙漏、水钟等。

3、以“时间过得真快”为题材画一组记忆画的几点要求:(1)主题要突出(2)场景要有细节(3)组合要有主次。

4、《记忆的永恒》油画、1931年由西班牙人达利画的。

第三课《周末日记》1、儿童日记画又称日记画,它是儿童运用绘画配合文字,记录所发生的或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自身的经历感受。

日记组画是用组合或连环图画配合文字,记录某次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

2、日记格式一般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题目和内容。

3、描绘故事要注意人物神情状貌的表达。

4、艺术家经常把一些有趣的物体描绘到日记或速写本中,用这种方式既能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也能积累创作素材,加深对世间万物的理解。

5、法国画家德加的《芭蕾舞彩排》,生动表现了周末舞蹈排练的瞬间。

6、张乐平画的《三毛从军记》是用漫画形式描绘事情的发展。

也是连环画式日记组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四课《纸品乐淘淘》1、制作纸绳和纸团的方法有撕、扭、卷、搓。

2、将厚纸裁成等宽纸条,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制作一件纸条作品。

3、用厚纸片制作成纸筒的手法有剪、切、压、折、卷、贴等。

4、衍纸又叫卷纸,通过卷曲、弯曲、捏压而形成原始设计形象的一门古老折纸艺术。

第五课《草丛中》1、改画三片草叶之间的位置关系,注意草叶的转折和草叶之间的相互穿插、遮挡以及疏密关系的对比。

2、潘天寿,中国现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诗文、美术史论,尤其以中国画闻名于世。

他画的《雁荡山花》和《兰》,以写意的方式,刻画了绿色植物的勃勃生机。

3、王克举的油画作品《青庄稼》描绘了绿色植物丰富的色彩。

4、意大利画家奇马诺《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采用了夸张想象的手法,显得生动有趣。

第六课《花儿朵朵》1、花卉是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构成。

2、根据花儿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夸张、简化、添画等方法,大胆自如地进行变化。

3、纹样是用于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

单独纹样是纹样的一种组织形式,指没有一定的外形轮廓,独立、完整的纹样。

连续纹样也是纹样的一种组织形式,,指可以无限制扩展,超越任何框架限制,没有开始与终结或没有边缘而有一定秩序的纹样形式。

4、花卉连续纹样制作方法:(1)制作一个单位纹样的模板。

(2)重复刷色镂印后可以得到一个连续纹样。

5、课文中的《彩陶盆》《四季花鸟》年画都是古人对花纹样的运用。

6、我们生活中的“花边”就是由“二方连续纹样”的原理制作的。

7、二方连续纹样即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做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而成的纹样。

8、花卉纹样装饰的元素-------点、线、面。

第七课《窗口》1、花窗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漏窗。

2、巴洛克式窗户多为细长形,呈中心对称,窗户顶部或半圆形或方形或梯形,奇异而优美。

3、苏州园林的花窗千姿百态,将窗和景融为一体。

比较有代表性的花窗有狮子林的《松柏长青》,虹饮山房的《凤戏牡丹》《喜上梅梢》,燕园的《福字纹》4、《开着的窗户》是1905年法国画家马蒂斯的作品第八课《色彩对印》1、色彩纸上对印的方法:(1)在对折纸的一边画色,(2)用另一边覆盖轻压,(3)打开看效果,可以补色。

2、水彩画《春山》是用水彩颜料加水在玻璃上适当点画之后用专门的水彩画纸覆盖转印而成,稍用画笔添加的作品。

3、玻璃水彩转印的方法:画色-=-点水==转印==揭开补色,4、转印时,揭纸的方向不同,速度的变化均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5、生活中,如玻璃、颜料盒盖、写字用的垫板、塑料包装盒等硬纸板都可以成为制作对印画的底板。

不同材质的底板和纸可以制作出效果完全不同的对印画。

6、洒水、撒盐粒、放小纸屑、吸附、调糨糊、刮刻等方法还会使画面出现更有趣的效果。

第九课《可爱的班集体》1、拓印是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简单的拓印版画方法有:(1)剪制头像,(2)粘贴底板,(3)滚涂油墨。

拓印时要在底版背面反复磨压,使印出来的头像更清晰。

2、版画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板、石板、麻胶板、铜板、锌板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3、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板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

4、将纸条卷成纸筒后压扁,剪切出花纹,展开后就是漂亮的装饰带了。

第十课课乘风破浪1、在船底适当的位置吊个小重物,可使船漂浮时更平稳。

如果木船的体量小而轻,可在薄的甲板下贴泡沫板,如果木船的重心高,需要在船底加秤锤,用纸盒做的船可直接放在水上漂浮。

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1、扫帚、小推车和橘红色的工装师环卫工人标志性的物件。

2、迈着小步,前倾弯腰,手持工具扫地或擦洗,是环卫工人辛苦工作的日常姿态。

3、画擦洗时的人物姿态,要注意人物身体的倾、弯、蹲、立等动态特征以及手的伸屈动作。

衣服的褶皱和细节的刻画,也有助于姿态的表现。

4、周思聪是新中国杰出女画家,歌颂新中国,歌颂革命领袖和劳动人民,一直是她美术创作的主题。

第十二课《一模不一样》1、改变重复形中个别的方向、色彩或动作,画面更富有趣味和活力。

2、基本形可以是你喜欢的图形,也可以是从生活中的物体、动物、植物或人物变化而来的图形。

3、看看以上几张图,你会发现,在相同的重复形中放入一个大小、颜色或者方向不同的基本形,可以使这个不同的基本形突出,并与不同的视觉效果。

4、基本形,用画、剪、贴、制作印章或者镂空刷底的方式来做一个特异形的练习。

5、在重复的形式中,运用特异的手法,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6、重复构成:是指两个以上的相同基本形根据一定规律的骨式反复排列所形成的构图形式,体现一种秩序、统一、和谐的美感。

特意构成:在规律性基本形或骨式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基本形或骨式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形成画面的亮点,从而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十三课《跟奶奶学手艺》1、剪纸是中国民间工艺品,用色纸剪成各种花鸟、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的工具——“小剪刀”,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剪纸又称为“刻纸。

”2、《剪花娘子》用了套色贴、排比贴、对叠贴、点缀贴、衬边的创作技巧。

3、库淑兰奶奶是中国民间剪纸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剪花娘子”,1996年,她被联合国教科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

4、彩色套贴剪纸是以数张彩纸分剪后剪拼贴成图。

以单色剪纸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纸贴裱在主版需要的位置上。

第十四课《蝴蝶落我家》1、同类色配色,指色相相同的颜色在一起的搭配,比如:蓝色的衣服配蓝色的鞋、袜子、球帽等。

2、近似色配色,指色环中类似或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搭配。

如:春天的树丛,有嫩绿、鲜绿、黄绿、墨绿等,这些都是近似色。

3、对比色配色,指在色环中,位于色环圆心直径两端的色彩或较远位置的色彩搭配。

如:红色系和绿色系的搭配,黄色系和蓝色系的搭配。

4、剪制蝴蝶的方法(剪掉红色,留下绿色)(1)在圆柱体、三棱柱、四棱柱等立方体上镂空剪制蝴蝶。

要突出蝴蝶的色彩和装饰之美。

(2)方法一:从蝴蝶尾部开始剪,蝴蝶头部与纸张要连接,不能断掉。

(3)方法二:用挖的方法从翅膀开始剪,头和尾两个部分与纸连接。

第十R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1、改变事物的惯常状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现象。

2、美国著名篮子制造商龙格堡加的总部大楼,是依照公司销售最好的一款篮子建造的,它模拟乐菜篮子的编织样式,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课文中出现的名画作品作品名、完成时间以及作者1、《开国大典》(油画)1952年董希文2、《开国大典》摄影1949年陈正青3、《万众一心》漆画20RR年尚可张承志4、《永恒的记忆》油画1931年达利(西班牙)5、《芭蕾舞彩排》布面油彩1875年德加(法国)6、《三毛从军记》张乐平7、《雁荡山花》中国画1962年潘天寿8、《格列佛游记》插画1999年奇马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