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屈原是谁?
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4篇)

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4篇)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4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篇1汨罗江畔,浩荡水前,狂风吹动,一袭白衣上下翻飞。
一位憔悴的老人凝视郢都方向,口中念念有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千年后的我,透过厚重的历史看见的你是孤独的。
你站在汨罗江畔,面对山河破碎,独怆然而涕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江风吹拂,大浪滔天,你仰天长叹、悲愤欲绝的身影永存天地之间!千年后的多情女子,透过迷蒙的烟雨看见的你是凄苦的。
你先后辅佐楚怀王、楚成王及顷襄王,一生忠心不二,为楚国立下赫赫功勋。
然而,你得到的回报却是前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后遭顷襄王流放江南。
你身似浮萍,心在郢都,最终却落得个葬身汨罗江的下场。
千年后的爱国志士,透过你的一生看见的你是坚贞的。
在那个朝秦暮楚的动荡年代,在这国不得意就跑到他国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大有人在。
而你却一条道儿走到黑,全心效忠楚国。
你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直到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你才怀石投江,以死明志,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千古节日,更为世人留下了一颗滚烫、赤诚的爱国心。
千年后的文人墨客,透过你那流传千年的文字看见的你是才华横溢的。
你的一生虽短暂,但你留下的文字是字字珠玑。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姑且不说你的代表作《离骚》,即便是《九章》、《九歌》、《天问》,又有哪一篇不是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你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人,也是诗歌天空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星!“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瑟瑟江风吹拂着你苍凉的背影,浩浩江水激荡着你的苦闷、忧愁,可你那衣袂翻飞的身形随同你那优美的文字、不屈的爱国精神却凝聚成了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篇2同学们可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要划龙舟,但是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跟屈原有关呢?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跟坏人同流合污,他为了激起楚国人的爱国热枕,抱石投江,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老百姓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屈原作文素材简短

屈原作文素材简短作文的思想,每每就蕴含在丰富而具体的作文素材中。
例如表达爱国的思想往往体现在类似屈原的等人物的素材上。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屈原的简短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屈原作文素材简短一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
年轻时的屈原深受楚王信任,他想通过楚怀王来实现他革新政治、强盛祖国的理想。
但是,以子兰、靳尚为首的贵族保守势力处处打击屈原,他们多次在楚王面前谗陷屈原,最终使昏庸的怀王“怒而疏平”,后将他流放到汉北。
但忠于怀王、热爱祖国的屈原并没有被这沉重的打击屈服,继续与保守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不久楚怀王受骗囚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子兰、靳尚受到重用,他们对屈原的打击的迫害更甚,终于楚顷襄王“怒而迁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随后,楚国被秦灭亡,流放中的屈原怀着未实现理想的悲愤与痛苦,自沉汨罗,以死来表明自己忠于祖国的心迹。
屈原作文素材简短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屈原作文素材简短三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关于屈原的作文素材

关于屈原的作文素材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屈原的事迹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此很多作文中也写了屈原的事迹,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有关屈原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屈原的作文素材一北溟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庄子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
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
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近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
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屈原的作文

屈原的作文关于屈原的作文(1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屈原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屈原的作文1两千多年前,为了你香草美人的理想,你始终不屈,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慷慨悲吟中,你决绝地跳进了汨罗江。
从此,你洁白的灵魂就荡漾在汨罗江清澈的水流中,中国历史的长河因你而更加澎湃奔腾。
屈原,你纵身一跳,跳出了中华民族不朽的诗魂;你纵身一跳,跳出了中华民族高洁的品格。
你严于律己。
虽然你有着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美好的名字,但你并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在生命的旅程中,你仍然不断的采摘江离、僻芷、秋兰;朝搴木兰,夕揽宿莽。
你注重培养自己的品格,让自己生命的价值更高,让自己的品行与日月争光。
你忧心国事。
你是颛顼的后裔,你的血液中流淌着王室的血液,你把振兴楚国做为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你忘记了提防,你忘记了人性中还有妒忌、贪婪。
当楚怀王把一切的宠爱都给予你的时候,那些猥琐卑劣的人啊,也把他们卑劣的品格发挥到了极致。
之后,楚怀王疏远了你,楚襄王流放了你,宵小之辈不断的诋毁你,陷害你。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在你人生的低谷,你虽形容枯槁,但行吟泽畔之时,仍是不忘自己的美政理想。
当秦将白起攻破了郢都,当你所有的希望都变成了失望的时候,你选择的不是苟活,而是以死明志。
你才华横溢。
绝望的三闾大夫,宁濯清流,不留浊世。
在你纵身一跳的同时,在中国历史的里程中,已矗立起一座文学的丰碑。
你把最浪漫的楚辞体留给了中国文学。
《离骚》《天问》《九歌》《九章》,你的作品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而且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天空放射出奇光异彩。
你的创作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你的理想,你的失意,你的悲愤,你的高洁……,你所有的一切在你的热烈、痛苦、悲怆的呼告中,成为你人格的绝唱,你是中国文人的精神领袖。
与屈原有关作文8篇

与屈原有关作文8篇通过写作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出色的作文能够充分展现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与屈原有关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与屈原有关作文篇1阅读经典中的历史人物,屈原让我铭记于心。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不但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改革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我很佩服他。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的臣子,也是一个抱负远大的人。
他在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努力为国家着想,一心想让国家强大起来。
屈原在担任左徒时,为了楚国更富强进行了改革,使楚国强大了,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当秦国假意邀请楚怀王到秦国做客时,屈原极力阻止,可楚怀王的儿子却让自己的父亲去秦国,还把屈原治罪流放到了汨罗江一带,结果楚怀王被杀死在秦国,最终秦国攻破楚国的都城#郢。
屈原当时听到这样的消息,悲愤交加,他决心葬身鱼腹也不苟且偷生。
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怀抱巨石投汨罗江自杀,为国牺牲了,直到今天,人们还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可见屈原是多么的爱国爱民!他那宁可投江自杀也不巴结那些小人苟且偷生的精神真让我敬佩。
我觉得屈原还是一个忠于皇帝的人。
屈原曾遭两次流放,甚至在第一次被流放了五年,虽然被皇帝流放,可他还是一心为国着想,天天盼着皇帝回心转意,重新召见他任用他。
那时有许多人都朝秦暮楚,屈原也可以到别的国家去做官,可他到死都没有离开自己的祖国。
屈原这位出色的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诗。
从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我更加感受到了他那感人的情怀。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屈原那高尚的品德值得我学习。
与屈原有关作文篇2屈原,一个可与日月争光的人,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也是一部悲壮的史诗。
——题记乱世天地不仁。
当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之时,才人辈出,百家争鸣。
而屈原,就在这么一个战争纷纷的年代出生。
是上天设计好的命运?还是他自己注定得承受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却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直,却被小人陷害;一颗爱国之心,却最终只能看着国家灭亡……然而他在不断奋斗,奋斗,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帮助国家兴旺起来……一句离骚,让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权贵的丑陋;一句天问,唤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传唱了世间一切可传唱之事。
名人故事简短屈原作文 (1)

名人故事简短屈原作文
屈原,听说他当年就是披头散发、一身长袍地走在楚国的大街
小巷。
他啊,经常吟着那些让人听不懂但感觉超酷的诗句,人们都
叫他“诗狂”。
说实话,屈原这人真的挺有才的。
他觉得楚国应该变得更加强大,就跟那些当官的提建议。
可人家觉得他烦,就给他穿小鞋。
唉,这可真让人憋屈。
不过,屈原这家伙有个特点,就是特别会调整自己。
既然当官
的不听他的,他就写诗。
他把对楚国的爱、对人民的关心,全都写
进诗里。
每次读他的诗,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最后啊,楚国没了,屈原觉得再也没啥意思了。
听说他就在汨
罗江边儿上,喝了几口酒,然后跳了下去。
那一刻,我觉得他的心
肯定跟汨罗江的水融为了一体,永远流淌在楚国人民的心中。
说实话,我挺佩服屈原的。
他那种为了国家和人民,可以付出
一切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他有时候看起来有点“疯”,但他的诗和他的故事,都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纪念屈原的作文

纪念屈原的作文纪念屈原的作文8篇篇一:我心目中的屈原——纪念屈原的作文300字我心目中的屈原,他为了让那些小人悔悟,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是一个着名的诗人,在离别这个世界时,他还写了几首诗。
其中,非常着名的就是《离骚》,还有非常着名的两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特别爱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把自己国家的兵力提升了。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很有能力,连盟六国,让秦国伤害不了自己的国家,让百姓们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我心目中的屈原,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和百姓,国家灭亡后,他想和自己的国一起死去,百姓们被感动了,划着船去找屈原的尸体我心目中的屈原,他特别伟大,特别爱自己的百姓和国家,他在我心目中就是偶像。
篇二:屈原——纪念屈原的作文650字伴随着历史的轮回,许多事物都被岁月消耗殆尽,而被筛选下来的不朽之物,则是人类的精华和结晶。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历史,去捡拾遗失的美好。
我们小步在汨罗江边,沉浸在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
”的哀号里,“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里,和着波浪的翻腾,望着混浊的江涛随风而去,不禁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小人的挑拨离间,众臣不名辩是非,屈原带着愤恨与无奈被流放边境,倡导国家团结的壮志未酬,为君主效力的愿望未圆,谁也无法理解忠臣的赤诚之心。
就这样,在那个阴雨朦朦的日子,带着极度愤慨的心理,屈原终于远离了世俗,远离这个充满污秽的世界!的确,他本可以享受莺歌燕舞,但保卫国家的责任心让他努力力挽狂澜;他本可以与君主一样沉浸在欢乐之中,但楚国的弱势让他忧心忡忡,终于,他绝望了,将生命断送在大海里广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
他曾经的宣言:“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寻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壮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将刚正不阿诠释;他自谦:“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的简介和名句有哪些呢作文

屈原的简介和名句有哪些呢作文屈原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是楚国的一位贵族,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人物。
屈原所写的《离骚》、《天问》等诗篇和《楚辞》等文献,在中国文化中被奉为经典,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他的思想和诗歌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屈原的中心思想是爱国主义、民主与自由思想。
在他的诗歌和文章中,屈原反复强调了“国家强盛,人民安乐”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团结一致,勇于抵御外敌。
屈原坚信人民是国家的立身之本,人民的意愿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他倡导“民贵君轻”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要维护人民的权益,听从人民的意愿。
同时,他也提倡自由思想,反对僵化和保守的传统文化,呼吁人们勇敢、坦诚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
这些思想和理念在屈原的诗歌中得到了精彩的表达,激励了许多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发扬爱国精神和民主自由思想。
屈原的思想和诗歌是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他的诗句也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生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只要心中充满了真正的诚意和决心,便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消除困难和障碍。
“乘风而来,除暴安民。
”这句话出自《荆轲刺秦王》,是屈原对荆轲英勇刺杀秦王的赞美,也抒发了他对勇气和正义的崇信。
“风骚纷纷,雾云迷濛。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诗句,用意曲折、生动,形容了人生和情感的曲折和变幻,表现了作者情感的起伏和波动。
屈原的诗篇和文章中充满了智慧和感情,它们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屈原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启示,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宝贵财富。
总之,屈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诗歌永远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宝贵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传统文化 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因其年度 久远而和现代生活有了一定的隔阂。在 当前的年轻人中,不知道寒食节、上元 节的大有人在,不知道“天干、地支” 的大有人在,说不全12属相的大有人在。 甚至有人在清明节放假时还会给亲友发 “节日快乐”的祝福短信。年轻人传统 文化知识如此贫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数典忘祖”之历史闹剧将会重演。
基于此,对年轻人乃至全社会加强传统 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国家正有所作为, “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 的强势上映,增加“清明节”和“端午节” 两个假日,不提倡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学校正有所作为,“京剧进校园”的大范围 推进,校园“经典诵读”的持续开展,“我 们的节日”等的文化宣传。个人也可以有所 作为,冯骥才老师多年来对民俗的研究和宣 传,樊锦诗开发的“数字敦煌”宣传平台, “京剧偶像”王佩瑜传播京剧文化的积极行 动。
2.思维限制。 漫画中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是谁”,
折射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考生须立足 这一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 现象探究本质,思考“传统文化”传承 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状的原因,探究 “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过度贫乏的原 因。不能仅仅抓住画面内容中的“屈原 是谁”不放,写作时忌表面化和浅显化。
切题立意:
1.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 2.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文化。 3.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4.向年轻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刻不容 缓。 5.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 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性环境。
正视尴尬析原因,加强传播齐努力
吃着粽子长大的年轻人竟然会误认 为屈原是歌手、厨子、医生、运动员。 这尴尬的一幕无异于“法国人不知道拿 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漫画内 容虽然夸张,但折射出的问题不容忽视: 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的现状堪忧。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传统文化 无处不在,传播方式更是多样,相信只 要用心,你我也能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 达人。我们更要坚信,到那时“屈原是 谁”的尴尬闹剧将在中华大地永远绝迹。
传统不容亵渎,历史需要铭记
传统文化遗产是国家之瑰宝,历史文化名人 民族之骄傲。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是不能屹立于世 界之林,不尊重历史文化名人的人肤浅而可悲。如 漫画中的四个青少年,竟荒唐地认为:屈原是个歌 手唱过《离骚》,是厨师发明了粽子,是个医生唤 做大夫,是运动员跳过江……中国传统文化在乱炖 中变了味,历史文化名人在恶搞丢了精气神,可叹, 可悲!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要一个 民族灭亡,首要方法是让它自己践踏其民族历史, 解构其民族文化,涤荡其民族自信,破坏其民族认 同感。
从历史的深处正向我们走来。
时代的车轮缓缓向前,时而顺达,时而阻滞,
执辔的车夫满脸从容--无言坚持,默默守候,是对
历史的致敬。
是重理轻文带来的危害。在学理科将来 好就业的实用主义影响下,我国高校里的理 科大军对人文类课程极不重视,长此以往必 然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人文知识营养不良 的状况。人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这 就要求我们应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培养出 既具有缜密严谨、求异创新的科学素养,又 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积 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等人文素养 的人才。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地方戏曲、中医中药、刺绣 服饰、曲艺评弹、书法国画、陶瓷玉雕等,只要和 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内容,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另外,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导致他们对传统 文化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文化和当前快 速发展的时代距离较远,传统文化本身晦涩难懂不 易传播,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年轻人的浮躁心理, 经济建设背景下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无暇顾及 传统文化等。这就为考生的选材和写作提供了极大 的开放性。
3.文体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侧重于思考
与分析;也可以选择记叙文,将自己要 表达的道理寄寓在对传播、传承传统文 化事例的叙述中,且在篇末点题,卒章 显志。
解题 这是一道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题,综合
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 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积淀及社会 关切。画面内容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和现实, 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自信”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 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 对此有何认识,有何思考,有何责任,有何 担当,是十分需要思考的。命题紧扣现实, 符合立德树人的高考命题理念。
写好方块字,记诵三字经,学好文言文,欣 赏古诗词,深入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过好 中国传统节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诸如 此类举动都是在践行传统,传承文化,都是在向历 史和历史文化名人致敬。
近年来,《 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
会》、 《见字如面》、《朗读者》 、《中国民歌
大会》、《国家宝藏》 等系列具有人文情怀的文
化类节目集体走红,深受观众喜爱,掀起了一股股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我们要从中汲取营养,
并甘之如饴。
铃溪古镇的折子戏咿呀了千载,
唱醉了晚归的灵魂;川西成都的皮影在夜幕中跳动,
唤醒了倦怠的星空;蜀中自贡的龚扇伴随着历史的
暑气,搅动了倾城的清新……孔丘、屈原、岳飞、
鲁迅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个个栩栩如生,神采飞扬,
没有严肃,没有正经,没有是非,所有的所 有都成了雷人的闹剧,这个被娱乐的时代,傻傻分 不清楚。当浮躁的气息蔓延开来,当恶搞的风气如 日中天,当颠覆历史传统的背后藏的全是国人扭曲 的心理,何谈雄狮梦醒?何谈中国崛起?
宋玉《风赋》有言: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 于微澜之间。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名人 的尊重,我们要从日常入手,从细节做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是考生构思立 意的基础。屈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然 而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四个 年轻人给出的答案竟匪夷所思。漫画揭示了 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名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 少的现状,他们不知自己传统文化知识贫乏 竟还洋洋自得,实在令人痛心。考生审题立 意必须以漫画寓意为基础,脱离这一寓意的
3.社会背景限制。 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四个
年轻人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暗 示考生审题立意时要有当下意识,要立 足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可脱离当前 时代来谈“传统文化”的传承。
开放性 1.写作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谈
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如传统文化在传承中 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的现状;如何才能更好 地传承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学校、 家庭、社会各应该负什么责任;在外来文化 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 文化等。也可以站在“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年 轻人”的角度,探究他们不了解传统文化的 原因,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影视节目毫无底线, 网络恶搞如日中天:贾玲在《木兰从军》小 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 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 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唐代 诗人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脑洞大 开的网友纷纷为“杜甫”形象进行再创作, 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 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杜甫的这一系列形 象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历史是用来 穿越的,雷锋是用来赶时髦的,黄河大合唱 是用来强势冲击。现在年轻人中 有很多“漫威”迷,前一段《复仇者联盟4: 终局之战》午夜首映,“漫威粉”竟不顾第 二天的上学和上班,抢票抢到使售票系统瘫 痪。随着前几年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大量上 映,日韩音乐、日韩服饰在中国也开始大肆 流行,90后中哈韩哈日现象严重,有的年轻 人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衣着怪异。在外来文 化的强势冲击下,年轻人容易丧失自我,人 生观和世界观错位,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变得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