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与屈原-高三作文
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作文

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作文哇塞,你们知道屈原和渔父吗?那可是很有名的两个人呢!
屈原,那可是个大英雄呀!他一心为了自己的国家,想要让国家变得更好更强大。
他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就像我们想要考 100 分一样坚定。
可是呢,他遇到了好多困难和阻碍呀,那些坏家伙们不理解他,还排挤他,哎呀,真是太让人生气啦!
有一天,屈原遇到了渔父。
渔父就问他:“你为啥这么不开心呀?”屈原就说:“我为国家做了这么多,可他们都不理解我呀!”渔父笑了笑说:“哎呀呀,你何必这么较真呢?你看看我,每天打打鱼,多自在呀!”
屈原摇摇头说:“那怎么行!我要为国家负责呀!”渔父说:“你这样累不累呀?有时候也要学会变通嘛。
”
你们看,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多不一样呀!屈原就像是一个勇往直前的战士,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
而渔父呢,就像是一个悠闲的老爷爷,觉得生活嘛,开心就好,不要太较真。
我觉得吧,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道理。
屈原的精神真的很让人敬佩呀,要是没有他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能变得这么好吗?但是渔父的话也有道理呀,我们也不能总是让自己太累了,偶尔也要放松一下。
所以呀,我们要学习屈原的坚持和勇敢,也要学习渔父的豁达和乐观。
在该努力的时候努力,在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呀!你们说是不是呢?。
作文打渔老人和屈原

作文打渔老人和屈原
在江边的小镇上,有个打渔的老人。
他呀,皮肤晒得黝黑,笑
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透,老人就划着那
艘破旧的渔船,哼着小曲儿去捕鱼了。
他说,这江里的鱼儿都有灵性,得用心去捕。
说起这江,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呢。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儿
有位大诗人叫屈原。
他啊,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
国家战乱,他
忧国忧民,最后投江自尽了。
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会划龙舟、
吃粽子,还会把粽子扔进江里,说是给鱼儿吃的,让鱼儿别咬屈原
的身子。
这打渔老人啊,每次听到这些故事,都会摇摇头,笑笑说,
“屈原啊,他是个好人,可惜啊,这世道太乱。
不过呢,鱼儿们也
不吃他,因为他是那么纯净,就像这江水一样。
”。
有一天,老人在捕鱼时,突然看见江面上飘来一片翠绿的粽叶。
他好奇地捞起一看,里面竟然还裹着个粽子。
老人笑了笑,自言自
语道,“这粽子啊,是谁丢的呢?是不是也想起了那位大诗人?”。
就这样,老人和屈原的故事在江边流传开来。
人们说,老人就
是屈原的化身,守护着这片江水,也守护着人们的记忆。
而老人呢,只是笑笑,继续他的打渔生活,偶尔还会在江边哼起那首古老的歌谣。
屈原和渔父两种人生态度的看法作文

屈原和渔父两种人生态度的看法作文《屈原和渔父两种人生态度的看法》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两个古代人的故事。
有一个叫屈原的人,他特别爱国。
他一心想着为国家做好事,让国家变得更强大。
可是呀,那些坏人不喜欢他,还陷害他。
屈原不愿意和坏人同流合污,他觉得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心里特别难受。
他跳进了江里。
小朋友们,屈原的坚持很让人佩服,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怕困难。
渔父呢,懂得让自己过得轻松点。
你们觉得谁更好呀?其实呀,他们都有自己的好。
我们要学习屈原的勇敢坚持,也要像渔父一样,遇到不开心的事能想得开。
作文二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讲讲屈原和渔父的故事。
屈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心里一直装着国家。
他努力想让国家变好,不停地出主意、干活。
但是有人捣乱,不让他做好事。
屈原可生气了,他不愿意和那些坏家伙一起,伤心地跳进了江里。
再说说渔父,他每天打打鱼,日子过得挺自在。
他觉得生活嘛,不要太计较,能过得去就行。
《屈原和渔父两种人生态度的看法》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屈原和渔父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
屈原呀,他一心想要为国家做事,把国家变得美美的。
可是呢,坏人总是欺负他,不让他实现愿望。
屈原可伤心啦,他觉得世界都不好了,就跳进了江里。
渔父就不一样啦,他每天在江边打鱼,不在乎那么多麻烦事。
他觉得能吃饱饭,开开心心的,就很好啦。
小朋友们,屈原很勇敢,坚持自己的想法。
渔父呢,会让自己过得舒服。
我们要像屈原一样勇敢,也要像渔父一样会让自己高兴。
作文二小朋友们,今天我要讲两个有趣的人,屈原和渔父。
屈原可厉害了,他特别想把国家变得很棒很棒。
可是有人总是捣乱,不让他成功。
屈原很生气,也很伤心,跳进了江里。
渔父呢,他每天就打打鱼,唱唱歌。
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不太在意,总是笑嘻嘻的。
小朋友们,你们说屈原和渔父谁对谁错呀?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要学习屈原的勇敢,也要学习渔父的乐观哟。
-屈原渔夫作文

屈原渔夫作文
《屈原与渔夫》
嘿,今天咱来说说屈原和那个渔夫的事儿。
话说屈原啊,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心怀壮志,一心想为国家做点啥。
可无奈啊,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他在官场那是处处碰壁。
有一天,他心情低落地来到了江边。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那个渔夫。
渔夫看到屈原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就好奇地问:“嘿,你咋啦,为啥这么不开心呐?”屈原就开始唠叨起来,说自己的理想啊,抱负啊,都没办法实现,觉得这世界咋就这么难呢。
渔夫听了,嘿嘿一笑,说:“哎呀呀,你别那么死脑筋嘛!你看我,每天打打鱼,晒晒太阳,多自在呀!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
这渔夫啊,他就每天划着他那小船,去江里打鱼。
那网一撒下去,嘿,等收上来的时候,活蹦乱跳的鱼就有好多呢!他也不贪心,够自己生活就行了。
有时候啊,他还会在江边晒晒太阳,跟其他渔夫聊聊天,讲讲笑话,日子过得可悠闲了。
他就觉得,人生嘛,何必那么较真,开开心心的不就好了。
屈原听了渔夫的话,心里还是有点纠结。
他想着自己的使命,觉得不能就这么放弃。
但渔夫的话也让他有了一些思考,是不是自己真的太执着了呢?
到最后啊,屈原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但他也记住了渔夫的话。
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像渔夫那样,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总是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你看,这就是屈原和渔夫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挺有意思的,对吧?咱的生活不也就是这样嘛,有追求,也有平淡,这才是真实的呀!。
屈原渔夫作文

屈原渔夫作文《屈原渔夫》篇一《屈原渔夫》在历史的长河中,屈原和渔夫的那次相遇就像一颗独特的石子,投入到时间的湖泊里,激起了层层独特的涟漪。
我想啊,那时候的屈原,一定是满心的悲愤和绝望。
他就像一只受伤的孤狼,在江边徘徊。
他那身华美的衣服可能都已经沾满了灰尘,往日那明亮得如同星子般的眼睛里,满是迷茫和痛苦。
他对着滔滔江水,也许在想:“这世界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我一心为了楚国,为了我的理想,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这时候,渔夫划着他那破旧的小船出现了。
那小船在江面上晃晃悠悠的,就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树叶。
渔夫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脸上是风吹日晒后的沧桑。
他看到屈原这个样子,可能心里在想:“哟,这不是那位大名人屈原嘛,咋成这副模样了呢?”渔夫就问屈原:“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落到这步田地呢?”屈原长叹一声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啊。
这世间都是浑浊不堪的,就我还想着清白地活着,大家都醉醺醺的,就我一个人清醒,这多难受啊。
”我觉得屈原这时候肯定特委屈,就像一个小孩,周围的人都在玩泥巴玩得脏兮兮的,就他自己干干净净的,还被人嫌弃不合群。
渔夫听了,却笑了笑,他说:“我觉得您这人有点轴啊。
既然这世界都这样了,您为啥不随波逐流呢?您看这江水,它是浑浊还是清澈,都能流淌得好好的。
”我想渔夫说这话的时候,可能就像一个看透世事的老人在劝一个钻牛角尖的年轻人。
屈原听了渔夫的话,却猛地摇头,他说:“我怎么能让自己洁白的身躯,被这污浊的世道所沾染呢?我宁可跳进这江水,也不愿意同流合污。
”这时候的屈原,就像一棵坚定的松树,狂风怎么吹,他都不会弯腰。
我就在想啊,屈原是不是太固执了呢?也许他换个角度想想,像渔夫说的那样,在这浑浊的世界里找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也未尝不可啊。
可是,再一琢磨,他要是真的那样做了,他还是我们心中那个伟大的屈原吗?他对理想的坚持,对清白的坚守,不正是他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吗?这就像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会面临选择,是要随大流,还是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呢?屈原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但也是无比高尚的。
屈原行至江边遇到一位打渔的老人作文

屈原行至江边遇到一位打渔的老人作文
《屈原行至江边遇到一位打渔的老人》作文一
屈原心情沉重地走到了江边,他的脸色忧愁,心里装满了对国家的担心。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位打渔的老人。
老人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眼睛却透着明亮和温和。
屈原向老人诉说着自己的烦恼,他说:“楚国的百姓正在受苦,可我却无能为力。
”老人听了,停下手中的活儿,说道:“孩子啊,这世事有时候就像这江水,起起伏伏,不是咱能完全掌控的。
但咱的心要像这船儿,稳稳当当。
”
屈原看着老人,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咱过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能做的事,也算是为国家尽力啦。
”
屈原听着老人朴实的话语,心里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屈原行至江边遇到一位打渔的老人》作文二
屈原慢慢地走到了江边,他的脚步很沉重。
这时候,有一位打渔的老人划着船过来了。
老人的头发都白了,可精神还不错。
屈原和老人打招呼,说:“老人家,我心里难受啊,楚国的前途一片黑暗。
”老人笑了笑,说:“年轻人,别太着急。
我打了一辈子的鱼,有时候风大,有时候浪高,可日子不也照样过嘛。
”
屈原摇摇头说:“可国家不一样啊。
”老人说:“国家也有难的时候,就像这天气,不会一直晴,也不会一直雨。
只要咱不放弃,总会有办法的。
”
屈原听着,觉得心里有了一点点温暖。
屈原列传中渔夫和屈原作文

屈原列传中渔夫和屈原作文说起《屈原列传》,里面有一段渔夫和屈原的故事,真是让人笑中带泪。
你想,屈原那是个风华绝代的诗人,吟咏《离骚》都能让人感动得泪水汪汪,结果他遇上了一个特别“接地气”的渔夫,哎,这画面太有意思了!那天,屈原正郁郁寡欢地在江边游荡,脑子里都是那些繁复的诗句和离愁别绪,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个小渔夫正满脸兴奋地捞鱼。
这渔夫不仅穿着破旧的衣服,还带着个破草帽,脸上是满满的阳光笑容。
屈原心想:“这大概是个世外高人吧,跟我聊聊天,说不定能解开我心里的烦恼。
”屈原走过去,礼貌地问:“哟,你好啊!你在捞什么好东西呢?”渔夫一边扔网一边笑嘻嘻地回答:“哎呀,我这儿的鱼可不少,特别新鲜,您要不要尝尝?”屈原一愣,心想:这可真是个简单又直接的人,不过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聊聊天。
“我这儿的鱼虽然简单,但比那什么‘离骚’要实在多了。
”渔夫一边说,一边把网里的鱼倒在一旁的篓里,脸上那神情,简直像捡到了宝贝一样。
屈原苦笑了一下:“哎,离骚是我的诗作,是写我心中的忧伤和对国家的思考。
你觉得简单的鱼和复杂的诗有什么不同吗?”渔夫皱了皱眉头,挠挠头:“我可说不上来,不如这样吧,鱼是鱼,诗是诗,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
你也不用太担心,不管是鱼还是诗,总有个归宿的。
”屈原被这话逗乐了:“哈哈,你说得对,我的诗写得再复杂,也不如这新鲜的鱼来得直接。
不过,你觉得我这样整天忧伤,有什么好办法吗?”渔夫哈哈大笑:“我这儿就没有什么忧伤的事,只要一张网一条鱼,愁什么啊?你要是觉得心情不好,不如学学我,简单一点,开开心心地生活,每天吃顿好的,日子也能过得滋润。
”屈原有点意外:“哦?你这么说,我倒觉得你有点道理。
那你平时都怎么过日子啊?”渔夫乐呵呵地说:“我啊,没啥大志向,就想着今天捞到鱼,明天再捞,开心就好。
生活嘛,就是这么简单。
”屈原点点头,觉得渔夫的生活态度真让人省思。
虽然自己有诗作的宏伟志向,但也许偶尔简单一点,放松一下,也是对的。
屈原与渔夫话题作文

屈原与渔夫话题作文
屈原啊,一脸忧愁地在汨罗江边徘徊。
这时候,一位渔夫划着小船过来了。
渔夫瞅见屈原那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问道:“您不是那大名鼎
鼎的屈原大人吗?咋这幅愁眉苦脸的样子哟?”
屈原长叹一口气,说:“这天下混乱,奸佞当道,我空有一腔抱负,却无
处施展啊!”
渔夫笑了笑,说:“屈原大人,您何必这么较真呢?这世道就是这样,您
看我,随波逐流,打鱼为生,日子不也过得挺自在?”
屈原摇摇头,一脸坚定地说:“我可不能像您这样得过且过。
我心中有理想,有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怎能与这污浊同流合污!”
渔夫撇撇嘴,说:“您这是何苦呢?您看您,把自己弄得这么痛苦,又能
改变啥?”
屈原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我宁愿投身这江水,也不愿让我的清白之
身受到玷污!”
渔夫无奈地摇摇头,划着小船走了,嘴里还嘟囔着:“这人呐,真是死脑筋!”
最终,屈原真的跳进了汨罗江。
而那个渔夫呢,或许还在继续过着他那看
似逍遥自在的日子。
可我们都知道,屈原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而渔夫,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这就是屈原和渔夫,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父与屈原-高三作文
《楚辞》中渔父是一个隐者的形象,代表了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
他隐居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有点陶渊明的风格;而屈原则与渔父相反,他有自己执着追求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渔父对屈原说:“世人皆浊,何不其淈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其糟而歠其酾?”可见屈原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却没有考虑周围的环境,实际上是自我限制,假如他能辅佐一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屈原可能不会被流放了,他的人生会有更多的作为。
在《渔父》的最后一段中,渔父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句话是一语双关,渔父告诫屈原,要依照周围环境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超脱自我的心态;不追求名利,不受外界干扰,当时代清廉时,自己再出世有所作为。
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而是一种应时事而变,十分理智的做法。
相比于屈原投江,以示对祖国的忠心,我更赞成渔父的想法,怀揣一颗自由心,即使受到打击,也可在最快的时间内调整好状态,让心中多一丝镇定与坦然。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陶渊明潜于官场,最后隐居深山,都说明了我们要像渔父一样,不能一味地向一个方向前进,不知回头。
放眼当今社会,人们忙于繁忙的生活,不大可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渔父的特点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当然,你阮籍那样自傲的性格,在现代也是行不通的,现代社会的生活如同大浪陶沙,稍有
落后,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我们要懂得应时而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像屈原和渔父这样的人:有的豁达乐观,有的自命不凡。
这代表了两种生活态度:他们没有对错之分,不论哪种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以死昭示了对国家的忠心,渔父仰天长叹,表达了对时世的无奈,他们都关心天下的人,只不过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罢了。
其实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渔父一样的人,他们崇尚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知难而退。
例如诸葛亮刚出山刘备的实力不强,所以诸葛亮毅然舍弃当时的总部新野。
诸葛亮因为有像渔父一样知难而退的思想才使得吴蜀汉三足鼎立之势。
刘翔在奥运会上退赛被人们指责,但如果他坚持比赛就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这种种的例子表明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懂得以退为进,不能一味蛮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学习渔父的消极避世的做法,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真的学识,还自认为很像渔父一样的隐者,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这些昔时的场景已被碾为尘埃,虽然屈原和渔父已被人们逐渐淡忘,但他们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却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