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卧薪尝胆》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卧薪尝胆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卧薪尝胆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卧薪尝胆9篇卧薪尝胆 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

记叙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一(第1节)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第2节)写勾践战败求和,夫差轻率答应。

三(第3-4节)写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回国后不忘报仇雪恨,卧薪尝胆。

四(第5节)写越王灭掉了吴国。

在线辅导:1、写字指导勾,半包围结构,第四笔的点不能丢。

践,左窄右宽,要写得紧凑些。

臣,要注意笔顺。

2、近义词侵略(侵犯)建议(提议)屈辱(耻辱)骄傲(自豪)3、反义词强大(弱小)骄傲(谦虚)屈辱(光荣)答应(拒绝)4、课后题解课后第四题:“卧薪”指的是睡在柴草上。

“尝胆”指的是品尝苦胆。

“卧薪尝胆”的意思是: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信念,发愤图强。

在线测试:1、扩词示()()()谋()()()免()()()患()()()2、造句建议------请求------3、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再填空。

1、这一段共有()句话,是围绕第()句话来写的。

2、这段中第()写越王勾践“卧薪”,第()句写“尝胆”。

课题“卧薪尝胆”的意思是()4、说出下列成语讲的是历史上谁的事。

纸上谈兵()完璧归赵()指鹿为马()七步成章()破釜沉舟()图穷匕见()望梅止渴()四面楚歌()小资料:吴王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君王,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在位。

初在夫椒打败越兵,迫使越王屈服。

后越兴兵灭吴国,夫差自杀身亡。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王,公元前497-公元前465年在位。

曾被吴大败,屈服求和,后退居于会稽山,他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整顿国政,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吴国。

卧薪尝胆 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故事的内容。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请求”“建议”造句3、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苏教版三上语文12卧薪尝胆新编PPT课件

苏教版三上语文12卧薪尝胆新编PPT课件
23
24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 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 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 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 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25
报仇回雪国恨以。后白,天越,王他勾亲践自时下刻田不耕忘种;卧薪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柴。草他还在屋子
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 总先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
7
败仗、万般无奈、求和、奴仆、谋臣、 后患免除、骄傲
8
9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 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 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 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 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10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 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 晚 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 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 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 会稽的耻辱。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29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14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2)勾践战败求和,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3)勾践受尽屈辱。 (4)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15
16
报仇回雪国恨以。后白,天越,王他勾亲践自时下刻田不耕忘种;卧薪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柴。草他还在屋子
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 总先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

小学三年级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三年级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三年级卧薪尝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2.掌握卧薪尝胆的相关语言材料,能够默写。

3.能够理解卧薪尝胆的道理,并能够学会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2.掌握卧薪尝胆的相关语言材料,能够默写。

三、教学难点
1.能够理解卧薪尝胆的道理,并能够学会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准备
1.卧薪尝胆的故事图片或教材。

2.黑板、粉笔、教学用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分析卧薪尝胆这个词汇的寓意,了解其来源。

2. 学习卧薪尝胆的故事
讲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体会其内涵、寓意。

3. 学习相关语言材料
教授卧薪尝胆的相关语言材料,包括成语“卧薪尝胆”、古代散文等文献资料。

4.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讨卧薪尝胆的道理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5. 练习活动
让学生练习与卧薪尝胆相关的活动,如默写卧薪尝胆的相关语言材料,创作卧薪尝胆的图片或故事等。

六、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教学现场的观察以及学生的练习效果来评估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
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卧薪尝胆相关的成语或故事,以及与卧薪尝胆道理相似的故事获得更细致的理解。

九、教学总结
总结本次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卧薪尝胆》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卧薪尝胆》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第十二课《卧薪尝胆》
1、这是一篇中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表现了越王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

同时告诉我们只有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躺在柴草堆上舔苦胆。

理解“受尽屈辱”: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3、会用“建议”造句。

例: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学习上的建议。

4、由这篇课文可以想到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5、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6、你觉得越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参考:越王是个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人。

我想说:越王,我很佩服你。

1。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卧薪尝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卧薪尝胆

6 成语故事二则
卧薪尝胆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2、正确读写“勾践、扣押、赦免、卧薪尝胆”等词语。

3、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成语故事。

2. 教师导言:我们来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
二、领悟题意
1. “卧薪尝胆”是个成语,大家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2.围绕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帮助梳理。

(1)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2)越王是怎样卧薪尝胆的?
(3)越王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三、学生自由读文,感知内容
1.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 认读生字、生词。

(1)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2)抄写词语。

3.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小组交流。

四、品读感悟
1. 学生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 把自己印象较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3. 全班交流自己的自学成课。

(1)起因:越国战败,越王色践被俘三年,受尽屈辱。

(2)经过:在柴草上睡觉,每天尝苦胆。

(3)结果:一举打败吴国。

4. 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5. 小组推荐一名讲得好的学生在全班复述课文。

五、拓展延伸
阅读《史记勾践世家》。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卧薪尝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卧薪尝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课文《卧薪尝胆》,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卧薪尝胆》,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做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2)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课文《卧薪尝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并解答问题。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卧薪尝胆”的意思。

(2)讲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卧薪尝胆”的精神。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小学语文《卧薪尝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卧薪尝胆》,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对课文中的实词、虚词进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勾践的忍辱负重、勤奋刻苦的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实词、虚词的理解。

(2)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勾践、越国、吴国等相关的图片。

(2)教师简要介绍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对课文中的实词、虚词进行理解。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生字词。

(2)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2)分析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报国之志。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卧薪尝胆》的故事。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勾践精神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1课时(40分钟)进行教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生字词和故事大意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人物故事会,让学生选择其他古代英雄人物进行讲述,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2 卧薪尝胆(第1课时)课件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2 卧薪尝胆(第1课时)课件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精读 课文 (jīnɡ dú)
1.今天(jīntiān)我们学习的课文《 卧薪尝胆》中有两个“王”,都是 谁?并要思考他们两个原来是什么 关系?后来又成了什么关系?
一个 是 (yī ɡè) 吴王夫差。另一 个(yī ɡè)是越王勾 践。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2.课文(kèwén)各自然段都说了写什么呢?
第一自然段:写了故事时间(shíjiān)、两 个国、想征服对方。
第二自然段:写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人物、事件(shìjiàn)。明确讲了“兵败会稽
,勾践为奴”。
第三自然段:写了勾践“受尽屈辱”
第4自然段:写了勾践如何
“卧薪尝胆”的。
王勾践就到吴国当奴仆,成了吴王夫差的奴仆。布置作业
Image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7.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
己的国家(guójiā)”。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 过得怎么样?
文中的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啊!但勾践硬是“熬 ”过来了,一个“熬”字就能理解其日子之苦,再看
“整整”干了三年,可见很是难熬(nán áo),如果很轻 松,那就该换成“才”干了三年吧。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导入。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
,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奴仆 谋臣(móu chén) 耻辱 柴草 努力。建议 兵败会稽
No 万般无奈。舂米推磨
受尽屈辱。卧薪尝胆 转弱为强。第一自然段:写了故
事时间、两个国、想征服对方。第二自然段:写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事件。后来,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卧薪尝胆》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卧薪尝胆》
1、这是一篇中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表现了越王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

同时告诉我们只有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躺在柴草堆上舔苦胆。

理解“受尽屈辱”: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4、由这篇课文可以想到的`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5、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参考:越王是个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的人。

我想说:越王,我很佩服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