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
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②加热
③制取气体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
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 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

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

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
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
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2检验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红色;检验氨气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红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蓝色。

○13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问题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问题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问题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品尝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腐蚀性药品不能用纸,应用烧杯或表面皿。

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人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

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同,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高三化学必修一知识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高三化学必修一知识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高三化学必修一知识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年高三化学必修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平均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搜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搜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搜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扑灭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扑灭。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白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响实验时,先独自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大批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规范液润
洗后再装规范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动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在高中温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矮小家的分数。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14年高三化学必修一知识,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混合反应的优先反应顺序涉及的原理很复杂,高中化学中共涉及七类,即多种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实验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电解池中电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反应的先后顺序。

要求学生既要从生成物的稳定性考虑,从溶解度角度考虑,还要考虑生成物的电离程度。

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否则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

那么在高中化学实验中,。

都有哪些先与后需要我们注意呢?来看看吧!知识如下: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初中化学中的先与后

初中化学中的先与后

初中化学中的“先”与“后”江苏省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袁雨珍初中化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有先后顺序,现将它们总结如下:(1)、加热时,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

(2)、KMnO4受热分解制取O2,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3)、制取气体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4)、制取CO 2气体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5)、点燃或加热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H2、CO、CH4等气体的纯度,后点燃或加热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

(6)、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先通氢气,后加热。

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7)、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氢气。

防止生成的铜在被氧化成氧化铜。

(8)、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手捂住容器外壁。

(9)、溶液的配置时,先在烧杯中加固体,后加水。

(10)、浓硫酸的稀释时,先在烧杯中加水,后将浓硫酸沿器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1)、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最后移动游码。

(12)、称量前,先将游码滑到“0”刻度,后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

(13)、酸碱中和滴定反应中,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后用胶头滴管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刚刚褪为无色为止。

(14)、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存在,先将混合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看是否变蓝,后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15)、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存在,先将混合气体通入高锰酸钾稀溶液(证明二氧化硫的存在)、高锰酸钾浓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品红溶液(确认没有二氧化硫的存在),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

(16)、验证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氧化产物时,先将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看是否变蓝,后将产物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17)、证明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时,将有机物的燃烧产物先通入无水硫酸铜看是否变蓝证明是否含氢元素,后将有机物的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证明是否含碳元素。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精选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精选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
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②加热
③制取气体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
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 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

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

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
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
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2检验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红色;检验氨气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红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蓝色。

○13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素养提升9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素养提升9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1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等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置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在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先沾上稀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氢气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交投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 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王仲文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王仲文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寨坝镇中学:王仲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是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需要开展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课程标要求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初中化学是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实验的热情更高。

但是,他们都是初学者,缺乏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对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掌握得不好。

如果学生在实验时,将“先”与“后”顺序搞倒了,轻者会使实验失败,重者可能造成实验事故。

为了帮助初学者尽快地掌握好这些技巧,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学好化学这门基础学科,我对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做了如下小结,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1)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天平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再称量。

(2)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药品部位加热。

(3)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4)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和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5)试验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氢气等气体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确认气体纯了,然后再点燃气体。

(6)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氧化铁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

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

实验完毕,先移去酒精灯,继续通气体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7)稀释浓硫酸: 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8)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巾攀生数理化・欺与拳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口河南嵩县实验中学 程要智
在初中化学实验里,许多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是有严格要求的.不能随意颠 倒,否则,就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现结合教材内容加以说明. I.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完毕后。应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槽里的水就会倒 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将试管内 的空气排尽,然后再给氧化铜加热.如果先给氧化铜加热.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 合气体在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3.同样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 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如果先停止通氢气.空气就会进入试管,使置换出的灼热的 铜重新氧化.变成氧化铜. 教材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I)在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 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局部受热不均而破裂.
2006.10 万方数据 教研版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程要智 河南嵩县实验中学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 ZHONGXUESHENG SHULIHUA(JIAO YU XUE JIAOYAN BAN) 2006(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xsslh-jyxjyb200610019.aspx
。,:;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然 后再点燃,防止装置发生爆炸. (3)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先把水倒入烧杯中,然后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 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以免液滴飞溅。造成事故. 同样道理,连接仪器装置时应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向反应容 器里装药品时,应先放固体药品,后放液体药品:装配装置时应先塞好塞子,然后 固定仪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再称量物质.而且要先加质 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当做制取气体的实验时.应先检 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等等. 这里只是简单地谈了几点,具体到每个实验,都有它的“先”与“后”的问题, 实验时切不可粗心大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