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密封胶的基本知识
硅酮密封胶的成分

硅酮密封胶的成分一、引言硅酮密封胶是一种常用的密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气体和灰尘等物质的渗透。
本文将详细介绍硅酮密封胶的成分。
二、硅酮密封胶的基本成分硅酮密封胶的主要成分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填充剂。
PDMS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填充剂主要包括二氧化硅、碳黑和钛白粉等,用于增加硅酮密封胶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PDMS是一种线性或交联聚合物,由甲基硅烷单体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得到。
它具有以下特点:1. 优异的耐高温性能:PDMS可以在高达300℃的温度下保持稳定。
2.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PDMS对大多数化学物质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在酸、碱、盐等环境中长期使用。
3. 优异的电绝缘性能:PDMS是一种优异的电绝缘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和电线绝缘材料等。
四、填充剂填充剂是硅酮密封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加硅酮密封胶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填充剂包括:1.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固体物质,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它可以增加硅酮密封胶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2. 碳黑:碳黑是一种黑色粉末,主要由炭素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损性能,可以增加硅酮密封胶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
3. 钛白粉:钛白粉是一种白色粉末,主要由二氧化钛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遮盖性和耐候性能,可以增加硅酮密封胶的白度和耐久性。
五、其他添加剂除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填充剂外,硅酮密封胶中还可能添加一些其他的成分,以提高其特定的性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1. 交联剂:交联剂可以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成为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硅酮密封胶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粘合剂:粘合剂可以使硅酮密封胶更容易附着在材料表面上,并增加其粘接强度。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促进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缩合反应,从而加快硅酮密封胶的固化速度。
硅酮胶常用知识

硅酮胶常用知识1、结构胶与耐候胶用途不一样,主要成分107的含量比不一样2、结构胶是以粘接为目的区别结构胶:A料最好,依次为BCDEB料以上不含白油液体超过整体45%,固含量为107,剩余部分为白油,白油部分越多质量越差。
3、耐候胶是以填缝为目的。
4、玻璃胶分为:透明和杂色胶(黑白灰统称)5、透明胶是不含粉料的6、玻璃胶分为:酸性玻璃胶、中性玻璃胶。
酸性玻璃胶:相对比较环保,是石材料类。
中性玻璃胶:于金属挂钩的用类。
区别:酸性更便宜,中性贵,用途一样。
7、酸性胶的粘接要比中性胶的差8、酸性与中性的区分:98%原材料一样,决定酸性与中性的材料胶联剂(酸性的交联剂、醇性的交联剂、钨性的交联剂)9、交联剂的保质期决定了玻璃胶的保质期,酸性粘接好保质期在5个月,醇性的6个月以内,钨性质量最好保质期12个月。
10、决定胶水的好坏是107的含量比例。
11、光泽度越亮越差,含油越多质量越差。
12、最佳施工温度:4--40℃。
13、固化时间:玻璃胶的固化时间是随着粘接厚度增加而增加的,越薄干燥越快,一般情况24小时左右能够固化,厚的可能需3-4天才能凝固,粘接玻璃、金属或大多数木材时,室温下72小时后就具有20磅/英寸的抗剥离强度。
14、辨别:(1)用手掐一下再拉表面发白,质量差,表面发亮为白油体现,越亮越差;质量较好的胶,表面发钨不含白油。
(2)拉伸比:3倍以上就是B胶类拉伸比:2倍以上就是C胶D胶以上拉伸比:2倍以下就是D胶以下弹性越好,胶越好。
(3)看胶筒底部:再转移视线到胶筒底部,看筒塞边缘是否有玻璃胶溢出,有才是正常的,因为玻璃胶封装的时候里面不能留有空气,所以必须用力推顶活塞,以便把里面的空气挤压出来,于是看到胶溢出来了。
(4)试黏性:玻璃胶打出来后,用器具或者直接用手沾一下玻璃胶,然后提起,看拉丝的长度,相对越长说明质量越是上品。
15、透明胶:内部不含粉;16、无论是中性透明与酸性透明重量330g。
硅酮胶常用知识

硅酮胶常用知识1、结构胶与耐候胶用途不一样,主要成分107的含量比不一样2、结构胶是以粘接为目的区别结构胶:A料最好,依次为BCDEB料以上不含白油液体超过整体45%,固含量为107,剩余部分为白油,白油部分越多质量越差。
3、耐候胶是以填缝为目的。
4、玻璃胶分为:透明和杂色胶(黑白灰统称)5、透明胶是不含粉料的6、玻璃胶分为:酸性玻璃胶、中性玻璃胶。
酸性玻璃胶:相对比较环保,是石材料类。
中性玻璃胶:于金属挂钩的用类。
区别:酸性更便宜,中性贵,用途一样。
7、酸性胶的粘接要比中性胶的差8、酸性与中性的区分:98%原材料一样,决定酸性与中性的材料胶联剂(酸性的交联剂、醇性的交联剂、钨性的交联剂)9、交联剂的保质期决定了玻璃胶的保质期,酸性粘接好保质期在5个月,醇性的6个月以内,钨性质量最好保质期12个月。
10、决定胶水的好坏是107的含量比例。
11、光泽度越亮越差,含油越多质量越差。
12、最佳施工温度:4--40℃。
13、固化时间:玻璃胶的固化时间是随着粘接厚度增加而增加的,越薄干燥越快,一般情况24小时左右能够固化,厚的可能需3-4天才能凝固,粘接玻璃、金属或大多数木材时,室温下72小时后就具有20磅/英寸的抗剥离强度。
14、辨别:(1)用手掐一下再拉表面发白,质量差,表面发亮为白油体现,越亮越差;质量较好的胶,表面发钨不含白油。
(2)拉伸比:3倍以上就是B胶类拉伸比:2倍以上就是C胶D胶以上拉伸比:2倍以下就是D胶以下弹性越好,胶越好。
(3)看胶筒底部:再转移视线到胶筒底部,看筒塞边缘是否有玻璃胶溢出,有才是正常的,因为玻璃胶封装的时候里面不能留有空气,所以必须用力推顶活塞,以便把里面的空气挤压出来,于是看到胶溢出来了。
(4)试黏性:玻璃胶打出来后,用器具或者直接用手沾一下玻璃胶,然后提起,看拉丝的长度,相对越长说明质量越是上品。
15、透明胶:内部不含粉;16、无论是中性透明与酸性透明重量330g。
硅酮耐候密封胶

硅酮耐候密封胶目录定义硅酮耐候密封胶[1]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原料,辅以交联剂、填料、增塑剂、偶联剂、催化剂在真空状态下混合而成的膏状物,在室温下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应固化形成弹性硅橡胶。
作用硅酮耐候密封胶是用于幕墙板块间接缝密封的硅酮密封胶的通称,用于门窗以及机场、高速公路、其他公路、桥梁等密封的硅酮密封胶在性能和功能上与硅酮耐候密封胶基本一样,可以参照耐候胶的性能指标,结合实际胶缝结构来使用。
硅酮耐候密封胶的主要技术指标中,表征施工性能的有下垂度、挤出性、表干时间,表征固化后耐候胶性能的主要是位移能力和质量损失率。
耐候胶的质量损失率与结构胶的热失重相当,主要考察耐候胶在长期使用后的性能变化情况,质量损失率越高,长期使用后性能下降越严重。
硅酮耐候密封胶的主要作用是对板块间接缝的密封,由于板块经常会受到温度变化、主体结构变形等影响而发生位移,导致接缝宽度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耐候胶具有良好的承受接缝位移的能力,在长期承受接缝宽度变化的情况下不发生开裂,这一性能称为耐候胶的位移能力,与结构胶的“变位承受能力”不同。
相关标准与接缝用硅酮密封胶相关的标准很多,主要有ISO 11600《建筑结构—密封材料—分类及要求》、ASTM C920《弹性填缝密封胶标准规范》、GB/T 14683《硅酮建筑密封胶》、JC/T 881《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JC/T 882《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 883《石材用建筑密封胶》、JC/T 884《彩色涂层钢板用建筑密封胶》、JC/T 885《建筑用防霉密封胶》、JC/T 485《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JC/T 976《道桥嵌缝用密封胶》等,各标准对接缝密封胶位移能力的检测指标不尽相同,但主要是通过弹性恢复率、拉伸模量、定伸粘结性、热压—冷拉后的粘结性、浸水光照后的定伸粘结性。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简介及使用隐患和误区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简介及使用隐患和误区1.硅酮密封胶简介A、硅酮密封胶的特点硅酮密封胶是指以线型聚硅氧烷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密封胶,也叫有机硅密封胶。
硅酮密封胶的高分子主链主要由硅一氧一硅键组成,在固化过程中交联剂与基础聚合物反应形成网状的Si-Q-Si骨架结构。
与其他高分子组成的有机密封胶(如:聚氨醋密封胶、丙烯酸类密封胶、聚硫密封胶等)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候性能。
由上表可见,Si-0-Si键键能很高,不仅远大于了其他高聚物键能(其他化学键键能都低于300nrn紫外线键能),而且Si一0一Si键能高于紫外线键能,这就是建筑用硅酮密封胶在紫外线照射下仍保持良好性能,而其他有机高聚物材料容易老化的根本原因。
因此建筑用硅酮密封胶具有极优异的耐候性。
B、建筑用硅酮密封胶的分类建筑用硅酮密封胶大多采用的是室温硫化(RTV)的缩合型固化体系,即固化时不需要加热,在室温下即可固化,而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小分子物质。
1.根据固化体系分类根据固化时释放出的小分子的种类,建筑建筑用硅酮密封胶主要可以分为脱醋酸型、脱酮亏型、脱醇型、脱酞胺型等。
2.根据组分数分类按照产品的组分数,建筑建筑用硅酮密封胶通常可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大类。
单组分硅酮建筑密封胶一般是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进行固化的,固化过程由表面逐渐向深层进行,因此,其深层固化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对施工深度、宽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有一定要求,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
在一般情况下需要5--7天具有一定强度,如需达到最佳效果则需7一2l天。
单组分因其使用简便等原因,一般适用于工地施工。
双组分建筑建筑用硅酮密封胶有A、B两个组分,使用时需要先将两个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胶注人用胶部位,混合超过一定时间密封胶就会固化,无法使用。
双组分一般需2一s天就能达到强度。
双组分胶因其固化速度较快和可深层固化等特点,一般适用于门窗厂中空玻璃密封等。
硅酮密封胶简介

配制工艺
(2) 碳酸钙的表面处理
称取一定量的 CaCO3 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预热到120 ℃左 右,混合30~60 min ; 然后加入填料总量的 0. 5 % ~ 2. 0 % 的改性剂 , 控制温度为 110 ~130 ℃,充分混合 60~180 min 。 使用的改性剂主要有偶联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饱和或 不饱和有机酸等。一般选用各类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对 CaC O3进行干法或湿法改性。覆盖在 CaCO3 表面的有机酸具有 柔软的脂肪族长链 ,能在有机基料分子上弯曲缠绕 ,增强结合 力,对提高两相相容性起到一定的效果。特别是不饱和有机 酸用于表面改性时 ,由于含有不饱和双键 ,还可参与接枝、交 联和聚合反应 ,使CaCO3 填料与基料的亲合性更强。 (3) 各组分除水
在完全无水的条件下发生第一种反应,得到丙酮肟基封 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遇水汽发生后两种反应生成具有 交联网络状结构的弹性体。因此填料中的微量水分,在 配制及储存过程中对产品的稳定性是不利的。
配制工艺
(1) 白炭黑的表面处理
白炭黑是密封胶的理想补强填料 ,但它与有机大分子间的亲 和性差,粉末易团聚而不易均匀分散 ,制得的密封胶因分子间 内摩擦增大而产生内应力 ,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分子间 的滑移和断裂 ,因而需要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 就是使白炭黑粒子表面的活性羟基与有机小分子发生缩合反 应,而在白炭黑表面覆盖一层有机小分子 ,从而改善白炭黑粒 子与密封胶大分子间的浸润性、均匀分散性、界面结合强度 和加工工艺性 ,提高密封胶的综合性能。常用的表面处理剂 有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4) 、羟基硅油、六甲基二硅氮烷、 硅烷偶联剂等。表面处理剂的用量一般为白炭黑质量的 8 %~ 12 % , 不同的改性剂对白炭黑的补强效果不同。
硅酮密封胶的基本知识_图文

硅酮密封胶化学组分
硅酮密封胶组成成份及其作用
组成成份 聚合物 增塑剂 交联剂 填料 催化剂 增粘剂 颜料 添加剂
化学特性
功能
活性聚硅氧烷
赋予材料基本性能
惰性聚硅氧烷等
提高加工及使用性能
多官能性硅烷化合物
形成网状交联体系
气相白炭黑,碳酸钙等 改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有机金属络合物
提高硫化速度
活性硅烷或硅氧烷
硅酮密封胶基础原料 HDK®气相二氧化硅
硅酮密封胶基础知识 page 15
硅酮密封胶基础原料
交联剂
交联剂
化学结构
R= CH3 当X= RO-H=CH3COOH,脱醋酸型;
CH3OH,
脱醇型;
C4H8NOH,
脱酮肟型
X
C3H6O,
脱酮型;
R-Si-X
ES 24 ES 23 BO 38 BO 37 ME 60
增加粘结效果
惰性有机\无机化合物
着色
耐热添加剂、防霉剂等 耐热、防霉等特殊功能
硅酮密封胶基础知识 page 5
硅酮密封胶分类
室温硫化(固化)硅酮胶按其包装方式可分为单 组分和双组份室温硫化硅酮胶,按硫化机理又可分为 缩合型和加成型。因此,室温硫化硅酮胶按成分、硫 化机理和使用工艺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单组份室 温硫化硅酮密封胶、双组份缩合型室温硫化硅酮胶、 双组份加成型室温硫化硅酮胶。
硅酮密封胶的基本知识_图文.ppt
内容
有机硅的来源
WACKER有机硅生产流程 硅酮密封胶化学组分 硅酮密封胶分类 不同硅酮密封胶优缺点 有机硅密封胶基本原料 有机硅密封胶固化原理 有机硅密封胶的固化与温度、湿度的关系 WACKER有机硅密封胶的特点 防霉硅酮密封胶 硅酮密封胶的生产过程 硅酮密封胶应用实例
硅酮密封胶

硅酮密封胶硅酮密封胶是密封胶中的一种,跟常见的玻璃胶是同一个体系,即硅酸钠和有机硅、硅酮结构聚合物等材料中形成的一种物质。
脱醋酸型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有机锡对大多数材料有良好的粘接性,透明制品,机械强度适中。
醋酸对金属有腐蚀,表面固化速度快。
可将玻璃(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
化学方程式:SiO2+2NaOH=Na2SiO3+H2O根据工艺要求选用的化工设备也会不尽相同。
常见的硅酮密封胶设备如下:步骤一不锈钢反应釜系列制作硅油步骤二玻璃胶用捏合机系列。
步骤三强力分散机搅拌机系列。
当然,也可以选择多功能的动力混合机系列或行星搅拌机系列。
起火部位为步骤二处的捏合机。
捏合机:由一对相互啮合且转动的Z形或S形叶片构成的用于半干态或黏稠态材料均匀混合的机械。
捏合机是一种特殊的混合机,该机器拥有独特的真空箱平衡结构,他有两个Sigma桨叶,快桨叶通常是以42转每分钟,慢桨通常是28转每分钟旋转。
不同的桨速使得混炼的物料能够迅速均质搅拌。
工作原理:捏合机是由一对互相配合和旋转的桨叶Sigma所产生强烈剪切作用而使半干状态或橡胶状粘稠塑料材料能使物料迅速反应从而获得均匀的混合搅拌。
组成部位:主要是由混捏部分、机座部分、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和电控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
液压系统由一台液压站来操纵大油缸,来完成启闭功能,液压系统由一台液压站来操纵油缸,来完成翻缸、启盖等功能,细节参数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和要求,操作方便、可靠。
传动系统由电动机、减速机和齿轮组成、根据捏合机的型号配套电机。
电热导热油炉电加热导热油炉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节能,低压(常压下或较低压力)并能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工业炉,以导热油为热载体,通过热油泵使热载体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
电加热导热油系统由防爆电加热器、有机热载体炉、换热器(如有)、现场防爆操作箱、热油泵、膨胀槽等组合成一个撬块,用户只仅需接入电源、介质的进出口管道及一些电气接口即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酮密封胶的基本知识
newmaker
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是六十
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的有机硅弹性体,这种橡胶的最显著特点是在室温下无须加热、如压即可就地固化,使用极其方便。
因此,一问世就迅成为整个有机硅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已广泛用作粘合剂、密封剂、防护涂料、灌封和制模材料,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它的用途。
室温硫化硅橡胶由于分子量较低,因此素有液体硅橡胶之称,其物理形态通常为可流动的流体或粘稠的膏状物,其粘度在100~1000000厘沲之间。
根据使用的要求,可把硫化前的胶料配成自动流平的灌注料或不流淌但可涂刮的腻子。
室温硫化硅橡胶所用的填料与高温硫化硅橡胶类似,采用白炭黑补强,使硫化胶具有10~60公斤/厘米2扯断强度。
填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使胶料具有不同的比重、硬度、强度、流动性和触变性,以及使硫化胶具有阻燃、导电、导热、耐烧蚀等各种特殊性能。
室温硫化硅橡胶按其包装方式可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按硫化机理又可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
因此,室温硫化硅橡胶按成分、硫化机理和使用工艺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双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和双组分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单组分和双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生胶都是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则是含烯基和氢侧基(或端基)的聚硅氧烷,因为在熟化时,往往在稍高于室温的情况下(50~150℃)能取得好的熟化效果,所以,又称低温硫化硅橡胶(LTV)。
这三种系列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各有其优缺点: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但深部固化速度较困难;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优点是固化时不放热,收缩率很小,不膨胀,无内应力,固化可在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可以深部硫化;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时间主要决定于温度,因此,利用温度的调节可以控制其硫化速度。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反应是靠空气中的水分来引发的。
常用的交链剂是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它的Si-O-C键很易被水解,乙酰氧基与水中的氢基结合成醋酸,而将水中的羟基移至原来的乙酰氧基的位置上,成为三羟基甲基硅烷。
三羟基甲基硅烷极不稳定,易与端基为羟基的线型有机硅缩合而成为交链结构。
平时,将含有硅醇端基的有机硅生胶与填料、催化剂、交链剂等各种配合剂装入密封的软管中,使用时由容器挤出,借助于空气中的水分而硫化成弹性体,同时放出低分子物。
交链剂除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外,还可以是含烷氧基、肟基、胺基、酰胺基、酮基的硅烷。
当与烷氧基交链后放出醇,称为脱醇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当与肟基交链后生成肟,称为脱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因此,随着交链剂的不同,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可为脱酸型、脱肟型、脱醇型、脱胺型、脱酰胺型和脱酮型等许多品种,但脱酸型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时间取决于硫化体系、温度、湿度和硅橡胶层的厚度,提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能使硫化过程加快。
在典型的环境条件下,一般15~30分钟后,硅橡胶的表面可以没有粘性,厚度0.3厘米的胶层在一天之内可以固化。
固化的深度和强度在三个星期左右会逐渐得到增强。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化学惰性,以及耐热、耐自然老化、耐火焰、耐湿、透气等性能。
它们在-60~200℃范围内能长期保持弹性。
它固化时不吸热、不放热,固化后收缩率小,对材料的粘接性好。
因此,主要用作粘合剂和密封剂,其它应用还包括就地成型垫片、防护涂料和嵌缝材料等。
许多单组分硅橡胶粘接剂的配方表现出对多种材料如大多数金属、玻璃、陶瓷和混凝上的自动粘接性能,例如对裸露的铝,抗剪强度可达200磅/吋2,撕裂强度可达20磅·呎/吋2(0.35焦耳/厘米2)。
当粘接困难时,可在基材上进行底涂来提高粘接强度,底涂可以是具有反应活性的硅烷单体或树脂,当它们在基材上固化后,生成一层改性的适合于有机硅粘接的表面。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虽然使用方便,但由于它的硫化是依懒大气中的水分,使硫化胶的厚度受到限制,只能用于需要6毫米以下厚度的场合。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反应是从表面逐渐往深处进行的,胶层越厚,固化越慢。
当深部也要快速固化时,可采用分层浇灌逐步硫化法,每次可加一些胶料,等硫化后再加料,这样可以减少总的硫化时间。
添加氧化镁可加速深层胶的硫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