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2-3 设系统传递函数为342)(2++=s s s G 初始条件0/)0(,1)0(=-=dt dc c 。
求单位阶跃输入r (t)=1(t)时,系统的输出响应c (t)。
【解】系统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一一对应的,故通过传递函数先求出微分方程,然后通过拉氏变换的方法求解微分方程。
系统对应的微分方程为 4()3()2()c c t c t r t ++= 在给定的非零初始条件下,进行拉氏变换22(43)()(0)(0)4(0)s s C s sc c c s++---=整理后2221()(43)(43)s C s s s s s s +=-++++部分分式展开后,拉氏反变换111223242/35/25/6()[()][][](43)(43)13255326t t s c t L C s L L s s s s s s s s e e -----+==-=-+++++++=-+2-4 在图2-48中,已知G (s) 和H (s)两方框对应的微分方程分别为()2()5()4()3()6()c t c t e t b t b t c t +=+=图2-48 习题2-4系统结构框图且初始条件为零,试求传递函数C (s)/R (s)。
【解】求出每个方框的传递函数,利用反馈等效的方法求C(s)/R(s)。
根据定义可得 5()2G s s =+,6()43H s s =+ 255()5()25(43)10075(2)56()1()()(2)(43)30411361(2)(43)C s G s s s s R s G s H s s s s s s s +++====+++++++++2-5 图2-49是由电阻、电容和运算法放大器组成的无源网络和有源网络,试列写以V in (t)为输入量,V out (t)为输出量的传递函数。
(a) (b )(c) (d)图2-49 习题2-5电路图【解】(a) 1211211,1RZ R Z C s RC s C s===+ 22112121211()1()11Z C s RC s G s R Z Z R C C s RC s C s +===+++++(b ) 21122211R Z R Z R Cs R Cs ===+ 2222111211()1R Z R Cs R G s Z R R R Cs +=-==-+ (c) 32321123232321()(1)1()1()1R R R R Cs Cs Z R Z R R Cs R R Cs R R Cs++==+==++++ 323232211132(1)()11()()1R R Cs R R Cs R Z R Cs G s Z R R R R Cs ++++=-=-=-++ (d)本题和(b)、(c)做法图通,因为反馈通路有接地的部分。
第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2. 假定表2—1(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 1 2 3 4 5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d =-ΔQ ΔP ·P 1+P 22,Q 1+Q 22),有e d =2002·2+42,300+1002)=1.5(2)由于当P =2时,Q d =500-100×2=300,所以,有e d =-d Q d P ·P Q =-(-100)·2300=23(3)根据图2—4,在a 点即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e d =GB OG =200300=23或者 e d =FO AF =23图2—4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d =23。
3. 假定表2—2(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6)是供给函数Q s =-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表2—2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元) 2 3 4 5 6供给量 2 4 6 8 10(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s =ΔQ ΔP ·P 1+P 22,Q 1+Q 22),有e s =42·3+52,4+82)=43(2)由于当P =3时,Q s =-2+2×3=4,所以,e s =d Q d P ·P Q =2·34=1.5。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修正)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题目及习题解答)一、判断题1.需求曲线描述了:其它条件不变,市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解答:√。
知识点:课本第14页倒数第3行。
2.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数量,如果两条需求曲线通过同一点,则在那一点处,较陡的那条的弹性更大。
解答:×。
知识点:(考察弹性的几何意义)课本21页公式2.6和22页6-15行。
应该是“较陡的那条的弹性更小”。
理由:图中,直线AC 、BD 分别为需求曲线1和需求曲线2,AC 比BD 陡峭。
AC 之上的E 点弹性等于|AE|/|CE|,而BD 之上的E 点弹性等于|BE|/|DE|。
不难判定,|BE|>|AE|,而|DE|<|CE|,所以|AE|/|CE|<|BE|/|DE|,即“在那一点处,较陡的那条的弹性更小”。
3.如果需求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价格水平越高,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越大。
解答:√。
知识点:两种解法。
第一种是利用弹性的几何意义,课本22页6-7行。
如左下图所示:D 点价格大于B 点,D 点弹性=|AD|/|CD|>B 点弹性=|AB| /|BC|;第二种利用21页公式2.6。
因为B 点和D 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dQ/dP 都相同,而P2<P 1,Q 2>Q1。
2121E E B D P P dQ dQ dP Q dP Q =⋅<=⋅ 4.如供给是一条直线,则供给的价格弹性为常数。
解答:×。
26页2.10b 。
“供给的价格弹性不确定”。
设供给函数为P=a+b ·Q s ,则dQ s /dP=-1/b 2,5.需求曲线越陡峭,则供给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越大。
P=a 1+b 1·Q s ,需求曲线P=a 2-b 2·Q d 。
令Q *=Q s =Q d ,得P *=(a 1b 2+b 1a 2)/(b 1+b 2)。
需求曲线a 1变化而b 1不变(平行移动)。
第2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解答2.01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1)信源和信宿信源就是信息的发送端,是发出待传送信息的设备;信宿就是信息的接收端,是接收所传送信息的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信源和信宿设备都是计算机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
2)信道信道是通信双方以传输媒体为基础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它是建立在通信线路及其附属设备(如收发设备)上的。
该定义似乎与传输媒体一样,但实际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一条通信介质构成的线路上往往可包含多个信道。
信道本身也可以是模拟的或数字方式的,用以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叫做模拟信道,用以传输数字信号的信道叫做数字信道。
3)信号转换设备其作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对应不同的信源和信道,信号转换设备有不同的组成和变换功能。
发送端的信号转换设备可以是编码器或调制器,接收端的信号转换设备相对应的就是译码器或解调器。
2.02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答:数据:通常是指预先约定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符号和字母的组合。
信号: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的表示形式。
模拟数据:取值是连续的数据。
模拟信号:是指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是离散的数据。
数字信号:时间上是不连续的、离散性的信号2.03 什么叫传信速率?什么叫传码速率?说明两者的不同与关系。
答:传信速率又称为比特率,记作R b,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比特/秒(bit/s,或kbit/s或Mbit/s)。
传码速率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记作N Bd,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波特(Baud)。
若是二电平传输,则在一个信号码元中包含一个二进制码元,即二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若是多电平(M电平)传输,则二者在数值上有R b=N Bd×log2 M的关系。
第2章习题解答

第2章习题解答2.2已知半径为a 、长为l 的圆柱体内分布着轴对称的体电荷,已知其电荷密度()0Va ρρρρ=,()0a ρ≤≤。
试求总电量Q 。
解:2π200002d d d d π3laV VQ V z la aρρρρρϕρ===⎰⎰⎰⎰2.3 半径为0R 的球面上均匀分布着电荷,总电量为Q 。
当球以角速度ω绕某一直径(z 轴)旋转时,试求其表面上的面电流密度。
解:面电荷密度为 24πS QR ρ=面电流密度为 00200sin sin sin 4π4πS S S Q Q J v R R R R ωθρρωθωθ=⋅=== 2.4 均匀密绕的螺旋管可等效为圆柱形面电流0S S J e J ϕ=。
已知导线的直径为d ,导线中的电流为0I ,试求0S J 。
解:每根导线的体电流密度为 00224π(/2)πI I J d d== 由于导线是均匀密绕,则根据定义面电流密度为 04πS IJ Jd d ==因此,等效面电流密度为 04πS IJ e dϕ=2.6 两个带电量分别为0q 和02q 的点电荷相距为d ,另有一带电量为0q 的点电荷位于其间。
为使中间的点电荷处于平衡状态,试求其位置。
当中间的点电荷带电量为-0q 时,结果又如何? 解:设实验电荷0q 离02q 为x ,那么离0q 为x d -。
由库仑定律,实验电荷受02q 的排斥力为12214πq F xε=实验电荷受0q 的排斥力为02214π()q F d x ε=- 要使实验电荷保持平衡,即21F F =,那么由00222114π4π()q q x d x εε=-,可以解得 d d x 585.0122=+=如果实验电荷为0q -,那么平衡位置仍然为d d x 585.0122=+=。
只是这时实验电荷与0q 和02q 不是排斥力,而是吸引力。
2.7 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各放置带电量为0q 的点电荷,试求第四个顶点上的电场强度E 。
教材第二章练习答案

习题一、选择题1.Windows中,“回收站”是( )。
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B、硬盘中的特殊文件夹C、软盘上的文件夹D、高速缓存中的一块区域2.在Windows中,多个窗口之间进行切换,可使用快捷键( )。
A、Alt+TABB、Alt+CtrlC、Alt+ShiftD、Ctrl+TAB3.在Windows中删除硬盘上的文件或文件夹时,如果用户不希望将它移至回收站而直接彻底删除,则可在选中后按( )键和Delete键。
A、CtrlB、空格C、ShiftD、Alt4.Windows中,设置计算机硬件配置的程序是( )。
A、控制面板B、资源管理器C、WordD、Excel5.在“资源管理器”左边窗口中,若显示的文件夹图标前带有加号(+),意味着该文件夹( )。
A、含有下级文件夹B、仅含文件C、是空文件夹D、不含下级文件夹6.在Windows中,如果要把C盘某个文件夹中的一些文件复制到C盘另外的一个文件夹中,若采用鼠标操作,在选定文件后( )鼠标至目标文件夹。
A、直接拖曳B、<Ctrl> + 拖曳C、<ALT> + 拖曳D、单击7.从文件列表中同时选择多个不相邻文件的正确操作是( )。
A、按住Alt键,用鼠标单击每一个文件名B、按住Ctrl键,用鼠标单击每一个文件名C、按住Ctrl+Shift键,用鼠标单击每一个文件名D、按住Shift键,用鼠标单击每一个文件名8.下列有关Windows剪贴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剪贴板是一个在程序或窗口之间传递信息的临时存储区B、没有剪贴板查看程序,剪贴板不能工作C、剪贴板内容不能保留D、剪贴板每次可以存储多个信息9.下面哪一组功能组合键用于输入法之间的切换( )A、SHIFT+ALTB、CTRL+ALTC、ALT+TABD、CTRL+SHIFT10.在Windows窗口菜单命令项中,若选项呈浅淡色,这意味着( )。
A、该命令项当前暂不可使用B、命令选项出了差错C、该命令项可以使用,变浅淡色是由于显示故障所致D、该命令项实际上并不存在,以后也无法使用11.在Windows界面中,当一个窗口最小化后,其图标位于( )。
会计学人大教材(第)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 (1)对会计要素的分类如表2—1所示。
表2—1 单位:元(2)表2—1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5 645 000=1 045 000+14 600 000。
2.发生经济业务之前,资产(14 500)=负债(6 500)+所有者权益(8 000),经济业务的发生记录如表2—2所示。
表2—2 单位:万元发生经济业务之后,资产(15 037)=负债(7 025)+所有者权益(8 012)。
3.经济业务类型如表2—3所示。
表2—3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会计科目分类如表3—1所示。
表3—1 单位:元2.会计科目级次如表3—2所示。
表3—23.有关账户数据如表3—3所示。
表3—3 单位:元4.相关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 300 00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300 000 (2)借:应付账款——大华厂 8 000贷:银行存款 8 000 (3)借:库存现金 1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 (4)借:银行存款 87 000贷:应收账款 87 000 (5)借:短期借款 30 000贷:银行存款 30 000 (6)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78 000贷:实收资本——法人资本金 78 000 (7)借:银行存款 100 000贷:短期借款 100 000 (8)借:资本公积 150 000贷:实收资本 150 0005.(1)5月份相关业务会计分录。
①借:银行存款 100 000贷:短期借款 100 000 ②借:库存现金 200贷:银行存款 200③借:原材料——甲材料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 ④借:应付账款——长江公司 50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 ⑤借:生产成本——×产品 2 000贷:原材料——丙材料 2 000 ⑥借:银行存款 1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⑦借:原材料——乙材料 30 000贷:应付账款——××× 30 000⑧借:应收账款——××× 2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产品 2 400⑨借:固定资产 50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⑩借:管理费用 1 250贷:银行存款 1 250⑾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贷:实收资本——阳光集团 1 000 000⑿借:短期借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2)登记账户及各账户期末余额。
第二章部分习题解答

第二章 习题2.1.13 在图中R 1= R 2 = R 3 = R 4 = 300Ω,R 5 = 600Ω, 试求开关 S 断开和闭合时a 、b 之间的等效电阻。
【解】开关 S 断开时:Ω=++=++=200600//)300300//()300300(//)//()(54231R R R R R R开关 S 闭合时:Ω=+=+=+=200600//)150150(600//]300//300300//300[//)]//()//[(54321R R R R R R2.3.5 在图示的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由KCL ,电阻R 1上电流: A I I I 11212=-=-=左边电流源:端电压(其与R1并联,电压相等): V IR U 2020111=⨯== 功率 W U I P S 20201111=⨯==右边电流源:由KVL 可得端电压 V R I IR U 401022012212=⨯+⨯=+= 功率 W U I P S 40202222=⨯==电阻上消耗的功率:W R I P R 2020121211=⨯==,W R I P R 4010222222=⨯==2.3.9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中2Ω电阻中的电流。
【解】对电路作等效变换,有:1Ω2A1Ω3Ω6Ω6V 12V 2ΩIR 1R 4R 5R 2R 3S3Ω6Ω2Ω I2A2V2A 2Ω-+ 1A10Ω20ΩR 1 R 2I 1I 2 2AU 1U 2I3Ω6Ω 2Ω I2A 2V 1Ω- + 6V + - 1Ω计算电流:A I 122228=++-=2.4.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并求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电阻R L 取用的功率。
0.8Ω和0.4Ω分别为两个电压源的内阻。
【解】对节点A ,由KCL 有:I I I =++1021 对回路,由KVL : I I 48.01201+=I I 44.01162+=联立求解得:I 1=9.38A ,I 2= 8.75A ,I =28.13A , 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W I I E P E 10558.021111=⨯-⨯=, W I I E P E 9844.022222=⨯-⨯=,W I IR I U P S L S AB IS 11251013.284=⨯⨯=⨯=⨯=负载电阻R L 取用的功率:W R I P L IS 316413.281613.28422=⨯=⨯== P L =3164W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各原子轨道相应的主量子数n及角量子数l的数值是多少?轨道数分别是多少?
2p 3d 4s 4f 5s
【解答】 2p 主量子数2,角量子数1,轨道数3
3d 主量子数3,角量子数2,轨道数5
4s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0,轨道数1
4f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3,轨道数7
5s 主量子数5,角量子数0,轨道数1 2.当主量子数n=4时,可能有多少条原子轨道?分别用Ψ
n,l,m 表示出来。
电子可能处于多少种运动状态?(考虑自旋在内)【解答】当n=4时,可能有n2=16条原子轨道。
n l M
4 0
1
2
3
0,±1
0,±1,±2
0,±1,±2,±3
Ψ4,0,0,Ψ4,1,0,Ψ4,1,1,Ψ4,1,-1,Ψ4,2,0,Ψ4,2,1,Ψ4,2,-1,Ψ4,2,2,Ψ4,2,-2,Ψ4,3,0,Ψ4,3,1,Ψ4,3,-1,Ψ4,3,2,Ψ4,3,-2,Ψ4,3,3,Ψ4,3,-3 每条轨道上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16条原子轨道,电子可能处于32种运动状态。
3.将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填上允许的量子数。
(1)n=,l=2,m=0,m
s
=±1/2
(2)n=2,l= ,m=0,m
s
=±1/2
(3)n=4,l=2,m= ,m
s
=-1/2
(4)n=3,l=2,m=2,m
=
s
=-1/2
(5)n=2,l= ,m=-1,m
s
=+1/2
(6)n=5,l=0,m= ,m
s
【解答】(1) 3,4,5,……,正整数;
(2) 0,1
(3) 0,±1,±2
(4) +1/2,-1/2
(5) 1
(6) 0
4.填上n、l、m、m s等相应的量子数:
量子数确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E的大小;Ψ的函数式则是由量子数所确定;确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的不同情况取决于量子数。
【解答】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m
;
s 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
5.按近代量子力学的观点,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是。
A.具有波、粒二象性。
B.可以用∣Ψ∣2表示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
C.原子轨道的能量是不连续变化的。
D.电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用Ψ的图象表示。
【解答】A,C。
微观粒子电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可以用∣Ψ∣2表示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密度或概率密度;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数的,即不连续变化的;∣Ψ∣2的空间图象是电子云。
6.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是。
A.波函数Ψ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B.波函数Ψ2在空间分布的图形。
C.波函数径向部分R(r)随r变化的图形。
D.波函数角度部分的平方Y2(θ,φ)随θ,φ变化的图形。
【解答】D。
波函数Ψ用以描述具有一定能量电子的运动状态,
2
ψ则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除用数学式描述外,通常还可用相应的图形来表示。
如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径向函数图、电子云图和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函数图。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是将径向部分R
n,l
视为常量来考虑不同方
位上ψ的相对大小,即角度函数Y
l,m
(θ,ϕ)随θ,ϕ变化的图像,这种分布图只与l,m有关,而与n无关,因此只要l和m相同的原子
轨道,它们的角度分布图相同。
电子云角度部分|Y
l,m
|2随角度θ,ϕ变化的图形,称为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将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Y
l,m 视为常量来讨论其径向函数R
n,l
,绘
出R
n,l -r图为原子轨道的径向函数图,而∣R
n,l
∣2-r图,就是电子云
径向函数图,
电子云图是指2
ψ在空间的分布,即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分布图。
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球体可分割成许多极薄的球壳。
半径为r、厚度为dr的球壳体积为4πr2dr。
核外电子在该球壳中出现的概率为2
ψ4πr2dr。
若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视为常数,便可定义径向分布函数D(r)=r2R2(r),并作D(r)-r图,称为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函数
图
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应如何改正?
(1)s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为一圆圈,p电于是走8字形。
(2)主量子数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3)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3f四条轨道。
(4)主量子数为4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最多可容纳32个电子。
【解答】(1)错误。
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表示s电子球形区域出现的概率大,并不表示s电子绕核旋转。
同样p轨道的形状是哑铃形,表示p电子在哑铃形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大,并不表示p电子走8字形。
(2)主量子数为1时,即n=1表示1s轨道,1s轨道上可以容纳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3)主量子数为3时,l=0,1,2,有3s、3p、3d三条轨道。
(4)正确。
8.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最大主量子数为4时。
A.仅有s电子。
B.仅有s和p电子。
C.有s、p和d电子。
D.有s、p、d和f电子。
【解答】最外层的最大主量子数n=4时,即该原子属于第四周期,原子轨道能级由小到大依次为1s2s2p3s3s3p4s3d4p,因而可能有s电子、p电子和d电子,不可能有f电子,则D是错误的。
A仅有s电子是错误的,肯定有p电子。
B仅有s和p电子也是错误的,它可能的d电子。
C也不完成正确,如C改为:可能有s、p和d电
子,那就是正确的。
9.某元素有6个电子处于n=3,l=2的能级上,推测该元素的原于序数为。
根据洪特规则在d轨道上有个未成对电子,它的电子分布式为。
【解答】26。
4,1s22s22p63s23p63d64s2。
分析:某元素有6个电子处于n=3,l=2的能级上,即3d轨道上有6个电子,3d6,按原子轨道能级的高低顺序1s2s2p3s3p4s3d和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可推测该元素的原了序数为26。
d轨道在空间有5个伸展方向,6个电子填充5个d轨道,可知d轨道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
10.填充下表
【解答】
11.下列原子的基态电子分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Ag; B.Cd; C.Sn; D.Mo; E.Co 【解答】A Ag原子序数47,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
B Cd原子序数48,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
C Sn原子序数50,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2
D Mo原子序数4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55s1
E Co原子序数27,1s22s22p63s23p63d74s2
由此可知,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D,未成对电子数是6个。
12.在下列一组元素:Ba、V、Ag、Ar、Cs、Hg、Ni、Ga中,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属ns1~2的是,属于(n-1)d1~8ns2的是,属(n-1)d10ns1~2的是,属ns2np1~6是。
【解答】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属ns1~2的是Ba,Cs;属于(n-1)d1~8ns2的是V,Ni;属(n-1)d10ns1~2的是Ag,Hg;属ns2np1~6是Ar,Ga。
13.下列4个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中,估计哪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说明原因。
A.4s24p3; B.4s24p4 C.4s24p5; D.4s24p6 【解答】B。
因为4s24p4失去了电子,形成4s24p3,p轨道半充满,能量最低,越稳定,易形成,第一电离能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