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校园里的守护者和教育者,自然应肩负起这一教育责任。

面对大学生复杂的心理特点和不断出现的校园问题,辅导员应该意识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合理的途径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近年来,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发生了多起大学生自杀、伤人、虐待动物等影响恶劣的校园事件,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重拾健康生活。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一)高校辅导员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负责很多的问题,如:社会活动、学生的安全、情感等。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行为的监护人,需要熟练掌握学生当时心理所处的状态,因此他们对学生抱有的态度与是否可以处理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我国各个高校当中,辅导员的年龄相对较小,和大学生在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不会产生代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想法。

辅导员已经经历了学生当前的这个过程,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可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些建议非常适用于大学生。

除此之外,和大学生的家长进行比较而言,在大学生活中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更能有效地熟练掌握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和学生沟通的主要载体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然而最后还是需要经过辅导员和学生开展有效沟通实现心理教育的效果。

但是辅导员和学生沟通期间,特别需要重视学生的敏感状态与自卑心理,防止二次出现“马加爵式”的消极事件。

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

关 于 高校 辅 导 员做 好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理 性 思 考
康 艳 明 ,刘 延 金 ,余 红梅
( . 南 女 子 职 业大 学 外 语 系 ,湖 南 长 沙 4 0 0 ; 1湖 1 0 4 2 .四川 教 育 学 院 教 育 系 , 四川 成 都 6 0 4 ; 10 1 3 .四川 教 育 学 院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中 心 , 四川 成 都 6 0 4 ) 10 1
M e a e lh Edu a i n nt lH a t c to K ANG a — ig ,L U a - n ,yU n - i Y nr n J Y nj u i Ho g me
( .De at n fF rinL n u g s 1 p rme to oeg a g a e ,Hu a me sUnv riy n nWo n’ iest ,Ch n s a4 0 0 a g h 1 0 4,Chn ;2.De at n f ia p rme t o
第 l 卷 第 5期 3 2 1 0 1年 l 0月



育 学 院


Vo1 1 NO. . 3. 5 oc . 2 0 l t l
J OURNAL HENYANG oF S COLUE GE OF EDUCATI oN
文 章 编 号 :10 —8 3 2 1 )50 6 —3 0 83 6 (0 0 —0 20 1
Heh ,ScunC lg f d ct n h n d 10 1 C ia a h i a l e uao ,C eg u6 0 4 , hn ) h o e oE i Ab ta t I sa ay e h ta ud o t d n s olg o n eo sh v ut l e t iso sr c : ti n lz dt a sag iefrsu e t ,c l ec u s lr a em l pei n i e f e i d t

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其自身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一、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从大学生群体来看,大学生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适应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其中学习压力、恋爱问题、人际关系与弱势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真正属于心理疾病的是个别和少数的。

所以,具有良好素质的辅导员通过积极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动作灵活的心理健康网络,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三个层次心理健康网络包括:一级层次——由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组成:二级层次——由院系党委(总支)(幅)书记和班主任组成;三级层次——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组成。

一级层次具有对心理问题迅速反馈,跟踪辅导时期防范的作用。

二级层次具有批导性的作用。

三级层次制定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计划,给予一、二级层次专业性辅导,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

其中学生工作部门的辅导队伍是三级层次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技巧和原则,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的工作与心理教育工作。

从我院大学生的实际来看,心理问题的发生具有共性的一面,但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无形中也在做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因此,科学而有效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应该成为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第一,贴近性。

与心理咨询专家相比,虽然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不足,但他们更贴近学生,亲和力强。

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指躯体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我国比较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对自我的恰当认识、对现实环境的良好适应、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爱生活、乐于工作、保持健全的人格、能有效地调节情绪。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据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的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患病率竟达20.23%。

主要症状表现为:焦虑不安、恐惧、强迫病、精神病、抑制症、情绪危机等。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但与此相对照的是,各所学校的心理教育发展参差不齐,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匮乏,心理咨询室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的心理健康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二、高校辅导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网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单单依靠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是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的。

因此,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动作灵活的“三个层次”的心理健康网络,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一级层次由最贴近学生的辅导员组成,具有对心理问题迅速反馈、跟踪辅导防范的作用;二级层次由院系党委(总支)书记和班主任组成,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三级层次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组成,给予一、二级层次专业性辅导。

浅谈高校辅导员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健康教育对其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及思想教育的指导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有效提高其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前言面对当前的高校发展形势及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心理方面的问题,辅导员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有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活动,便于今后开展各项教学管理活动。

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心理方面进行教育,并且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更好地确保大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2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2.1来自家庭方面的心理问题随着教育支出费用的提高,很多大学生来自并不富裕的家庭,因此对于昂贵的学杂费难以承担;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节衣缩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此外,这部分同学既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但又碍于自尊心而未将家庭情况告知他人,也担心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或讽刺。

物质生活方面的窘迫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出现抑郁、烦恼、自我封闭、自卑等心理。

2.2由于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刚步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同学,难免有些不适应,随着生活、学习节奏的规律化,大多数同学可以很快地适应,但少数同学难以适应。

这些难以适应的同学当中以独生子女居多,他/她们在家、在学校独处惯了,进入大学,面对集体生活、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模式,这部分同学不能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其的心里会产生焦虑与不安。

2.3学习方面的不适应引起的心理问题部分大学生高中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且经常受到老师及家长的表扬,一旦进入大学,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成绩相对有所下降,其的内心受挫,易于产生自卑感。

此外,大学的学习方式是不同于高中的,多数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开设的,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假如不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必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与动力,久之,学生可出现厌学、恐惧等心理问题。

关于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关于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至将 来成 功 地 走 向社 会 必 需 的 一课 。
3情 感与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
【 参考文献 】
[ ]沙莲香 .中国社 会 心理 分析 .辽 宁教 育 出版 社 , 1
2 04,225 . 0 1 , 4
情 感 问题 一 直 是 困 扰 大 学 生 的主 要 问题 。 表现 为 大 学 生 对 爱 情 的 困 扰 , 友情 的迷 茫 和 亲情 的淡 漠 。处 在 青 春期 的大 学 生 心理 上 会 产 生 对 异 对
问题 E益 突 显 , l 严重 影响 大 学 生 的健 康 成 长 和 全 面 发 展 , 至 危及 到他 们 甚
流 , 为 边 缘 人 的 子 女 , 们 是边 缘 的 边缘 , 作 他 角落 的 角 落 .在 双 重 的 边缘 化 下 ,产 生 了一 系列 潜 在 的社 会 问 题 。然 而 , 们 又 是 未 来 社会 建 设 中 必 要 的组 成 部 分 , 他
学 习指 导 , 助 他们 减 轻 心 理 压 力 是 非常 必 要 的 。 帮 2 人 际关 系的 心理 健 康教 育 、 良好 的人 际 关 系 是学 生 成 长 与社 会化 过 程 中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保 也 持 良好 心 理 状 态 的 必备 条 件 。 养大 学 生 的 人 际 交往 能 力 成 为大 学 生 活 乃 培

高校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内容 1 适应 学 习的 心 理健 康 教 育 、

缘 少儿 群 落 , 是 关 注未 来 的 中国 。 当然 。 是单 纯 的 就 只
呼 吁 远 远 不 能解 决 问 题 ,这 需要 我 们 的政 府 进 行 综 合 性 的工 作 , 政 策 上加 以 引导 倾斜 ; 也 需要 广 大 的 城 在 这 市 人 群提 高 认 识 , 展 胸 怀 , 扩 以海 纳 百 川 的姿 态 来 接纳

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从 而 造 成 抑 郁 烦 恼 . 物 质 生 活 的 窘 迫 和 精 神 生 活 的 匮 而

高 校 学生 心理 健 康状 况 及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乏 又 进 一 步 促 使 这 些 贫 困 生 逐 渐 产 生 自卑 心 理 和 自 我
封 闭。 6求 职 择 业 困 难 引 起 的 心 理 焦 虑 .
的途径 和 方 法。
关键 词 : 校 辅 导 员 大 学生 高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高 校是 培养 社 会 主义 事业 建 设 人才 的摇 篮 。大学 生 作 为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是 党 和 国 家 的 宝 贵 人 才 资 源 。 随 着 经 济 的 飞 速 发 展 , 会 竞 争 日益 激 烈 , 社 多 元 价 值 观 冲 击 着 当 代 大 学 生 .导 致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问 题 日益 突 出 , 理 健 康 问 题 已 严 重 影 响 大 学 生 的 素 质 。 锦 心 胡
大学 生 正处 于 生理 、 理 迅 速变 化 的 时期 , 们 思 想 心 他
活 跃 , 维 敏 捷 , 理 上 逐 渐 成 熟 , 理 状 况 总 体 呈 现 出 思 生 心 积 极 、 康 、 上 的 良好 态 势 , 是 由 于 受 到 社 会 上 各 种 健 向 但
思潮 和 因 素 的影 响 , 分 大 学 生产 生 种 种心 理 问题 , 要 部 主 表 现如 下 :
2 97号 旬 夫教费 0 ̄B 下 刊 0
高 校 辅 导 员 参 与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探 析
陈 小菊 丁 留贯 z
( 南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成 教 高 职 院 ;.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数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1 2南 江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即将进入成人的阶段。

由于来自家庭、社会、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往往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在认知、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正在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人格发展不足的问题,如无聊空虚、不良意志品质、懒散退缩、回避困难、逃避责任、虚荣、自我中心、环境适应不良等,各种心理矛盾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教育引导。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尊重每个学生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期正处在18、19岁的青春期,面临学业、就业等压力,而这个阶段正是他们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时期。

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

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否则容易产生“教成人,结成冤”的现象;再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她),“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要善于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1)学习与发展的原因。

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增大,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无疑会产生很大影响。

自觉、自立、自主、自强是大学学习的特点。

一些同学在进入大学以后未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导致诸如会计证、计算机证等考试屡屡失利。

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大、成才欲望强的敏感时期,但由于他们大多心理脆弱,在学业上如果不够满意或对未来就业和发展感到迷茫时,就会产生矛盾,进而心理失衡。

有些学生甚至会患上考试焦虑症,从而引发生理上的问题。

(2)人际关系的原因。

大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交往比较容易,而有的则比较困难。

现在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他们大多自我中心意识特强,与人合作能力差,特别是大一新生,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既感到新鲜有无所适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思考
作者:刘琼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7期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教育教育工作中承担的作用不容小觑。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本文将结合日常工作中的案例经验,从辅导员角度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各高校学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抑郁症、精神分裂等问题频发,已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

如何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积极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提升,成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线力量,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写到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现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属于学工部(处),该中心绝大多数心理老师是辅导员兼职心理老师,辅导员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同时又能第一时间将难以分辨或者难以处理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交到专业的心理老师。

因此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既要帮助他们掌握扎实的学外,又要帮助他们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新生适应问题、家庭环境问题、学习安排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方面,具体为:
(一)新生适应问题
新生适应是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常见的心理问题,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于很多新生来说都是成长的挑战。

这往往发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对于部分第一次离开家人,第一次独立生活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会产生对大学生活很茫然,对寝室生活、寝室同学之间的相处缺
乏经验和沟通,对自己的学习未来规划没有深刻的认识,这种不适应的感觉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如果不能快速调整,进行自我适应和调节,将会引发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抑郁等净胜方面的疾病[]。

(二)家庭环境问题
家庭环境如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谐关系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家庭系统失衡而引发的学生情绪上的焦虑、抑郁以及自我认同上的障碍在心理问题类型中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特别是单亲、孤儿或者重组家庭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特别在适应集体生活、情感表达、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明显的困难。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而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学习安排问题
大学教育注重基本素质培养、职业素质培养两个层面,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能力拓展和素质深化相结合。

而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阶段完全不同,大学的学习安排不如中学阶段安排紧凑,除了正常的理论课、实验课,还有很多课余时间用于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成长。

对于学习目标明确的大学生,他们会安排自习时间、安排素质拓展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对于一些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成长规划不清晰的学生,由于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产生逃课、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最后导致学习成绩不合格,因此产生自暴自弃、自我否认、甚至产生嫉妒、焦虑的情绪,极大得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重要时期,在大学生活期间要独立面临多种人际关系,与室友、班级同学、老师、还有异性交往,都涉及到人际交往的问题。

对于中学阶段一心学习的学生,这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经验很少,导致他们在独自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存在问题,从而引发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紧张等。

另外与异性的交往中,面对异性的追求,不懂拒绝和正常恋爱交往,无法处理恋爱和学业问题等。

异性交往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三、发挥辅导员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作用,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辅导员应掌握基本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如果完全不懂心理学专业知识,在谈心谈话中会出现处理不当或者判断错误的问题。

因此心理健康兼职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定期参加有效的集中心理学进修或者心理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等,掌握有效的心理干预工作方法并将能够实际运用到工作中。

(二)以生为本,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辅导员应该对自己所带学生有一个全面把握,对一般学生的各个阶段的成长变化有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中,重点排查心理特殊问题学生,辅导员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反馈的健康测试结果,和班级学生干部、寝室同学等了解学生平日学习生活情况,和学生谈心谈话必要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业老师介入来共同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2],主动定期了解学生近期的情况。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主要问题是求职就业方面。

大学生找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焦虑、苦闷等的状态是常见的情况。

辅导员要做好就业指导的工作,就业信息的及时公布和沟通,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也要做好职業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的择业提前做好规划。

(三)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从目前高校咨询案例来看,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很有可能跟他的家庭系统有关。

有些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但是不愿意让学校老师知晓,有些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现状,学生已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却一概不知甚至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平时和家长能有一定的沟通交流,把积极表现良好、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经常性反馈给家长,对于特殊学生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四)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组织开展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青年学生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高学生在活动中促进人际交往中的沟通,用“健康、活泼、高雅、时尚”的校园文化占领育人阵地,更好地肩负起服务大学生素质提升、繁荣校园文化;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和学生的互动机制,积极营造绿色清朗的网络空间,旗帜鲜明地开展网络舆论斗争,守好主阵地、传递正能量;利用学生喜爱的社交媒体,朋友圈、空间、论坛等,在网上掌握第一时间的学生思想动态,尽可能在最初萌芽阶段解决问题。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中要注重方式和方法,,以健康心态面对学生管理和心理辅导工作,用心用情关心爱护学生,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与学生同心同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参考文献:
[]漆振羽.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7(14):143-144.
[2]黑艳. 高校辅导员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种方法[J].教育经济研究,2008(3):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