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之无线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应用 无线局域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目前,无线局域网主要采用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两种技术。
其中,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时,按照不同的调制方式,又可分为扩频无线局域网和窄带微波无线局域网两种。
因此,无线局域网包括红外无线局域网、扩频无线局域网和窄带微波无线局域网三种。
1.红外无线局域网红外无线(Infrared Radio,IR)局域网采用波长小于1μm的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与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相比,具有数据传输速率快、安全性高、设备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等优点,但由于红外线对障碍物的透射和绕射能力很差,使得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红外无线局域网范围通常限制在一间房屋内,数据传输速度在1Mbps~2Mbps 之间。
红外信号是按照视距传输,有较强的方向性,检测和窃听困难,对邻近区域的类似系统也不会产生干扰,但由于它具有较高的背景噪声(如日光等),因此在室外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另外,红外无线局域网采用红外线低于可见光的部分频谱作为传输介质,也使得使用不受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限制。
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频率,因此不能像射频那样进行调制解调,所以常采用聚焦波束点对点技术、漫射(Diffuse)技术和准漫射技术(Quasi-diffuse)三种。
●聚焦波束点对点技术在使用聚焦波束点对点技术时,虽然在传输距离为30m时数据传输速率至少可以达到50Mb/s,但鉴于安全性问题,其发射功率受到限制。
●漫射(Diffuse)技术漫射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可移动的能力,但由于多径干扰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通常适用于较低速率的通信中。
●准漫射(Quasi-diffuse)技术准漫射技术结合了聚焦波束点对点技术和漫射技术两者的优点,是目前红外线无线局域网应用最多的技术。
目前,利用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主要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掌上电脑等可移动的终端设备上,且大多数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电脑都安装有红外线传输设备。
2.扩频无线局域网扩频(Spread Spectrum)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并利用无线电波扩频技术,具有网络覆盖范围大,基本避免了信号被偷听和窃取的安全隐患等优点。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哪些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
它提供了无线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计算机用户可以在无需有线连接的情况下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计算机设备的局域网。
它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取代了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使得计算机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的核心组件包括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而无线网卡则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更灵活的网络连接方式。
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必须通过有限长度的网线来进行,而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实现网络连接,避免了网线长度的限制,用户可以在范围内自由移动,随时随地访问网络和共享资源。
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1. Wi-Fi技术(IEEE 802.11系列)Wi-Fi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之一。
它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了多个子标准,如802.11b、802.11g、802.11n和802.11ac等。
Wi-Fi技术使用无线接入点作为中心节点,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它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远的传输距离,在大部分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可以找到Wi-Fi网络。
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
它通过使用蓝牙无线技术,实现了低功耗和短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
蓝牙技术通常用于连接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设备,提供无线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
3. 无线局域网Mesh网络无线局域网Mesh网络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分布式网络技术。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计算机网络与无线网络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计算机网络与无线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输与共享的基础,而无线网络的发展更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1. 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与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形、星型和网状等。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
4.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的影响。
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加密技术等。
二、无线网络1. 概述无线网络是指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的计算机网络。
无线网络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
2. 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包括蓝牙技术、Wi-Fi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
蓝牙技术适用于短距离通信,Wi-Fi技术用于局域网无线接入,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
3. 无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安全是指保护无线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的影响。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技术、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
4. 无线网络的应用无线网络的应用包括无线宽带接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等。
无线宽带接入实现了无线上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环境监测和物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三、计算机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关系与发展趋势1. 关系计算机网络是无线网络的基础,无线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延伸和发展。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信息社会的进步。
2. 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的趋势是无线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更加广泛,同时网络安全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无线通信技术则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其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和主要的标准及协议。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电磁波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技术手段。
与有线通信不同,无线通信技术不需要物理连接,可以实现在空间中的传输和接收。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2.1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的局域网,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常见于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等小范围内。
无线局域网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快速的上网体验,使得用户在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线上网。
2.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例如,通过蓝牙技术,用户可以将手机上的照片发送到电脑,也可以将蓝牙耳机连接到手机上进行无线通话。
2.3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访问等。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五代(5G),提供了更快速和更稳定的无线通信服务。
2.4 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卫星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相比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覆盖范围更广,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卫星通信技术在国际长途电话、卫星电视和远程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和协议在无线通信技术中,标准和协议起着关键的作用,确保不同厂家的无线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和协议有许多,如Wi-Fi、蓝牙、GSM等。
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利用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无线设备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移动通信(2G/3G/4G/5G)、物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局域网(WiFi)无线局域网是指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的技术。
它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使用的频段通常为2.4GHz或5GHz。
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等场景,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上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的速度和覆盖范围取决于无线路由器的性能和设置,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无线中继器扩大覆盖范围。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通常用于低功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蓝牙可以在不超过10米的范围内建立连接,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语音和控制信息。
蓝牙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音箱、键盘、鼠标等设备的连接。
蓝牙的速度和功耗相对较低,适用于一对一的设备连接和交互。
移动通信(2G/3G/4G/5G)移动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多种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使得手机可以与移动基站进行通信,实现语音通话、短信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移动网络速度逐渐提高,同时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
5G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延迟,为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管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和其他物体的网络。
物联网中的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控制。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工业等领域。
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无线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无线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册班级2021级网络工程专业学号_姓名_指导教师_实验室理工楼439#__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〇一三年九月实验一无线局域网日期:2021/10/24一、实验目的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学习使用USB无线网卡与无线AP进行通信二、实验环境与工具Windows2000/XP、无线网络结构、USB无线网卡三、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无线局域网Infrastructure连接模式;学会使用无线局域网Ad-Hoc连接模式;四、实验步骤:首先,禁用有线的“本地连接〞,采用两种方式〔Infrastructure/Ad-hoc模式〕完成实验如下:建立与AP的通信:与AP连接,上Internet的步骤与方法〔请附图〕——网络搜寻结果如下列图所示:1图2 AP网络连接状态——设定主机的 IP地址:图4 IP配置图——Internet上网:3图5 网络连接网页浏览结果建立点-点地连接:与同学或者自己的无线设备互联的步骤与方法〔请附图〕——进行无线AdHoc的设定:图6 设置AdHoc——设定SoftAP并建立起本地连接:图7 软AP模式——网络连接连接状态:5图8 开启网络图9 网络连接状态五、实验总结:完成情况:成功使用Infrastructure模式和Ad-hoc模式构建局域网。
出现问题:AP信号很弱,连接不稳定。
解决方案:刷新后重新连接。
自我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对无线网络的连接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无线网卡设备的操作有了初步的体验,乐趣无穷。
未来无线网络开展具有无线潜能,希望自己能对其进一步了解,紧随其开展的步伐。
思考:1.无线网卡与以太网都有哪些区别?无线网卡是终端无线网络的设备,是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覆盖下通过无线连接网络进行上网使用的无线终端设备。
具体来说无线网卡就是使你的电脑可以利用无线来上网的一个装置。
以太网卡也是我们俗称的有线网卡,是需要通过网线连接路由器上网的。
2.无限网卡与无线上网卡是同一种设备吗?无线网卡一般是指需要同无线路由器进行连接上网的网络连接设备,这类设备只能通过无线路由器组成一个局域网,通过无线路由器的互联网端口共享上网,在插上无线网卡并且路由器网关正常的情况下插上就能用。
计算机网络 无线接入

计算机网络无线接入无线接入技术(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也称为无线接续技术,或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是指以无线电磁波作为传输介质,将用户终端与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用户与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无线用户环路的宗旨和目标是提供与有线接入网相同的业务种类和更广泛的服务范围,无线用户环路由于具有应用灵活,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
目前,无线接入已成为接入技术中最热门的话题,受到各国尤其是电信业务急需普及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1.移动式接入技术指用户终端位置不固定且用户终端在较大范围内移动时的接入。
它包括集群移动无线电话系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三种技术。
●集群移动无线电话系统它是专用调度指挥无线电通信系统,它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集群系统是从一对一的对讲机发展而来的,从单一信道一呼百应的群呼系统,到后来具有选呼功能的系统,现在已是多信道基站用户自动拨号系统,它们可以与市话网相连,并与该系统外的市话用户通话。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它主要包括基于第一代模拟蜂窝系统的CDPD技术,第二代数字蜂窝系统的GSM和GPRS,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技术,当前发展中的第三代蜂窝系统3G(3rd Generation)。
GSM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GPRS可提供115.2kbps,甚至230.4kbps的传输速率,称为2.5代,而EDGE则被称为2.75代,因为它的速率已达第三代移动蜂窝通信下限384kbps,并可提供大约2Mbps的局域数据通信服务,为平滑过度到第三代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3G已达到3.1Mbps速率,实现了快速的移动通信Internet无线接入。
●卫星通信系统它是指利用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将静止轨道卫星(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系统的多点广播功能和低轨道卫星(LEO,Low Earth Orbit)系统的灵活性和实时性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Internet高速接入、会议电视、可视电话、远程应用等多种高速的交互式业务。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网络技术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企业中,无线网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成为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网络技术,包括无线网络的概念、分类以及应用。
二、无线网络的概念无线网络是一种将电子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网络。
它是一种较新的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无线媒体等领域。
无线网络传输使用无线信号,其传输范围受到物理条件和无线信号功率的影响。
传输速度也受到无线信号的质量、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三、无线网络的分类1. WLAN:WLAN(无线局域网)是指通过无线接入设备实现的局域网。
无线接入设备将数据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输到其他终端。
由于其易于安装和使用,WLAN广泛应用于企业和家庭。
2. WMAN:WMAN(无线城域网)是指覆盖整个城市或地区的无线网络。
相较于 WLAN,WMAN 通常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度,可用于构建城市无线网络、移动互联网等。
3. WWAN:WWAN(无线广域网)是指用于覆盖广阔地理区域的无线网络。
与 WLAN 和 WMAN 不同,WWAN 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网络覆盖。
例如移动电话网络就是一个广泛应用 WWAN 技术的无线网络。
4. RFID: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识别目标的技术。
它通常用于管理、跟踪和保管物品。
RFID 技术广泛应用于油库、工厂、仓库等场所。
四、无线网络的应用1. 移动互联网:随着3G、4G甚至5G技术的发展,在移动电话公司的帮助下,人们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上网冲浪、收发电子邮件、玩游戏、观看视频以及在线聊天等,随时随地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2. 车联网:车联网是指将车辆、道路和交通管理设备等信息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互通和智能化交通控制。
随着车载设备的不断普及,车联网已成为现代交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HiperLAN/2网络组成
HiperLAN/2网络主要由访问点(AP)和移 动终端(MT)组成: AP是连接固定网络和HiperLAN/2网络 的网关, 为MT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MT是使用HiperLAN/2网卡的终端设备, 可在HiperLAN/2网络中自由地移动 在某一时刻, 一个MT只能与一个AP进行 通信,MT能检测出能提供最佳性能的 AP,并自动与该AP建立联系
每个信道又分成52个子信道, 每个子信道 的间距为312.5kHz(800ns), 其中48个子信 道用于传送数据, 另外4个子信道用于提 供系统同步的导频信号 信道的传输时延一般不超过250ns, 采用 800ns保护间距足以满足要求,在有限的 室内环境中, 可采用400ns保护间距 为了适应不同的业务要求和链路条件, 物理层可以提供基于不同调制和编码技 术的多种传输方式, 由高层协议根据具体 要求来确定
(2) 802.11a:扩充了物理层,它采用5GHz频 段和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技术, 传 输速率为6Mb/s~54Mb/s, 它既能满足室 内的应用, 也能满足室外的应用 (3) 802.11b:进一步扩充了物理层, 它采用 2.4GHz频段和补偿码键控(CKK)调制技 术, 能根据信噪比自动调整传输速率 (5.5Mb/s~11Mb/s), 或根据DSSS技术调 整传输速率(2Mb/s和1Mb/s)
CSMA/CA的基本算法
任何节点在访问链路前都必须都进行载 波检测, 只有链路空闲才允许访问 发送节点首先发送特定的前导码,以便 让接收节点锁定同步 为了公平使用链路,每个节点在占用链 路后,都要启动一个时间片,并发送数 据帧,如果时间片超时,即使还有数据 要发送,也要放弃链路控制权,让其它 节点也有机会访问链路
HomeRF:基于共享无线访问协议的无 线 家 用 网 , 传 输 速 率 为 1.6Mb/s 。 HomeRF最早由Proxim公司开发,已经 被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接纳为标准 移动通信标准:第1代(1G)模拟移动通 信标准(如模拟蜂窝电话);第2代(2G) 移动通信标准(如GSM/CDMA);第3代 (3G)移动通信标准(如TD-CDMA等); 第4代(4G)移动通信标准(TD-LTE)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由 WAP论坛制订的无线应用通信协议标准, 用于实现无线通信网(如CDMA、GSM等) 与Internet/Intranet之间的相互通信 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它是在现 有GSM电路交换模式上增加了基于分组 的无线接口, 引入了无线分组交换功能, 其 速 率 可 达 115kb/s, 初 步 解 决 了 现 有 GSM网络9.6kb/s的速率瓶颈问题
二、 802.11无线局域网
无 线 局 域 网 (WLAN) 是 指 工 作 频 段 为 2.4GHz或5GHz(称ISM:工业· 科研· 医疗 频段), 传输距离在100m之内, 传输速率在 2Mb/s~54Mb/s之间的无线网 ISM频段是ITU专门为ISM设备划分的专 用频段,使用时无需申请许可证 WLAN技术发展很快,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802.11系列标准
HiperLAN 标 准 : 由 欧 洲 电 信 标 准 协 会 (ETSI)开发的高速WLAN标准,包括4个 标 准 : HiperLAN/1 、 HiperLAN/2 、 HiperLink和HiperAccess, HiperLAN/2的 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s
802.15标准: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技 术,最初是由Ericsson、Nokia、IBM、 Intel、Toshiba等公司联合于1998年提出 的,它主要面向短距离,低功率,低成 本的应用环境,以解决手机、PDA、笔 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间的通信问题。蓝 牙的传输距离在10m以内,增加天线后 可达到100m,最大传输速率为1Mb/s
2. 数据链路控制层
数据链路控制层(DLC)主要提供媒体访 问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功能,由媒体访问 控制(MAC)协议、差错控制(EC)协议以 及各种信令与控制协议等组成 (1) MAC协议 MAC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对无线链路的访 问控制,包括广播控制、帧控制、访问 控制、上行和下行链路时隙分配、数据 传输和随机访问等,这些控制功能是通 过特定的MAC帧实现的
2. MAC协议
MAC 层 采 用 了 CSMA/CA 协 议 , 它 与 CSMA/CD协议的相同之处是都采用了 载波检测多路访问(CSMA)技术, 即任何 节点在访问链路之前都必须都进行载波 检测, 只有链路空闲才允许访问 对于有线网络,在规定的最大传输距离 内,信号是均匀衰减的,利用信号传输 特性能够容易地实现一边发送信号一边 进行冲突检测(CD)
在DSSS发送端, 数据经过伪随机数发生 器产生窄带扩频码, 再经过载波调制器生 成宽带扩频信号, 最后经过宽带放大器发 射出去
在DSSS接收端, 载波信号经过宽带放大 器和滤波器去除噪声, 同步电路提取扩频 码的准确相位, 与PN产生器产生的扩频 码相同步, 然后扩频解调, 恢复窄带信号, 再经过常规的解调,还原成原始数据
发送节点发送完一个数据帧后,必须等 待目的节点的应答帧(ACK)进行确认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ACK帧, 发送节点将重发该帧, 直到接收到ACK帧, 或重发次数超限为止。 对于前者, 发送节点在未超时时可发送下 一帧;对于后者, 则向上层协议报告错误 接收节点收到一个数据帧后,首先进行 地址匹配、数据正确性和完整性等检查, 在检查无误后,发送ACK帧
1. 802.11b的体系结构
802.11b的技术特点如下: (1) 物理层采用单一的扩频技术:可以支持 两种速率:5.5Mb/s和11Mb/s。802.11则 采用了扩频和跳频技术, 而跳频技术无法 支持更高的速率
(2) 采用了动态速率漂移技术:能够根据环 境噪声强弱自动调整速率,在理想的情 况下,设备以全速 (11Mb/s)发射;在出 现强干扰时,设备会自动降速(5.5Mb/s) 发射,从而扩展了网络覆盖范围,并对 上层协议是透明的 (3) MAC层采用了CSMA/CA协议:通过应 答(ACK)机制来试图避免冲突的发生,即 目的站在收到数据帧后必须进行回送应 答帧ACK。然而,这种应答机制也增加 了系统通信开销
由于无线网络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和障碍 物影响,即使传输距离相同、而物理位 置不同的节点,所接收信号的强度可能 不相同 如果采用冲突检测技术, 则可能产生不均 匀检测或检测不到冲突问题, 很难利用信 号传输特性边发送边检测 因此, 802.11b采用了冲突避免(CA)和分 布式协调功能(DCF)技术来解决多路共 享访问而不同的CL: 基于信元的CL:用于实现与ATM网络的 互连 基于帧的CL:根据固定网络类型以及互 连方式又有多种配置 可见, HiperLAN/2能与许多固定网络(如 以太网、ATM网等)相适配和互连,作为 这些固定网络的无线接入网 CL还提供了可选的QoS支持功能, 主要用 于支持与以太网互连时的QoS问题
EC协议对每个连接中的每个被发射的UPDU分配一个序列号,并通过应答(ACK) 机制实现错误U-PDU的重发 EC协议定义了数据丢弃功能, 用于支持 上层应用对QoS的要求, 如果数据包作废, 则允许发送方丢弃相应的U-PDU (3) 信令与控制协议 信令与控制协议用于实现DLC控制功能, 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信令实体连接 控 制 (ACF) 、 无 线 资 源 控 制 (RRC) 和 DLC用户连接控制(DCC)等
无线网络技术
一、无线网概述
无线网是指采用无线链路通信的网络技 术,大部分无线网采用了无线扩频技术, 其工作频段为2.4GHz或5 GHz
根据应用领域,无线网可分成无线互连 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家 用网等
近几年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 很多相关国际标准
802.11标准:IEEE于1997年发布,是世 界第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 最大 传输速率为 2Mb/s;于 1999年又发布了 802.11b标准, 对802.11进行了改进, 将最 大传输速率提高到11Mb/s
4. 802.11b网络组成
无线局域网(包括802.11b)一般由无线终 端(网卡)、无线接入设备以及其它相关设 备组成, 可以与有线网络互连使用或单独 使用, 网络形式可以是:
无线自组网
无线接入网
无线中继网
三、HiperLAN/2无线局域网
HiperLAN/2是目前最完善的WLAN协议, 其特点是:传输速率高、面向连接、支 持QoS、自动频率配置、支持小区切换、 安全保密、网络与应用无关 HiperLAN/2是对当前无线接入技术的补 充, 虽然它的户外移动性受到某种的限制, 但适用面广, 可在办公室、家庭、展览厅、 机场、火车站等场合中应用, 向终端用户 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1. 聚合层
聚合层(CL)具有两个主要功能: 将来自高层的服务请求适配成由数据链 路控制层(DLC) 提供的服务 将任意的高层数据包转换成可以在DLC 中使用的固定长度DLC数据帧 数据格式和长度转换通过数据分组、填 充、封装和重组等功能来实现,这也是 HiperLAN/2网络独立于固定网络的关键 所在
3.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采用单一的DSSS技术, 可以支持 两种速率:5.5Mb/s和11Mb/s DSSS基本特征:一是通过伪随机数发生 器产生符合扩频通信需要的伪随机数编 码(PN码)作为扩频编码;二是通过PN码 调制实现多址通信和信号提取 这种扩频编码具有随机性好、周期长、 编码序列多、复杂度高、安全性好、抗 干扰性强及易于高速产生等优点
802.11标准族中主要有如下的标准:
(1) 802.11:定义了MAC层和物理层协议, MAC层采用CSMA/CA协议;物理层规 定 了 3 种 无 线 收 发 技 术 : 扩 频 (Spread Spectrum),又分为直接序列扩频(DSSS) 和跳频(Frequency Hopping)两种、窄带 (Narrow Band).红外光(Infrared) 802.11 的 重 点 是 MAC 层 协 议 , 也 是 802.11标准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