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大全及寓意 民间寓言故事及寓意汇总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15篇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15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1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韩非子寓言故事:郑人买履的故事中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这种人存在的,比如说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
他觉得书上的东西都是对的,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
这样古板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的打破常规。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2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3一只蜘蛛和三个人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必须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它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
”于是,它日渐消沉。
中国寓言故事及寓意(10篇)

【导语】中国是⼀个⽂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寓⾔故事也是中华⽂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寓⾔故事及寓意(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寓⾔故事及寓意 齐国的相国晏⼦有⼀次外出时,乘坐的马车正好经过马车夫的家门。
马车夫的妻⼦得到了这⼀信息后,便在家中打开⼀条门缝,向外观望。
她本来只是为了⽬睹⼀下当朝相国的风采,却不想同时看到了⾃⼰的丈夫在替相国驾车路过家门时,竟是那样神⽓活现地坐在车前的⼤伞盖下,洋洋得意地挥舞⼿中的鞭⼦,⽬⽆⾏⼈,昂然前进,好像替相国驾车,⾃⼰也成了相国似的。
晚上,马车夫回到家中,⽩天那种⾃我陶醉的情绪还没有消失呢,妻⼦就闹着要与他离婚。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下⼦将马车夫打⼊了五⾥雾中,半天摸不着头脑。
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问妻⼦闹离婚的缘由,妻⼦余怒未消地说:“晏⼦是齐国的当朝相国,学问名望在各国诸侯⼤⾂中间有⼝皆碑,如雷贯⽿。
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车上,仪表端庄,态度谦和,思想深沉,令⼈起敬。
⽽你只不过是给他驾车的⼀个马车夫⽽已,却在车上趾⾼⽓扬,不可⼀世,⾃以为多么了不起,在赶车时竟不把路⼈百姓放在眼中。
像你这样胸⽆⼤志的⼈,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呢?所以,我要与你离婚!” 妻⼦的⼀番数落,使马车夫发现了⾃⼰的浅薄和⽆知,顿感羞愧万分,⽆地⾃容。
他从此以后,彻底改变了⾃⼰的⽣活态度,不仅勤奋好学,⽽且谦虚谨慎,终于⽤实际⾏动赢得了妻⼦的谅解。
马车夫的变化引起了晏⼦的注意,他好奇地探询其中的奥秘。
马车夫坦诚地将妻⼦的批评和⾃⼰的决⼼和盘托出,令晏⼦⼗分感动。
他不仅欣赏马车夫的妻⼦志存⾼远、超凡脱俗的境界,⽽且赞佩马车夫知错即改、从善如流的精神。
后来,晏⼦果然在齐国国君的⾯前,推荐这位马车夫做了⼤夫。
【寓意】这个寓⾔故事说明:只有⽆知⽆志之⼈才会盲⽬骄傲,⽽勇于正视⾃⾝的缺点并能认真加以改正的⼈,⼀定会有出息。
2.中国寓⾔故事及寓意 有⼀个⼈背着⼀把⼤⼸,四处游历。
他那张⼸确实是漂亮,雕花的⼸弯,上好⽜⽪条做的⼸弦,可就是空背在背上,英雄⽆⽤武之地。
1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

《叶公好龙》: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质,不能够盲目的去追捧一些事物。
《望洋兴叹》: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
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
《眉眼嘴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自己专属的贡献,不能只顾局部,不考虑整体的作用。
《凤凰和猫头鹰》:有远大志向的人追求高洁却不被世俗小人理解,贪求利禄的小人用阴暗的心理来猜测人格高尚者的行为,真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十步笑百步》: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事情有一个大局观,不能只针对一面进行分析,要将事情的本质研究透彻。
《八哥学舌》:即使舌灿莲花,但如果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与观点的话,那么这样的言语也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要积极思考,勇敢地探求真理,不做思想上的懒汉。
《自鸣得意的老鼠》:无论做什么事情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凡事得懂得进退有度的这个道理,千万不能够因为一时的得意而任性妄为,失了分寸,否则可能会自食恶果。
《把石头当宝贝》:即使是一样不值钱的东西,如果喜欢它,就会赋予它价值和情感,你就会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去爱护它,珍惜它,而反过来说,做人不能偏执己见,要倾听别人的意见。
《蛀虫》:遇到问题要想解决的方法并且去及时执行,而不是争吵不休.《相差不多》:不要像富人和他的儿子一样,骄傲自满,并且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就算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但是富人的儿子也要继续学习,做人就得学会谦虚!《小乌鸦学喜鹊叫》:人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不要弄虚作假,装腔作势,要做一个本分实诚的人,才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姜从树生》: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而无视客观的现实。
真理比面子更有价值,我们要做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
而非为了面子,坚持己见,坚持错误的观点,这样的做法不利于自己成长。
《蝙蝠》: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当两面派。
《邹忌比美》:听到别人的赞美,不要沾沾自喜,而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这赞美的真假,不然人就会变得糊涂了。
中国古代寓言的故事十个和道理

十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它们所传达的道理好的,以下是十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它们所传达的道理:1. 《老鼠娶亲》故事梗概:老鼠找了一只非常美丽的老鼠新娘,但由于他自己的样貌丑陋,被嘲笑和拒绝。
最后,他请来蛇作为新娘的伴娘,让老鼠新娘看到了丑陋的蛇后,觉得自己的新郎还是不错的。
道理:美丽不是唯一重要的,内在品质和相处态度也十分重要。
2. 《乌鸦喝水》故事梗概:乌鸦渴了想喝水,发现一个瓶子里有点水,但瓶口太窄,无法直接喝。
于是,它用小石子一点一点地把水位提高,直到能够喝到水为止。
道理:智慧和耐心可以解决许多困难。
3. 《愚公移山》故事梗概:愚公和家人住在两座高山中间,为了方便出行,他决定移山。
尽管受到其他人的嘲笑,但他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神仙,神仙帮助他实现了愿望。
道理:坚持和毅力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4. 《狐假虎威》故事梗概:狐狸借助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谁敢违抗就会被虎吃掉。
最后,狐狸被发现并受到惩罚。
道理: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欺压弱者是不道德的行为,最终可能会自食恶果。
5. 《小毛驴进城》故事梗概:小毛驴听信别人说自己很丑,于是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样貌,结果被人骗走了。
道理:自信和自爱是最重要的,不要被他人的看法左右。
6. 《捉鱼儿》故事梗概:一个小孩用手捉鱼,结果被鱼儿引诱到深水区,差点被淹死。
道理:贪心和自负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7. 《牧羊女和采蘑菇》故事梗概:牧羊女为了采蘑菇忘记了照顾羊群,结果丢失了一只羊。
道理: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要因小失大。
8. 《猴子捞月》故事梗概:猴子在水中试图捞取月亮的倒影,最终什么都没捞到。
道理: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9. 《狼来了》故事梗概:小孩子多次恶作剧说狼来了,村民们因此误以为是假的。
当狼真的来袭时,没有人相信他的求救。
道理:撒谎会导致信任的丧失,对于真正的紧急情况可能无法得到帮助。
10. 《鹿角问题》故事梗概:鹿问其他动物自己的角为何落叶,得到不同的回答,最后明白原来自己根本没有角。
寓言故事及寓意60篇

《寓言故事及寓意》寓言故事及寓意(1):风与太阳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
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我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
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
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之后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这故事说明,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
寓言故事及寓意(2):口渴的乌鸦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
这时,乌鸦想起了他以前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
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
寓言故事及寓意(3):一只眼睛的鹿有头瞎了一只眼的鹿,来到海边吃草,他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视着陆地,防备猎人的攻击,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对着大海,他认为海那边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不料有人乘船从海上经过那里,看见了这头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
他将要咽气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不幸,我防范着陆地那面,而我所信赖的海这面却给我带来了灾难。
这故事是说,事实常常与我们的预料相反,以为是危险的事情却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却更危险。
寓言故事及寓意(4):恋爱的狮子与农夫狮子爱上了农夫的女儿,向她求婚。
农夫不忍将女儿许配给野兽,但又惧怕狮子,一时无法拒绝,于是他急中生智,心生一计。
狮子再次来请求农夫时,他便说,他认为狮子娶自我的女儿很适合,但狮子务必先拔去牙齿,剁掉爪子,否则不能把女儿嫁给他,因为姑娘惧怕这些东西。
狮子利令智昏,色迷心窍,很轻易地理解了农夫的要求。
从此,那农夫就瞧不起狮子,毫不惧怕他。
狮子再来时,农夫就用棍子打他,把他绑起来。
寓言故事及寓意

寓言故事及寓意寓言故事及寓意15篇(必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寓言故事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
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被广泛传播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及寓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及寓意1寓言一、狐狸钻进羊群,抱起一只正在吃奶的羊羔,假意抚爱他,狗见了,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呀?”狐狸说:“我照料他,逗他玩。
”狗说:“你不立刻放下这羊羔,我就叫你尝尝狗的抚爱。
”【寓意:对于像狐狸一样狡猾的人,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善意,有懂得以牙还牙。
】寓言二、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
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
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寓意: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能有任何的贪恋。
做事不能贪心。
】寓言三、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
”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寓意:面对像狼一样凶残、狡猾的人,我们不要害怕,也不必惊慌,要学会冷静机智的应付。
】寓言四、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
【寓意: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适应它。
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你自己。
】寓言五、在寒冷多风的冬日里,植物园里一只行动迟缓的蜗牛,正一步步慢慢地爬上苹果树。
附近有树上的麻雀和松鼠很好奇地围了过来,着实嘲笑了它一番。
20个经典寓言故事及寓意

20个经典寓言故事及寓意20个经典寓言故事及寓意导读: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用简短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以深刻的道理。
励志故事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个经典寓言故事,欢迎阅读。
1.狗、公鸡和狐狸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
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
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
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
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
”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
”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寓意】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2.狮子与报恩的老鼠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
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
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
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
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
老鼠听到了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
”【寓意】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3.海鸥和鸢一只海鸥吞吃了一条很大的鱼,胀破了他的肚子,躺在海滩上等死。
一只鸢看见后说:“你真是自作孽啊!你本是空中飞的鸟,不该到海里去找食物。
”【寓意】这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安分守己。
4.卖神像的人有人雕刻了一个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场去卖。
因为没有一个买主上前,他便大声叫喊,想招揽生意,说有赐福招财的神出售。
这时旁边有一个人对他说道:“喂,朋友,既然这样,你自己应该享受他的好处,为什么还要卖掉他呢?”他回答说:“我要的是现在马上能兑现利益,这神的利益却来得很慢。
”【寓意】这故事正是说那种不择手段地求利,连神也不尊敬的人。
5.牛和蛙一头牛到水潭边去喝水,踩着了一群小蛙,并踩死了其中一只。
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

十个寓言故事及道理寓言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其中的角色和情节传递出一定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每个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是十个寓言故事及其相关道理:1. 《乌鸦喝水》故事内容:乌鸦在看到瓶中有水时,用石头将水位抬高,从而喝到了水。
道理: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是弥足珍贵的。
遇到困难时,应该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不要轻易放弃。
2. 《螃蟹过河》故事内容:螃蟹为了过河,请求以牛为桥梁的牛蛙帮助,却被欺骗进入了牛蛙的嘴中。
道理:不要盲目相信别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警惕心。
不要轻易信任陌生人,要保持谨慎。
3. 《乌龟与兔子的比赛》故事内容:乌龟和兔子进行比赛,虚心的乌龟坚持不懈走到终点,而骄傲的兔子却沾沾自喜而输了比赛。
道理:勤奋和坚持比天赋更重要。
过于自信和骄傲会导致失败,谦虚和努力才能赢得成功。
4. 《狼来了》故事内容:小羊群多次被狼假装来袭的消息惊吓,最终当真的时候被狼吃掉了。
道理:不要被欺骗和误导,要学会判断真假信息。
不要总是轻信别人的话,要保持警惕和思考。
5. 《蚂蚁和蜜蜂》故事内容:蚂蚁为了后代艰苦努力地工作,而蜜蜂则只想享受生活,最终蚂蚁有了丰收,而蜜蜂则陷入了困境。
道理:勤劳和努力是成功的基石。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成功。
6. 《狐狸和乌鸦》故事内容:乌鸦为了讨好狐狸,将口中的奶酪掉落,被狡猾的狐狸得逞。
道理:不要贪图虚荣,要学会珍惜自己已有的东西。
不要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7. 《小猫钓鱼》故事内容:小猫为了装酷假装钓鱼,结果真的钓到了鱼。
但在炫耀时被狼偷袭,最终逃脱的小猫学会了谦虚。
道理:不要虚张声势,要保持谦逊和谨慎。
谦虚不仅能获得尊重,还能保护自己免受危险。
8. 《耕种者与败类者》故事内容:耕种者花费心血耕种庄稼,而败类者则只想享受成果,最终耕种者有了丰收,而败类者则陷入了困境。
道理:努力和付出会带来回报。
不要只想收获而不愿付出努力,只有通过辛勤工作才能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故事大全及寓意民间寓言故事及寓意汇总东施效颦的故事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
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
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
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
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
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
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
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东施效颦的意思效:仿效;颦:皱眉头。
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东施效颦的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作者庄周简介: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
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东施效颦的近义词: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的反义词: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择善而从东施效颦造句1、况且,凡事一经效仿,总不大妙,多少带点儿东施效颦的嫌疑。
2、每个人自有特质,何必如东施效颦般胡乱模仿?3、后来人们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比喻不恰当的模仿,带来相反的效果。
4、他以为把名画拿来模仿,就会成为大家;但往往是东施效颦,徒惹人笑。
5、你自以为聪明的仿效别人的设计,製作出这么一件既不精巧又不实用的器物来,我看只是东施效颦地令人感到可笑罢了。
6、我当时提及书包很重,寓意教育制度给学生的压力,但说了之后,功力就很见不足,只是东施效颦,当年报章便批评这个是最无聊的问题,但张文光议员年年都说这个问题,年年都继续见报,所以我知道模仿他是很不容易的。
7、你别再模仿这些歌星了,小心有人会取笑你东施效颦,不知自丑。
8、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我们东施效颦,执行一下红教的律法。
9、她喜欢穿得跟某影星一样,那种东施效颦的感觉,让人觉得可笑。
10、没有一个人对于行为的优越表现是完全东施效颦。
11、她的歌喉并不好,偏喜欢模仿邓丽君唱歌,真是东施效颦,自暴其短。
12、请别再东施效颦,乱唱一气,我的耳朵快受不了了。
13、在中国,尽管对社会道德显著滑坡的呐喊声不绝于耳,大多数人却不愿意东施效颦模仿法国。
14、学得不完整,难免成了东施效颦,反而坏了大事。
15、装出来的稳健成熟大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假与无奈。
16、一个人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而东施效颦,只会弄巧成拙。
闻鸡起舞的故事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闻鸡起舞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的启示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铁杵磨针的故事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铁杵磨针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磨针的启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盲人摸象的故事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
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
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
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
”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
”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盲人摸象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
”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
”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
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
”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
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买椟还珠的故事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买椟还珠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
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买椟还珠的寓意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不能做出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傻事来,不要太过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守株待兔的故事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守株待兔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守株待兔的启示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不要死守着一个简单的死道理、既定的目标或人和物,一辈子,从不改变最初的想法,妄想从此不用劳作、不用行动,就可以得到第一次成功时或幻想的成果,要知道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这便是守株待兔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