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合集下载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11 课《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11 课《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 11 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11课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不足,对于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形式,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分享感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好教学课件,便于课堂演示。

3.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详细介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一课时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建国的艰辛,珍惜当前的生活,努力建设祖国。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新中国的筹备情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

3、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前、成立时、成立后的情况。

重点了解新中国成立前、成立时、成立后的情况。

难点珍惜当前的生活,努力建设祖国。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2、考考你:视频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今天”是哪一天?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师: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

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这时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礼炮齐鸣。

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至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想一想,说一说:假如你是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上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其中一位百姓,当时的你,可能有着怎样的心情?为什么?3、视频:开国大典第一次电动升旗,震撼人心4、时光穿梭机:在开国大典之前,还发生了重要的事情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国旗的诞生国歌的诞生5、活动园:写写你知道的纪念新中国的生日的方式。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军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蛋雕作品百所高校学子同唱《我爱你中国》刷爆朋友圈国庆主题地铁6、国庆小策划:为了庆祝2020年的国庆,你有什么好点子吗?7、总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了解建国前的一些准备,感受人们细心与期待。

想象开国大典时人们的心情,感受人们的激动与兴奋。

为庆祝国庆出主意,把爱国落实8、活动园: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受侵略、 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
新课学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人民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 家的主人,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1 课时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14年的抗日战争和3 年的人民解放战争,终于结束了战争的苦难,迎 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纪元。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这段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课学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 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 农联盟
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 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 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 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组 成。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黄色互为衬托对比,显得既庄严又富丽。
在国庆节这一天,还 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人们 都会通过电视、网络等各个 渠道观看盛大的阅兵式盛况 。
在国庆节这 一天,人们在各 地会燃放烟花爆 竹,以此来庆祝 国庆节。
在国庆节这一天,很 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天安门广 场,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 仪式。
在国庆节这一 天,很多人自发的 在自家大门、私家 车等各个地方插上 国旗。
“和平共处5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 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 等互利、和平共处。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课件

A.18
B.28
C.38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选举( C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A.朱德
B.刘少奇 C.毛泽东
3.我国国旗的设计者是( B )。
A.聂耳
B.曾联松 C.林徽因
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
人 民
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坚强、团结

起 来
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

《义勇军进行曲》
1
2
3
国徽呈圆形,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中
4
心部分是红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中上方是一颗大
5
的金色五角星;大星下边,以半弧形形状环拱四颗小的金色
五角星。在国徽的四周,是由两把金色谷穗组成的正圆形的
4 5
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 历史意义
屹立在世 板 界的东方
书 设 计
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 临的挑战 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值得敬佩的祖国建设者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五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运动开始到1949年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所以天安门图案表现了
中 我国各族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国徽中用齿轮和谷穗环
国 人
绕周围,表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民 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徽中的五个五角星取自国旗中的五星,
站 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案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师: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

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过渡:不再打仗,幸福生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又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呢,这节课…)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师:一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各民族党派的代表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

简称政协会议。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因此,这个提议得到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知道国旗、国微、及国歌知识(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国旗制作者:1949 年 7 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立即得到公众的响应。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课件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课件

三.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大会 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代表席位。 中华人民 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重返联合国 大舞台
国旗、国徽、国歌
国旗
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 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 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 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 导下的革命人民大 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 黄色较白色 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 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 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第二课时
保家卫国独立自主
保家卫国
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乘机侵略朝 鲜,把战火烧到中国东 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 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 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捍卫了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 电影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1959 年,西藏最终废除封建农奴制,解放了百万 农奴和奴隶,西藏人民更加深 切地感受到了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西藏的历史画卷掀 开了崭新的一页如 今的西藏,经过沧桑巨变, 经济发展, 家园秀美,人民安居乐业。
和平解放西 藏签字仪式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只有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取得革 命的胜利,才不会受到外国的欺辱,才能求 得生存和发展。
新中国的外教政策
中国在开展外交活动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件 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中缅、中印联合声明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 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 访问印度和缅句。中印、 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 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 国际关系的准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事件有所了解。

但在具体问题上,如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还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的成就往往带有民族自豪感,但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识和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识和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的发展成就。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对比教学法:通过国内外对比,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我国的发展优势和潜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收集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准备相关问题,以便课堂上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第11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相关的地图和文字资料。

3.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呈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历史变迁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5.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中国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练习题
一、填空。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召开。

2、()、()、()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3、()年()月()日,新中国诞生。

4、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

5、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的主人。

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

7、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承认()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8、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二、判断题。

()1、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最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4、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5、在抗美援朝攻击391高地的任务中,董存瑞壮烈牺牲。

()6、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由十堰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7、王进喜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被称为“铁人”。

()8、人民的好干部雷锋领导全县人民改变兰考面貌。

()9、我国第一辆自行设计制造的汽车是解放牌。

()10、钱学森是我国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三、选择题。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是()说的。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2、被称为新中国“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袁隆平
3、()是我国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李四光
4、1955年中国参加()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A、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遵义会议
5、周恩来总理访问()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泰国
B、越南
C、印度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确立以()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
B、《生命交响曲》
C、《歌唱祖国》
四、简答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生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纪念日,2019年10月1日国家在北京浓重举行了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举国欢呼,观看了直播。

谈谈自己观看70周年大阅兵的体会。

3、说出你知道的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并谈一谈我们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北京
2、国旗国歌国徽
3、1949 10 1
4、西藏
5、新社会新国家
6、最可爱的人
7、中华人民共和国 8、原子弹
二、判断:
1------5 对错对错错
6-----10 错对错对错
三、单选:
1-------6 BACBCA
四、简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略
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