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W手机上网业务规范100131
电信无线宽带业务介绍

3G无线宽带常见问题解答一、办理问题1、如何申请无线宽带产品?答:可通过以下方式办理(1)莅临中国电信营业厅办理无线宽带业务;(2)致电10000号客服热线办理无线宽带业务;(3)登陆网上营业厅办理无线宽带业务。
2、套装中的帐号指什么?答:套装中的帐号有两个作用:(1)作为用户申请无线宽带业务的标识号;(2)作为用户接入无线宽带(WLAN)网络的认证帐号。
3、如何设定帐号?答:有以下三种方式:(1)如果您是天翼手机用户,可使用您现有的天翼手机号码作为无线宽带帐号。
(2)如果您是我的e家用户,可使用我的e家宽带帐号作为无线宽带帐号。
(3)如果您不是天翼手机用户和我的e家用户,申请无线宽带业务时将给您一个天翼手机号码作为无线宽带帐号。
4、忘记了上网密码怎么办?答:忘记密码后不能申请修改密码,只能重置,用户需要修改无线宽带(WLAN)帐号对应的密码时,可以通过网上营业厅自助进行密码重置。
二、如何使用1、我申请了无线宽带业务,如何开通?答:预付费用户在第一次成功连接无线宽带(1X/3G)或无线宽带(WLAN)网络时,无线宽带业务开通。
2、出了同一个电话区号的地区,算漫游吗?答:是否漫游的划分标准是——是否跨省,出了同一个电话区号,但是不出省的话,不算漫游。
3、使用时长超出无线宽带套餐中的时长后,漫游价格比本地更贵吗?答:时长超出套餐中所包含的时长后,漫游与非漫游同价。
4、预付费用户如何充值?答:预付费用户可以使用中国电信充值付费卡,为无线宽带产品充值,充值号码为用户当前使用的无线宽带(WLAN)认证帐号。
省级充值付费卡能为本省的无线宽带帐号充值,全国充值付费卡能为各地无线宽带账户充值。
三、使用准备1、使用前要作哪些准备?答:使用业务之前,用户需要做好如下准备(1)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软件。
(2)并将数据UIM卡插入无线宽带上网卡,将无线宽带上网卡连接笔记本电脑(不连接无线宽带(1X/3G)无需该操作)。
中国电信CDMA 网络WAP网关设备规范v1.0.0

4 系统结构....................................................................................................................................................................................................................5
2 引用标准....................................................................................................................................................................................................................2
3 缩略语.........................................................................................................................................................................................................................4
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规范

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规范1.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电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网络服务是其职责所在。
为了确保网络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网络服务质量规范是必要的。
2. 安全保障2.1 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这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的防火墙设置、恶意攻击的监测和防范、对用户数据的保护等。
运营商应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时修复漏洞和弱点,确保用户的网络通信安全。
2.2 个人信息保护电信运营商在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需要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运营商应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明确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和目的,并保证用户知情同意的原则。
3. 网络连接稳定性3.1 基础设施建设电信运营商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适时进行设备的升级和维护,缓解网络拥塞,提高带宽和传输速率等。
3.2 客户服务管理运营商应建立全天候的客户服务机制,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
用户在遇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能迅速获得帮助,减少网络服务中断的时间和影响。
4. 服务质量监测4.1 网络质量监测电信运营商应建立网络质量监测系统,定期对网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网络延迟、丢包率、带宽等指标,及时调整网络设备和升级网络容量,保障网络的高质量和稳定运行。
4.2 用户满意度调查运营商可以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网络服务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善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5. 故障处理与补救5.1 故障响应电信运营商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网络故障和问题。
一旦发现网络中断或服务异常,运营商应立即启动故障处理流程,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5.2 补救措施对于因网络服务故障导致的用户损失,运营商应提供合理的补救措施。
这可能包括赔偿、退款或其他补偿方式,以便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电信运营商服务规定

电信运营商服务规定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保障用户权益,规范行业运作,电信运营商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服务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信运营商服务规定的相关内容。
一、服务范围和内容电信运营商应提供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数据通信等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通信质量:电信运营商应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畅通性,提供高质量的通话和数据传输服务。
在网络故障、天气恶劣或特殊情况下,应尽快修复并保障用户的正常通信需求。
2. 服务费用:电信运营商应公示各项服务费用并合理定价,确保用户明确了解服务费用的构成和收费标准。
不得进行未经用户同意的额外收费或隐性消费。
3. 套餐与合同:电信运营商应提供多样化的套餐选择,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合同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服务内容、费用、服务期限、解约方式等。
合同条款不得侵害用户的合法权益。
4. 信息安全:电信运营商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与保密。
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泄露、篡改或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5. 投诉处理:电信运营商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用户投诉并进行调查处理。
对于投诉属实的情况,应及时给予合理的补偿和解决方案。
二、用户权益保障为了保障用户权益,电信运营商应具备以下方面的责任与义务:1. 服务公平:电信运营商应公平对待各类用户,不得歧视任何用户。
2. 真实宣传:电信运营商在宣传推广中应真实、全面、准确地向用户介绍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功能、价格等信息。
3. 沟通与解释:电信运营商应向用户提供全面、清晰的服务解释和相关政策说明。
4. 服务合规:电信运营商应履行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服务合规性,不得提供违法、虚假或侵害用户权益的服务。
5. 切实监督: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信运营商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服务中的问题,并依法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三、违规行为处理措施对于违反电信运营商服务规定的行为,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1. 警告通知:对于服务规定的轻微违规行为,电信运营商可向违规方发出书面或口头警告通知,要求其立即改正。
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统一配置接口规范V1.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目录前言 (6)1适用范围 (7)2参考标准、文献 (8)3缩略语 (9)4SP数据统一配置 (10)4.1接口协议说明 (10)4.1.1数据类型定义 (10)4.1.2文件命名规范 (10)4.1.2.1数据配置文件命名规范 (10)4.1.2.2回执文件命名规范 (11)4.1.3其它说明 (12)4.2统一配置交互流程 (13)4.3统一配置接口文件体定义 (13)4.3.1数据配置文件DTD (13)4.3.2数据配置回执文件DTD (19)5用户数据配置 (20)5.1接口协议说明 (20)5.1.2数据类型定义 (20)5.1.3其他说明 (20)5.2API列表 (20)5.3复杂数据结构定义 (21)5.3.1 MMS业务 (21)5.3.1.1 CTSubscriberDetailInfo (21)5.3.1.4 CTListUserBWList (22)5.3.2 LCS业务 (22)5.3.2.1 TimeLir (22)5.3.2.2 AreaLir (23)5.3.2.3 LirDetail (23)5.3.2.4 SpLirDetail (23)5.3.2.5 UserLirDetail (23)5.3.2.6 CommResult (24)5.3.2.7 QryBaseResult (24)5.3.2.8 QrySpResult extends from CommResult (24)5.3.2.9 QryUserResult extends from CommResult (24)5.3.2.10 QryTargetListResult extends from CommResult (25)5.4消息体定义 (25)5.4.1 MMS业务 (25)5.4.1.1 SubscriberRegister (25)5.4.1.1.2 API协议类型 (25)5.4.1.1.3 API变量 (25)5.4.1.1.4返回值 (26)5.4.1.2 SubscriberInfoQuery (26)5.4.1.2.1 功能描述 (26)5.4.1.2.2 API协议类型 (26)5.4.1.2.3 API变量 (26)5.4.1.2.4 返回值 (26)5.4.1.3 SubscriberInfoModify (27)5.4.1.3.1 功能描述 (27)5.4.1.3.2 API协议类型 (27)5.4.1.3.3 API变量 (27)5.4.1.3.4 返回值 (27)5.4.1.4 SubscriberBWListQuery (28)5.4.1.4.1 功能描述 (28)5.4.1.4.2 API协议类型 (28)5.4.1.4.3 API变量 (28)5.4.1.4.4 返回值 (28)5.4.1.5 SubscriberBWListAdd (29)5.4.1.5.1 功能描述 (29)5.4.1.5.2 API协议类型 (29)5.4.1.5.3 API变量 (29)5.4.1.5.4 返回值 (29)5.4.1.6 SubscriberBWListDelete (29)5.4.1.6.1 功能描述 (29)5.4.1.6.2 API协议类型 (30)5.4.1.6.3 API变量 (30)5.4.1.6.4 返回值 (30)5.4.2 LCS业务 (30)5.4.2.1 SetBaseLir (31)5.4.2.1.1 功能描述 (31)5.4.2.1.2 API协议类型 (31)5.4.2.1.3 输入/输出参数 (31)5.4.2.1.4 返回结果 (32)5.4.2.2 GetBaseLir (33)5.4.2.2.1 功能描述 (33)5.4.2.2.2 API协议类型 (33)5.4.2.2.3 输入/输出参数 (33)5.4.2.2.4 返回结果 (34)5.4.2.3 AddLir (34)5.4.2.3.1 功能描述 (34)5.4.2.3.2 API协议类型 (34)5.4.2.3.3 输入/输出参数 (35)5.4.2.4 DelLir (35)5.4.2.4.1 功能描述 (35)5.4.2.4.2 API协议类型 (36)5.4.2.4.3 输入/输出参数 (36)5.4.2.4.4 返回结果 (36)5.4.2.5 QryLir (37)5.4.2.5.1 功能描述 (37)5.4.2.5.2 API协议类型 (37)5.4.2.5.3 输入/输出参数 (38)5.4.2.5.4 返回结果 (38)5.4.2.6 ModLir (39)5.4.2.6.1 功能描述 (39)5.4.2.6.2 API协议类型 (39)5.4.2.6.3 输入/输出参数 (39)5.4.2.6.4 返回结果 (40)5.4.2.7 AddSpLir (40)5.4.2.7.1 功能描述 (40)5.4.2.7.2 API协议类型 (41)5.4.2.7.3 输入/输出参数 (41)5.4.2.7.4 返回结果 (41)5.4.2.8 DelSpLir (42)5.4.2.8.1 功能描述 (42)5.4.2.8.2 API协议类型 (42)5.4.2.8.3 输入/输出参数 (42)5.4.2.8.4 返回结果 (43)5.4.2.9 QrySpLir (43)5.4.2.9.1 功能描述 (43)5.4.2.9.2 API协议类型 (44)5.4.2.9.3 输入/输出参数 (44)5.4.2.9.4 返回结果 (44)5.4.2.10 ModSpLir (45)5.4.2.10.1 功能描述 (45)5.4.2.10.2 API协议类型 (45)5.4.2.10.3 输入/输出参数 (45)5.4.2.10.4 返回结果 (46)5.4.2.11 QryTargetListBySpLir (46)5.4.2.11.1 功能描述 (46)5.4.2.11.2 API协议类型 (47)5.4.2.11.3 输入/输出参数 (47)5.4.2.11.4 返回结果 (47)5.4.2.12 QryTargetListByRequestorLir (48)5.4.2.12.1 功能描述 (48)5.4.2.12.2 API协议类型 (48)5.4.2.12.4 返回结果 (49)5.5返回值定义 (49)5.5.1 MMS业务 (49)5.5.2 LCS业务 (49)6用户注销接口 (50)6.1接口协议说明 (50)6.2接口描述 (50)6.2.1 方向 (50)6.2.2 接口协议 (50)6.2.3 接口形式 (50)6.2.3.1 文件目录 (50)6.2.3.2 文件命名 (50)6.2.3.3 同步频率 (51)6.2.3.4 话单文件格式 (51)7门户链接接口 (52)7.1接口协议说明 (52)7.2业务场景 (52)7.3P ORTAL重定向到业务引擎 (52)7.3.1功能描述 (52)7.3.2结构 (53)8内容同步 (54)8.1接口协议说明 (54)8.1.2文件命名规范 (54)8.1.2.1数据配置文件命名规范 (54)8.1.2.2回执文件命名规范 (55)8.1.3其它说明 (56)8.2内容同步交互流程 (57)8.3统一配置接口文件体定义 (57)8.3.1数据配置文件DTD (57)8.3.2内容同步回执文件DTD (58)9内容管理系统CP鉴权接口 (60)9.1概述 (60)9.2规范目的 (60)9.3列表 (60)9.4业务场景 (60)9.4.1 内容管理系统重定向到ISMP进行CP鉴权 (60)9.4.2 内容管理系统到ISMP查询CP信息 (61)9.5描述 (62)9.5.1 内容管理系统重定向到ISMP进行CP鉴权 (62)9.5.1.1 内容管理系统重定向到ISMP进行CP鉴权 (62)9.5.1.2 ISMP重定向回内容管理系统返回鉴权结果 (62)9.5.2 内容管理系统向ISMP查询CP信息 (63)9.5.2.1 查询CP信息请求 (63)9.5.2.2 查询CP信息应答 (63)前言3G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与业务引擎的接口协议包括二个分册:第一分册《中国电信第三代移动通信ISMAP接口规范》:定义了业务运行过程中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与业务引擎的接口规范。
中国电信BREW增值业务测试规范V3.0_101231(1)

n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BREW应用测试规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范围 (3)2.测试环境 (3)3.测试概述 (3)3.1.测试提交文档 (3)3.2.测试目的 (5)3.3.业务适配数量及时限要求 (5)3.4.手机芯片分类 (7)3.5.测试过程 (8)3.6.测试结果定义 (9)3.7.问题修改意见分类 (9)3.8.抽测条件及要求 (9)4.应用程序检查 (11)5.进入测试 (13)6.应用程序全面检测 (19)6.1 UI测试 (19)6.1.2 6.1.1 UI逻辑测试 (19)6.1.3UI内容 (20)6.1.4UI设计 (23)6.2功能测试 (27)6.2.2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27)6.2.3使用许可 (28)6.2.4动态显示 (29)6.2.5数据存储 (30)6.2.6功能性按键 (32)中国电信BREW应用测试规范I6.2.7清除键 (34)6.2.7发送键 (36)6.2.8短信应用 (37)6.2.9铃声下载应用 (39)6.2.10网游应用 (41)6.2.11音乐下载应用 (43)6.2.12图片下载应用 (45)6.2.13声音连续播放 (47)6.2.14音量控制 (48)6.2.15定时器与报警 (49)6.2.16公共扩展类遍历测试(暂不测) (49)6.2.17BREW 自升级功能(暂不测) (50)6.3兼容性测试 (51)6.3.2语音呼叫 (51)6.3.3非应用短信 (52)6.3.4本地屏保 (53)6.3.5来电显示 (54)6.3.6中断/恢复 (54)6.3.7网络连接 (59)6.3.8服务丢失 (61)6.3.9文件系统限制 (63)6.3.10最大文件空间 (63)6.3.11应用回调 (64)6特殊类别应用探索测试 (65)6.3.127.1 社区类及搜索类应用 (65)6.3.137.2 养成类应用 (66)6.3.147.3 开机自动运行或后台运行类应用 (67)6.3.157.4 永远在线类应用 (69)7应用快速探索测试 (72)6.3.168.1 A类快速测试 (72)6.3.17B类快速测试 (72)中国电信BREW应用测试规范2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电信BREW应用测试的方法及依据。
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设备技术规范(RC1.1.3).

中国电信CDMA 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 )设备技术规范(RC 1.1.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保密等级:公开发放目录目录 (2)1范围 (6)2规范引用性文件 (7)3缩略语 (8)4ISAG在业务网络中的位置 (10)4.1业务网络中位置 (10)4.2功能定位 (11)5系统结构 (12)6功能要求 (13)6.1业务能力封装 (13)6.2业务能力适配 (13)6.3业务能力生命周期管理 (14)6.4CP/SP应用数据配置 (16)6.5认证授权 (16)6.5.1CP/SP的接入认证 (18)6.5.2黑名单检查 (18)6.5.3业务能力授权检查 (18)6.5.4可信任接入 (18)6.5.5用户定购关系鉴权 (19)6.6上行业务匹配 (19)6.7日志 (20)6.8业务统计 (21)6.9与ISMP接口开关 (22)6.10管理控制台 (22)6.10.1功能要求 (22)6.10.2风格要求 (24)6.11组合业务 (24)6.11.1组合业务概念 (24)6.11.2组合能力封装 (25)6.11.3组合业务计费 (25)6.11.4组合计费 (26)6.11.5非组合计费 (26)6.12计费 (26)6.12.1计费原则 (26)6.12.2ISMAP接口打开 (26)6.12.3ISMAP接口关闭 (27)6.13服务质量监控 (28)6.13.1流程监控 (28)6.13.2SLA控制 (28)6.13.3SP优先级(可选) (30)6.13.4内容过滤 (30)6.14消息转发 (31)6.15功能分工 (31)6.16循环路由控制功能 (32)6.16.1异步接口(SMS/MMS/WAP) (32)6.16.2同步接口(LCS/语音) (33)6.16.3其他路由异常处理功能 (34)6.16.4异步接口(SMS/MMS/WAP) (34)6.16.5同步接口(LCS/语音) (34)6.17支持DRM功能 (35)6.18支持伪码 (35)7数据要求 (36)8流程要求 (40)9接口要求 (41)9.1ISAG与CP/SP间接口 (41)9.2ISAG与SE/SSP间接口 (41)9.3ISAG与ISMP间接口 (42)9.4ISAG与DRM间接口 (42)9.5ISAG与ISAG R OUTER间接口 (42)9.6ISAG与网管系统间接口 (43)9.7ISAG接口容错保护机制 (43)10系统要求 (54)10.1性能要求 (54)10.2可靠性要求 (55)10.2.1网络方面 (55)10.2.2存储、备份及恢复 (55)10.2.3系统方面 (55)10.3可扩展性要求 (55)11操作维护要求 (56)11.1性能管理 (56)11.2故障管理 (56)11.3配置管理 (57)11.4安全管理 (58)11.5系统管理 (58)12软硬件要求 (59)12.1软件要求 (59)12.1.2系统软件 (59)12.1.3软件维护管理 (60)12.2硬件要求 (61)12.2.1主机系统 (61)12.2.2网络设备 (61)13安全要求 (63)13.1网络安全 (63)13.2业务数据安全 (63)14环境要求 (65)前言本系列规范由八项规范组成,名称如下:中国电信CDMA 业务网络-向第三方能力开放总体技术要求(总册)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设备技术规范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接入路由网关(ISAG Router)设备技术规范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开放接口技术规范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ISAG协议映射南向接口技术规范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ISAGRoute路由接口技术规范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业务-接入网关总体技术要求ISAG业务流程技术规范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业务-接入网关ISAG业务测试规范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CDMA网络业务管理办法(V0.1)全解

中国电信C D M A网络定位业务管理办法(V0.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11年8月中国电信CDMA网络定位业务管理办法V0.1目录第一章总则 .................................................................................................................. - 1 -第二章业务描述 .......................................................................................................... - 1 -第三章业务接入及业务功能 ...................................................................................... - 2 -第四章业务管理 .......................................................................................................... - 3 -第五章业务运营 .......................................................................................................... - 4 -第六章客户服务 .......................................................................................................... - 9 -第七章计费结算 .......................................................................................................... -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与规范中国电信CDMA网络定位业务的管理,促进定位业务发展及定位能力的合理使用,细化定位业务的组织管理、业务管理、业务功能、业务处理、结算流程、收入确认、客户服务和业务统计等内容,特制订本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C+W手机上网产品业务规范(暂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目录1、总则 (1)1.1编制说明 (1)1.2适用范围 (1)1.3编写依据 (1)1.4术语及缩略语 (1)2、业务概述 (3)2.1业务定义 (3)2.2目标客户 (3)2.3主要特点 (3)2.4业务描述 (4)2.4.1 WLAN与CDMA网络同时覆盖 (4)2.4.2 仅有CDMA网络覆盖 (4)3、业务特征 (5)3.1运行环境 (5)3.2接入方式 (5)3.2.1 中国电信WLAN热点接入 (5)3.2.2 其它WLAN热点接入 (5)3.2.3 移动状态或无WLAN热点接入 (5)3.3认证信息 (6)4、业务流程 (7)4.1网络搜索 (7)4.2CDMA(1X/3G)与WLAN的网络选择 (8)4.3业务基本使用流程 (8)4.4中国电信WLAN热点接入 (10)5、运营管理 (11)5.1用户管理 (11)5.1.1 用户开通 (11)5.1.2 用户激活 (11)5.1.3 用户业务变更 (11)5.1.4 用户欠费/停机 (11)5.1.5 用户业务注销 (12)5.1.6 客户服务 (12)5.2计费能力 (12)5.3统计分析 (13)附件、流程图 (14)附件1、WLAN和CDMA业务的流程图: (14)附件2、WLAN接入流程 (14)附件3、CDMA(1X/3G)接入流程 (16)1、总则1.1编制说明C+W手机上网产品是中国电信运营CDMA移动业务后, 为满足持有CDMA (1X/3G)及WLAN多模手机的用户通过WLAN网络,高速、快捷地使用CDMA 移动业务的需求,将电信WLAN产品与原有CDMA产品在手机上进行技术和营销融合所开发的融合创新类产品。
本规范描述了C+W 手机上网产品的业务定义、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以及运营管理等相关要求。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省内部了解和掌握C+W手机上网产品的定义、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流程暂不作为C+W手机上网产品的营销、宣传和推广的依据。
1.3编写依据[1]《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规范-C+W手机分册》[2]《中国电信CDMA技术体制》[3]《中国电信WLAN认证WISPr技术规范》[4]《中国电信“我的e家”技术规范-e家终端(e8)(V2.0)》1.4术语及缩略语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翻译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EVDO Evolution Data Only CDMA网络向3G演进的一个版本UIM User Identity Model用户识别模块AAA 接入网络认证的AAANetworkAN-AAA AccessPoint 接入点AP AccessCellular Authentication and V oice EncryptionCA VE蜂窝鉴权和语音加密算法algorithm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Protocol 因特网协议IP InternetStation 移动台,本文指双模手机MS MobilityPDSN Packet Date Service Node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Switched 分组交换域PS PacketRADIUS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 远程认证拨号接入服务SSID Service Set Identifier 服务集标识Model 用户识别模块UIM UserIdentity2、业务概述2.1业务定义C+W手机上网业务是指中国电信用户使用带有WLAN模块(支持WAPI)的CDMA(1X/3G)手机终端,可接入中国电信的CDMA 1X和3G网络进行数据上网;进入中国电信WLAN覆盖区域(热点)后,可优先接入WLAN网络使用数据上网等移动增值业务(以下简称WLAN模式)。
用户可设置C+W手机接入WLAN和CDMA网络的优先级。
在中国电信WLAN和CDMA共同覆盖的区域内,用户选择任一网络,均可保持业务体验的一致性。
2.2目标客户具有移动或漫游等高速数据增值业务使用需求的客户,可使用C+W 手机,利用CDMA(1X/3G)接入或者WLAN接入使用CDMA移动增值业务,具体又可分为:z商务人士:在家庭、热点等有WLAN覆盖的区域,利用C+W 手机通过WLAN 上网、收发邮件等;z年轻个人客户:利用C+W 手机使用快捷易用的视频下载、流媒体浏览等数据业务。
2.3主要特点z可管可控:用户使用C+W手机上网,在WLAN模式下,支持访问移动增值业务,无论CDMA(1X/3G)模式还是WLAN模式,所进行的上网或数据服务均具有可管可控性。
z统一鉴权:用户使用C+W手机上网,其业务受理、业务使用、业务计费均使用同一号码进行鉴权。
在CDMA 1X、3G和WLAN模式下,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即可完成鉴权并接入到网络。
2.4业务描述2.4.1WLAN与CDMA网络同时覆盖C+W手机用户可通过WLAN、3G或CDMA1X(优先级由高到低)网络直接接入互联网,使用各项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使用习惯和可享用服务与现有C 网手机用户保持一致。
z C+W手机在CDMA(1X/3G)网络下正在使用数据业务时,检测到中国电信WLAN网络覆盖信号,应保证本次业务使用过程中不受网络干扰或影响。
z C+W手机在WLAN网络下正在使用数据业务时,离开中国电信WLAN 网络覆盖,提示用户WLAN连接中断,并提示用户选择是否切换到CDMA(1X/3G)网络。
z用户通过WLAN网络接入使用数据业务时,应不影响其CDMA网络提供的语音业务,即语音和短信优先,当有来电或短信时,优先处理语音或短信业务,WLAN数据连接中断,通话或答复结束后继续WLAN上网功能。
2.4.2仅有CDMA网络覆盖C+W手机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现有CDMA语音和短信功能,语音功能与CDMA(1X/3G)上网功能不能同时使用:z当用户使用CDMA(1X/3G)上网过程中,使用CDMA(1X)语音功能时(主叫),CDMA(1X/3G)上网功能挂起,待通话结束后继续CDMA(1X/3G)上网功能;z当用户使用CDMA(1X)上网过程中,语音和短信优先,有语音来电或短信时(1X语音功能),CDMA(1X)上网功能中断,待通话结束后继续CDMA(1X)上网功能;当用户使用CDMA(3G)上网过程中,有语音来电或短信时(1X语音功能),CDMA(3G)上网功能挂起,待通话结束后继续CDMA(3G)上网功能。
z以上业务体验及使用习惯与现有C网手机用户保持一致3、业务特征3.1运行环境手机终端要求:具备WLAN接入模块、支持UIM卡统一认证功能的CDMA手机,并且符合《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规范-CDMA/WLAN分册》要求。
UIM卡要求:UIM卡需符合《中国电信CDMA卡需求规范-UIM卡(1x增强型)分册》、《中国电信CDMA卡需求规范—1X增强型双模卡分册》要求;支持统一认证功能,需开通3G业务。
3.2接入方式3.2.1中国电信WLAN热点接入在中国电信WLAN热点无线网络环境中,C+W手机自动连接由中国电信WLAN热点(支持统一认证)提供的无线接入网络,注册成功后,手机界面有明显WLAN及其信号强弱的标识;当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服务,点击相应业务应用,即可通过中国电信WLAN接入移动业务网络或互联网使用数据业务,无须输入帐号密码。
用户也可以选择通过CDMA(1X/3G)网络使用数据业务。
详细的业务使用流程见4.3、4.4的中国电信WLAN热点接入流程。
3.2.2其它WLAN热点接入在其它非中国电信WLAN热点或中国电信其他热点(不支持统一认证)无线网络环境中,C+W手机用户由此类WLAN热点接入时,应保持与此类热点当前用户的使用习惯一致,遵循此类热点原有的接入认证和鉴权方式。
3.2.3移动状态或无WLAN热点接入C+W 手机用户处于移动状态或者WLAN的信号未达到服务要求的阈值,而其在使用短信或语音业务时,用户可以通过CDMA1X网络使用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也可以通过3G网络使用数据业务;以上业务体验与C网手机用户保持一致。
3.3认证信息手机上网(WLAN)注册认证信息:当C+W手机终端搜索到WLAN信号后注册到wPDIF(WAG)设备,注册时的鉴权认证由C+W手机终端内的UIM卡完成。
手机上网(3G/1X/WLAN)认证信息:连接无线宽带(3G)或无线宽带(1X)通过UIM卡中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接入号为#777,用户名/密码统一为ctnet@/vnet.mobi或者ctwap@/vnet.mobi)。
4、业务流程C+W手机用户可以通过WLAN 、3G和CDMA1X网络接入中国电信移动网络,访问互联网和移动分组域的业务;其使用习惯和享受服务均与现有C网手机用户保持一致。
用户也可接入其它非中国电信WLAN网络,使用互联网业务,非中国电信WLAN网络接入不受统一认证影响,业务使用习惯与现有WLAN 用户保持一致。
C+W手机用户通过CDMA网络进行语音和短信业务,其业务体验和使用习惯与C网手机用户保持一致。
4.1网络搜索CDMA网络搜索:C+W手机开机后,自动搜索CDMA网络并完成CDMA(1X和3G)接入和网络注册。
WLAN网络搜索:C+W手机开机后,若WLAN模块开启,自动周期性搜索WLAN网络。
首先搜索当前区域所有可用SSID,优先选择手机内置的SSID网络连接信息,如:电信热点网络或家庭网络连接信息。
C+W手机默认支持中国电信C+W统一认证的SSID接入点优先级最高。
中国电信支持统一认证的公共热点的SSID为ChinaNet, SSID的接入优先级顺序是(由高到低): ChinaNet、。
统一认证WLAN接入网关设备(wPDIF(WAG))的域名统一为。
用户通过非中国电信C+W定制手机由WLAN接入互联网络,视为外网用户,将根据业务策略决定是否允许使用中国电信移动网络提供的数据业务。
若当前区域可用SSID为非中国电信热点,且从未连接认证过,可根据手机界面无线网络属性提示,通过输入密钥的方式或直接接入WLAN网络。
4.2CDMA(1X/3G)与WLAN的网络选择当C+W手机的WLAN模块关闭或无WLAN覆盖时,若用户发起数据业务请求,手机终端应自动通过CDMA无线网络(优先选择3G,其次是CDMA 1X)发起PPP拨号请求,建立手机终端到PDSN的PPP通道,承载数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