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教材2_.ppt
合集下载
7.2(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4、以下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衍的 基本单位。 C B、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 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C、种群基因库的基因没有物种基因库的基 因丰富。 D、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 也能含有多个物种
这是生活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和新西兰 草原上的两个马群。它们是属于一个 种群还是两个种群? 在自然条件下,这两个草原上的马能够 发生基因交流吗?为什么?
小结
以(自然选择学说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 1、物种的概念以及与种群的区别 ; 种群)是生物进化 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判断物种的依据: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 ( 基因频率 )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及(隔离 )是物种形成过程的 ( 2、隔离:生殖隔离、地理隔离 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 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这个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过中,( 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生物进 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地理隔 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 )使种群的基 离是量变过程,生殖隔离是质变。 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隔离 )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 代骡是不育的,因此, 马和驴属于两个物种
1、马(2N=64)和驴(2N=62)杂交 能产生后代称骡子,能够正常发育,
但不能生育,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
要是 (D )
A、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C、发生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
2、上述这种情况称之为 ( )
隔 离 自然 变异 变异 2 选择2 类型2
6、物种的形成:
新种2
一般情况下,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 骤 不同个体出 外界 ②同一物种 种群,就成了两个物种。也就是说地理隔离是 新物种 变 现生殖隔离 因素 一个量变过程,生殖隔离是质变。 如自然界中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式
高中生物必修2优质课件2: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精讲精析】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 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 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 样性。
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地球形成 时原始大气 中是没有氧 气的,但是 随着光合细 菌的出现, 使得大气中 有了氧气
共同进化的含义2:
比如: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过地理隔离。
三.共同进化
资料1: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其顶端 贮存着花蜜,可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而这昆虫要有吸 管式的长口器才能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这 样的蛾!它们互相影响着,这些变异不断积累,从而成为 今天的这种兰花和兰花蛾。
资料2: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 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 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主要是一些单细 胞生物、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等。 13亿年前真核生物 的红藻化石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
③、古生代的寒武纪
生物大爆发
进入早古生代,一些大型的古生物相继出现,如三
叶虫、鹦鹉螺等。出现了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繁生物是最有代表性
的寒武纪生物群.
三叶虫化石
寒武纪时地 球上的生态系统 有什么特点?
陆地上还是一 片荒芜,生物都生 活在海洋中。
④、古生代最早登陆的植物
一些海洋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主要 是蕨类植物。
⑤、中生代生物
三叠纪,开始出现水生爬行动物,如鱼龙、蛇颈龙 等;侏罗纪是恐龙的天下,但在白垩纪全部绝灭。发现始 祖鸟、中华龙鸟等;昆虫类也开始繁盛;白垩纪末期, 开始出现被子植物
孔龙蛋
(1)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 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地球形成 时原始大气 中是没有氧 气的,但是 随着光合细 菌的出现, 使得大气中 有了氧气
共同进化的含义2:
比如: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过地理隔离。
三.共同进化
资料1: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其顶端 贮存着花蜜,可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而这昆虫要有吸 管式的长口器才能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这 样的蛾!它们互相影响着,这些变异不断积累,从而成为 今天的这种兰花和兰花蛾。
资料2: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 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 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主要是一些单细 胞生物、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等。 13亿年前真核生物 的红藻化石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
③、古生代的寒武纪
生物大爆发
进入早古生代,一些大型的古生物相继出现,如三
叶虫、鹦鹉螺等。出现了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繁生物是最有代表性
的寒武纪生物群.
三叶虫化石
寒武纪时地 球上的生态系统 有什么特点?
陆地上还是一 片荒芜,生物都生 活在海洋中。
④、古生代最早登陆的植物
一些海洋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主要 是蕨类植物。
⑤、中生代生物
三叠纪,开始出现水生爬行动物,如鱼龙、蛇颈龙 等;侏罗纪是恐龙的天下,但在白垩纪全部绝灭。发现始 祖鸟、中华龙鸟等;昆虫类也开始繁盛;白垩纪末期, 开始出现被子植物
孔龙蛋
(1)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 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3、地理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 同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 象。
虎狮兽是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两个物种。
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 障碍,使不同的种群不能基因交流。
如东北虎(左)和华南虎(右)都是亚洲虎的后代,由于 长期地理隔离而没有相互交配,没有基因交流,形成了地 理隔离,它们形成两个不同的亚种。
小结:物种形成过程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种 群
地理隔离
小 种 群
自然选择
基 因 频 率
发 生 生殖隔离 改 变
新 物 种
物种形成的关键
(由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1.如果有两个小种群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 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
为一个物种:( D )
A.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
隔
离
物种的概念
与
物
种
的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形
成
一、物种的概念
——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 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 物。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3、地理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 同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 象。
虎狮兽是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两个物种。
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 障碍,使不同的种群不能基因交流。
如东北虎(左)和华南虎(右)都是亚洲虎的后代,由于 长期地理隔离而没有相互交配,没有基因交流,形成了地 理隔离,它们形成两个不同的亚种。
小结:物种形成过程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种 群
地理隔离
小 种 群
自然选择
基 因 频 率
发 生 生殖隔离 改 变
新 物 种
物种形成的关键
(由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1.如果有两个小种群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 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
为一个物种:( D )
A.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
隔
离
物种的概念
与
物
种
的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形
成
一、物种的概念
——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 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 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4:7-2-2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课件

种群
物种
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 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能够在自然状况下相互交 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 群生物
范围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 的个体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 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种群必须具备“三同”; 判断 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标准 同一物种
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 并产生可育后代
联系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同一个物种的多个 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成为 不同亚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种。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 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不同岛屿的自然环境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 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
4.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改变,对不同 种群的基因库有什么影响?
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 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 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 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有什么作用呢?
3.请利用教材P120资料分析,简单说明隔离和物种的 形成又有何关系呢?
...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 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 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范围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 的个体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 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种群必须具备“三同”; 判断 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标准 同一物种
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 并产生可育后代
联系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同一个物种的多个 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成为 不同亚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种。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7.2隔离和物种的形成 课件

种群 A
种群 B
自然状态下能否交配繁殖
能 且后代可育
不能 或后代不育
同一物种
不同物种
下图是一片有马和牛的草原的照片。
是同一物种吗?
是
同
一
物
种
骡(不育)
吗?
狮虎兽
虎狮兽
虎狮兽和狮虎兽都是 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 两个物种。
是同一物种吗?
黄黑
棕
白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 一般是不能交配 的,即使交配成 功也不能产生可 育后代,这种现 象叫做生殖隔离。
CGDFAEB
加拉 帕戈
地隔理离 阻断 基因交流
斯群 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岛的 基因频向率不同方向发生改变
地雀 的形
种群基因出库现差异
成方
差异进一步加大
式
生殖 隔离
新种形成
即: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出现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吗?
二倍体西 瓜和四倍 体西瓜是 同一物种 吗?
无籽西瓜的培育
不一定,只有当基因库的差异明显时才能形成生殖隔
3离、,物才种能形形成成新的物必种要条件是什么? 4、隔物离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5生、殖物隔种离形成的基本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2、完成P121-P122课后习题
例: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B ) A.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 然导 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 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 隔离
创
我叫唐白虎,今年15岁,壮年,
设 身长3.6米,体重350公斤,曾经是
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_---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

思考 1.材料三和材料四有哪 些地方具有相同点 2.材料三和材料四有哪 些地方具有不同点 1.什么是隔离 2.隔离的种类的哪些 3.地理隔离是什么?上面 哪个材料是地理隔离? 4.生殖隔离是什么?上面 哪个材料是生殖隔离?
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 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2、隔离的类型
19世纪中叶
s
20世纪中叶
s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是的人有多 少种肤色吗?
棕
白
材料二
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没有生 育的能力,它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 为驴骡和马骡。公驴可以和母马交配,生下 的叫“驴骡”。 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 “马骡”,马骡个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 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尤其 是在偏远乡村农田里面使唤马骡太多了,因 为马骡要比马省草料省的多,而且力量也比 马大,是一种省吃能干的役畜,但它的弱点 奔跑没有马快,不适合奔跑,也不能生育。 驴骡个头小,一般不如马骡力量大、用起来 方便,但不同马骡的是它有时能生育。
骡
骡是不育的,所以马和驴是两个物种。
思考: 1.这两种桦尺蠖是不是同一 个物种?这些人是一个物种 吗?驴和马是不是同一个物 种? 2.什么是物种? 3.如何判断两个生物是不 是同一个物种
这两种桦尺蠖尽管形态不 同,但可以进行基因的交 流,并且后代是可育的, 所以属于同一个物种
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个 物种,无论白人黑人黄种 人结婚,都能产生具有生 殖能力的后代。
隔离、共同进化与物种 多样性的形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 现 代 生 物 进 化 理 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 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高中生物课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PPT课件[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课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PPT课件[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bec8da88e9951e79a892778.png)
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 种灰色鱼 B.假说乙认为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 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 鱼混杂在一起 C.假说甲说明湖Ⅰ和湖Ⅱ由于地理隔离的作用 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 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 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同一个物种 【尝试解答】 ____C____
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
【特别提醒】 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反过来物种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影响基因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图解及分析
例2 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 误的说法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 多样性的形成
基础自主梳理
一、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__相__互__交__配__并且产生_可__育__后
代的一群生物,简称“种”。 二、隔离 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 不能_自__由__交__流__的现象。 2.类型 (1)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_相__互__交__配__ 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中也是如此
D
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的现象叫生殖 隔离,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互动探究】 (1)若如D项所说,两鱼不能杂交成功,你更支 持哪个假说? (2)你认为这两种鱼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提示】 (1)假说乙。 (2)由同一种鱼经过长期的地理障碍而达到生殖 隔离。 【探规寻律】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①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出现生殖隔离。 ②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隔离。
生物必修ⅱ人教新课标7.2.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课件.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
因可能是__________。 ③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 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发生了 改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核心是现代生
【解析】Ⅰ.(1)由于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后,后代
是不育的三倍体西瓜,说明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即属于不同 物种。 (2)三倍体西瓜细胞中存在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无法均分,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3)要使三倍体西瓜可育,必须使染色体均分,加倍是一种 最为理想的方法。 Ⅱ.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存在生殖隔离,并且八倍体小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 致生殖隔离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
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虎和狮之间不 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若一种群中BB个体占81%,Bb占18%,bb占l%,则基因 库中B频率为90%
【解析】选D。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不仅能够杂交,而且能 够产生可育的后代。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的“狮虎兽”是不
1.怎样判断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 提示:看两个种群自然状态下能否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若能则属于同一物种,若不能则属于不同物种。如东北虎与 华南虎体形上有一定差异,但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它们
属于一个物种。
2.如何区分种群与物种两个概念?
提示:种群强调的是同一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 A错;由于d 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对;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 b和d由 于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故 C不对。即使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 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所以D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