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练习题及答案.doc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同步习题(含答案)

《台阶》同步练习◆基础题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敞(shǎnɡ)门槛(kǎn) 黏性(nián) 泥浆(jiānɡ)B.涎水(xián) 掺水(chān) 着落(zhuó)揩汗(kāi)C.摔跤(jiāo) 胯骨(kuā) 凹凼(ào) 舀水(yǎo)D.烦躁(zào) 尴尬(ɡān) 脾气倔(jué)硌脚(ɡè)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低眉顺眼自言自语引人注目挈而不舍B.微不足道自命不凡家喻户晓全身贯注C.大庭广众锐不可当锋芒毕露迥乎不同D.若有所失人声顶沸洁然不同空前绝后3.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父亲老实厚道点头哈腰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C.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D.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
”这句话刻画出父亲的胆小。
B.“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里的专注,是指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心里羡慕,看得出神。
同时也在心里暗下决心,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房子。
C.“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
父亲拍拍我的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父亲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人生的哲理:人生要一步一步地走,不能急于求成。
D.“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凹凼.( ) (2).尴尬..( )( ) (3).门槛.((4).揩.一把( ) (5).撬.( ) (6).往下挪.( )2.看拼音写汉字(1).鞭炮cuān 上了高空。
(2).沟里qiàn 着沙子和泥土。
(3).我流着一大串xián 水。
(4).这种nián 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
3.在中填上恰当的标点。
(1).好久之后(2).怎么了呢4.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若有所失:【综合练习】仔细阅读课文,简要回答问题:1.课文的题目是“台阶”,“台阶”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父亲为什么老是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3.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4.当父亲坐在新屋的台阶上时,为什么反而觉得不自在?5.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6.你能说说“我”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讲述父亲的故事的吗?【拓展练习】一.阅读永远的风景①我喜欢这么一首诗:“马车驶回遥远的岁月/运来玉黍.和小米/夕阳返照村巷/流水泣入瓷器/那人在瓷器外/稳坐青山/横吹牧笛……”这是一幅圆融的古朴画卷,每个读到它的人,都会听到那平和之中的的苍凉,而这种苍凉却正是最有魅力的笛声。
②现在我的女儿就在我椅背的空地上拉着那把吱吱嘎嘎的小提琴,所有音符从脑后飞来,给人一种跌跌撞撞的感觉;但我能听得出来,这种还很欠火候的琴声,依然在表现着一股生命的朝气,那是最真实最自然的音乐。
③而在我的眼前,在这种远非流水之音的背景上,我总能看到一幅永远的风景,只要我想要看到,无论我闭上或大睁双眼,那种要让人从心底涌出深秋之箫声的图景就会发现,那就是我的母亲和她那永远灰蓝的衣襟。
《台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台阶》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烟瘾(yǐn)着落(zháo)尴尬(gà)B. 揩汗(kāi)痴笑(zhī)凹凼(dàng)C. 卵石(luǎn)模样(mó)嵌着(qiàn)D. 铜盏(zhǎn)憋住(biē)瞬间(shùn)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自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中谈论他的创作经验。
B. 她经常自言自语,以此排遣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
C. 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 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3.对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副词)B. 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
(介词)C.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形容词)D.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连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前提。
C.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课文开头“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句话开篇点题,又设置悬念,为下文写父亲盖新屋、造台阶埋下伏笔。
B.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一句属于侧面描写,写破草鞋堆积之高,从侧面烘托了父亲为建新屋而付出的艰辛劳动。
C.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古铜色的脸”比喻成“青石板”,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父亲内心的伤感。
小学生奥数上楼梯问题、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生奥数上楼梯问题、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及答案1小学生奥数上楼梯问题练习题及答案篇一1、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解答: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X(6-1)=90(级)台阶。
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2、裁缝有一段16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分析: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 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 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 里有4个2米,用3天,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I o 因此,只要看16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呢子有2米,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如果呢子有6米,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如果呢子有8米,再剪2米,还剩4米,16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16÷2=8(个)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8-1=7(天)答:第七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
2.小学生奥数上楼梯问题练习题及答案篇二1、甜甜家住在10楼,每上一层楼梯需要2分钟,那么从1楼上到5楼需要多少分钟?解析:爬楼梯的问题,主要是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楼梯层数比楼数少1,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
由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得出1楼到5楼总共上了4层。
又因为每上一层楼需要2分钟,所以正确的答案是:2X (5-1)=8(分钟)2、口苗口苗住在五楼,每层楼梯有8级台阶,你知道唯唯走多少级台阶才能走到自己住的那一层呢?解析:哺哺住在五楼,从一楼走到五楼,其实是走了(5-1)=4(层)楼梯,由于每层楼梯都有8级台阶,因此住在五楼,就是求4个8是多少,是4X8=32(级)台阶,列式如下:5-1=4(层)4X8=32(级)3.小学生奥数二次相遇问题练习题及答案篇三1、甲、乙两地公路长74千米,8:1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半个小时后,又有一辆同样速度的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课台阶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台阶》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烦(zào)(ɡān ɡà)缝(qì)米(yǎo)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1.虽然这些都很微乎其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三、选词填空1.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抬、托、举)在肩上,说是能一口气(驼、抬、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2.他的脚板(长大、宽大、阔大),(露出、开着、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塞着、堵着)沙子和泥土。
四、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2.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五、简答:本文围绕老屋台阶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有甚么作用?六、拓展浏览。
父亲春节回家探亲,我为妈妈买了好多礼物,只给爸爸带回一条内部处理的白包香烟。
从我记事起,爸爸就没怎样疼过我。
……归队那天夜里,下起了鹅毛大雪。
天明时,望着盈尺的积雪我愁道:“怎样走呀?”爸爸说:“到渡口这段路我已扫出了一条大道。
天冷,穿上我的皮棉鞋走吧。
家有家规,军有军法,不要超假。
”我猛然瞥见了挂在院中枣树上爸爸的那件灰大衣,上面结满了冰块。
离我家比来的车站是在村前那条小河的对岸,而渡口离我家足足有半公里,爸爸(果然、忽然、居然)在这段路上扫出了一条大道。
来到渡口,无人摆渡,爸爸就用手中的木锨当桨,让我坐在船舱中,他划动了小船。
河面薄冰晶莹,岸上白雪皑皑(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分逢到下雪天,爸爸就让我坐在他的肩上驮着我上学的情景。
那时分爸爸还很年轻,驮我很轻松;如今他老了,划起船来好像有些力不从心。
一种炽热的情感在我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我当兵的第二年春天,爸爸听说我要考军校,走了50里的土路,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把我读高中时的课本全都送了来。
当时没赶上食堂开饭,爸爸只吃了我为他泡的两袋方便面,就坐车走了,说是怕影响我的工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1.《台阶》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1.《台阶》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11 《台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识记】A.瞬间(shùn) 叮嘱(zhǔ) 憋住(biē)B.涎水(yán) 门槛(kǎn) 烟瘾(yǐn)C.半晌(xiǎng) 凹凼(dàng) 黏性(nián)D.模样(mó) 舀米(yǎo) 头颅(lú)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识记】A.门槛自言自语老实厚道人踩牛踏B.摔矫低眉顺眼微不足道精力旺盛C.楷汗破土动工一起一伏大庭广众D.泥桨高低不齐若有所失宽敞阴凉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识记】A.那户人家真是祸不单行,他们本来就穷,现在两个孩子又生病住院。
B.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掌握】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巷,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C.(父亲)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拓展】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前提。
C.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理解】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都在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
高中地理 【地理课堂】关于梯田考点的最全整理(附练习题)

【地理课堂】关于梯田考点的最全整理(附练习题)梯田梯田是山区、丘陵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它是由于地块顺坡按等高线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
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成阶台式或坡式断面的田地,梯田可以改变地形坡度,拦蓄雨水,增加土壤水分,防治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目的,同改进农业耕地作技术结合,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从而为贫困山区退耕陡坡,种草种树,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我国规定,25°以下的坡耕地一般可修成梯田,种植农作物。
25°以上的则应退耕植树种草。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梯田的分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治理程度、劳动力多少、土地利用方式与耕作习惯等不同,修筑梯田形式各异,其分类方法也有多种,简介如下:水平梯田水平梯田,指为保持水土、种植作物或树木而将缓坡地(一般小于15°)改成水平的台阶式田地。
隔坡梯田水平梯田与自然坡地沿地坡相同布置,即上一阶梯田与下一阶梯田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
原山坡地,此坡地也可做下一级水平梯田的集水区,水平梯田上种作物,坡地上种草、集水。
水平梯田与坡地两带宽度比一般为1:1。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反坡梯田水平阶整地后坡面外高内低的梯田称反坡梯田。
反坡面坡度视荒山坡度大小而异,坡陡面窄者反坡度较大,反之较小。
田面宽 1.5米-3米。
长度视地形被碎程度而定。
反坡梯田能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土,适用于干旱及水土冲刷较重而坡行平整的山坡地及黄土高原,但修筑较费工。
复式梯田复式梯田指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在山丘坡面上开辟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等多种形式的梯田组合。
它的修建宜经过统筹规划,在必要条件下还可配合水平沟等水土保持工程,以提高坡面耕地的保水抗蚀能力。
修建复式梯田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水土保持效益。
梯田的分布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
小学奥数全国推荐最新五年级奥数通用学案附带练习题解析答案22变速问题、扶梯问题(二)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 奥数 版 本 通用版课程标题 扶梯问题扶梯问题与流水行船问题十分相像,而且很有特点,路程的单位往往是台阶数。
速度单位是台阶数/单位时间。
扶梯问题有时会要求计算露出的台阶数,其实就是全程。
对于流水行船问题比较熟悉的话,可以把扶梯问题看成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中掉落物品的问题,看成扶梯问题更容易让人理解。
当人顺着扶梯的运动方向走上台阶时,相当于流水行船中的“顺水行驶”,这里的水速就是扶梯自身的台阶运行速度。
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
当人沿着扶梯逆行时,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
电梯露出的台阶数不变。
例1 小明站着不动乘电动扶梯上楼需30秒,如果在乘电动扶梯的同时小明继续向上走需12秒,那么电动扶梯不动时,小明徒步沿扶梯上楼需多少秒?分析与解:两点注意:1. 条件全是时间,问的也是时间,肯定是用比例关系解题。
2. 这种题可以随便假设一个路程,得出正确答案。
这样比较实际。
假设一个全程,最好是12、30的最小公倍数60。
扶梯的速度是2,小明和扶梯的速度和是5,小明的速度是3,所以电梯不动,小明徒步沿扶梯上楼需要20秒。
例2 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有一架向上的自动扶梯。
小强乘坐扶梯时,如果每秒向上迈一级台阶,那么他走过20级台阶后到达地面;如果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他走过30级台阶后到达地面。
从站台到地面有多少级台阶?分析与解: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走过30级台阶到达地面所用时间为15秒。
时间变成43,速度是原来的34。
每秒只是多走一级台阶,说明原速度为3阶/秒,电梯速度为2阶/秒。
所以全程是60203=⨯级台阶。
例3 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架设有向上的自动扶梯。
小强想逆行从上到下,如果每秒向下迈两级台阶,那么他走过100级台阶后到达站台;如果每秒向下迈三级台阶,那么他走过75级台阶后到达站台。
自动扶梯有多少级台阶?分析与解:每秒一阶叫做单位速度(以下例题相同)速度增加1,时间从50秒变成25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台阶》习题精选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7分)
凹凼.()挪.()动.尴尬
..()()砌.(.)台阶
...门槛.()涎.()水揩.()油撬.()锁膝.()盖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并改正。
①A.肩膀 B.摩破 C.宽敞 D.涎水 ( ) 改为
②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改为
③A.糟糕 B.仿佛 C.叮嘱 D.烦燥()改为
④A.倔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改为
3、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
..的笑。
尴尬:
造句:
②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
....累了一辈子。
低眉顺眼:
造句:
③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
造句: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2)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头发,是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生机。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在雾里。
父亲头发上像是()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
发都艰难地()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
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
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
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6、给加点的字注音。
黏()掺()
7、下列动词是从原文中抽出来,请把它们选入上文空格中。
飘浮滚挑
8、“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为什么用“踏”而不用“和”或“踩”?
9、为什么“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
挑水由我包了。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
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
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0.依课文把空缺的三个词语填上,正确的一项是()
A.惨叫粗暴烦躁 B.惨叫粗野烦恼
C.喊叫粗暴烦恼 D.喊叫粗野烦恼
11.文中如何描写“我”的行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2.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看这个人物?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一、1、dàng nuóɡān gàqìkǎn xián kāi qiào xī
2、①B “摩”改为“磨”②C“卷”改为“倦”
③D “燥”改为“躁”④D“跨”改为“胯”
3、B
4、略
5、(1)动作描写。
表现父亲因喜悦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2)外貌描写。
表现父亲为造新屋已经耗费了许多精力,到了晚年不能劳作的那种深深失落之感。
6、nián chān
7、填字顺序为:浮飘挑滚
8、“踏”形象地写出了和泥的动作,“踏”既包含了“和”,又包含了“踩”,所以单用哪一个,都不够形象具体。
9、造新台阶是父亲一生的愿望,愿望将要实现时,却感到一些失落感,所以露出些尴尬的笑。
10、A
11、“我”把挑水的活包了,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聊天。
“我”是一个孝顺父亲、理解父亲痛苦的孩子。
12、造高台阶。
勤劳、善良、老实厚道。
父亲在实现了最高的追求后,内心失落,不踏实了。
人活着要不断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