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练习题

合集下载

思修第八章习题

思修第八章习题

第八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民法的基本原则中最能体现民法特点的原则是()。

A、平等B、自愿、公平C、诚实信用D、禁止权利滥用2、民事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是()。

A、公民法人国家B、主体客体内容C、权利义务责任D、物行为精神财富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划分的年龄界限是()。

A、10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4、财产所有权的核心是()。

A、占有B、使用C、收益D、处分()。

5、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A、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暂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6、甲将一批货物存放在乙的仓库中,待甲提货时,发现丢失部分货物。

甲向乙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6个月B、1年C、2年D、20年7、1974年1月1日晚张某被人打成重伤。

经过长时间的访查,于1993年6月30日张某掌握确凿的证据证明是李某将其打伤。

这时,张某应在()前向李某提出赔偿请求。

A、1994年1月1日B、1994年6月30日C、1995年1月1日D、1995年6月30日8、1996年7月10日,甲因过失致乙人身伤害,造成乙损失500元。

因甲生活困难,一直未予赔偿,乙也未请求甲赔偿。

1998年1月10日,甲出外打工回家过年,主动向乙支付了500元作为赔偿金。

春节期间,村里一政法大学生向村民进行普法教育,甲才明白该笔赔偿已过诉讼时效,此时,()。

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元的赔偿金B、乙接收500元属于不当得利C、乙有权接收该500元,甲无权请求返还D、乙无权接收,该500元应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止,中止的原因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

A、最后1年内B、最后6个月内C、任何时间D、最后3个月内10、甲男乙女欲登记结婚,因筹备婚礼事务繁多,故请好友丙男丁女代领结婚证书。

丙男丁女()。

A、属委托代理B、属指定代理C、有权代理D、不得代理11、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销售渠道策略练习题

销售渠道策略练习题

第八章销售渠道策略一、选择题1.接受用户订货是一种()A 直接渠道B 间接渠道C 长渠道答案:A2.分销渠道所涉及的是商品实体和商品( )从生产向消费转移的整个过程。

A 使用权B 支配权C 所有权答案:C分析:渠道的作用就在于商品实体和所有权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3.生产企业的商品经过中间环节,利用中间商销售给消费者的,称为()。

A 直接渠道B 间接渠道C 短渠道答案:B4.双向交流的流程为()。

A 实物流B 付款流C 信息流答案:C5.按照经营范围分,买卖批发商可分为综合批发商产品线批发商和()。

A 专业商品批发商B 进出口批发商C 现购自运批发商答案:A6.()对商品没有所有权。

A 买卖批发商B 经纪人C 邮购批发商答案:B7.消费者在当当网上购物属于()的范畴。

A 直接推销B 直复营销C 购物服务答案:B8.雅芳产品的销售属于()。

A 有店铺零售B 无店铺零售C 无店铺、有店铺相结合答案:C9.廉价零售商有三种主要形式是工厂门市部、独立的廉价零售商和()。

A 样品目录陈列室B 折扣商店C 仓库俱乐部10.如果生产者要求严格控制产品的零售价格或产品的新鲜程度,宜采用()。

A 长渠道、窄渠道B 窄渠道、短渠道C 短渠道、宽渠道答案:B。

11.工业用机械应该采用()。

A 长渠道B 短渠道C 宽渠道答案:B12.渠道方案评估标准中,()是衡量每种渠道方案在渠道运行过程中的应变能力的。

A 经济性B 可控制性C 适应性答案:C13.珠宝、金器等贵重物品多采用()。

A 选择性分销B 专营性分销C 密集型分销答案:B14.某产品由于武汉、南京价格差额较大,引起地区间的串货,扰乱武汉市场产品的销售,属于()。

A 垂直渠道冲突B 水平渠道冲突C 多渠道冲突答案:C15.宝洁产品多采用广告宣传,不进行过多的终端维护,然而经销商、零售商都钟爱宝洁的产品,宝洁的渠道控制属于:()。

A 市场控制B 利益控制C 品牌控制答案:C16.格力空调对于扰乱渠道次序的分销商,不论他的业绩多好,都一律解除合同。

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23537x y x y -=⎧⎨=+⎩①②正确的方法是A .①+②得2x =5B .①+②得3x =12C .①+②得3x +7=5D .先将②变为x -3y =7③,再①-③得x =-2【答案】D【解析】先将②变为x -3y =7③,再①-③得x =-2.故选D .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2503510x y x y -=⎧⎨+-=⎩①②时,最简单的方法是A .先将①变形为x =52y ,再代入② B .先将①变形为y =25x ,再代入②C .先将②变形为x =153y-,再代入①D .先将①变形为5y =2x ,再代入② 【答案】D【解析】由①得:5y =2x ,把5y =2x 代入②即可.故选D . 3.解方程组35237x y x y +=⎧⎨+=⎩①②,错误的解法是A .先将①变形为53x y =+,再代入②B .先将①变形为53x y =-,再代入②C .将-②①,消去yD .将2⨯-①②,消去x 【答案】A【解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先将①变形为53x y =-,移项要变号,选项A 错误.故选A .4.解方程组:(1)4273210x y x y -=⎧⎨+=⎩;(2)2359x y x y =⎧⎨-=⎩;(3)459237x y x y +=⎧⎨-=⎩;(4)7341x y x y +=⎧⎨-=⎩比较适宜的方法是A .(1)(2)用代入法,(3)(4)用加减法B .(1)(3)用代入法,(2)(4)用加减法C .(2)(3)用代入法,(1)(4)用加减法D .(2)(4)用代入法,(1)(3)用加减法 【答案】D(4)第一个方程转化为x =7-y ,代入第二个方程即可消去未知数x ,用代入法比较适宜.故选D .5.二元一次方程组320x y x y -=-⎧⎨+=⎩的解是A .12x y =-⎧⎨=⎩B . 12x y =⎧⎨=-⎩C .12x y =-⎧⎨=-⎩D .21x y =-⎧⎨=⎩【答案】A【解析】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得3x =-3,解得x =-1,将x =-1代入方程组中得任意一个方程可得y =2,所以12x y =-⎧⎨=⎩.故选A .6.已知方程组323()11x y y x y -=⎧⎨+-=⎩,那么代数式3x -4y 的值为A .1B .8C .-1D .-8【答案】B【解析】将x -y =3代入方程2y +3(x -y )=11得2y +9=11,解得y =1,将y =1代入x -y =3得x =4, 所以3x -4y =3×4-4×1=8.故选B . 7.若2425y x a b -与352x y a b +是同类项,则x 、y 的值为 A .21x y =⎧⎨=⎩B .31x y =⎧⎨=⎩C .12x y =⎧⎨=⎩D .21x y =⎧⎨=-⎩【答案】D【解析】由同类项的定义可得24325y xx y-=⎧⎨=+⎩,整理得34225x yy x+=⎧⎨=-⎩①②,将②代入①得3x+4(2x-5)=2,解得x=2,将x=2代入②得y=-1,所以21xy=⎧⎨=-⎩.故选D.8.已知21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81mx nynx my+=⎧⎨-=⎩的解,则2m-n的算术平方根为A.±2 B.2C.2 D.4 【答案】C9.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343x y ax y a+=-⎧⎨-=⎩,给出下列结论:①51xy=⎧⎨=-⎩是方程组的一个解;②当2a=时,x,y的值互为相反数;③当a=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2y=3的解;④x,y间的数量关系是x+y=4-a,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中将51xy=⎧⎨=-⎩代入方程组得534513aa-=-⎧⎨+=⎩,解得:a=2,所以①正确;②中将a=2代入方程组中得326x yx y+=⎧⎨-=⎩①②,①+②得x+y=4,所以②错误;③中将a=1代入方程组得333x yx y+=⎧⎨-=⎩,解得3xy=⎧⎨=⎩,将其代入x-2y=3-2×0=3,所以③正确;④中,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得x+y=2+a,所以④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0.已知23523x yx y+=⎧⎨+=-⎩,则3x+3y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32【解析】23523x y x y +=⎧⎨+=-⎩①②,①+②得:442x y +=,即12x y +=,13333()322x y x y +=+=⨯=.故答案为:32. 11.方程组221x y x y +=-=⎧⎨⎩的解是__________.【答案】11x y ==⎧⎨⎩【解析】221x y x y +=⎧⎨-=⎩①②,①+②,得:3x =3,解得x =1,把x =1代入①得,y =1.故方程组的解为:11x y ==⎧⎨⎩,故答案为:11x y ==⎧⎨⎩.12.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59x y kx y k+=-=⎧⎨⎩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2x +3y =6的解,则k 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3413.已知|2x -3y +4|与(x -2y +5)2互为相反数,则(x -y )2019=__________.【答案】1【解析】由题意,得2|234|(25)0x y x y -++-+=,∴2x −3y +4=0,x −2y +5=0,∴x =7,y =6,∴20192019()(76)1x y -=-=,故答案为:1.14.若方程组42ax by ax by -=⎧⎨+=⎩与方程组234456x y x y +=⎧⎨-=⎩的解相同,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_.【答案】3319;112-【解析】解方程组234456x y x y +=⎧⎨-=⎩得1911211x y ⎧=⎪⎪⎨⎪=⎪⎩,将1911211x y ⎧=⎪⎪⎨⎪=⎪⎩代入第一个方程组中得1924111119221111a b a b ⎧-=⎪⎪⎨⎪+=⎪⎩,解得3319112a b ⎧=⎪⎪⎨⎪=-⎪⎩,故答案为:3319;112-.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4023222y x x y =-⎧⎨+=⎩①②;(2)235421x y x y +=⎧⎨-=⎩①②;(3)651533x y x y +=⎧⎨-=-⎩①②.【解析】(1)将①代入②得,32(402)22x x +-=, 解得x =58,故原方程组的解为:131698x y ⎧=⎪⎪⎨⎪=⎪⎩.(3)②×5得:15x -5y =-15③, ①+③得:21x =0, 解得:x =0,将x =0代入②,得y =3,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03x y =⎧⎨=⎩.16.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54522x y ax by +=⎧⎨+=-⎩与2180x y ax by -=⎧⎨--=⎩有相同的解,求a ,b 的值.【解析】由题意可将x +y =5与2x -y =1组成方程组521x y x y +=⎧⎨-=⎩,解得23x y =⎧⎨=⎩,把23x y =⎧⎨=⎩代入4ax +5by =-22,得8a +15b =-22①,把23x y =⎧⎨=⎩代入ax -by -8=0,得2a -3b -8=0②,与②组成方程组,得815222380a b a b +=-⎧⎨--=⎩,解得12a b =⎧⎨=-⎩.17.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12x y x y m +=⎧⎨-=⎩①②.(1)若用代入法求解,可由①得:x =__________③,把③代入②解得y =__________,将其代入③解得x =__________,∴原方程组的解为__________;(2)若此方程组的解x y ,互为相反数,求这个方程组的解及m 的值. 【解析】(1)若用代入法求解,可由①得12x y =-③,把③代入②解得14m y -=, 将其代入③解得12m x +=,∴原方程组的解为1214m x m y +⎧=⎪⎪⎨-⎪=⎪⎩.故答案为:12y -;14m -;12m +;1214m x m y +⎧=⎪⎪⎨-⎪=⎪⎩.(2)∵方程组的解x y ,互为相反数, ∴x y =-③,将③代入①得21y y -+=, ∴1y =, ∴1x =-,∴2123m x y =-=--=-,∴方程组的解是11x y =-⎧⎨=⎩,3m =-.18.小明在做家庭作业时发现练习册上一道解方程的题目被墨水污染325x y x y -=+=⎩∆⎧⎨,“口”和“△”表示被污染的内容,他着急,翻开书后面的答案,这道题的解是21x y ==-⎧⎨⎩,你能帮助他补上“口”和“△”的内容吗?说出你的方法.【解析】把x =2,y =-1代入两方程,得3×2-2×(-1)=8,5×2-1=9. ∴被污染的内容是8和9.。

学习策略练习题含答案

学习策略练习题含答案

第八章学习策略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2.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3.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A.复述策略B.理解一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4.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策略称为( ) 。

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5.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

A.复述策略B.理解一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6.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 ) 。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7.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8.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

B.元认知能力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9.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10.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 。

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11.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1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二、填空题1.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2.元认知是于1976年由——提出来的,它由三个成组成,即____、元认知体验和____. 3.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____、____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方面。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C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3.发展速度属于(A比例相对数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C4.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B5. 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A 296 人B 292 人C 295 人D 300 人C6. 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A 150万人B 150 . 2万人C 150 . 1万人D 无法确定C7. 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A有8个B有9个C有10个D有7个A8.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A9.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 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58.6%B 5158.6%C 658.6%D 6158.6%B10.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A简单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D11. 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季节指数法12.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数列D. 平均数数列 A13. 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 ) A. 期末发展水平 B. 期初发展水平 C •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14. 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 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 A15. 已知某地区 2010 年的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1 倍,比 2005 年增长了 0.5 倍,那么 2005 年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课后习题答案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课后习题答案

22 7336 18 0766 20 2040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练习题第五题答案
2000
季度 销售量
长期趋势
一季度 13 1
9 3324
二季度 13 9
9 9722
三季度 79
10 6121
四季度 86
11 2519
2001
Y/T 销售量 长期趋势
1 4037 10 8
11 8918
1 3939 11 5
9
2 10
10
2 50
Y 1 1 = 0 . 3 6 5 3 3 3 + 0 . 1 9 2 6 4 8 1 1 = 2 . 4 8 6 6 6 7
2024/1/18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练习题第五题
某县2000—2003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如表所示单位:万公斤 1用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 2拟合线性模型测定长期趋势 3预测2004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
13 95 0 987174
2024/1/18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练习题第五题答案
2用线形趋势模型法测定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季度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2024/1/18
销售量
13 1 13 9
t 1 3 6 , t= 8 .5 , t2 = 1 4 9 6
0 9177 17 5
15 0910 1 1596
20 0 17 6504 1 1331 1 1511 1 1472 20 2099
0 7364 16 0
15 7309 1 0171
16 9 18 2903 0 9240 0 8555 0 8526 20 8497

第八章 财管练习题

第八章 财管练习题

第八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资本保全约束规定不得用于支付股利的权益资金是()。

A.资本公积B.任意盈余公积C.法定盈余公积D.上年未分配利润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确定收益分配政策的法律因素内容的是()。

A.资产的流动性B.偿债能力C.资本积累D.超额累积利润3.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假定某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产权比率2/3,明年计划投资600万元,今年年末分配股利时,应从税后净利中保留()用于投资需要。

A.400万B.200万C.360万D.240万4.公司以股票形式发放股利,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A.引起公司资产减少B.引起公司负债减少C.引起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变化D.引起股东权益与负债同时变化5.某企业当年净利润为300万元,年初累计亏损为500万元,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为10%,则当年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为()万元。

A.20B.0C.30D.806.容易造成股利支付额与本期净利相脱节的股利分配政策是()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7.除息日开始,()。

A.股利权从属于股票B.股利宣告发放C.股利权与股票相分离D.持有股票者享有领取股利的权利8.某公司现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 00万股,每股面额1元,资本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股票市价20元,若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并按市价折算,公司资本公积的报表列示将为()。

A.100万元B.290万元C.490万元D.300万元9.股利分配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确定()。

A.股利的各种支付形式B.各种股利分配政策C.股利支付程序中的各个日期D.股利的支付比率10.()比较适用于那些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11.企业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的根本理由是()。

A.最大限度地用收益满足筹资的需要B.向市场传递企业不断发展的信息C.使企业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D.使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1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报告期 期 基期 12.39 104.30 14.34 90.03 15.26 82.11 10.21 72.96
成本费用利润(%)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次/ 年)
报告 期
基 报告期 报告

基期 期
基 报告期 期 基期
8.86 9.90 89.49 1.51 1.59 95.00
8.88 8.37 106.10 1.44 1.75 82.30
得票率如表所示。
评价 项目
评分标准
很好(5分)
较好(4分)
一般(3分)
较差(2分)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得票数 得票率
组织能力
45
0.45
40
0.40
15
0.15
0
0
管理水平
20
0.20
50
0.50
20
020
10
0.10
业务知识
20
0.20
30
0.30
30
0.30
20
0.20

A.综合值为 107%
B.综合值下降
C.综合值为 100%
D.无法确定综合值
8.在综合评价时,必须区分正指标与逆指标,并要进行同向化处理的方法是(

A.综合计分法
B.排队计分法
C.修正的加权指数法
D.“特尔斐”法
9. 在综合评价时,不需要进行指标同向化处理的方法是(

A.加权指数法
B.排队计分法
C.修正的加权指数法
2.为什么指数方法可以作为综合评价的方法?
3.综合评价时,为什么要将把指标作同向化处理?
五、计算题
1.根据下列资料比较甲、乙两地的综合经济效益。
对比
实际值
计量单位


标准值 甲地
乙地
社会劳动生产率 元/人
2920 2970
2885
中间投入率
%
53
56
55.2
生产资金产出率 元/百元
36.4 38.4
% 元/百元
全国 标准数 (1)
45 20 2.0 15.0 50
权数
(2) 30 25 25 5 15
甲地区 (3)
46 25 2.2 16 54
报告期指标值 乙地区 (4) 48 26 2.4 18 60
丙地区 (5)
45 21 1.8 14 50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A4、A5、C6、D7、D8、C9、B10、B11、A12、A13、A14、A15、 A 二、多项选择题 1、CDE2、ABCDE3、ABD4、ABDE5、AD 三、判断分析题
4.17
107.14
5.36

108.00
(k j )
——
16.20 110.31
120.00 ——
18.00 116.67
100.00 ——
15.00 99.11
B.排队计分法
C.指标两两比较法
D.功效系数法
E.加权指数法
5.下列关于评价指标同向化方法表述正确的有(

A.倒数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乘为 1 的情况
B.倒数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加为 1 的情况
C.对应指标转换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乘为 1 的情况
D.对应指标转换法适合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加为 1 的情况
于1者减半记分;动态指标小于1者记0分。
增加值率(%)
报告 期 甲 36.32 乙 28.38 丙 29.14 丁 30.29
基 期 35.07 30.36 26.51 36.54
报告期 基期
103.60 93.47 109.9 82.90
资金利税率(%)
报告 期
12.92 12.91 12.53 7.45
E.最大定额法适合任何情况
三、判断分析题
1.多指标的同度量化的目的是对现象总体状况进行比较和排序。
2.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作用在于弥补统计指标体系在区分优劣上的不足。 3.甲地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大于乙地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意味着甲地的综合经济效益比乙地好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有什么局限?
C.丙指标对综合评价值对影响最大 D.无法确定哪个指标对综合评价值对影响最大
6.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时,一半的评价指标数值比对比的标准值大 5%,一半的评价指标数
值比对比的标准值小 5%,则(

A.综合经济效益不变
B.综合经济效益趋差
C.综合经济效益趋好
D.无法确定上述三种情况
7.若甲指标为正指标,乙指标为逆指标,它们的个体指数均为 107%,则(
3. 错误。 要视用正指标计算还是逆指标计算。
四、简答题
1.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对各个指标作预处理,构建综合评 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值,椐以对现象总体进行比较和排序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局限:(1)将若干个指标数值综合成一个数值,损失了原有指标带来的大量信息,使 结果变得很抽象,难以据以解释其经济意义;
A.相乘等于 1
B.相加等于 1
C.相减等于 1 D.相除等于 1
4.指标赋权的德尔菲法的特点是(

A.匿名、反馈、收敛
B.准确、及时、系统
C.匿名、反馈、准确
D.公开、准确、集中
5.甲乙丙三个评价指标的权数分别为 35%、25%和 40%,则(

A.甲指标对综合评价值对影响最大 B.乙指标对综合评价值对影响最大
(2)主观性很强,一方面,选择什么指标、选择多少指标无一不体现研究者对社会经
济状况的主观认识,另一方面,权数的分配也很主观,哪个指标更重要,不同的人,站在不 同的角度,认识是不相同的,没有普遍认同的标准。
2. 凡能进行同度量的数学方法,都可以作为综合评价的方法。 利用指数法可以实现单项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然后用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的权数作 加权平均计算,求得综合评价总指数。 3. 指标有从正面说明总体的正向指标、从反面说明总体的逆向指标、从一定区间说明 总体的适度指标,在综合各个指标时,它们的作用方向不同,只有作同向化处理才能使它们 的作用方向一致。
第八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备选项中选择 1 个正确答案)
1. 综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汇总指标数值
B.简化计算过程
C.对现象总体进行排序
D.筛选影响现象总体的主要因素
2.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础是(
)
A.指标体系的组成
B.不同指标的同度量化
C.数学方法
D.计分方法
3. 一般说来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的关系为( )
4.
① ② ③ ④
甲地区
乙地区
丙地区
指数(%)
分数
指数(%)
分数
指数(%)
分数
102.22
30.67
106.67
32.00
100.00
30.00
125.00
31.25Biblioteka 130.0032.50
105.00
26.25
110.00
27.50
120.00
30.00
90.00
22.50
93.75
4.69
83.33
D.功效系数法
10. 商品流通费用率是(

A.正向指标
B.逆向指标
C.适度指标
D.视情况而定是什么指标
11.劳动生产率是(

A.正向指标
B.逆向指标
C.适度指标
D.视情况而定是什么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 5 个备选项中选择 2-5 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
1.多指标综合评价时,所有的指标必须(
34.7
技术进步效益 元/百元
6.8
6.2
7.0
权数(%)
35 15 30 20
2. 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假设选择工业增加值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4个指标为评判指标。假定对上述4个指标确定的标准分分别为20,40,
30,10,4个地区的资料如表1所示;评分标准:动态指标大于1者记满分;动态指标等
五、计算题
1.甲地综合经济效益=
2970 2920

35

1 56
53
15

38.4 36.4

30

6.2 6.8

20
=35.60+14.20+31.65+18.24=99.69
甲地综合经济效益=98.17
2. 四个地区得分如下:
甲:20+40+0+0=60(分) 乙:0+0+30+0=30(分) 丙:20+0+0+0=20(分) 丁:0+0+0十0=0(分)
廉洁奉公
30
0.30
30
0.30
25
0.25
15
0.15
请计算 H 管理员的综合得分。
4.依据下表资料,计算各地区的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并进行地区对比分析。
指标名称
(甲) ①社会总成本增加值率 ②社会总成本利税率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 ④商品流通费用率 ⑤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指标
计量 单位 (乙) 元/百元 元/百元 万元/人
5.91 8.16 72.40 1.84 2.11 87.20
2.66 4.26 62.40 1.35 1.72 78.50
3. 某公司对所属企业的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评判项目包括: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业
务知识和廉洁奉公精神四个项目,并对各项目的评分标准规定:很好 5 分;较好 4 分;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