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合集下载

消防安全应知应会内容

消防安全应知应会内容

消防安全应知应会内容消防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消防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应急措施。

1. 做好火灾预防工作:保持室内清洁整洁,定期清理易燃物品,不乱扔烟蒂,不私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家庭电器安全。

2. 火灾逃生演练: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熟悉家庭和工作场所的逃生通道和逃生设备的位置,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及应急报警装置。

3. 发现火灾立即报警:若发现火灾,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向周围的人大声喊火警,确保信息传递到位,加快消防救援速度。

4. 逃生时保持冷静:在火灾中,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吸入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爬行离开,不要乘电梯逃生。

5. 关好门窗:逃生时应尽量关好门窗,可以阻止火势扩散,也有助于救援人员进入灭火。

6. 防止煤气泄漏:使用煤气时要注意安全,及时关闭煤气阀门,不与明火接触,如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通风并关闭阀门,不要使用明火或开关电器。

7. 预防火源:电线电器要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避免过载使用电器,不将电线暴露在易燃物上。

烧烤、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要选择安全的场所和工具。

8. 知悉灭火器使用方法: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注意灭火器的使用期限,避免过期使用。

9. 了解火灾逃生通道和应急出口的位置:事先了解大楼或住所的逃生通道、防火门和应急出口的位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快速逃生。

10. 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定期对住所或工作场所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以上是消防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应急措施。

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记住,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

消防安全科普知识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消防安全科普知识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消防安全科普知识消防安全常识大全消防安全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了解消防安全的科普知识和常识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火灾、提高火灾自救能力,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消防安全的科普知识和常识,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火灾的危害性及防范措施火灾不仅破坏性巨大,而且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预防火灾,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在家中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性。

- 确保家中有灭火器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 定期清理家中易燃物品,如废纸、布料等。

- 注意用火安全,熄灭烟头和蜡烛时要确保彻底熄灭,避免着火。

- 学习火灾自救的基本技能,了解逃生的正确方法。

2.家庭火灾事故的防范与自救家庭火灾事故是火灾中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和自救措施:- 定期检查家庭用电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和插座。

- 在使用电热器时,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不要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电热器。

- 睡前一定要检查熄灭所有明火,如烛台、燃气灶等。

最好选择使用有自动断电功能的电器。

- 安装逃生通道指示灯和应急灯。

- 学习家庭应急逃生的基本方法,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逃生。

3.公共场所的火灾防范和应急措施公共场所的火灾防范涉及到酒店、商场、学校等地,对于这些场所的火灾防范和应急措施,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定,不抽烟、乱丢烟蒂等。

- 熟悉所在场所的疏散路线和灭火器的位置,确保能够迅速逃生。

- 注意观察场所内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如电线老化、短路等。

-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按照疏散路线迅速撤离。

- 在逃生过程中,尽量避免吸入烟雾,低姿态前进。

4.防止火灾事故中的燃爆和中毒火灾事故中,燃爆和中毒是常见的危险情况。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学习火灾事故中的燃爆和中毒的预防措施和救援方法。

- 不使用劣质电器和电池,避免电路短路引起火灾。

- 避免乱扔烟蒂和火种,防止引燃可燃气体。

- 室内燃气设施要定期检查,疏通通风系统,避免燃气中毒事故发生。

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及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及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及消防安全常识一、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1. 火灾逃生原则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火势,根据情况采取逃生行动。

以下是一些逃生原则:- 尽量使用安全通道逃生,避免乘坐电梯;- 如果通道被火封堵,可以尝试通过窗户等逃生;-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低姿式行动,避免吸入烟雾;- 在楼梯间逃生时,挨近楼梯的一侧,避免被挤压。

2. 灭火器的使用在火灾初期,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P(拉销):先将拉销拔出,解除灭火器的保险装置;- A(瞄准):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确保喷射方向准确;- S(挤压):用力挤压灭火器的压力手柄,释放灭火剂;- S(扫射):将喷嘴来回扫射火焰,直至火灾得到控制。

3. 逃生演练定期进行逃生演练是提高火灾应急能力的重要方式。

逃生演练的步骤如下:- 事先制定逃生计划,明确逃生通道和集合地点;- 在演练中摹拟真实火灾场景,让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逃生技巧;-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踩踏等意外事故;-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改进逃生计划。

二、消防安全常识1. 火灾预防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火灾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避免过载和短路;- 不乱扔烟蒂,禁止在床上吸烟;- 定期清理易燃物,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 禁止在室内使用明火,如蜡烛、煤油灯等;- 安装烟雾报警器,及时发现烟雾并采取措施。

2. 火灾报警与报警电话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火灾报警与报警电话的常识:- 在火灾发生时,要即将拨打当地的火警电话,报告火灾情况;- 火警电话普通是119,记住并牢记这个号码;- 在拨打火警电话时,要保持镇静,清晰地说明火灾地点和情况;-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但仍需报警。

3. 火灾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在建造物中,设置合适的火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措施。

消防安全的常识知识内容

消防安全的常识知识内容

消防安全的常识知识内容消防安全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制度。

以下是消防安全的常识知识:一、火灾的成因和预防措施1.1 火灾的成因火灾是由于火源和可燃物同时存在,加之氧气的供给导致的。

主要的火源包括明火、火种和热源等。

可燃物主要包括易燃固体、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易燃粉尘等。

1.2 火灾的预防措施(1)防范明火:不得在室内使用明火,如蜡烛、火柴等。

加强对工地、车间、宿舍等场所的明火管理。

(2)控制火源:对电气设备和用火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安全。

(3)储存可燃物:将可燃物储存在防火安全仓库中,定期检查仓库相关设施,确保安全。

(4)注意安全用电:合理使用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插座过载或长期接通电源。

(5)清除火灾隐患:如堆放杂物、阻塞通道等,及时清理。

二、消防器材与使用方法2.1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1)常用灭火器种类: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等。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在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时,要保持冷静,按下灭火器的启动开关,喷射灭火剂,对着火源进行扑灭。

2.2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1)接近消防栓箱,确保周边区域无阻碍。

(2)打开消防栓箱门,取出消防栓连接器。

(3)将消防栓连接器与消防栓连接,固定好。

(4)打开消防栓,使用喷水器或消防水带灭火。

2.3 警报器和消防门的使用方法(1)警报器:在火灾发生时,按下警报器上的按钮,触发警报器进行警报。

(2)消防门:火灾发生时,关闭消防门,阻止火势蔓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三、火灾逃生和自救3.1 火灾逃生路线的选择在火灾发生时,应尽快寻找最近的安全出口进行逃生。

主要的逃生路线有楼梯、防火门和紧急疏散通道等。

3.2 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逃生措施。

(2)躲避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沿着疏散通道下楼,不要乘坐电梯。

(4)遇到阻塞时,可以选择撤离。

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及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及消防安全常识

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及消防安全常识一、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1.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报警,通知消防部门;- 尽量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火灾现场,避免使用电梯,优先选择安全通道;-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害烟雾;- 如果身上着火,应立即就地翻滚扑灭火焰。

2. 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定期检查家庭和办公场所的电线、插座等电器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不乱扔烟蒂,不随意使用明火,确保燃气设备安全;- 禁止乱拉乱接电线,不私拉乱接电源;- 定期清理垃圾堆积,保持场所整洁,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 家庭火灾逃生演练:- 家庭成员应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 制定逃生计划,明确家庭成员的逃生责任和安全集合点;- 在演练过程中,模拟火灾状况,培养家庭成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二、消防安全常识1.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木材、纸张、油脂等各类火灾,使用时应先拉开安全销,握住喷嘴,对准火源喷射;-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电器火灾,使用时应先拉开安全销,握住喷嘴,对准火源喷射;-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可燃液体火灾,使用时应先拉开安全销,握住喷嘴,对准火源喷射。

2. 安全疏散通道的保持:- 安全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 疏散通道的标识应清晰可见,方便人员疏散;- 定期检查疏散通道的照明设备和紧急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其正常使用。

3. 消防设施的使用:- 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可用;- 学习并熟悉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

4. 火灾风险评估和防范:- 对于高层建筑、商场、工厂等场所,应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其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加强火灾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

总结:消防火灾应急小常识和消防安全常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消防安全知识常识宣传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常识宣传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常识宣传内容消防安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些消防安全知识的常识宣传内容。

一、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事故,它能够瞬间夺取生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不乱扔烟蒂,不乱丢废纸,不放任火源。

吸烟时要将烟蒂完全熄灭后再处理,不随地扔掉,要使用带有熄灭装置的烟灰缸。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家中的火源设备,特别是厨房的煤气灶和电器设备,注意散热和通风。

3. 使用电器时要注意用电安全,不乱拉乱接电线,不长时间使用老化损坏的电器,以免引发火灾。

4. 外出前要检查家中是否关闭了电气设备,特别是空调、电视等容易引发火灾的电器设备。

二、逃生和应急处理方法火灾发生时,迅速的逃离火灾现场是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逃生和应急处理方法:1. 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灾的地点和范围,尽量不要使用电梯,而是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

2. 如果门被火封住了,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尽量减少烟雾吸入,并用湿毛巾堵住门下面的缝隙阻止烟雾进入,寻找窗户或其他通风口等待救援。

3. 在逃离火灾现场时,要尽量靠近地面行动,因为烟气是上升的,地面上的空气相对较好。

4. 如果衣服着火,可以用湿毛巾或滚动在地上来熄灭火焰,切忌不要进行奔跑,以免引发更大的火势。

三、家庭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家庭消防器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工具,正确使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扑灭初起火灾。

以下是一些常见家庭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1. 灭火毯:当发生小面积的明火时,可将灭火毯迅速打开,完全覆盖火源,使火焰窒息,然后迅速离开火场。

2. 灭火器:家庭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使用时要按照使用说明,遵循“拉销、对准、按压、扫射”的使用方法,确保灭火器喷雾到达火源,并抑制火势蔓延。

3. 消防水枪:消防水枪在火灾较大或需要长时间扑灭火灾时使用。

火灾事故的初期处理与应急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火灾事故的初期处理与应急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火灾事故的初期处理与应急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发生火灾事故时,正确的初期处理和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灾事故的初期处理和各类应急措施,并给出消防安全常识的全面梳理。

一、火灾事故的初期处理1. 注意个人安全:在发现火灾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火势较小,可使用灭火器等小型灭火设备进行扑救,但切记避免直接接触明火区域,防止烧伤。

如果火势较大或烟雾浓密,应立即撤离现场,并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

2. 拨打火警电话:在确保安全后,及时拨打当地的火警电话,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提供准确清晰的火灾现场信息。

尽量保持冷静,向接警人员说明具体地点、火势大小以及受困人数等信息。

3. 封闭门窗:若火势较小,并且无法立即撤离现场时,应该尽快将门窗封闭,防止火势蔓延,避免烟雾进入室内,同时向外界展示求救信号。

4. 通知他人:如果有其他在场人员,应及时通知他们火灾的发生,确保他们能够尽快采取适当的避险措施,并配合撤离工作。

不得因个人原因拖延或阻碍他人逃生。

5. 切勿乘坐电梯:在火灾现场,电梯因为可能中途停电或发生故障,导致被困。

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切勿使用电梯,应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迅速撤离现场。

二、应急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1. 火灾预防常识:- 安装烟感和火灾报警器:在居住区、公共场所、办公室等地方安装烟感和火灾报警器,及时发现火灾迹象。

- 不乱扔烟蒂:尤其是在容易燃烧的场所,不乱扔烟蒂,以免引发火灾。

- 调查电线路:定期检查用电线路是否老化,不使用过载电器具,避免电线故障引发火灾。

2. 灭火常识:- 使用灭火器: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扑灭一般火灾的方法,切勿对人体直接使用。

- 毛巾湿水灭火:遇到小型物质着火时,可使用湿毛巾覆盖或浸湿水中后扑灭火源。

3. 逃生自救常识:- 及时撤离: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按照预定逃生路径撤离现场。

- 低姿态逃生:烟雾较大时,需低姿态前进以减少中毒风险。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途中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雾刺激。

火灾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火灾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

火灾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又危险的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在火灾发生时,自救与互救措施成为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火灾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以及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提高防火意识。

自救措施:1.保持冷静:在火灾突发时,保持镇定的心态非常重要。

不要恐慌,要尽力保持冷静,以便能够更好地判断形势和采取相应措施。

2.迅速逃离:在发现火灾时,应立即迅速逃离现场。

首先要为逃生寻找最近最安全的出口,然后通过趴下或爬行的方式避免烟气和高温,尽量减少吸入烟雾的机会。

3.防止中毒:在火灾期间,烟雾中常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吸入量过多可能导致中毒。

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害气体,避免中毒情况的发生。

4.防火逃生演练:定期进行家庭、单位的防火逃生演练,以提高自救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熟悉救生出口、灭火器具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掌握逃生路线,对于火灾发生时能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正确行动至关重要。

互救措施:1.呼救:在火灾现场,关键是能够快速呼救。

可以通过紧急电话向消防队报警,并向周围人员呼喊求助。

切记,尽量保持冷静,清晰地告知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火灾情况,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及时赶到。

2.协助弱者:在火灾事故中,需要我们互相帮助,尤其是一些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儿童或体弱者。

在逃生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他们的安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他们平安脱离险境。

3.组织疏散:在火灾发生时,如果有条件,应当组织被困人员进行集中疏散。

可以利用消防通道或其他安全通道,将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减少火灾对人员的伤害。

消防安全常识:1.火灾的原因和种类:了解火灾的原因和种类,能够更好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常见的火灾原因包括电气故障、明火燃烧、油烟积聚等。

而火势的种类主要包括A类火、B类火、C类火和D类火,每一类火灾都需要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

2.火灾预防措施:提高火灾预防意识,加强家庭和单位的消防设施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这一方针使防火与消防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争取了同火灾做斗争的主动权。

所谓“消”,就是消灭、扑灭火灾;所谓“防”,就是防止、预防火灾。

预防火灾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是全民和全社会的事,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与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所以,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1.不要玩火和打火机。

不要在蚊帐中点蚊香和蜡烛。

不要将鞭炮放在口袋中,手中持有烟花爆竹时不要接近热源。

玩火十分危险,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

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教育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特别是学生在宿舍内吸烟现象。

3.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4.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5.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6.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7.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8.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引发火灾。

9.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10.使用煤气、液化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液化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1.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12.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13.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14.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15.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16.外出活动时,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17.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要熄灭火种。

18.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19.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20.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21.如果发现火灾发生,要立即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22.火警电话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3.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24.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在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2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26.在没有电话报警的情况下,应大声呼救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27.要告诉学生: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救火。

因为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在思维及体力方面大大弱于成年人,尚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验和能力,遇到紧急和复杂情况,容易发生伤亡事故。

发生火灾以后,中小学生要尽快撤离火场,脱离危险,这样做,才是为消防部门提供了方便,才是为灭火工作做了贡献。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

对突然发生的,青少年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28.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引起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9.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0.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31.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32.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33.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

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34.遭遇火灾,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35.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6.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37.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38.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39.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40.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41.逃生时,要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42.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43.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雾,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