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教案

合集下载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范文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范文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2)掌握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如考试科目、选拔标准等。

(3)认识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科举制的特点和意义。

(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了解科举制与其他选拔制度的区别。

(3)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难点:1. 科举制与其他选拔制度的区别。

2.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历史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古代科举考试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科举制。

(2)提问:你们对科举制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有关科举制的哪些内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科举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其他选拔制度相比,科举制有哪些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史料对比分析:(1)出示史料,让学生对比分析科举制与其他选拔制度的区别。

(2)学生发表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评价历史:(1)让学生从多角度评价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2)学生分享评价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提问:科举制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影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7. 布置作业:(1)编写一篇关于科举制的短文。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

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

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科举制的诞生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

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

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3.小组讨论: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七年级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掌握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如考试制度、选拔标准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科举制的优缺点。

学会运用历史观点,评价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事物,培养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及其运作机制。

3.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科举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科举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科举制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科举制吗?大家对科举制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设置问题:“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它经历了哪些阶段?”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科举制的核心内容,如考试制度、选拔标准等。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重点阐述科举制的运作机制和历史背景。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科举制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8.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比较科举制与其他选拔人才的制度,如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等。

2. 探讨科举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如高考制度与科举制的联系与区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
3、科举制也促进了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直到末年才被废除。
(二)知识网络
出现:__________开始采用______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创立诞生:_________正式设立_______,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唐太宗:大大扩充了_______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一)基础闯关,自主学习
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17—21,结合导学稿“标语”,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科举制的诞生——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的子弟中选拔。
2、诞生:①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正式设置,按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作用:①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做官;
三.基础闯关,自主学习
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22—26,结合导学稿“标语”,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唐朝的民族政策:
推行较为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西域地区——管辖:
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加强管理。和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唐朝与各族的关系:
4、我来总结一下:唐朝处理周边各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知识空间
历史趣事
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16岁的文成公主知书达理,朴素大方,主动应征作25岁的松赞干布夫人。相传,禄东赞携带众多的黄金、珠宝等,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唐都长安请婚。不料,天竺、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同时也派了使者求婚,他们均希望能迎回贤惠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妃子。为之,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为难。为了公平合理,他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这便是历史上的“六试婚使”。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理解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制度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科举制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科举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法,讲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科举制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举制?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举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课堂讲解讲解科举制的起源:隋朝时期,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讲解科举制的发展: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完善,分为进士、明经、举人、解元四个等级。

宋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增设了殿试和糊名制度。

明朝时期,科举制达到顶峰,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实例,如唐太宗、宋太祖等皇帝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说明科举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影响?6. 总结拓展总结科举制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在于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不足在于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实际能力。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并思考科举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深入了解科举制的考试科目和选拔流程。

2. 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详细描述科举制中的主要考试科目及其内容,掌握科举制的选拔流程。

七、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2. 使用图表和图像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科举制的考试科目和选拔流程。

人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的创立》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的创立》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下《科举制的创立》word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要紧情形。

(2)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阻碍。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2.学习难点:体会隋唐时期选官方式的进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之中隐含着一个成语“名落孙山”;你明白“皇榜”、“名落孙山”都与我国古代的哪一考试制度在关吗?(二)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科举制的产生(1)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的正式产生。

科举制的完善(2)唐朝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常设的科目以、两科最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3)唐太宗重视的培养和选拔,他大大扩充了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4)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

在洛阳宫殿,她亲自出题面试应举的人,这是的开始;她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考试,称为。

(5)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要紧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阻碍(6)科举制改善了,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的进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促进了的进展,专门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7)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缓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朝末年才被废止。

(三)合作探究:(1)隋朝是科举制度的产生时期。

①为改变官员选拔中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②(变一变)科举制度产生于什么朝代哪位皇帝在位的时候?科举制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2)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科举制的完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奉献(关键人物)。

唐太宗为完善科举制做出的奉献是什么?②女皇武则天在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和考查科目上有什么创新?唐玄宗把什么做为进士科的要紧考试内容?④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常设的考试科目专门多,以哪两科最重要?哪一科的考试和录用相对更困难?“状元”是哪一科考试的第一名?⑤明经科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儒家经典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初中历史《科举制的创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科举制的创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列举隋唐几个盛世局面的名称及在位的皇帝?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师“这几位皇帝积极进取,政绩卓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断改革用人制度,善于用人。

他们是怎样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呢?(引入新课课题)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板书》师:首先了解一下魏晋以来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好吗?师:隋文帝巩固他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他决定进行改革。

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生答:分科考试)师:隋文帝采取的这一措施,是对以往我国选官制度的一次彻底的挑战,是我国科举制度的“雏形”。

师:但科举制是由隋文帝创立的吗?他是怎样做的?(阅读课本,答)。

总结: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创立了科举制,为大隋江山选拔了许多有学识的治世之才,这也是他继大运河的开凿之外对我国的又一项影响极大的举措。

师:“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我们进行推理分析.1,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2、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3、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4 朝廷得到什么?总结:隋的科举制度虽然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起了很大的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官权由地方到中央。

师:科举制诞生了,从此这项制度开始影响了中国长达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考试考什么呢?(课件了解)。

过渡: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从“创立”到“完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而其中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却是唐时几位皇帝。

《板书》二、科举制的完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8 页,了解唐时完善科举制的几位皇帝及其采取的有力措施,把表格完善。

(生读书,讨论,填表)师:对照表格指出:1、唐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2、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看课件"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及左侧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诗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师:科举制度对谁最有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科举制产生、完善及影响。

2.能力: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对科举制的评价。

教学难点: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诗词辅助法、讨论法、讲述法和启发诱导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今天我们习惯上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

那么,这些叫法都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你知道科举制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

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隋朝建立之初,还是沿袭前朝的选官制度,但两年之后,隋文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九品中正制到了隋代,除了读书人不满之外,还有哪些弊端最终导致了隋文帝下诏废除?大家可以分组讨论,派出代表发言。

一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来成为豪门大族控制政权的工具,选拔不到真实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课型:__________ 备课日期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___
主备人:____________ 执教人:_____________ 审阅签字:_____________ 序号:4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导入新课:
我们在选拔班委和三好学生时要求很高,
成绩的取得与一次次的考试是分不开的。

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

那大家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自学指导】
一、科举制的诞生
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2、隋朝为什么要创立科举制?
3、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二、科举制的完善
1、科举制的完善是哪个朝代完成的?
2、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看书、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精讲透析:
1、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2、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
3、“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
科举制的影响
其中很重要一条必须成绩优良、有真才实学。

良好提到考试,我们每位同学都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1、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要。

3、科举制的发展线索:创立于____________ ,完善于___________ ,发展于宋和明清,废除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延续1300多年,影响深远。

4、科举制的影响:
①科举制改善了 ___________ ,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科举制促进了 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士人___________________ 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也促进了 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 __________ ,大大有利于的繁荣。

【自我评价】掌握的很好好一般
【学习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