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陆地生物的是:A. 鱼B. 鸟C. 海藻D. 海豚2. 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一个阶段是蛹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具有呼吸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感知外界刺激D. 具有繁殖能力4. 以下属于稻谷的部分是:A. 根B. 叶C. 花D. 种子5. 以下哪一个是非恒温动物?A. 蜥蜴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4. 请解释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5. 简要描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小明喜欢在花园里观察各种昆虫。

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一些昆虫,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蜜蜂:刺毛细长,集体生活,采集花蜜。

问题:蜜蜂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蜜蜂的特征。

2. 蚂蚁:头部大,有触角,善于运输食物。

问题:蚂蚁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述蚂蚁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食物的。

3. 蝴蝶:身体覆盖彩色鳞片,有触角,通过吸食花蜜获取能量。

问题:蝴蝶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蝴蝶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B4. D5. B解答题:1.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没有。

动物能够主动寻找食物并逃避危险,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制造食物并不能活动。

2.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蜘蛛、蚂蚁和蜈蚣。

蜘蛛有八只腿,能制造蜘蛛网捕捉食物;蚂蚁有头部大,有触角,能够用蚁群的力量运输食物;蜈蚣长有很多腿,能够快速爬行并捕食其他昆虫。

3.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入水体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升温上升到高空,然后冷却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流入地面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循环。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一、填空题1、人们为了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通常有用的方法有冷冻法、晒干法、密封包装法、腌制法等。

2、电路连接有并联电路和串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3、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4、像青蛙和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动物,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 _。

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 ,把 2 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 3V;把 2 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 1.5V 。

6、食物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 7、霉菌生长需要_ 潮湿 _和 _温度较高的环境。

8、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9、岩石一般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矿物组成的,我所知道的矿物有盐、钻石、金、银。

10、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11、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晒干法、密封包装法、腌制法等。

12、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3、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4、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射传播、跳动传播、风力传播和水流传播等。

15、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

16、植物的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柱头。

二、选择题1 、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B)。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2、下列物体中可以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C )A、橡皮B、塑料尺C、铅笔芯3、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的( B )发育而来的.A、花柱B、子房C、柱头精品文档精品文档4、石英、云母、长石这三种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A)A、石英B、长石C、云母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 A )A、 1.5VB、3VC、4.5V6、下列植物中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和果实的植物是( B )A、鬼针草和蒲公英B、蓟和蒲公英C、番茄和蓟7、化石一般存在于( C )中A 、岩浆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8、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B)A 、橡皮B 、湿抹布C 、纸片D 、木棒9、下列不正确的膳食搭配原则是(D)。

科学考试题目4年级

科学考试题目4年级

科学考试题目4年级一、选择题(1 - 10题)1.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塑料尺。

B. 橡皮。

C. 铁钉。

解析: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铁钉是金属,而塑料尺和橡皮属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所以答案是C。

2.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A. 振动。

B. 运动。

C. 敲打。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从而传播声音。

运动不一定能产生声音,敲打也是一种使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方式,但本质是振动。

所以答案是A。

3. 我们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含量增加。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解析:人体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经过身体的新陈代谢,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氮气含量基本不变。

所以答案是B。

4. 点亮小灯泡需要的材料是()A. 电池、导线、小灯泡。

B. 电池、导线、橡皮。

C. 电池、导线、塑料尺。

解析:要点亮小灯泡,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电池提供电能,导线传导电流,小灯泡是用电器。

而橡皮和塑料尺是绝缘体,不能用于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中。

所以答案是A。

5. 下列植物中,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是()A. 红薯。

B. 月季。

C. 小麦。

解析:红薯一般是用块根繁殖,月季可以用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小麦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所以答案是C。

6. 土壤是由()等物质组成的。

A. 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B. 沙、石头、水和空气。

C. 黏土、腐殖质、水和石头。

解析:土壤是由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

石头不是土壤的组成部分,而是土壤中的杂质或者是土壤所在的环境中的一部分。

所以答案是A。

7.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解析: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中午时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小,影子较长。

所以答案是B。

8. 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 青蛙。

四年级科学必考题

四年级科学必考题

四年级科学必考题
四年级科学必考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
1. 什么是光合作用?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描述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请举例说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列举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形成方式。

4. 什么是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解释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描述每个圈层的特点。

6. 什么是磁场?请描述地球磁场的形成和作用。

7. 什么是电?描述静电和电流的不同之处。

8. 解释眼睛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保护眼睛健康。

9.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食物如何在人体内被消化和吸收。

10. 什么是遗传?描述遗传的规律和作用。

以上题目只是一些可能的示例,具体的考试题目可能因地区、学校和考试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相关教材或咨询教师,以获取更准确的题目信息。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综合题试题(附答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综合题试题(附答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试题(附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1.看图,说说是什么类型的开关。

【答案】解答:第一个是闸刀开关,第二个是家庭中常见的按压开关,第三个也是家庭中常见的选择开关,第四个是拉线开关。

【解析】【解答】开关类型有闸刀开关、按压开关、选择开关、拉线开关等。

【分析】本题考查开关类型。

2.把下列几种矿物与其条痕对应的颜色连接起来自然金黑色黄铁矿白色石英金黄色方铅矿绿黑色赤铁矿樱红色【答案】【解析】【解答】各矿物的颜色如下:自然金是金黄色的;黄铁矿是绿黑色;石英是白色的;方铅矿是黑色的;赤铁矿是樱红色的。

【分析】自然界的矿物种类繁多,它们的形状、硬度、颜色等各不相同。

3.请你试着画一画或写一写油菜花花蕾的变化。

【答案】花蕾——盛开的花——油菜花凋谢并长出小果荚——小果荚长成油菜荚【解析】【解答】油菜花的形状:花两性,呈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雄蕊通常6枚,4长2短。

其花蕾变化为:花蕾、盛开的花,花凋谢并长出小果荚,小果荚长成油菜荚。

【分析】油菜花花蕾的变化过程也就是绿色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

4.小红用湿抹布把家里的电器及插座擦得干干净净,可妈妈看到后却严肃地批评了她。

你知道为什么吗?【答案】解:因为湿抹布是能够导电的,用湿抹布擦电器、插座,就容易触电。

【解析】【解答】用湿抹布擦拭电器和插座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抹布沾了水就会导电,人就有触电的危险,所以小红的妈妈批评了小红。

【分析】牢记不可以用沾水的物品去接触电器和插座,因为这种做法容易触电。

5.在简单电路中,我们曾尝试用两节干电池、若干导线,使两个小灯泡发光,并画出相应的简单电路图。

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在怎样的连接情况下,灯最亮?为什么?【答案】两节电池串联,两个灯泡并联。

因为电池串联,总的电压是3 V,灯泡并联,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是3 V。

简单电路图:【解析】【解答】依据题目的要求,灯最亮的情况就是将电池进行串联,将灯泡进行并联。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一、我会填: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

3、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击、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4、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叫(沙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

5、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6、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7、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8、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

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

9、由于(光的折射),所以会发生筷子“折”了、鱼变大了和海市蜃楼等现象。

10、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夜晚照明)等;光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污染,如(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等。

11、(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重力)。

二、我当小法官:1、岩石经过不断的风化最终将变成沙子。

(对)2、相同情况下,固体受热膨胀体积最多,液体较多,气体较少。

(错)3、使用放大镜时,距离物体越近,观察的就越清晰。

(对)4、手指甲刻画后留有痕迹的岩石较软。

(对)5、黏土含沙量大,摸起来比较粗糙。

(错)6、红色、紫色色、蓝色是色光的三原色。

(错)7、不同的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情况不一样。

(对)8、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对)9、同一物体在两个平面镜前,夹角越大,成的像越多。

(错)10、电焊光,月光、云母光都是光源。

(错)三、我会选择:1、我们做的“小喷泉”主要是利用(A)热胀冷缩现象。

A气体B液体C固体2、下列自然土壤中最肥沃的是(C)。

A红壤B红壤C黑土3、渗水快,保水性能差的是(A)。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4、彩虹的形成原因是(B)。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5、关于土壤对植物的作用,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C)。

小学四年科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科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什么器官进行呼吸?A. 根B. 茎C. 叶D. 果实答案:C2. 地球围绕哪个天体公转?A. 月球B. 金星C. 太阳D. 火星答案:C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4.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5.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6. 人体中负责消化的器官是?A. 胃B. 心脏C. 肺D. 肾答案:A7.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什么?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层空间答案:C8. 哪种动物是恒温动物?A. 蛇B. 鱼C. 鸟D. 昆虫答案:C9. 人体中负责听觉的器官是?B. 耳朵C. 鼻子D. 舌头答案:B10. 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铜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答案:叶绿体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3. 人体中负责调节体温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4.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答案:天然气5.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______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答案:光6. 人体中负责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小肠7. 地球的大气层中,对流层位于最下层,其高度大约是______公里。

答案:10-158. 恒温动物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哺乳动物和______。

答案:鸟类9. 人体中负责听觉的器官是______,它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

答案:耳朵10.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少,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包括铁、锌、______等。

答案: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通过什么来制造食物?A. 叶子B. 根C. 茎D. 花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4. 以下哪个是哺乳动物的特征?A. 产卵B. 有羽毛C. 有乳腺,能哺乳D. 有外骨骼5. 植物的根主要功能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支撑植物体D. 繁殖后代6.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地球B. 火星C. 木星D. 土星7.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土壤B. 空气C. 植物和动物D. 所有选项都是8. 人类的骨骼有多少块?A. 100块B. 206块C. 300块D. 500块9. 以下哪个是昆虫的特征?A. 有三对足B. 有四对足C. 有五对足D. 有六对足10.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12. 人类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_______、小肠、大肠等。

13.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

14.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

15. 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含有_______。

16. 鸟类的前肢演化成了_______。

17. 人类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_______。

18. 植物的茎可以输送_______和养分。

19. 人类的大脑是_______的中心。

20. 地球的表面大约有_______的面积被水覆盖。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植物的叶子在秋天变黄是因为缺乏水分。

()22. 所有的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

()23.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4. 植物的根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声音是大小、高低之分,用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声音的大小;弦的长短可以决定声音的高低。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
十一、声音的传播
1、声音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人们利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规律,制作了传话筒、听诊器、土电话。
2、两用喇叭筒利用定向传播可以让声音传得更远,利用定向收集可让远处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4、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晾晒衣服在温度高、通风、蒸发面积大的条件下加快蒸发。
5、瘪了的兵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是因为气体能热胀冷缩的原因。
五、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停的变化,阴、晴、雨、雪等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职业的人对天气的需求不一样。
4、雨水和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所以,充足的雨水会让大地充满生机,而缺乏雨水的地区,因为干旱,植物常会枯死。但暴雨会形成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淹没庄家、冲毁堤坝,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八、小小气象员
1、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阴、晴、雨、雪等天气情况。②气温的高低。③风向、风速、风力的大小等几个方面。我们做一名小气象员就应该收集这些资料。
3、声控设备是指利用声音达到控制目的的设备。如声控灯。
四、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1、物质都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是常见的物质,呈液态的水有:雨、小溪、河流等;呈现固态的水有:冰、雪、霜、雹等;呈气态的水有:水蒸气等。
2、水结冰的温度叫冰点,冰点是0℃。水沸腾的温度是沸点,沸点是100℃。
冰冻加热加热遇冷
3、水的三态变化:水-------→冰-------→水-------→水蒸气-------→水。
三、热胀冷缩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热胀冷缩,体温计是根据液体能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都会随温度变化,在受热时体积大多膨胀,在受冷时大都收缩。
3、热胀冷缩的现象到处可见,如夏季自行车胎的气不能够打太足,否则容易爆胎;夏季施工时,电线不可以拉的太紧,否则冬天电线容易绷断;铁轨连接处和路面留有一定缝隙,否则受热会拱起。这些都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科学复习题
一、冷与热、温度计
1、人们可以通过手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热。这些感觉不可靠。
2、人门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要准确知道温度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常用的温度计有体温计和气温计等。
4、温度计测水温时要注意: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不能够离开被测液体。
七、下雨了
1、雨的形成:①地表水吸收太阳的热量部分蒸发。②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和小冰晶。
③小水滴和小冰晶越集越大,最后落下形成雨。
2、云的形成:①地表水吸收太阳的热量部分蒸发。②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和小冰晶。
③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云。
3、自然界的云有高积云、卷云、积雨云、层云等。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雨量器是由承水器、漏斗、储水器和储水瓶组成。
2、热在不同材料的物体中传导的快慢不一样。金属材料的物体传热能力强;非金属材料的物体传热能力差,所以非金属材料通常用来做保温材料。如棉花、毛线等。
3、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差异,制作了各式用具,例如保温杯,被子等。
4、热传导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5、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热能都是从太阳传过来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装置来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5、温度计所能够测试的温度范围,称为温度计的量程。
6、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同,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气温先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7、在气象站,通常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可免受太阳的直射,避免江水、强风影响。
8、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体温计在用之前甩一下,是因为体温计下端有细管,水银热胀后显示的是上一次测量的温度。
的风。风向标可以准确指示风向。
2、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科学家把风按强弱划分为13个等级。
3、风的形成: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4、海陆地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面气温,陆地上的空气受热上升,海面上空气流过来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晚上海面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海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陆地上的空气流过来补充,风由陆地吹向海面。
2、常用的气象符号:
3、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都是重要的气象信息。在气象站里,常用百叶箱内的气温计和湿度计来观测气温和湿度;雨量器可以记录降水量,风向标和风速器用来观测风向和风速。
九、奥运与天气
1、举行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气象状况对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影响。气温、降水、风速等天气因素对比赛成绩影响较大。
9、不用接触人体,红外测温器就能够测出体温;数字显示体温计可直接显示温度值。
10、一些物体的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 地核温度:约5000℃;钢水的温度:约1500-1800℃;木柴温度:约250℃;南极平均气温:约零下25℃;月球背面温度:约零下180℃。
二、热往哪里传
1、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
2、距离为200米和200米以下的径赛以及跳远等项目,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2米/秒时,所创记录不可承认。
3、要给奥运选日子,必须了解当地的天气变化规律,要了解当地的天气变化规律,必须依靠长期的天气观测记录和资料分析。
十、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胡、小提琴、古筝靠弦的振动发声;笛子和箫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声;锣鼓是靠锣面和鼓面振动发声。
3、天气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风调雨顺是保证丰收的必要条件,恶劣的天气会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减产甚至失收。
4、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风调雨顺会使农作物生长良好,是保证丰收的必要条件,恶劣的天气会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减产甚至失收。
六、刮风了
1、风的观测主要包括风向和风力的观测,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南风是指由南向北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