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惩罚”艺术

合集下载

让爱做主——惩罚教育的艺术

让爱做主——惩罚教育的艺术


我 曾遇 到这样一位学生 , 刚给他 上课 时, 我在上面讲 , 他在 下面 画漫 画。我不动声色 , 一连 观察 了几 日, 他 也完成 了连续 剧。经 过深思熟 虑 , 我把 他请 到办公室 , 借 给他几本 《 小学科 技》 杂志 , 并特别提示 里面 的科
学 漫画 , 让他 过几天 还给 我。一个 星 期后 , 他 准 时归还 , 我故 意抛 出诱 饵—— 还有几本 想看 么?看 他上钩 之后 , 我适 时提 了一个 条件 , 把 那张 漫画完 成之后交 给我。当时 , 这个 学生 惊讶 又尴尬 , 面带羞愧 的笑 容我 至今还是历历在 目。第 二天 , 拯救地 球的《 变形金刚》 出现在我 的办公桌 上。后来 , 我把他吸收进校科技兴趣小组 , 还参加 了区科幻 画比赛 , 结果 得 了二等奖。这不得不让我承认—— 惩罚教 育要讲究策略 。 二、 惩 罚 教 育 中讲 绿 色 惩罚的根本宗 旨在于“ 治病救人 ” , 惩罚 的出发点和终结 点都是 出于 爱, 一切都是为 了爱 护学 生—— 当然 不是 溺爱 , 也 不是那 种残 酷 的爱 。 这里借用环保 中“ 绿色 ” 这一 概念 , 我 认为所 谓“ 绿色” 惩罚 , 首先 , “ 罚” 要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 罚是为 了矫 治缺点 , 而不是 为了打击 , 甚 至是伤害学生的 自尊。这是 区分必 要的惩罚 和“ 体罚” 依据 之一 。绿色 的惩罚在 内容上表现为 : 罚 以爱为 中心 , 它不是 讽刺 、 挖苦, 让 学生失 去 前进 的动力和勇气 , 它犹如 春风 , 催 人奋进 , 它要 求 以情 动人 ; 要让学 生 知道老师罚得无奈 , 老师也 正为他着 急 , 不安 , 难过 。罚 不仅仅 是指 出不 足, 更 要给予学生 以希望 , 罚 中要 多这样 的勉励 和期 望 : 努力一 下 , 有 什 么困难 不能克服 ?你 能改正 , 老师信任你 …… 至于罚的内容与形 式 , 更 是多种 多样 , 不拘一格 。在苏霍 姆林 斯基 成功的惩罚中 , 有罚 学生 “ 域画” 、 “ 写 作” 代替 惩罚 的。 这类 意在彰 显学

惩罚的艺术

惩罚的艺术

父母孩子2021.7、8文/马志国惩罚的艺术哪些惩罚应该避免惩罚是家庭教育中很难避免的一种方法。

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把错误的言行与不愉快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以阻止他们重犯错误。

惩罚有多种方式,如体罚、责骂、暂时孤立、中止孩子喜爱的活动等。

家长应当了解每种惩罚方式的后果,掌握惩罚的尺度。

体罚是最不可取的惩罚方式。

孩子在棍棒和巴掌下暂时性的屈服,只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改错愿望。

一些家长把惩罚孩子变成了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手段,孩子一犯错就怒气冲冲,拳脚相加。

久而久之,孩子心中会慢慢积聚起怨恨,亲子关系也会逐渐恶化。

同时,经常被体罚的孩子容易形成懦弱、欺软怕硬等不良性格。

责骂也不可取。

责骂常常具有侮辱性,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惩罚的原则为了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提倡对孩子实施非体罚式的惩罚,如暂时孤立、中止孩子喜爱的活动等。

对孩子进行惩罚,家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立即惩罚孩子犯错后,家长应当立即实施惩罚,这时往往会取得最佳效果。

如果延后,效果就差得多。

例如,有些妈妈常用“等你爸回来再找你谈”等话威胁孩子,可是过后孩子早把犯错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原则说明原因家长在惩罚前后应当对孩子说明其被罚的原因。

若孩子不懂为什么受罚,则难以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

原则说到做到如果家长不能说到做到,孩子可能永远不会改正错误,甚至会提高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率。

原则强度适当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考虑实施惩罚的强度。

因人施用适当强度的刺激,能使孩子真正受到触动,从而有效阻止其不良行为的发生。

一位年轻妈妈在心理咨询中诉苦:她有一个5岁的儿子,很调皮,经常犯错误。

每次犯错后,她都会尽量耐心地劝导孩子。

可没过多久,孩子又会因为同样的原因犯错。

她很困惑: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惩罚?家长应当注意什么?12343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惩罚孩子的妙招与原则

惩罚孩子的妙招与原则

惩罚孩子的妙招与原则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27期惩罚5妙招 1. 金箍棒(打手心)。

在大家心情都不错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制作一根金箍棒。

材料最好选择柔软、轻盈的报纸、泡沫塑料等,还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自己对金箍棒进行装饰。

完工之后,写上“惩戒金箍棒”等字样。

接下来,跟孩子约定好,如果他今后再欺负小同学、小动物或者往楼下乱丢东西,就要被“惩戒金箍棒”打手心了。

掌握好力度,太轻了孩子觉不着,太重一下打哭了也不行。

2. 围圈圈(计时罚站、罚坐)。

跟孩子一起,在卧室或者客厅的一角,用贴纸或者粉笔等围出一个圈圈,里面放一个闹钟、一块垫子。

然后跟孩子约法三章:如果再顶撞父母、不尊敬长辈或者犯其他错误时,就要站在圈里3分钟不许出来。

3. 大嘴花(没收心爱之物)。

植物大战僵尸中有个“大嘴花”,一口就能吞掉僵尸。

跟孩子一起选个带锁的抽屉或者箱子,用彩紙给小箱子装饰上眼睛、獠牙等,然后给它取一个“大嘴花”的名字。

然后告诉孩子:如果他再不收拾玩具、争抢玩具、乱扔衣服等,就把他最喜欢的一样玩具收到“大嘴花”里,扣留48小时。

在此期间,如果孩子表现良好,玩具可以提前“出狱”。

4. 七龙珠(兑换愿望)。

集齐7颗龙珠,就能召唤神龙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准备一些玻璃球、一个罐子,跟孩子约定好,做什么好事能得到一颗龙珠(玻璃球),做什么坏事会被扣掉一颗龙珠。

今后,如果孩子想买一个并不急需的新玩具、新文具,就必须凑集7颗“龙珠”。

5. 将功赎罪(做家务)。

给孩子准备几样他拿得动的小工具:小盆子、抹布、小铲子等等。

当他弄脏地板或墙壁时,必须用自己的工具亲自打扫干净,否则,可能会被扣掉一颗“龙珠”……惩罚5原则 1. 有错必罚。

家长自己首先要有始有终,坚定执行,哪怕是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杯子,也必须对此负责——孩子自己去收拾干净。

家长自己都变来变去,对孩子最终也没什么威慑力。

2. 罚前必警告。

孩子有時候并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在犯错误,所以家长需要在孩子第一次出现这种行为时予以警告,一来是给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二来是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有创意的惩罚方式

有创意的惩罚方式

有创意的惩罚方式
在家庭、学校或工作场所,我们时常需要面对一些不良行为或错误,为了教育
和纠正人们的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

传统的惩罚方式可能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反感,但是一些有创意的惩罚方式却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有创意的惩罚方式。

1. 写读书笔记
对于学生或员工而言,如果出现了错误或不良行为,一种有趣的惩罚方式是要
求他们写读书笔记。

这样的惩罚方式不仅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2. 美食惩罚
在家庭或办公室,我们可以采用美食惩罚的方式。

当某人犯错时,要求他们煮
一顿美味的晚餐或下午茶,并与他人分享。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惩罚错误者,还可以增进人际关系。

3. 创意艺术
让被惩罚者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一件作品,表达对错误的反思和悔意。

这种惩罚方式可以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改正的方法。

4. 照顾他人
在家庭或团队中,一个有趣的惩罚方式是让犯错者承担起照顾他人的任务,比
如照顾宠物、照顾年幼的家庭成员或照顾老人。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同时也能反思自己的行为。

5. 志愿服务
作为惩罚,让犯错者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清理环境、参与公益活动等。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意识到社会的需要,培养奉献精神,同时也为自己的错误做出补偿。

以上是一些有创意的惩罚方式,它们不仅可以达到纠错的效果,还能培养个人
能力和品质。

希望大家在面对错误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惩罚方式,让教育更具意义。

惩罚的艺术

惩罚的艺术

惩罚的艺术
教师难免要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但是在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讲究艺术,否则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表述如下:
1、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2、上课不守纪律时,相互打骂者。

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自身卫生意识缺乏,罚在校园里拾捡一袋纸屑。

4、作业字迹潦草者罚临帖两页。

有进步了,可以被评为进步星。

5、爱站起来的孩子,奖励你站立2分钟。

6、课堂乱插嘴,课后奖励他把学习内容重读几遍。

7、不爱护公物和花草树木者,罚他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创造一幅美术作品,或者罚他在课间的时间站在那儿维护自己校园的一草一木。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就只能像正义的卫士一样时刻记得保护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

8、对于经常迟到的孩子,罚他每天管理班级的钥匙,他当心同学和老师进不了教室,他会早早的到校。

9、经常忘佩带徽巾的孩子,叫他每天检查班上孩子的佩带情况,对于孩子来说,他很乐意接受。

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

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

四、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一)奖励的智慧1.奖励态度和具体行为奖励的运用应该适度,应该用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上。

2.奖励不可太滥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原理与策略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奖励条件高了,学生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

奖励条件太容易,学生轻而易举得到,兴趣就不高了,奖励也不能持久。

4.一诺千金5.奖励要及时越早施行,效果越佳,激励作用越大6.运用鼓励性表扬积极性奖励与控制性奖励。

积极的奖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并受到鼓励继续为做出道德行为而努力。

而控制性奖励是成人用来控制学生的。

控制性奖励的效果是学生的自尊得到暂时的满足,实际上是成人以一种外在的赞许对学生本身进行的心理控制。

另外,控制性奖励并没有说明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或“最好的学生”。

这种表扬注重的是对学生自身的评价而不是对其行为的原因的评价。

因此,控制性表扬存在一种危险,即它把学生从事某种行为的发自内在评价的欲望转向了一种对受到社会评价的自我倾向的关注。

(二)惩罚的艺术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惩罚的艺术,避免糟糕的惩罚1.惩罚具体的行为,尊重学生人格重要原则是“重责其事,轻责其人”突出学生对自己违纪行为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真正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惩罚。

区分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

区分过错行为和糟糕结果,惩罚只能用于前者而非后者。

划清故意行为与无意非故意过错行为的界线。

充分认清“行为”与“品行”的差异,“特点”与“缺点”的区别,分清偶犯与惯犯,做到有情有理。

2.避免在公共场所和众人面前惩罚学生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保护隐私3.惩罚要及时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4.教师情绪不良时,不要惩罚学生避免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5.最忌讳讽刺挖苦案例:毁灭性的惩罚《中国教育报》在2003年7月8日报道有关《师德启示录》的讨论中,有一个老教师张允公写了一篇文章《一篇作文打倒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痛苦地写出了自己因为“无知”致使一个学生处境不利直至退学的例子。

班主任工作艺术惩罚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艺术惩罚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艺术惩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中的艺术惩罚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角色之一,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要承担起学生行为管理的责任。

在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时,艺术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既能警示学生,又能促使其认识错误并改正。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工作中的艺术惩罚方法,以达到有效管理班级的目的。

一、认识艺术惩罚的概念和意义艺术惩罚是指以一种既能产生惩戒效果,又能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尊重学生人格的方式进行惩治。

与传统的体罚相比,艺术惩罚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成长,强调以教育为主导,以发展为核心。

艺术惩罚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承担责任,学会反思和自我改正。

二、艺术惩罚的原则和方法1. 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权益艺术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权益。

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注重平等和公正,避免对学生进行羞辱和歧视。

同时,要确保惩罚的方式和内容不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 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艺术惩罚强调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单独谈话、班会、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找到改正的方法。

在沟通中,班主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3. 开展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艺术惩罚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引导他们反思和改正。

班主任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带来的后果,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行为习惯。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4. 制定个性化的惩罚措施艺术惩罚的方式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定。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罚方式,如给予书面反思、参与社会实践、帮助他人等,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得到启示和改进。

这种个性化的处理方式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并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艺术惩罚的效果评价和改进班主任在进行艺术惩罚时,需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和改进。

科学惩罚学生的多种方法

科学惩罚学生的多种方法

科学惩罚学生的多种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科学惩罚学生的多种方法1.买早点:一篇英语对话,学生不好好读。

于是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朗读不同角色对白,约定读的差一组第二天给赢的一组买早餐。

在三分钟准备后,学生很认真的朗读对白,但总会有比较差的一组。

于是赢的人大笑。

2.自选惩罚:让学生自己选惩罚的方法:挨打、抄书、买早点。

学生问:“有没有第四种方法”老师斩铁截钉的说:“没有!”。

学生选择挨打,老师面带微笑拿出尺子打手心。

3.收笔记:与其全班收笔记不如上课转着看看有没有不记笔记的。

下课抽查四、五个。

(惩罚方面待添加)4.唱歌:晚交作业的、不交作业的、上课开小差的课前唱英语歌、背一篇新概念。

唱完以后还要在黑板上写都学到了哪几个新单词。

5.合唱:下午第一节课通常学生很容易打瞌睡。

找个借口带所有学生一起高歌一曲,然后再上课学生会兴奋的多。

另:可以用于多个学生,或反复出现问题的学生。

集体唱儿歌、表演、朗诵皆可。

6.家访:作为学校年终总有很多莫名奇妙的任务。

填写若干张家访单就是其中之一。

可以从表现好的开始。

先让写下联系方式,骗学生可能会家访。

再让家长在联系单上写下关注的问题。

当然这一招的坏处是搞不好就弄假成真——家人翘首以待,老师不得不去。

(当然要去也不能一个人去)7.查书:对于小科目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上课半天也无法进入状态。

课前要求把桌面收拾整洁,坐姿端正,教师全班转一圈查课本和教参。

没带的罚站。

那么即使是笑脸满面也能塑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带来更佳的教学效果。

8.罚站:无论什么原因,罚站的人数要少。

如果罚的人太多,比如一节课站了10个那么纪律肯定更差。

因为这些人聚在一起,才正好聊天聊的好呢!所以如果罚的人太多,想办法把他们分散。

前面站几个,后面站几个。

避免扎堆。

9.展览:罚站的升级版。

把态度不端,对罚站无所谓的人弄到前台来面对全班展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学生“惩罚”的艺术
班上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常在教室里乱扔纸片,练过毛笔字的废纸,做过练习的稿子,搽过桌子的脏纸,随手一扔,满地都是。

班上的垃圾桶没起什么作用。

班主任曾为此大伤脑筋:谁乱扔废纸,罚他捡纸三天,扫地一周。

罚来罚去,地上仍是乱糟糟废纸满地。

后来班主任想了一个办法,让班委会绘制了“看脚下”一览表,帖在墙上,以监督学生不要乱扔废纸,哪一天发现哪一个学生脚下(自己的座位)下有废纸,便在这张表上该学生的栏目里做上一个标记,每天公布结果。

班主任讲评纪律时,第一句话就是“请看脚下”,大家都低头寻找自己座位的周围是否有垃圾纸片。

几天后,教室里变得整洁悦目。

班主任再也没有为如何惩罚学生乱扔纸屑而大伤脑筋了。

罗曼是个任性、胡闹、一点也管束不住自己的男孩子,他常常无缘无故地打别的同学,弄脏女孩子的衣裙。

苏霍姆林斯基决定对这个孩子进行惩罚。

他对罗曼说:“你的自由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它会使你在生活中跌跤。

要是成年人,出这种事,人们就会剥夺他们的自由,把他们关进牢房。

我们将采取另一种办法。

把你的右手伸出来。

”罗曼伸出他的右手,苏霍姆林斯基用一根绷带,缠住罗曼的手掌和手腕,然后把他的手牢牢地绑在衣袋里。

苏霍姆林斯基又用同样的办法让同学们绑住了自己的右手,说:“罗曼,我们今天就这样生活,不使用右手。

让我们试一试,这样生活是不是轻松”。

这样,一整天,罗曼尝够了这种失去自由的生活。

后来,苏霍姆林
斯基又给罗曼上了几课,罗曼终于学会了约束自己。

以上两个故事,第一个出自一位班主任的日记,第二个摘自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

罚学生扫地捡纸一星期,这是一种惩罚,只在一览表上标一个符号,这也是一种惩罚。

同样是惩罚,却产生绝然不同的效果。

仔细分析第一个故事,我们会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惩罚的量。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惩罚的量要低于错误行为的程度。

心理学家们曾用实验证实,以较弱的惩罚相威胁,去制止个体的错误行为是比较好的。

这是因为重罚容易导致对方为自己的行为探求正当化的理由,而回避对其行为的反省和检查。

当父母严厉责骂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孩子们常找歪理辩护,这就是为自己行为正当化的表现。

罚学生捡纸,学生心里会说:“难道就我一个人丢纸吗?”“别人丢得我就丢不得?”所以,一般来说,本应该重罚的要轻罚,本应该轻罚的最好不罚。

要把惩罚的剂量定得与学生的行为结果大小相符。

在“一览表”上做标记属于这种惩罚。

惩罚可以使人服从,但不当的惩罚,对方的服从往往只是表面的。

在父母的责骂下停止欺负弟弟的孩子,父母一旦不在,就又会去欺负弟弟。

要使对方长期服从,就必须不断地惩罚下去。

在惩罚大棒下,“不法”行为虽然会停止,然而,心里不服,耿耿于怀,一有机会就会产生反抗行为。

这样,惩罚便会成为一种消极手段。

罗曼的故事启迪我们,惩罚要达到让学生改正错误之目的,须使犯错误的学生在经历惩罚的时候,能深刻地认识到错误的性质及其严重后
果。

罗曼被绑住右手,一整天都不自在,于是他体验到了失去自由的滋味,意识到不能再任性胡闹下去了,于是,慢慢学会了约束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惩罚的艺术力量正在于此。

上述两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

从“一览表”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惩罚的结果应是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而不是扭曲或泯灭其自尊心。

罚学生捡纸三天、扫地一周,被罚的学生整天地背着惩罚的磨盘,忍受着旁人的嘲讽,到最后就会连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了。

而“看脚下一览表”这种轻微的惩罚形式,却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的栏目里留下那个不好看的符号,为此,谁都在悄悄告诫自己不要乱扔废纸。

罗曼的故事还告诫我们:惩罚虽是令学生不高兴的事情,但如果灌注了老师的满腔热情,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因为他能从惩罚的苦药中尝到爱的甘露。

苏霍姆林斯基捆住了罗曼的手,对罗曼说:“为了不使你一个人觉得孤单,让同学把我的右手用同样的办法扎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设计的惩罚里倾注了对学生的满腔的热爱,这种别出心裁的惩罚是一种“热情的惩罚”。

惩罚不是一根无情棒,教师应善于将惩罚化为春风,变成雨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