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性疾病

合集下载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羊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畜牧业中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养殖业
的发展,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从疾病的症状、病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羊梭菌性疾病的症状
1、成年羊:起病急,高烧不退,眼结膜充血,呼吸急促,肺部出现全面潮湿性啰音。

病后仍可能留下长期后遗症,如极度消瘦、颈椎侧弯、皮下结节形成等。

2、羔羊:嗜睡、不吃饲料、精神萎靡、体温不升,继而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羊梭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侵入呼吸道等部位,可引起病原菌的感染。

病原菌在输送
途中或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饲料,含有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羊梭菌便更易滋生生
繁殖,引起疫情。

1、强化卫生管理,保持场地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2、选择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劣质饲料。

3、加强羊舍通风,保持舒适的环境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4、定期给羊体检,早期发现羊群感染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

5、加强免疫管理,对于疫苗的接种要按时按剂量接种,才能更好的保证羊的健康。

综上所述,羊梭菌性疾病对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为保证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希望饲养者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合理使用药
品和疫苗,从而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羊快疫及羊猝击混合感染: 羊快疫及羊猝击混合感染: 最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初期。 最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初期。 采食停止; (1)采食停止; 神经症状:四肢分开、弓腰、头向上, (2)神经症状:四肢分开、弓腰、头向上, 行走时后躯摇摆,磨牙、不安; 行走时后躯摇摆,磨牙、不安; 腹痛、流泪、呼吸迫促; (3)腹痛、流泪、呼吸迫促; 从口鼻流出泡沫,有时带有血色; (4)从口鼻流出泡沫,有时带有血色; 随后呼吸愈加困难,痉挛倒地, (5)随后呼吸愈加困难,痉挛倒地,四肢 作游泳状,迅速死亡,病程2 6h。 作游泳状,迅速死亡,病程2-6h。
病变
(1)回肠的某些区段呈急性出血性炎症变 化; 心包积液; (2)心包积液; 肺脏出血和水肿; (3)肺脏出血和水肿; 肾软化。 (4)肾软化。
诊断
临床结合实验室 病原分离、检查肠毒素、 病原分离、检查肠毒素、血糖和血尿
防制
(1)羊群中出现本病时,应及时转移牧场。 羊群中出现本病时,应及时转移牧场。 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 三联苗: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 ①三联苗:羊快疫、猝击、肠毒血症; 厌气菌七联干粉苗。 ②厌气菌七联干粉苗。
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后期。 急性型:一般见于流行后期。 食欲减退、行走不稳,排粪困难, (1)食欲减退、行走不稳,排粪困难,有 里急后重的表现; 里急后重的表现; 喜卧地、牙关紧闭,易惊厥; (2)喜卧地、牙关紧闭,易惊厥; 病程一般为1d左右,100%死亡 1d左右 死亡; (3)病程一般为1d左右,100%死亡; 胃黏膜出血,溃疡。 (4)胃黏膜出血,溃疡。
• 羊猝击: 羊猝击: 主发于成年绵羊, 主发于成年绵羊,1-2岁绵羊发病较多。 岁绵羊发病较多。 常呈地方流行,经消化道感染。 常呈地方流行,经消化道感染。 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于冬春季节。 常见于低洼、沼泽地区,多发于冬春季节。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羊猝狙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羊猝狙是由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1~2岁的成年绵羊 。 常流行于低洼 、 岁的成年绵羊。 常流行于低洼、 主要发生于 岁的成年绵羊 沼泽地区,以冬、春季节多发,经消化道感染。 沼泽地区,以冬、春季节多发,经消化道感染。
梭菌性肠炎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和 梭菌性肠炎是由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犊牛和 羔羊的急性传染病, 羔羊的急性传染病,习惯上将羔羊梭菌性肠 炎称羔羊痢疾(Lamb dysentery)。犊牛和羔 炎称羔羊痢疾 。 羊发病多在出生后1周之内, 日龄居多。 羊发病多在出生后 周之内,以2-3日龄居多。 周之内 日龄居多


来不及治疗, 来不及治疗 , 只有紧急用黑疫和快疫二联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3毫升能很快控制疫情。驱除 皮下或肌肉注射 毫升能很快控制疫情。 毫升能很快控制疫情 肝蛭。 每年用五联苗免疫一次, 以预防该病 肝蛭 。 每年用五联苗免疫一次 , 发生。 发生。
(4)羊猝狙 击)(Struck) )羊猝狙(击
羊快疫和恶性水肿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 羊快疫和恶性水肿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 。 在 有氧情况下即形成芽胞, 有氧情况下即形成芽胞 , 对环境及各种消毒 药抵抗力很强。 只有 药抵抗力很强 。 只有20%漂白粉等才能在较 漂白粉等才能在较 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绵羊快疫以6-18月龄的羊最敏感 , 是通过采 月龄的羊最敏感, 绵羊快疫以 月龄的羊最敏感 食被芽胞污染的饲料、 食被芽胞污染的饲料、饲草或饮水经消化道感 也可因气温骤变、阴雨连绵或食入结冰、 染;也可因气温骤变、阴雨连绵或食入结冰、 霜冻的水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霜冻的水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致使原存在 于肠道中本不为害的梭菌大量繁殖, 于肠道中本不为害的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 素引起发病。 素引起发病。 恶性水肿发生于绵羊剪毛和牛、 羊去势, 恶性水肿发生于绵羊剪毛和牛 、 羊去势 , 断尾、去角、分娩、注射等情况下, 断尾、去角、分娩、注射等情况下,通过伤口 感染。 感染。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浅谈羊梭菌性疾病是由羊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于家畜和家禽,尤其是绵羊。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并且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就羊梭菌性疾病的特点、病因及其防治策略进行浅谈。

一、疾病特点羊梭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肠炎,主要症状包括腹泻、消化不良和腹部胀气等。

疾病发病迅速,病程短暂,致死率较高。

一些羊只也可携带羊梭菌而无明显症状,但仍可成为感染源。

二、病因1. 病原菌:羊梭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的肠道中。

它不少于5个毒力因子,包括α、β、ε、ι和θ毒素,其中α、β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物质。

2.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通过粪便、食物和饮水传播。

绵羊在进食时可能会吞咽羊梭菌,进而感染病菌。

三、防治策略1. 清洁消毒:维持环境的良好卫生水平是预防羊梭菌性疾病的关键。

饲养场内的饮水槽、饲料槽、床上物和养殖设备等都应定期清洁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菌。

2.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清洁干净的饮水和饲料,避免粪便、尿液和食物相互污染。

适宜的密度和合理的饲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3. 强化免疫:通过给予绵羊免疫接种来提高其免疫力。

可选用羊梭菌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降低罹患羊梭菌性疾病的可能性。

4. 抗生素治疗:在发生疫情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来控制病情的进展。

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和使用方法,并且遵循兽医的建议。

5. 隔离患病动物:对于确诊感染羊梭菌的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羊梭菌性疾病对养殖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健康威胁。

通过加强环境清洁、健康饲养管理、免疫接种、适时的药物治疗和隔离患病动物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羊梭菌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1. 引言1.1 什么是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又称为伪膜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身上,尤其是在医院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中更为常见。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产生孢子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活,易于传播。

羊梭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肠道内形成伪膜,造成肠道粘膜破坏和炎症。

患者常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腹泻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败血症等并发症。

了解羊梭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可以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过度生长,但一旦抗生素疗法破坏了这种平衡,产气荚膜梭菌便有机会引发感染。

对于羊梭菌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疾病的病因与传播途径,加强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羊梭菌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2 羊梭菌性疾病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羊梭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能够引发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等疾病。

一旦感染,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

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羊梭菌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特别是在畜牧业中,羊梭菌性疾病的爆发会导致畜禽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3. 对社会稳定的威胁:羊梭菌性疾病容易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一旦发生疫情,会引起社会恐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秩序,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

羊梭菌性疾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加强对其的防治工作对维护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医疗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来说,应当密切监测疫情动态,加强防控措施,做好群众健康教育,以便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羊梭菌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2. 正文2.1 病因与传播途径羊梭菌性疾病是由羊梭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羊梭菌的毒素侵袭机体引起。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2.发病后控制措施 (1)隔离病羊,对病程较长者可进行对症治疗 和抗菌类药物治疗。病死羊一律进行深埋或无害 化处理。 (2)将发病羊群转移到高燥地区放牧,加强饲 养管理,可大大降低发病。 (3)紧急接种疫苗。 3.治疗 由于本病发病迅速,病程短,发病后 往往来不及治疗,且用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二、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
魏氏梭菌分为A、B、C、D、E五个型。
2.魏氏梭菌的培养 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可在厌氧条件下培养。
3.产气荚膜梭菌的的抵抗力
本菌繁殖体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但其 形成芽胞后,对外界抵抗力强,须用强力消毒 药进行消毒。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绵羊,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 羊多发。 2.传染源 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4.流行特点
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其发病与应激因素 有关。
在饲料突然改变,季节变换如春末、夏 初抢青时,或秋末牧草结籽和抢茬时。
(三)症状
表现突然发病 很快倒地死亡。分两种类型。 一类以搐搦为特征:出现倒地,四肢强烈划 动,肌肉震颤,眼球转动,磨牙,抽搐,多死于 2~4小时内。 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特征。表现步 态不稳,倒卧,感觉过敏, 流涎,昏迷,角膜反 射消失,常在3~4小时内静静死去。 病羊在临死前有明显的高血糖和尿糖。
(六)防制
1.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孕母羊及新生羔羊饲养管 理,减少应激,增强羔羊的抵抗力。 (2)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3)免疫接种 每年秋季对母羊接种厌氧菌五 联苗或羔羊痢疾菌苗,产前2~3周加强免疫1次。 (4)药物预防 常发地区,也可进行药物预防, 即羔羊在出生后12小时内口服土霉素或其他敏感 抗菌药物,连用3天,有一定预防作用。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

❖ 43-47℃为最宜本菌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 条件下增代时间仅8min,可利用高温快速培养法, 对本菌进行选择分离 。
❖ 外毒素:各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或可溶血 抗原)共有12种,其中主要有4型,即A、B、C、D.而 已知〝A型〞毒素与人类食物中毒有关。
❖ 肠毒素:耐热株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血症、黑疫、肉毒中毒、破伤风七联菌苗) 。
❖ 疫情紧急时全群可普遍投服2%硫酸铜(每头 100ml)或10%生石灰水溶液(100-150ml) 可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发病数。
恶性水肿
❖ 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引起的多种家畜一种创伤性急性 传染病,其特点为局部发生急剧炎性气性水肿,并 伴有全身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

定期注射三联苗或五联苗。
(三)羊猝狙(Struck)
❖ 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 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 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四) 羊黑疫(Black disease) ❖ 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B型诺维
氏 梭 菌 ( Cl.novyi) 引 起 的 绵 羊 和 山 羊 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 主要病原为腐败梭菌,其他如魏氏梭菌等也可致病 或参与作用。
❖ 绵羊和马多发,由于外伤如去势、断尾、断角、注 射、分娩、助产等没有注意消毒,污染了本菌的芽 胞而引起感染。本病一般只散发,较少在畜群内出 现群发。
❖ ( 二 ) 羊 肠 毒 血 症 ( Enterotoxaemia) 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第十八节
羊梭菌性 疾病
❖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蓬勃发展,养禽业行情变化 很大,但是养羊业却一直在稳步上升,包括羊肉、 羊毛产品价格一直稳中有升,羊肉的消费已被人们 接受。
❖ 许多新的品种:“小尾寒羊“ “波尔山羊” 。

兽医传染病学:9.羊梭菌性疾病

兽医传染病学:9.羊梭菌性疾病
四.羊黑疫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 B型诺维氏 梭菌病 。特征为尸体 、皮肤呈暗黑色,肝实质坏死 , 黄色坏死灶周围有血带,切面成半圆形。
( 一 )诊断要 1.一岁以上绵羊 , 2 4岁发病最多 , 山羊也可 感染 , 羔羊不发病 , 豚鼠最敏感。2.主要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地方或肝脏受损 而发生 , 多发于夏秋季节。3.皮肤呈暗黑色称“黑疫 ”, 病羊掉群 , 体温 升高 , 呈昏睡状俯卧 , 静静死去。4.胸部皮下组织水肿 , 胸 、腹腔心包积液 , 真 胃函门部 、 小肠充血出血 。肝脏充血肿胀 , 凝 固性坏死 , 界限清晰。5.B型诺维氏梭菌不产生夹膜 , 能运动 , 能产 生外毒素 , 毒力强 , 损害神经元 , 导致急性休 克死亡。
三.羊猝击( c型魏氏梭菌)特征: 急性死亡 , 腹膜炎和溃疡性小肠炎。( 一 )诊 要点:1.幼羊. 1 2岁或年轻羊发病最多 。冬季在低洼 、沼 泽地区常呈地方流行性。2.病程极短促 、掉群 、 卧地 、腹泻 、衰弱 、痉挛 , 数小时内死亡 。主要是毒素侵害 , 神经元发生休克 所致。3.十二指肠严重充血 、糜烂 、溃疡 , 胸腹腔和心包 大量积液。4.C型魏氏梭菌在小肠内繁殖 , 产生贝塔毒素引起; 取脾脏分离培养 。鉴定。(二) 防制措施: 同快疫 , 肠毒血症。
3 、 防制措施1.病程急促 , 常来不及治疗 , 必须加强平 时的防疫措施。2.每年定期接种 , 羊快疫 、猝击 、肠毒症 三联苗或再加黑疫 、羔羊痢疾五联苗。3.转移牧地到干燥的地区放牧 , 避免采食 冰冻的饲料 , 推迟早上牧羊时间 , 可收到减少或停止发病的效果
二.羊肠毒血症又称类快疫或软肾病 。 以突然死亡 、 四肢抽搐 、 昏迷 、 高血糖和糖尿为特征。(一)诊断要点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 , 春末夏初青 草萌发和秋季牧草结束后 , 羊吃多量菜根 、 叶、 多汁 , 胃机能障碍 , 易发酵 , PH4.0以下 , 或 采食谷类 、果实等大量淀粉发酵 , 致菌大量繁 殖 , 产生毒素 。发病多为体质较好的羊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羔羊痢疾Biblioteka 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有时C、D型
也可致病。特征为剧烈腹泻,出血性溃
疡性肠炎。死亡率极高。
(一)诊断要点
1.七天龄以内的羔羊,2~3天龄最易感,7天龄 以上少发病。
2.体质弱的母羊,产羔气温低,保暖不良,饥 饱不均是诱因。
3.水样稀粪,黄、灰、绿色,带气泡、黏液、 血液,有恶臭。有的病畜可出现神经症状,几 小时或十几小时死亡。
磺胺类等预防药物。
三.羊猝击(c型魏氏梭菌)
特征: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小肠炎。 (一)诊断要点: 1.幼羊.1~2岁或年轻羊发病最多。冬季在低洼、沼
泽地区常呈地方流行性。 2.病程极短促、掉群、卧地、腹泻、衰弱、痉挛,
数小时内死亡。主要是毒素侵害,神经元发生休克 所致。 3.十二指肠严重充血、糜烂、溃疡,胸腹腔和心包 大量积液。 4.C型魏氏梭菌在小肠内繁殖,产生贝塔毒素引起; 取脾脏分离培养。鉴定。 (二)防制措施: 同快疫,肠毒血症。
四.羊黑疫
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B型诺维氏 梭菌病。特征为尸体、皮肤呈暗黑色, 肝实质坏死,黄色坏死灶周围有血带, 切面成半圆形。
(一)诊断要点
1.一岁以上绵羊,2~4岁发病最多,山羊也可 感染,羔羊不发病,豚鼠最敏感。
2.主要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地方或肝脏受损 而发生,多发于夏秋季节。
3.回肠某些部位急性发炎,肺出血水肿, 死后肾脏易软化。
4.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在动物体内形成 夹膜,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取肝、肾、 脾分离鉴定。
(二)防制措施
1. 应注意夏初放牧应少青,饲料应粗、 精、青搭配,加强羊只运动。
2. 流行季节前接种三联苗。 未发病羊只适当添加痢特灵、土霉素或
2、诊断要点:
(1)常发生于冬、春季节,气候骤变,阴雨连 绵,采食冰冻带霜草料,诱因使机体受到刺激, 抵抗力弱,腐败菌繁殖,产生毒力强的外毒素。
(2)致使真胃黏膜、消化道黏膜出血斑、坏死。 (3)突然发病,数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罕有
痊愈者。 (4)肝、脾涂片,格兰氏染色不见单个及短链
或无关节长丝状格兰氏染色阳性大杆菌,不形 成夹膜。
白酶。 4.其他治疗参考 :磺胺脒、柔酸、次硝
酸铋、重碳酸钠等。
几种羊的梭菌性病的病原
快疫 腐败梭菌 猝击 C型魏氏梭菌 肠毒血症 D型魏氏梭菌 羊黑疫 B型诺维氏梭菌 羔羊痢疾 B型魏氏梭菌
3.皮肤呈暗黑色称“黑疫”,病羊掉群,体温 升高,呈昏睡状俯卧,静静死去。
4.胸部皮下组织水肿,胸、腹腔心包积液,真 胃函门部、小肠充血出血。肝脏充血肿胀,凝 固性坏死,界限清晰。
5.B型诺维氏梭菌不产生夹膜,能运动,能产 生外毒素,毒力强,损害神经元,导致急性休 克死亡。
(二)防制措施
1.控制肝片吸虫 2.接种疫苗 3.目的干燥 4.药物治疗,如抗生素PG
4.真胃有凝乳块,黏膜出血、水肿,小肠、回 肠黏膜溃疡、坏死,坏死灶有血带围绕,肠系 膜淋巴结肿大、充血。
5.病原学分离鉴定:取淋巴结、心血或小肠内 容物分离培养。
(二)防制措施
1.做好母羊管理,做好产房卫生、保暖。 2.每年秋季产羔前2~3周接种一次五联苗。 3.羔羊发病12小时后,口服土霉素或胃蛋
3、防制措施
1.病程急促,常来不及治疗,必须加强平 时的防疫措施。
2.每年定期接种,羊快疫、猝击、肠毒症 三联苗或再加黑疫、羔羊痢疾五联苗。
3.转移牧地到干燥的地区放牧,避免采食 冰冻的饲料,推迟早上牧羊时间,可收 到减少或停止发病的效果
二.羊肠毒血症
又称类快疫或软肾病。以突然死亡、 四肢抽搐、昏迷、高血糖和糖尿为特征。
(一)诊断要点
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春末夏初青 草萌发和秋季牧草结束后,羊吃多量菜根、叶、 多汁,胃机能障碍,易发酵,PH4.0以下,或 采食谷类、果实等大量淀粉发酵,致菌大量繁 殖,产生毒素。发病多为体质较好的羊只。
2.突然发病,抽搐。病羊有的抽搐向前跳 跃、倒地、痉挛几分钟内死亡。有的昏 迷,静静地死去。
羊梭菌性疾病
是由梭菌芽孢杆菌感染所至的疾病,包 括羊快疫、羊猝击、羊肠毒血症、黑疫、 羔羊痢疾等。临诊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易 混淆。分布广泛,急性死亡来不及治疗。
一.羊快疫
特征:
发病突然,病程极短,真胃呈出血性、 炎性损害。
1.病原:
腐败梭菌,格兰氏染色阳性,有芽孢, 不形成夹膜,呈长丝状,芽孢抵抗力强。 产生外毒素,毒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