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 长》部编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全章)》PPT教学课件》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全章)》PPT教学课件》PPT教学课件

实战演练 练习
知识点3:时间的计算
20分
11 40
12 00
45分
25分
4 15
5 00
5 25
实战演练 知识点3:时间的计算
练习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
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
火车晚点了!
“晚点”是什么意思?
问题怎么解决?你是怎么想 的?
9时40分
实战演练 知识点3:时间的计算
把分化成时(或把秒化成分),就想几分(或几 秒)是由几个60加起来的,就是几时(或几分)。
归纳小结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数格子后,用 乘法计算;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巩固练习
现在才早上8:40,我 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营业时间 早:9:00开门 晚:8:00关门
新知探究
120秒=( 2 )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2个60秒。
60+60+60+60=240
4分=(240 )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4个60秒。
新知探究
5时=(300 )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巩固练习
60秒=( 1 )分 3分= (180 )秒 600分= (10 )时
(教材P5 做一做)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 用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在○里填上“>”“<”或“=”。(教材P6 第4题)
9分○﹥90秒 3时﹤○200分
24分﹤○4时 140秒○﹥2分
1分15秒○﹥65秒 1时30分○﹦90分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 )秒 1时=( 60 )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认识周长(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周长(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它们有周长吗?
请把右面图形 的一周描下 来。
三角尺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尺的周长。
请把右面图形 的一周描下 来。
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请把右面图形 的一周描下 来。
(钟面一周的长度 ),就是钟面的周长。
请用笔描一描
这些图形有周长吗?
思考:C 什 么 样 的 图 ) 形能用尽子测量周长? 软尺 有雄灰样的图形用绳子测墓周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认识周长
下面哪只动物沿着树叶的边绕了一周?
蚱蜢沿着树叶的边绕了半周。
第一个挑战的 动物是蚱蜢。
第二个挑战的动 蜜蜂沿着树叶的边绕了差不多一周 物是蜜蜂。
T
C
T
蜜蜂没有绕完一圈
挑战失败!
蝴蝶沿着树叶的边绕了一 周。
第三个挑战的 动物是蝴蝶。
蝴蝶绕完树叶一周 挑战成功!
像这样,从一点开始绕 一圈再回到这一点,这 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 周长。
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是多样的,图形形状的不同,我们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用三角尺、尺子测量
用软尺、绳子辅助测


爬行的路线一样长吗?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41
同学们在学校生活了整整两个年 头,大家对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 了解,如果有客人或者新老师来 我们学校参观,你将如何介绍我 们的学校呢?
2020/3/1
42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学校 : ①介绍学校全称和地理位置
②介绍学校的荣誉 ③介绍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④介绍学校的快乐生活
2020/3/1
43
介绍学校全称和地理位置
湖南省常德市北正街小 学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 区丹阳街道恒大华 府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 区朗州路298号
2020/3/1
44
介绍学校的荣誉
校机器人代表队在全国取得了2金3银的好成绩 研究的《小学生语文素质评价研究》课题获国家级一等奖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模式》课题获国家教育部 “十五”规划“自我教育与素质发展”课题组一等奖
2020/3/1
31
故事《龟兔赛跑》
听了故事后,你觉得龟为什 么能跑赢兔呢?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 样抓紧时间学习呢?
2020/3/1
32
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应怎样做?
2020/3/1
33
以“冬冬的烦恼“为内容讨论
假如你是冬冬,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是冬冬的同学,你会对冬冬说些什 么?
2020/3/1
2020/3/1
55
看教材P32页图文
说说下列你与老师 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老师给我讲题……
2020/3/1
56
经验交流 会
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 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 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2020/3/1
57
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在管闲事,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优质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听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他们再一次赛跑,到底谁跑的路程长从而引出了周长。提出了探究问题,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通过“贴一贴”、“量一量”、“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经历探究、总结规律,优化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老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二、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正方形草坪。
小马量得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45米。来自2.计算正方形周长,3.交流算法。
说明:其实这两个算式之间还藏着一个有关加法和乘法的数学秘密呢。
4.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根据记录进行总结。
老师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50+40=90(米),90×2=180(米)。
4.小组讨论,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二、1.学生收集信息。
2.独立完成。
3.学生交流算法:方法一:因为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是四条边加起来,45+45+45+45=180(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测量》(部编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测量》(部编版)
解:1千米=1000米 1000÷5=200(段)
答:这段路要划分成200段。
5.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电线杆高6( 米 ) 小王高135( 厘米 )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宽6(米 ) 一只铅笔长2(分米) 一支铅笔长是18( 厘米 ) 北京至天津的路程大约120( 千米 ) 密云到白龙潭景区约25( 千米 ) 一列火车大约长200( 米 )
3. 巧填单位名称,使等式成立: (1) 1( 米 )+999( 米 )=1( 千米) (2) 1(千米)-825(米)=125(米) (3) 2(千米 )+650(米 )=2650(米 ) (4) 1( 米)=10(分米)
=100( 厘米)=1000(毫米)
4.一条路长1千米。少先队员要在路旁植树,每5米划 一段。算一算,这段路要划分成多少段?
教学小结
动动脑: 你能帮长度单位家族成员找到正确的位置吗?
米 10
老 大


10
老 二


10
老 三
分 米
老 四
这节课你学到了 什么知识?
长度单位:分米、毫米
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我一定要继续 努力,学习更
多的知识
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把下面的速度与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每小时60千米
每小时1200千米
每小时15千米
读一读 用“千米”表示长度: 喜马拉雅山脉,全长约2450千米,南北宽约200-
350千米。平均海拔6千米。 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80多千米。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PPT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PPT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1单元 测量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 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② 进率是100 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 100毫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 1000 米 1公里= 1000 米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 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 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 ( 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 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 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 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 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 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4、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 5、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与分数相减: 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3单元 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点:1)有四条直的边 ;2)有 四个 角。 2、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 直角 相等 四个 ,对边 。 3、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 直角 ,4条边 相等 。 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 容易变形。( 三角形 不容易变形) 7、 封闭图形 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测量(全章)》PPT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测量(全章)》PPT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3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2021/1/23
复习导入
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
我们一般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021/1/23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
新知探究
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数学书的长 大约是……
厚大约是……
宽大约是……
2021/1/23
2021/1/23
课后练习
二、填空。
6厘米=( 60 )毫米 8厘米=( 80 )毫米
30毫米=( 3 )厘米 57毫米+43毫米=( 10 )厘米
2021/1/23
课后练习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 )。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学练优》的厚度约是6( C )。
我坐3站公共汽车, 每站约500米,大 约1500米远。
你是怎样估计的?
2021/1/23
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归纳小结
➢ 认识千米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常 用千米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 km 。 2.一条环形跑道长200米,跑5圈是1000米,也就 是1千米,所以1千米=1000米。 3.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常用来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新知探究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
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1分
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2021/1/23
归纳小结
➢ 认识毫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量比较薄的物 体,如1元硬币、银行卡、身份证、橡 皮擦等的厚度都用毫米作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四边形的周长是( 4 )条边的和。
6.长方形的周长是( 4 )条边的和。
课后练习
二、算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10厘米
12厘米 10厘米
12厘米
25分米 20分米
18分米
12+12+10+10=44(厘米)
25+20+18=63(分米)
课后练习
三、先用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再估一估它们的 周长。
估计周长是 估计周长是 估计周长是 估计周长是 ( 10 )厘米( 10 )厘米 ( 6 )厘米( 8 )厘米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 见!
第 7 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 2 课时 周 长
情景导入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问题:1. 你认识这些物品或图形吗?
2. 你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吗?
探究新知
3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有办法知道上面这 些图形的周长吗?
探究新知
3
问题:在活动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工具可以得到周长? 软尺 绳化子曲为直 直尺、三角尺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巩固练习
先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后练习
一、填一填。
1.( 封闭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所用铁丝的长度就是
这个长方形的( 周长 )。 3.三角形的周长是( 3 )条边的和。
4.正方形的周长是( 4 )条边的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