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行知天下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多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多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多篇)篇一: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潍坊市六年级数学行知天下第四期12提怎么做回答郭洁洁180除以(1+20%)乘以0.54篇二: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英语六年级下册行知天下第五期pk5pk6答案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Where ane you going to_____(go) summer?2I"II_____(find) you.3lots of children are_____(learn) Chinese in England now.4Don"t_____(worry).5We can_____(write) in English.6It"s time to_____ (say) goodbye now.【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1go;2find;3learning;4worry;5write;6say篇三: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小学数学行知天下第22页第二题的答案问题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六分之四、六分之三、八分之四、十二分之八、十二分之六、十六分之十二、十五分之十、二十一分之十四、六十分之四十五、九十分之四十五、一百分之七十五哪几个分数相同二分之一六分之三八分之四十二分之六九十分之四十五这些相等三分之二六分之四十二分之八十五分之十二十一分之十四这些相等四分之三十六分之十二六十分之四十五一百分之七十五这些相等哦就是这样子,会了吗?【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篇四: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六年级上册行知天下语文26页第四题怎么做?没题目具体题目(100×3) (96x4)684 348=1032 1032÷(3 4 5) =300 384 =1032÷(7=5) =684 =1032÷12 =86(分)答:86分 ..篇五: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答案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1、⑴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在不断地增长.⑵该公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良好的发展.⑶去年全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台?去年全年的销量是多少万台?。

6年级行知天下数学上册答案

6年级行知天下数学上册答案

6年级行知天下数学上册答案
一、6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1、章节2:算术计算
(1)用逆向思维计算,836+274=?
答案:1110
(2)1016-386=?
答案:630
2、章节3:分式计算
(1)(2x-3)/5=?
答案:0.8x-1.2
(2)5/(2x-3)=?
答案:5/(2x-3)
3、章节4:立方体
(1)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立方体的体积是正方体边长的立方。

(2)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正方体表面积是6个正方体边长的平方。

4、章节5:数表构造及利用
(1)已知长为5公分,宽为3公分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2)答案:面积为15公分的平方。

5、章节6:角度
(1)定义角的两条边长都等于1,角的大小是多少度?
(2)答案:角的大小是45度。

6、章节7:平行四边形
(1)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2)答案:面积为AB上的长乘以CD上的长。

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比例达标训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比例达标训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知天下比例达标训练一.填空。

(19分,每空1分)1.0 25 50 75 100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 。

2.( ) :15 = 25=18÷( )= ( )% 3.在一张比例尺上1 :60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运动场长是8厘米,这个运动场实际长是( )。

4.将0.8×50 = 2×20改写成一个比例式是( )。

5.在13 :4、1:12、12:1中,能与3 :14组成比例的是( )。

6.已知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是54,一个外项是两个内项积的倒数,另一个外项是( )。

7.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的直径是8厘米,大圆和小圆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

8.根据a ×35 = b ×56,可以写成比例是a :b = ( ) :( ),它的比值是( )。

9.两个长方形,它们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之比是3 :2,乙的长与宽之比是7 :5,则甲与乙面积之比是( )。

10.判断每题中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1)每台机床占地面积一定,机床台数和占地总面积成( )比例。

(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

(3)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一定,它的高和面积成( )比例。

(4)试验种子数一定,发芽种子数与发芽率成( )比例。

(5)总时间一定,加工每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与加工的零件总数成( )比例。

二.判断。

(10分,每题1分)1.电视机中一个零件长3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15。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除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 )3.两个长方形的周长比是1:1,它们的面积比是1 :1。

( )4.用13 、18、12和32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 ) 5.在比例5 :0.9 = 10 :1.8中,如果第三项减去4,那么第一项必须减去4,比例才成立。

( )6.表示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 )7.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

最新六上行知天下答案

最新六上行知天下答案

• 演练四香;质量好;价格便宜;物美价廉 • 演练五:笃行之 • 1、(1) 轻诺必寡信。《老子》 • (2)、 民无信不立。《论语》 • (3)、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 (4)、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也,人之道也。
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3)应该加强挫折教 育、苦难教育
• 第五关:“迷宫”
• 1:为了孩子电视需要封锁吗? 2:A:看点电视也没什么不对,还可以增加孩 子的课外知识,即使不让他们看电视,他们还是 会有自己的方法的,毕竟孩子是天真聪明的。B: 打孩子是暴力倾向,打后孩子可能会对你产生一 种恐惧。 3:甲和(丙),封锁电视的做法不可取
• 第三组 • 演练一:博学之 • 舒适 抱怨 介意 忧虑 倾听 严肃 庄重 仪式 • 勉强 抱歉 • 演练二:审问之 • 1、A C C B B • 2、维持 收听并记录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 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 • 演练三:慎思之 • 1、穷人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 2、自作自受 忐忑不安 • 3、尽管……还是…… 与其……不如…… • 宁可……也……
• 乙和(丁)对于不自觉的孩子,应该封锁电视
• 4、要我看,对那些没学习自觉性的人来说,封 锁没什么了不起,打一顿别人也管不着,反正是 家长打孩子。
• 第六关:“神殿”
• 1、CA
• 2、(1)男孩叫两碗牛肉面是叫给他父亲听的, 实际上是因为经济拮据,自己吃的是油葱面,又 不愿让父亲知道。 (2)男孩说自己碗里装不下了,是因为男孩感 激父亲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也为了“我”不失 面子。 (3) 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白白接受,男孩心里是很感 激店里的人,但是不白白接受别人的施舍,这是 一种为人应该有的好的品质。
• 三、快乐连线
• 舍命才算真豪杰,爱国方成大丈夫。

六下行知天下参考答案

六下行知天下参考答案

行知天下P8
1、哀鸿遍野管中窥豹噤若寒蝉蝇头微利泥牛入海
爱屋及乌鱼目混珠门可罗雀黔驴技穷一箭双雕
2、替罪羊独眼龙纸老虎寄生虫
3、鸟的住处-巢牛-棚鸡-笼猪-栏
蛇-洞虎-穴兔-窟蚕-匾
P9
恩重如山(比喻)呆若木鸡(比喻)岂有此理(反问)莺歌燕舞(拟人)震耳欲聋(夸张)轻如鸿毛(比喻)摩肩接踵(夸张)怒发冲冠(夸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比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比喻)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拟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P26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P27
舍命才算真豪杰-爱国方成大丈夫
国强民也富-国破家也亡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树高不离土-叶落仍归根富贵不离祖-游子思故乡家不和该穷-国不和该亡
白手起家真志士-赤心报国是忠臣
有树才有花-有国才有家。

行知天下答案

行知天下答案

第一单元阅读园窃读记1智慧依依不舍麻木浑身轻松2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3有个充分的理由可以读书。

让店老板知道自己只是为躲雨而来的爱读书4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我爱读书1拿来作为自己的。

十分怀念2告诉我恐龙为什么灭绝3 一个人读书读多了,自然就会有高雅的言行举止。

4书,你是一艘航行的轮船,带我飘向远方,带我遨游知识的海洋。

第二单元阅读园那一份浓浓的乡情1体会温柔陆续塞温热温暖2衬托、烘托孩子气,天真解除困境遗失3(1)故乡的美丽(2)乡亲的勤劳(3)奶奶的疼爱(4)乡邻的友好4乡亲亲切温柔的呼唤奶奶把我抱木桶里挑着走乡亲们送我东西邻家大婶给我红薯吃,帮我解围5无限的眷恋(怀念、思念)(三)1家乡的小溪2时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3鸭子小鹅石蟹小虾蝌蚪鱼蚂蚁4开头或结尾5源源不断迫不及待无穷无尽细雨绵绵骄阳似火自由自在家乡的槐花1比喻夸张2一簇簇甜丝丝一张张大片大片吭哧吭哧哗啦哗啦3脱紧紧吐爬坐耷拉张咬仰吞我爱家乡的木棉树1 1 2-6 7 8 家乡的木棉树一年四季都是挺拔秀丽的。

2枯黄的蜜显示第三单元1骆驼2看不见一个人的脚印。

形容空旷寂静。

不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3骆驼是沙漠之舟骆驼的进化过程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能力野生骆驼的生活适应能力4不畏风沙耐受寒暑耐饥耐渴嗅觉灵敏5√√X√(三)1蜜蜂和蚂蚁2“”:“!,。

”3喜欢赞美勤快4第2自然段5只有为他人服务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四)电脑垃圾1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

把个人电脑的零件尽量减少,而利用网络服务器的强大功能来弥补个人电脑的功能不足。

2(1)第2段一、二行:电脑附件所产生的垃圾以及废弃的电脑零部件(2)在书上3略第四单元阅读最贵的项链1略 2小心翼翼价值连城3(1)小心翼翼兴奋高兴(2)项链很贵体现出妹妹很体谅姐姐辛苦的可贵品质。

4一个小女孩用她的爱心打动了店主,用很少的钱为姐姐买了一条最贵的项链送给姐姐做为生日礼物。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方程之吉白夕凡创作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ax-b=c,ax+b=c等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x=c等方程的解法.难点:会列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头:使学生能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按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解答.第一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不雅察、阐发、抽象、归纳综合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办法及价值.3、使学生在积极介入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现代建筑,其中就包含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2、提问:题目中告知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标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提出要求:你能不克不及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暗示出来?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3、引导学生不雅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明确办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调?让学生先自主测验考试设未知数,并按照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办法继续求解.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6、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按照,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7、小结:方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调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引导学生存眷:1)要按照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并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明的等量关系;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暗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二、稳固练习1、做练一练: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步调,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按照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合的地方?2、做练习一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应时,要在存眷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3、做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辨别暗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4、做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按照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三、作业做练习一的第4、5题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板书设计:教后记:第二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稳固形如ax+_b=c 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提高阐发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在积极介入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阐发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温习准备1、解方程4x+12=5023x-1.02=0.3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测验考试练习师:方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30x÷2=360学生独立测验考试完成,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三、稳固练习1、出示练习一第7题(1)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你能按照这个公式列出方程吗?指名列方程,全体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学生自己列方程解答,全班交流订正.2、练习一第8题引导学生把杨树与松树有关的信息辨别列表整理,再结合列表找出数量关系.3、练习一第9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阐发熟量关系,是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生独立解答,订正.4、练习一第10题师学生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学生独立解答.5、练习一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合的字母辨别暗示晓玲出生时的身高与体重.6、练习一第12、13题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五、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第三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x=c 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掌握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办法,养成按照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办法,在理解题意阐发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北京的颐和园吗?那里有着迷人的风光,特别是昆明湖的美更是让人难以忘怀,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颐和园有关的数学问题.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2指名读题提问:题目中告知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师:你能有线段图暗示出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测验考试画图,集体交流.得到:水面面积+陆地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启发:这大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谁为x号呢?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师:如果用x暗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暗示水面面积呢?指名学生了出方程,鼓动勉励学生独立求解.集体交流解答办法.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鼓动勉励学生用不合的办法进行检验.3、师:不雅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方程,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合?小结: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列方程来解答.4、学生独立完成为能够第4页练一练.三、稳固练习1、解方程2x+3x=603.6x-2.8x=12100x-x=198师:这几道方程以例题中的方程有什么配合特点,解这一类方程时要先做什么?依据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二第2题提示学生要对结果进行化简.3、完成练习二第3-5题学生独立解答.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记忆依据了怎样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四、全课小结者皆可我们学习了列怎样的方程解决问题?在解答这一类应用题时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小结.五、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教后记:第四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稳固形如ax+_b=c 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提高阐发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在积极介入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按照题意阐发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解方程18x+2x=605x+6x=12.16.6x-5x=84x-x=241.5x-x=11.9x+0.4x=9.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选择一题指名说说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二、提高练习1、练习二第7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师:这是一道什么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你知道小明和小丽各自所走的路程与总路程有什么关系吗?指名说一说等量关系式.学生按照数量关系式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2、练习二第8题师:相距182千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这道题与第7题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后列出等量关系式并解答.集体订正.3、练习二第9、10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等量关系.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4、练习一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时说一说是按照那个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的.5、完成思考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意见并列式解答.可提示:甲比乙多跑了一圈说明了什么?三、全课小结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四、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后记:第五课时:整理与练习(1)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办法.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阐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理清解题思路.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组织小组讨论:实物投影出示小组讨论内容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小组自由讨论,师介入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二、练习与应用1、解方程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核对.追问:在解“180+6x=330”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解“27x+31x=145”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得出方程的解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要求学生选其中一题进行检验)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暗示数量关系指名读题提问: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暗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提醒学生用不合的字母辨别暗示题中的两未知量)全班交流.3、引导学生仔细不雅察第三题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提问:小树从3月1日到9月1日共经过了几个月?长高了多少?启发:你能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口答)板书:小树原来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现在的高度(平均每月长的高度×6个月)要求学生列出方程并解答,检验.全班核对.4、列方程解实际问题指名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提问: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板书:制版费、印刷费提问:其中印刷费是怎样得到的?(板书:每本印刷费×本数)完成板书:制版费+每本印刷费×本数=印制画册的总用度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三、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四、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后记:第六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目标:1、进一步稳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办法.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阐发问题,找到问题的关头.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方程和应用方程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寻找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稳固练习1、练习二、5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以及周长公式.小组讨论:说说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第二题按照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办法列出“2x+1.5×2=9”,也可以列出“x+1.5=9÷2”)2、练习二、6指名读题小组讨论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指名口答.(按照学生回答板书:地铁一号线地上部分长度×2-0.7千米=地下部分的长度)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出解决,要求学生写出检验过程.集体核对.3、练习二、7指名读题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请学生口答检验过程.4、练习二、8先让学生独立算算自己在体育上测试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约每秒是多少米.出示第八题,生独立解决后按照数据说说感触.5、思考题启发: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二、课堂作业练习二、9、10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3)教学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2、使引导学生围绕评价指标客不雅评价自己.找出学习中的问题与缺乏.3、使学生在积极介入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阐发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探索与实践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探索与实践”第11题先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要画出合适题意的三角形,必须先求出什么?小组讨论解决后操纵.小组成员交流成果.课件出示.第12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联系的办法,再动手分一分.操纵完成后让同组同学互相丈量分红的两段的长度,并交流办法.全班交流.第13题(课前要求学生课前进行丈量活动)首先交流学生课前准备情况.重点考查数据的合理性.二、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评与小组内的互评.三、作业完成弥补习题中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后记: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纵、猜测、验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以及体积的计算办法,能解决与概略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重点:使学生通过不雅察、操纵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经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以及体积的计算办法.难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知识,掌握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不雅察、操纵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不雅念,成长数学思考.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具准备: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番笕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二、探究新知: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出示例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不雅察: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合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不雅察学具,直不雅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得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指导学生不雅察、丈量.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学生在小组里不雅察交流,指名回答.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不雅察一下: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红几组?怎样分?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通过不雅察得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辨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它的12条棱可以分红4组.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6、出示例2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自主不雅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合点呢?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7、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三、稳固练习完成练习三1-4题.第1题引导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是怎样知道的?第4题可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辨别是多少厘米.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完成练习三第5题.测验考试自己做一个长方体.板书设计:教后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不雅察、操纵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不雅念,成长数学思考.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长方体的正面展开图.教学准备:长、正方体模型、课件、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教学过程:一、温习引入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指名说说,全班交流弥补.二、探究新知(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出示正方体纸盒: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冰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学生测验考试操纵.小组里交流.(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学生独立操纵.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明?引导学生不雅察交流.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3)完成练一练第1题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4)完成练一练第3题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纵进行验证.三、稳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第6题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纵验证.2、完成练习三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连现实的思考过程.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的大小有什么联系?让学会僧通过操纵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五、作业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的含义和计算办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的计算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成长空间不雅念和数学思考.3、使学生进一步感触感染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的计算办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的计算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教学过程:一、温习准备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二、探究新知1、探究长方体概略积的计算办法.(1)出示问题:如果告知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按照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按照学生回答进行板书.(4)比较小结:这两种办法都反应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头的环节是什么?(要按照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办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办法算出结果.2、探究正方体概略积的计算办法.(1)谈话:按照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2)学生独立测验考试解答.(3)组织交流反应,提醒学生按照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3、揭示概略积的含义谈话才我们方才我们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概略积.三、应用拓展1、做“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不雅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2、做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3、做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体重的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地(20)题.4、做练习四第51题先让学生按照表中列述的数据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表中.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概略积与正方体的概略积的过程和办法,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略积各要注意什么?四、全课小结同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概略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概略积?长方体概略积的计算办法与正方体的概略积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五、作业。

数学行知天下答案

数学行知天下答案

数学行知天下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内.)1.若点P在的终边上,且|OP|=2,则点P的坐标()A.B.C.D.2.已知 =(5,-3),C(-1,3), =2 ,则点D的坐标为()A.(11,9)B.(4,0)C.(9,3)D.(9,-3)3.在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4. ()A.a>b>c B.a<b<c5.如图所示,向量A、B、C在一条直线上,且,则()A. B.C. D. [来源:高考试题库]6.已知向量=(3, 4), =(sinα, cosα), 且∥,则tanα=()A. B. - C. D. -7.函数的部分图象是()A.B.C.D.8.若,则函数的值域是()A.B. C. D.9.定义在 R上的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时,,则的值为() A. B. C.D.10.函数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A.B. 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最简单结果填在题后的横线上)11.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12.设与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k +与+k 共线,则k的值是___________;13.已知cos( +x)= ,( <x< ),则 = ;14.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15.关于函数(x∈R),有下列命题:①由f(x1)=f(x2)=0可得x1-x2必是π的整数倍;②y=f(x)的表达式可改写为y=4cos(2x );③y=f(x)的图象关于点( ,0)对称;④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对称。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注:把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5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8分)已知A(-2,4)、B(3,1)、C(-3, 5) 且,,求的坐标.17(8分) 已知,,,,求18.(8分)已知函数 =sin(2x+ )+s in(2x- )+cos2x+1(xR),求的最小正周期、对称轴、对称中心、单调增区间;19.(8分)已知,(1)求的值;(2)求函数的最大值.20.(9分) 已知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当时,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 求函数在的表达式;(2) 求方程的解.21.(9分)若,则.已知(1)若求的表达式;(2)若函数f (x)和函数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求函数g(x)的解析式;(3)若在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读作()。

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45。

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4、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5、观察并完成序列:0、1、3、
6、10、()、21、()。

6、在一条长50米的大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可栽()棵树。

7、被减数减去减数,差是0.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减数是()。

8、两个数的积是45.6,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是()。

9、将一条57 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是()米。

10、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是()。

11、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12、三个分数的和是,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是1∶2∶3,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13、小明有一摞书,分别平均分给5人、6人、7人后,都剩下3本,这摞书至少有()本。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数与代数(二)
班级姓名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
2、比小而比大的分数,只有一个数。

()
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4、1米的与7米的同样长。

()
5、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 100%。

()
6、0表示没有,所以0不是一个数。

()
7、0.475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0.48。

()
8、比3小的整数只有两个。

()9、4和0.25互为倒数。

()
10、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
11、5.0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0。

()
12、600006000是由6个亿和6个千组成的.()
1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
14、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被除数.()
15、饲养场鸡比鸭多,则鸭比鸡少。

()
二、填空
1、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读作()万人,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2、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已顺利通车,累计投资二十九亿四千二百万元,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以“亿元”作单位的数是()亿元。

3、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写作()平方米,改写成用“万平方米”作单位是()。

4、你知道全国小学生的人数吗?这个数是由1个亿、2个千万、8个百万和9个十万5个千组成的,这个数写作(),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数与代数(三)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米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也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份。

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3、、把0.65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5.6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

5、、是21的倍数,又是21的因数,这个数最小是()。

6、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7、找规律填数。

(1)1、2、4、()、16、()、64
(2)有一列数,2、5、8、11、14、……问104在这列数中是第()个数。

8、5是8的()% ,8是5的()% ,
5比8少()% ,8比5多()% 。

9、一件衣服以原价的八五折出售,可以把()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

10.某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是96% ,也就是()是()的96%。

11、做800个零件,有760个是正品,这批零件的正品率是()%
12、一批货物有1000吨,第一次运走20% ,第二次运25% ,剩下的货物占这批货物的(
)%。

13、一件商品48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满300元减120 元,实际上这件商品打了()折。

14、跑完240米的一段路,小明用40秒,小亮用50秒,小明和小亮所用时间比是(
),所走的速度比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