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4.4《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南版

合集下载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导学案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感悟目标】(时间半分钟)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问题导学】快乐学习,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来!(一)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1.根据引起变异的因素,变异可以分为 和 。

2.什么是不遗传的变异?变异是由 导致的。

试举出几种不遗传的变异的例子。

3.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由 导致的。

试举出几种可遗传变异的例子。

4.观察课本“几种生物的变异现象”,说出分别是哪一种类型的变异。

(二) 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1.什么是有利变异?试举几例2.什么是不利变异?试举几例(三)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1.遗传变异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根据能否遗传,太空椒属于 变异,根据变异是否对自身有力,太空椒属于 变异。

探点一 变异的类型1.阅读课本107-108,观看图片,判断图中生物的变异类型,并说明理由?2.列举几种你熟悉的生物变异类型探点二 生物的变异有什么意义?探点二 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1.调查活动:调查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的成果 (1)常见的遗传育种方式有哪些?(2)在当地生产实践中,有哪些遗传育种的应用实例? 遗传与变异的联系填下下列知识网络【课堂反馈检测】第一关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A.经常在野外劳动的人,皮肤较黑 B.某人由于用眼不当,导致近视C.同一品种的小麦生于遮荫处的比向阳处的显得矮小 D.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2.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C.变异一旦出现,就可遗传给后代D.有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有的则是由不同的环境引起的第二关我综合、我提高3.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A.小明用眼不当导致轻度近视 B. 豌豆粒有绿色的,有黄色的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的孩子 D.宠物狗有长毛的,有短毛的4.人们培育出一种矮腿羊,它既不善于跑又不善于跳,很利于饲养和管理,这种变异属于()A.可遗传的变异有利变异 B.可遗传的变异不利变异C.不可遗传的变异有利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利变异5.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 B. 生物的变异都是可以适应环境的C.小麦产量受水肥的影响,不属于变异 D.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8. 太空育种是利用宇宙飞船等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4《生物的变异》教案2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4《生物的变异》教案2 (新版)济南版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进行人体性状差异的调查活动,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 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生物遗传变异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生物遗传变异的意义和应用。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继“遗传的物质基础”之后关于生物变异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比较适合运用探究式教法。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去动脑筋,教师尽量不去直接讲述知识,而是多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寻找答案。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本节课上,学生应该知道变异现象非常普遍,并且能判断何种变异可遗传给下一代,何种遗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并且对于农作物育种有基础的了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前调查市场农作物新品和收集有关人类运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资料。

【教学内容】【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每一种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递给后代。

但是,我们也知道,自然界中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

子女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在相貌上总会有些差异。

把同一株植物的种子种下去,后代植株也是有高有矮,有的结穗多,有的结穗少。

像这样,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图片中的突出特征和差别;用菊花、父母和子女五官差异的例子说明变异的概念。

教师提问:什么叫变异?学生回答:变异的概念,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课题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例如:①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②竹节虫的形态使得它与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有利于逃避敌害和捕食。

③超级病毒抗药性增强。

(2)不利变异: 自身的生存。

例如:①水稻的矮秆变异能够抗倒伏,但不利于与其他个体争夺阳光和水分。

②玉米的白化苗变异,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而对生存不利。

③普通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其奔跑速度慢,容易被天敌捕食。

3. 变异的意义:有利于物种的 和 。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109-110页,完成以下内容,时间6分钟)二、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 例如:高产奶牛的选择育种。

2. 例如: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选育高产抗倒伏小麦。

3. 例如:诱导草莓染色体加倍,经过选育获得草莓新品种。

4. 例如:培育出了太空菊、太空南瓜、太空椒等。

【当堂达标】1.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A. 人类的血友病 B. 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C. 玉米的白化病D. 高秆水稻2.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 A. 都是有利变异 B. 都是有害变异 C. 不能遗传给后代 D. 能遗传给后代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及生物变异的类型。

2.描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上的应用。

学习重 难点重点:举例说出变异类型的实例。

难点:能够说出引起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原因。

自学质疑学案【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07-109页,完成以下内容,时间8分钟) 一、变异的类型及意义(一)变异概念: 与 之间以及 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二)变异的类型1.根据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可分为 和 。

(1)不可遗传的变异:由 导致的,没有 改变,不遗传给子代。

例如:①两株玉米长势的差异是由于水、肥等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

②黑暗环境中生长的韭黄和阳光下生长的韭菜。

③在不同模具里长大的西瓜(2)可遗传的变异:由于 的改变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子代。

例如:①白虎是孟加拉虎的相关基因改变引起的。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4 生物的变异教案济南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4 生物的变异教案济南版

第4节生物的变异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核心是让学生知道生物变异的现象为什么普遍存在。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变异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生物变异的现象为什么会普遍存在却不十分了解。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典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2、探究一种生物变异现象引起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思考表述交流明确生物变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创设情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这是为什么?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看书p40组织学生看书了解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

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改变引起的;不能遗传。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表述交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看书)看书情感教育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得出结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质疑:世界健美冠军的孩子,一出生就肌肉发达吗?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能列举实例组织学生看书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看书p43-44让学生尝试说明道理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现象熟悉,但是内在原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加以探讨,基因、染色体等遗传物质的改变(缺少或增加)、重新组合都会引起变异并遗传下去。

人类可以利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新品种。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预习学案和导学案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预习学案和导学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预习学案课前预习:㈠【预习目标】⑴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⑵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⑶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㈡【预习过程】⒈观察课本P87-89页变异图,做完如下几个问题:⑴不遗传的变异:由____导致,没有___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

⑵可遗传的变异:由于___的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⑶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___,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是___⑷变异的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____,各种有利的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____,不利的变异会被____,⑸变异的应用: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促使生物体内的___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___。

⒉课下调查你身边的变异现象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在上课是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㈢【我的疑惑】请将你在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课本上标记或总结记录在下表中,并在上课时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究或讨论。

问题具体内容12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导学案主备人:杨风成审核:宋智德陈晓明课型:新授单位:大盛初级中学【问题引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⑵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⑶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变异的分类2、难点: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学习过程】探究一:变异的二种分类方法一、变异的二种分类方法㈠第一种分类方法:自主学习课本上P87的内容,并做完如下填空题1.从变异是否遗传进行划分:变异可分为__________变异和__________变异。

4.4.4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4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表达对生物变异的个人看法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变异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变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变异的原因和作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变异的原因和作用。例如:“为什么生物会产生变异?”“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有什么影响?”
2.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一些实际的生物学问题,如遗传病、生物育种等,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前沿的生物学研究,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思维。
4.4.4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4.4生物的变异。变异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概念,我将设计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
首先,我会以一组图片作为导入,展示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如沙漠中的耐旱植物和海洋中的耐盐植物。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变异的存在。
最后,我会安排一个课堂小测,通过设置一些关于变异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我会认真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4《生物的变异》教案1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4《生物的变异》教案1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设计依据与构思】创设情景让学生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生物变异的事例,并结合教材,得出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实施,明确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除了跟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有关,还与环境因素有关,进一步延伸到由于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通过教材介绍的人工选种、杂交育种以及辐射育种的三种育种途径,使学生从感性知识开始,理解有关育种选种知识和意义,了解不同育种、选种方法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5、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方法阐释】本节课采用对资料分析讨论的方法实施教学,即选择恰当的资料让学生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距离。

由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熟悉,容易接受,教学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物的变异》课件学生:提前预习本节内容;收集有关生物差异的资料。

【教学流程】生存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小麦中出现抗倒伏的变异品种玉米中的白化苗,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过早的死亡。

通过上述案例请同学思考假如生物不能产生变异,现在的生物界会是什么样呢?师生共同总结: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使得生物更加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

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不会出现新的性状,就不产生新的生物种类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

小麦中出现矮杆、抗倒伏的变异对小麦的生存是有利的,而玉米出现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一变异对玉米的生存是不利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版)济南版

《生物的变异》教案教材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没有变异,生物就没有进化,没有变异生物同样也没有适应性。

学情分析学生身边生物变异的事例很多,加之十五六岁的学生好奇心都较强,都想知道“为什么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有关生物变异的问题。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变异并解释什么是生物变异,一步步对拓展生物变异的知识。

同时,学生接触此知识或列举生活中有关变异的现象时,比较好动,甚至容易展开激烈的争吵,这种好动与争吵正是学生对此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对此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讨论并组织好教学的气氛。

教学重点变异的类型及意义教学难点1、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2、区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3、分析不同变异产生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变异的概念;(2)学会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原理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能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提问:“为什么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描述的是—种什么生物现象?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一、生物的变异1、变异的概念: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出示问题,学生分析,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引出变异的原因,进而讲到变异的类型。

2、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变异。

课件显示图片,结合课本讨论变异对生物体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重点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4.4《第四节生物的变异》学案济
南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生物的变异过程
二、知识回顾:
1.人的性别遗传,科学家们最早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的观察上?
3.为什么说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导读提纲:
(一)阅读课本P87页《变异的类型及意义》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变异?
2、影响生物变现型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4、小组交流:图4.4—13中的变异各属于哪一种变异类型?
5、变异有什么意义,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应用?
6、看了图片之后,试着分析高产奶量牛是如何培育出来的?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巩固练习
7、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7、看了图片之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

四、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变异的是()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2、在测定某种数量性状时,所选择的对象至少为()
A.2个
B.4个
C.30个
D.15个
3、在生物变异的遗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环境引起的性状的变异
B.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的变异
C.环境因素的影响
4、用X射线处理过的西红柿幼苗,能够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

这样番茄的体
积增大一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增加了一倍。

这种变异能否遗传()A.能
B.不能
5、经过下列处理的种子,哪一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A.经过极高,极低温度处理过的西瓜种子
B.小粒玉米在肥地结出的大玉米种子
C.经过γ射线处理过的芹菜种子
D.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过的甜瓜种子
6、下列哪种培育新品种所用的时间最短()
A.人工选择繁育培育新品种
B.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
C.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
D.自然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